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常福  袁清  徐光  胡大 《金属热处理》2020,45(6):197-200
为开发600 MPa级热轧贝氏体钢,设计了两种钢种成分,以C-Si-Mn系贝氏体钢为基础,添加一定合金元素Nb,经冶炼、轧制后进行了组织观察、析出沉淀分析以及性能测试试验,研究Nb元素在热轧贝氏体钢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0.025wt%的Nb,能细化贝氏体板条,贝氏体板条短小,有利于提高钢的强度与韧性。弥散的含Nb碳氮化物颗粒析出,起到析出强化作用,提高钢的强度。Nb可明显改善低碳高强贝氏体钢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高速线材轧机上用热轧控冷工艺轧制的低碳低合金硅锰双相钢盘条,探讨了钢中锰含量及控冷工艺对C-Si-Mn双相钢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含Nb低Si-Mn热轧双相钢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空冷 水冷的冷却方式,研究了终轧温度、层流冷却开始温度、卷取温度等对含Nb低Si-Mn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可得到在细小的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马氏体的组织及抗拉强度为550~600MPa的热轧双相钢。  相似文献   

4.
孙蓟泉  陈娟  曲杨 《上海金属》2006,28(3):36-39,43
根据目前国内热轧窄带生产普遍缺少轧后冷却系统的情况,通过热模拟机Gleeble-1500模拟Q215热轧窄带钢轧后的不同冷却条件,研究了终轧温度、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对热轧窄带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为提高产品的强度及韧性,适应以后的冷轧工艺,根据某厂现场条件,制定了合理的冷却制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用TEM和SEM研究了含少量Nb或Cu的锆合金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微量Fe元素存在时,添加适量Cu元素,会促使低于α-Zr中平衡固溶含量的Nb元素与Fe元素优先析出形成沉淀相,致使α-Zr中Nb的固溶含量更低;若增加Cu元素含量,因Zr_2Cu第二相富集消耗了Fe元素,反而使Nb元素不易析出。在Zr-1.0Cu合金中加入适量的Nb元素,可以细化Zr_2Cu第二相的尺寸,促使其分布更加均匀。在大量Nb稳定的β-Zr第二相存在的情况下,添加的少量Cu会富集在β-Zr第二相中,而不会以Zr_2Cu第二相形式析出。  相似文献   

6.
孙卫华  李洪春 《轧钢》1998,(1):23-26
通过对Nb微合金化E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板的控轧控冷实验研究,分析了控轧控冷工艺对钢力学性能、晶粒组织及析出物的影响,并对控轧控冷Nb微合金化钢的强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所研究钢的最优终轧温度和冷却速度分别为810℃和2℃/s,给出了钢板屈服强度与结晶组织、附加屈服应力与析出相粒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中冷却速度和未再结晶区不同压下量对低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提高未再结晶区的累计压下量时,使钢的晶粒得到细化、强度和韧性有较大提高。轧后冷却速度控制在5-12为宜。  相似文献   

8.
研究低温区大变形结合轧后连续冷却工艺时,终轧温度对低Si含Nb热轧细晶双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组织中铁素体含量降低,铁素体晶粒尺寸稍微增大(3~4 μm),马氏体呈细小岛状弥散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终轧温度对屈服强度影响不大,但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提高,屈强比和伸长率降低,n值升高.试验条件下,试验钢最佳的终轧温度为810~850 ℃,钢板的抗拉强度可到700 MPa以上,屈强比低于0.66,n值达到0.17,伸长率高于22.5%.  相似文献   

