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分析体检人群中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对性。方法采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状态,并对各项体检指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硬化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1或0.05)。男性组吸烟史、饮酒史比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组(P〈0.01或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和吸烟史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在早期预防和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再次行血运重建分为再次血运重建组和无再次血运重建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CI资料,并通过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结果 167例患者中再次血运重建率为25.75%(43/167);再次血运重建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复发胸痛比例及血清Lp(α)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次血运重建组(P均0.05);再次血运重建组多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无再次血运重建组(P0.05),首次完全血运重建比例显著低于无再次血运重建组(P0.05);Lp(α)、复发胸痛和吸烟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Lp(α)水平升高以及吸烟史、复发胸痛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血管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我院同期经神经系统查体及头颅CT或MIR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总结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心脏疾病、肥胖、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畸形和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心脏疾病、肥胖、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畸形和颈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65例和非早发冠心病组51例。对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2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吸烟史、血脂水平、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饮酒史等。结果早发冠心病组的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非早发冠心病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发生率均低于非早发冠心病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常以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66%),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44%),非早发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三酰甘油均在女性早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多发性脑梗死(MCI)与单发性脑梗死(SCI)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为防治脑梗死提供参考,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之间的260例脑梗死患者,以临床诊断和相关医学资料为依据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其中MIC140例,SCI120例,对两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其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MCI组和SCI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脑梗死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脑梗死史均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CI的主要病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SCI的主要病因是小动脉闭塞性卒中。MCI与SCI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其中,MC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脑梗死史。SC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脂血症、脑出血病史、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饮酒史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及其与现代医学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冠脉病变狭窄≥50%)80例,非冠心病患者80例,以证候要素为辨证基础,分析冠心病患者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联系。结果:观察组证型分布以心气虚型(85.0%)、血瘀型(81.0%)、痰浊型(74.0%)为主,且多为2种或2种以上兼证,分布比较集中;对照组证型分布以气滞型(77.5%)、血瘀型(43.8%)、心阴虚型(45.0%)为主,分布相对分散。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危险因素较对照组增多、增高,其中糖尿病患病率、家族史比例、缺乏体力活动比例观察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痰浊型腰围、体重、高血压比例、吸烟者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血瘀型缺乏体力活动比例、家族史比例、hs-CRP、TC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阴虚型糖尿病患病率、吸烟者比例、高血压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的辨证分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体检的1036例体检者的资料,以受试者是否动脉硬化指数正常将其分为增高组324例和正常组712例,分析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增高组受试者的HighbaPW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Low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指数增高组的平均动脉硬化指数、收缩压、脉压以及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史是动脉硬化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对筛查心血管疾病早期风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史是动脉硬化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检测中应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臂踝指数(BAI)的影响因素,探讨其与中医脉象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者244例,排除下肢动脉有闭塞者12例,根据baPWV分为正常组(87例)、轻度硬化组(63例)和硬化组(82例),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双侧的baPWV及BAI,同时记录体检者年龄、病史、血压、血脂、体质指数和脉象,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动脉弹性的因素及与中医脉象的相关性。结果 3组体检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脉压差随着baPWV值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水平及体质指数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影响因素为年龄、收缩压、糖尿病史,BAI影响因素为年龄、糖尿病史(P<0.05)。反映动脉硬度由弱到强的脉象(弱脉组、平脉组、弦脉组)双侧baPWV均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脉管的粗细相关的脉象(细脉组、平脉组)双侧BAI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收缩压、糖尿病史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baPWV、BAI与脉象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体质类型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90例高血压人群,100例正常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入选对象的基本信息、体质类型、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是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均1);高血压前期组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3组体质人群在性别、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年龄、BMI、血尿酸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在高血压家族史、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阴虚质年龄显著小于阳虚质(P=0.0070.05);痰湿质男性发生率显著高于阴虚质、阳虚质(P0.05);痰湿质吸烟人群显著高于阴虚质、阳虚质(P0.05、P0.05);阳虚质饮酒人群显著少于痰湿质、阴虚质(P0.05、P0.05);痰湿质、阴虚质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阳虚质(P0.05、P0.05);痰湿质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阴虚质、阳虚质(P0.05、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是高血压前期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前期组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体质类型与性别、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年龄、BMI、血尿酸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辨识,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类型,并对其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为建立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医病因学理论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自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或体检患者947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461例,非糖尿病对照组人群486例,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记录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血脂异常病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9种体质按分布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2型观察组平和质所占比例低于非观察组,阴虚质所占比例高于非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阴虚质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1.887)。平和质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保护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0.239)。