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李芳 《包头医学》2010,34(1):53-5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07年8月~2009年3月共1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观察效果。结果:12例乳腺癌改良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渐进式康复锻练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428例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Ⅰ期167例,Ⅱ期261例)患者及随机抽取同期行Halsted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80例(Ⅰ期66例,Ⅱ期11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结果:乳腺癌Ⅰ、Ⅱ期患者改良根治术5年生存率与根治术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提示乳腺癌Ⅰ、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优于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经验。方法:对63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大、小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化疗。结果:6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有6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皮缘坏死,术后5年生存率为71.4%。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安全、快速、创伤小,恢复期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采用不同引流包扎方式的效果分析。方法:自2011年至2013年我科对23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与同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传统的"胶管引流+加压包扎",进行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分析比较。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组与同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传统的"胶管引流+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30.4%、69.7%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4.3%、13.5%,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能明显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胶管引流+加压包扎"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典型根治术治疗I、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2008年2月I、Ⅱ期乳腺癌患者62例,按所施行手术方法分为典型手术组(31例)和改良手术组(31例)。典型手术组给予典型根治术(Halsted手术),改良手术组给予改良根治术(Patey手术及Auchincloss手术)。结果:平均每例患者清除淋巴结数,典型手术组18.0个,改良手术组11.6个。3年后随访两组生存率,典型手术组为93.6%,改良手术组为88.9%:改良手术组有1例局部复发。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I、Ⅱ期乳腺癌,应对胸大肌血液供应血管及支配其运动的神经加强保护,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不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给予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顺利,并随访1年。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在上肢感觉障碍和上肢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不影响手术疗效,可有效减少上肢感觉障碍和疼痛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雁平 《广东医学》2008,29(8):1389-1390
目的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新辅助化疗后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例与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例术后常见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辅助化疗有明显疗效,CR及PR的病例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辅助化疗有明显疗效,CR及PR的病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自体组织及硅凝胶假体植入行乳房再造的经验。方法:对Ⅰ、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自体组织(侧胸皮下组织瓣)及硅凝胶假体植入行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15例,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能减少乳房缺失的心理压力,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两方面要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Ⅱ式改良根治术中胸大肌神经血管保护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施行乳腺癌Ⅱ式改良根治术的2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确切分离出支配胸大肌的神经和血管并加以保护,切除胸小肌,保留胸大肌,淋巴结清除范围等同于乳腺癌根治术(Halsted手术)。结果:21例实施保留胸大肌神经血管的改良Ⅱ式根治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患侧上肢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在乳腺癌Ⅱ式改良根治术中确切保护好支配胸大肌的神经和血管是改善病人术后患侧上肢及肩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可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疗效分析附院普外科(046000)南温博,姬仁胜,南毅自国内外报道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以来,多数作者都认为改良根治术的疗效并不逊于标准根治术,尤其适用于早期乳腺癌。只要肿瘤来侵犯胸肌,均可用改良根治术,为了对疗效进行比较,我们从1...  相似文献   

11.
Kodama法乳癌改良根治术(附17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Kodama法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1995-10-2002-09施行Kodama法改良根治术的172例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获得随访的164例术后胸肌功能良好,5年生存率85.98%,局部复发率为6.7%。结论:Kodama法改良根治术能满意地暴露腋窝术野,在对腋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方面效果同Halsted根治术,同时有利于术后胸部外观和患侧上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转移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组26例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TRAM乳房再造;对照组3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外观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26个月)。26例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均获成功,除1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血运欠佳外,其余均无并发症。治疗组再造乳房效果良好,两组均无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TRAM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安全可行,可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胡德宏 《广西医学》1998,20(3):422-42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63例疗效分析广西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胡德宏由于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普遍提高,外科医师现在已难以遇到极晚期的乳腺癌患者,因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逐渐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术式。现就我科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6...  相似文献   

14.
陈远胜 《河北医学》2010,16(7):800-801
目的:观察罂粟碱热湿敷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利用罂粟碱稀释液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皮瓣创面进行热湿敷,与传统生理盐水纱布湿敷进行对照,观察其对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结果:罂粟碱组48例,术后发生皮瓣坏死2例,占4.16%;生理盐水组44例,术后发生皮瓣坏死8例,占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罂粟碱皮瓣创面湿敷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坏死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1例乳腺癌施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的治疗结果。结果:4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4例,切口皮缘坏死1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3例。结论:保留胸大、小肌,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肢运动障碍,淋巴结清扫与根治术相近,重视术后综合性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需求情况,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病人18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性生活次数明显少于患病前(P<0.05);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恢复的时间迟缓;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教育需求很高(100%).结论 医务人员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及时有效地做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性生活教育,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性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袁维国  王晓东 《大家健康》2016,(11):172-173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治疗中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2年间入住该院的54例进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 A 组;同时再另外选择进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5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 B 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用于效果评价分析。结果:经分析软件,发现实验 A 组在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出现比率等比对照 B 组的治疗效果理想,优于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在治疗乳腺癌时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在对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极低,手术出血量很少,并发症出现很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医学救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姚永忠  王雪晨 《海南医学》2003,14(10):55-56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术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30例。统计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并与经典根治术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根治术在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上与经典根治术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以达到与经典根治术相同的的治疗效果,完全可以取代经典根治术。  相似文献   

19.
杨青中  李毅  穆为民  王敏 《北京医学》2011,33(11):954+956-954,95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皮瓣坏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现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对比非吸收性缝线和皮肤缝合器两种缝合方式的结局,评价皮肤缝合器在降低皮瓣坏死方面的作用,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由同一术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采用非吸收性缝线缝合伤VI50例,  相似文献   

20.
探讨老年乳腺癌外科术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6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年龄大于65岁),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31例,改良根治术36例。70例非老年乳腺癌患者(年龄小于65岁),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37例,改良根治术33例。结果老年乳腺癌术后疗效与非老年组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乳腺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但Ⅰ~Ⅱ期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是Ⅰ~Ⅱ期患者,应采用手术创伤较小的改良根治术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