9.
热轧中厚板带状组织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热轧中厚板生产过程中带状组织的形成机理和主要原因,讨论了连铸过程中枝晶偏析控制,以及热轧过程中加热、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等对带状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减轻带状组织的工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合金减量化原则,通过热轧+超快冷技术得到了强韧性较好的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研究了控冷工艺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弛豫时间的减少和卷取温度的降低,钢中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少,铁素体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抗拉强度由602 MPa 增加至637 MPa,伸长率由31.0%减小至24.0%,屈强比为0.53~0.59,n值为0.17~0.21。综合考虑板形风险和力学性能,试验钢合适的卷取温度为150 ℃,合适的弛豫时间为7 s。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s of final air cool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 rolled 0.2C-1.9Mn-0.5Si-0.08P TRIP steel were studied by utilizing OM, SEM, TEM and tensile test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multiphase microstructure of the investigated steel when the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was about 820 ℃ and the final air cooling temperature was in the range of 630-700 ℃, the grain size of most of ferrite was finer (about 4 μm) and which had higher dislocation density, t...  相似文献   

12.
董瑞峰  李德刚  闫波  王国栋 《轧钢》2011,28(3):11-13
在包钢CSP生产线上以普碳钢为原料开发热轧双相钢,其采用“减量化”原则进行化学成分设计。本文根据不同钢种连浇过程中的混浇钢水化学成分变化,对最佳工艺进行探索,分析了碳当量对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当量为032%时,试样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拉伸曲线均匀、光滑,初始硬化速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3.
热轧高强双面搪瓷钢板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春阳  王东明  郭晓宏 《轧钢》2009,26(3):11-12
介绍了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轧高强双面搪瓷钢板的生产工艺、组织和性能,并分析了实现良好的双面搪瓷性能和高屈服强度的机理,该钢板完全满足用po4型致密瓷釉双面搪瓷的可搪性要求#且钢板搪后屈服强度达到280MPa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Gleeble 15 0 0热模拟机测定低碳铌钢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对钢板热变形后的冷却过程进行了非稳态导热分析 ,并据此预测钢板以不同方式冷却后的组织。上海五钢集团现场热轧控冷试验表明 ,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实物台架试验表明 ,细小多边形铁素体组织的钢板具有更高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两段式和三段式冷却方式进行低Si—Mn含Nb、Ti热轧双相钢实验,通过合理的工艺参数控制得到了细小的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马氏体组织,屈强比为0.6,强度级别为550MPa级热轧双相钢。并分析讨论了工艺参数对组织性能的影响,为现场工业试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岩  陈银莉  赵爱民  左碧强 《轧钢》2010,27(2):7-10
运用拉伸、金相、析出物定量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了DC01热轧带钢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带钢长度方向上屈服强度最大差值约为20MPa,抗拉强度变化平稳,头尾伸长率较高。带钢宽度方向晶粒度相差1级左右,屈服强度最大差值约为10MPa。通过计算得出带钢头部20m、头部120m和尾部50m沉淀强化增量分别为10.86MPa、9.256MPa和11.595MPa,具有微弱的沉淀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文广  杨孝鹤  艾矫健  张敏 《轧钢》2011,28(5):11-13
针对首钢京唐公司热轧板带生产中出现的M形板廓缺陷,从板形控制参数预设定和工作辊磨损辊型两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简单、可行的改进措施,为同类机组技术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尺寸高铌钛铝合金铸锭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相、扫描电镜、投射电镜、X-射线和能谱等方法对真空自耗 真空自耗凝壳复合熔炼工艺制备的Ti-45%Al-(8~9)%Nb-(W,B,Y)(原子分数)合金大尺寸铸锭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铸锭组织是由表面细小均匀和大部分存在微观偏析的γ/α2片层团和少量分布于片层团间的γ和β(B2)晶粒组成的近层片组织(NL)。大部分组织含有明显的γ聚集区,片层团的尺寸为75μm,平均片层厚度为700nm。β以不规则形状存在于片层团间或以片状和块状存在于片层团内。另外有大量长达60μm的棒状和针状硼化物。  相似文献   

19.
在热轧钢板的冲模设计时 ,应考虑到其材料表面氧化皮的排屑问题 ,这样可提高模具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