2型糖尿病人群中主要体质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冠心病、脑梗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阴虚质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体质,平和质为其主要保护体质,为其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2型糖尿病各主要体质间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表现各异,因此预后可能不同,应全面关注其各项指标及相关疾病患病率,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相关因素病。方法选择导致或诱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结果年龄≤55岁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少于年龄>55岁的患者(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和吸烟史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和吸烟史是本病的直接原因,而年龄是多发性腔隙脑梗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痛风患者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很复杂,高尿酸血症易致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他一些并存的因素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饮酒及缺乏足够体育活动等因素也是导致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痛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积极治疗同时存在的冠心病和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和168例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组比较,易患因素: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临床表现: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史、心界向左或向左下扩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持续缺血的ST-T改变与电轴右偏和重度右心衰竭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若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史、心界向左或左下扩大或LBBB、持续缺血的ST-T改变等考虑合并冠心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状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焦虑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焦虑组(55例,HAMA≥7分)和无焦虑组(104例,HAMA<7分)。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体质,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学历、婚姻状况、心功能等相关因素,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无焦虑组比较,焦虑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Ⅱ、Ⅲ、Ⅳ)、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房颤史、住院天数>2周、1年住院次数>2次、医疗负担、LVEF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心功能分级、1年住院次数>2次、房颤史、糖尿病史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产生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焦虑组的中医体质按由高到低的频率分布为气虚质(23.6%)、阳虚质(18.2%)、痰湿质(16.4%)、血瘀质(14.5%)、湿热质(9.1%)、阴虚质(7.3%)、气郁质(5.5%)、平和质(3.6%)和特禀质(1.8%);偏颇质是焦虑组主要的体质类型;焦虑组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比例明显高于无焦虑组(P<0.05);焦虑组气虚质与性别、一年住院次数>2次、房颤史危险因素相关(P<0.05),阳虚质与心功能分级、1年住院次数>2次相关(P<0.05),痰湿质与糖尿病史相关(P<0.05),血瘀质与房颤史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常见,上述体质与性别、一年住院次数>2次、房颤史、心功能分级、糖尿病史等危险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军团菌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神经内科疾病接受治疗的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所合并肺炎种类分为军团菌肺炎组和对照组(合并除军团菌肺炎以外的其他类型肺炎),分析军团菌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铁蛋白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军团菌肺炎组有吸烟史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4.559,P=0.033),有饮酒史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4.607,P=0.032);使用空调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5.163,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饮酒史及使用空调是军团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均0.05)。军团菌肺炎组患者血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P0.001),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3.107,P=0.003)。结论吸烟史、饮酒史及使用空调是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军团菌肺炎的独立风险因素。铁蛋白水平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军团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氟尿嘧啶引起消化道肿瘤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300例,根据是否存在心脏危险因素(化疗前有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心电图有缺血改变,有冠心病心绞痛史等)分为有心脏危险因素组(A组,n=72)、无心脏危险因素组(B组,n=228),均行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同期选取正常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肿瘤患者、对照组正常体检者心电图异常率及A组、B组心脏损害(心悸、胸痛、猝死)发生率、心电图改变(室性期前收缩、ST–T改变)发生率。结果:肿瘤患者心电图异常率69.33%高于对照组2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心脏损害发生率12.50%高于B组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室性期前收缩、ST–T改变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氟尿嘧啶可引起消化道肿瘤患者心脏损害、心电图改变,对有心脏危险因素者更为明显,临床应及时给予氟尿嘧啶化疗患者心脏保护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各220例,分别列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观察其中医证型分布,匹配选择维吾尔族与汉族正常人各220例,分别列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对比分析维吾尔族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1观察组1冠心病中医证型以秽浊痰阻证、气虚血瘀证为主,构成比分别为44.27%、19.09%,观察组2分别为37.73%、22.27%,两组比较秽浊痰阻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χ2=16.712,P0.05);2观察组1与观察组2冠心病男性构成比分别为65.00%、66.82%,高于女性的35%、33.18%,其中观察组1男性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低于观察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1与对照组1两组在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BMI24.0 kg·m2、冠心病家族史率,TC、TG、LDL-c、LP(a)、Fi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2两组在吸烟、糖尿病、BMI24.0 kg·m2、冠心病家族史率,TC、TG、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家族史、高TC、LP(a)是维吾尔族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以秽浊痰阻证为主,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家族史、高TC及LP(a)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男女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异同点。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男性294例,女性50例,考察年龄、吸烟史、体重、血压、血脂、血糖以及饮食情况、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对比分析男女冠心病患者在这些发病危险因素上的异同点。结果: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较男性相比约晚10年;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在女性冠心病发病中同样为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因素随着其逐年增高的发病率而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陈涛  丁玉萍  张纯 《西部中医药》2009,22(12):61-62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部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m)的发病率及其与伴发相关常见疾病的关系,认识其危害性.方法:1 080名被检测人员均为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年龄在45~85岁以上的中老年干部,检测其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常规体检.结果:Hum总体患病率为13.61%,男性患病率为15.43%,女性患病率为10.2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其中Hum人员伴发的常见病(高血压病、高血糖、高血脂和冠心病)者与非Hum人员相比较,明显升高(p<0.01).Hum患病与高血糖有相关性(P<0.01),与高血压有相关性(P<0.01),与高血脂有相关性(P<0.05),与冠心病有相关性(P<0.01).结论:Hum的发病与伴发的常见病有相关性,应控制Hum的发病,降低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调查北京市南苑地区居民冠心病危险因素,为本地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南苑地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调查了2000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了解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然后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结果调查人群中冠心病患者138例,占全部调查人数的6.9%。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比较,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胆固醇、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6个冠心病危险因素。结论对于35岁及以上的城市及农村人群,应加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尽可能早期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以减少或延缓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