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地铁、房地产等大型深基坑工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而随着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对工程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地下连续墙接头作为地下连续墙的薄弱环节,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地下连续墙防渗漏效果,进而影响整个基坑的安全。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地下连续墙接头施随着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发展,地下连续墙接头形  相似文献   

2.
水泥搅拌桩加固土体预防地下连续墙塌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超深地下连续墙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工程地质情况,讨论了在超深地下连续墙周围进行搅拌桩加固的可行性.介绍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和水泥的技术参数以及搅拌桩完成后在地下连续墙成槽、竖井开挖施工过程中所反映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北岸竖井修建在高地下水位、透水的黄河漫滩砂层中,竖井深度超过70 m,通过对其超深防渗灰浆墙、超深地下连续墙及满堂内衬等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丰富和完善超深竖井和防渗工程的施工理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该工程中涉及到的超深灰浆墙、超深地下连续墙、帷幕灌浆等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竖井施工质量达到了盾构始发及掘进施工要求。其中超深竖井与防渗工程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清远枢纽二线船闸围堰与基坑采用超深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结构,由于该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需克服遭遇场地表层覆盖砂层厚、岩溶发育强烈的富溶洞工程地质问题,保证北江大堤安全及一线闸不断航,超大型深基坑防渗及处理等技术难题。通过采用边界探测和溶洞新型处理技术,在地下连续墙内预留灌浆管高效解决墙底止水帷幕的施工对策。实践验证了在溶洞埋藏较深的区域施工地连续墙进行溶洞预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项目的建设经验对其他大型船闸或类似工程建设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上层建筑结构自重越来越大,对基础要求越来越高,基坑越来越深,基槽越来越窄,对基槽回填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本文以某火车站南广场交通枢纽工程为依托,分析了深基坑超深超窄基槽回填施工难点,提出了超深超窄基槽早强水泥土回填材料,研究了早强水泥土制备工艺及配套设备,开展了早强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玉龙 《长江建设》2012,(7):206-207
地下连续墙是连续构筑在地下的一道混凝土墙。它是利用特制的成槽机械,沿着开挖工程的周边在泥浆护壁下开挖沟槽,再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放入槽段内,采用导管法浇注水下混凝土,形成一个单元槽段,各墙段之间采用特定的接头方式相互连接,形成连续的地下混凝土墙。地下连续墙具有挡土、防水抗渗及承载等多种功能。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能承受较大的侧压力,可用于超深基坑维护结构也可作为主体结构承载。地下连续墙防水抗渗性好,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对周围相邻工程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小,沉降及变位较易控制。还可与顺作法、逆作法结合应用,有利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基础桩、连续墙砼施工特点,分析其泥浆下(或水下) 砼浇筑施工出现质量事故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佛山汾江路南延线沉管隧道千坞及护岸工程,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23m,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地下连续墙最深达40m、嵌固深度达19m。该文重点介绍了40m深地下连续墙在砂层地基中出现塌孔及槽段铜性接头处理的关键技术,为以后类似的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江临河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江河岸边场地越来越紧缺,出现了很多临江超深超大地下建(构)筑物,其施工过程中要有地下作业空间而形成临江地下超深基坑。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个临江超深超大基坑工程降水封水实践,分析临江超深基坑降水引起堤防等防洪构筑物基础沉降的主要因素,探讨防洪构筑物基础沉降量预测方法,提出了减少防洪构筑物基础沉降的工程措施以及工程措施在临江超深基坑工程降水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等,供临江超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和防汛主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上海市某超深基坑逆作法施工进行模拟计算,分别分析了地下连续墙插入比、灌注桩数量、临时支撑等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将计算结果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得到超深基坑的一般变形规律和变形控制要点。结论可用于超深基坑的变形预测和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1.
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要求很高,在开挖深度大于40~50m的条件下,土力双轮铣作为地下连续墙施工专用设备,不仅适用于各种困难的土层和岩石层,且开挖扰动较小。土力双轮铣成槽施工效率高,作业过程中安全环保,文章通过分析土力双轮铣在广州地铁22号线番祈中间风井地下连续墙的作业,探讨了该设备的施工原理、主要施工控制点、施工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施工功效,结果表明:土力双轮铣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土石坝坝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造在透水深覆盖层上的土石坝,坝基常设有混凝土防渗墙,而现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确定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应力状态是一个很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结合实际工程,根据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自身的特点,采用非线性土体单元、面-面接触单元进行模拟,计算结果可为土石坝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墙的受力变形特性以及能否满足变形要求,以江苏省常州市夹山子工业垃圾安全填埋场防渗墙工程为例,根据其地层地质情况,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以膨润土-水泥-煤灰为主料的防渗浆材浇筑而成的塑性防渗墙进行非线性应力变形数值分析。分析得出该防渗墙的应力及水平位移在墙底达到最大值,在深入黏土部位出现增加;墙体应力随墙高等比例增加,且没有出现拉应力,墙体的应力变形均满足要求;防渗墙最大水平位移同墙高的二次方呈线性关系,计算结果具有合理性,为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工程设计与运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富水砂层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变形特性对深基坑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某车站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研究降水渗流作用下富水砂层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施工变形性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曲线分布随开挖深度加深由“斜线”形—“弓”形—倒“V”形演变,墙体最大水平位移Ux,max及其位置深度Hx,max与开挖深度he符合线性关系,最大水平位移约为(0.048%~0.082%)he,其深度位置约为(0.60~1.20)he;地表竖向位移曲线分布沿横向水平距离呈凹槽形,沉降槽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变宽、加深,沉降变形显著影响区为(1.0~1.5)he,距坑边(1/3~1/2)he处地表沉降最大;考虑地下连续墙与止水帷幕共同作用的富水砂层深基坑变形与实测结果更为吻合,且帷幕隔水和挡土作用对基坑变形影响显著;地下水位上升、砂层厚度加深均引起墙体水平位移和地表竖向位移增大,当风化砂岩层渗透系数较大时,渗透系数增加对坑外地表竖向位移的影响较墙体水平位移显著,合理的止水帷幕深度及间距参数有利于控制基坑变形和保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在对土坝防渗墙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时,墙体单元的划分形式和排数对墙体的应力和应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地确定墙体单元的划分关系到整个工程计算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以黄壁庄水库副坝防渗加固所建混凝土防渗墙为例,采用自编的土石坝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其典型剖面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研究不同的划分形式对墙体位移和应力的影响,以及对坝体安全和稳定的影响,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水电工程中采用地下连续墙处理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基时,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施工接头,接头的存在对地下连续墙的整体受力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成为困扰工程界的一个难题。根据桐子林水电站末段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地质条件,在连续墙上分别设置刚性接头、铰接头及半自由接头,模拟地下连续墙在工程上常采用的各种接头形式,建立了不同接头形式的3组框格式地下连续墙槽段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软件对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在不同接头形式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详细分析比较了3种接头形式的地下连续墙在最危险施工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得到了不同的施工接头对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应力变形的影响情况,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普遍应用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是透水体防渗处理的一种有效措施。三岔河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左岸坝基防渗处理受岩体风化界限较深和机械施工场地狭小的限制,采用了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防渗墙方案进行防渗处理,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由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墙体刚度大,止水性能好,是水利工程和基础处理工程常用的围护方法之一,文中主要阐述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和难点,并且结合实践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沙湾水电站一期围堰补强防渗墙的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的经验。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创造了我国防渗墙施工史上优质、快速组织施工的奇迹,为今后在类似复杂地质情况下的防渗墙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建设单位优选和管理承包商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对曲线段溢洪道的消能进行了分析,采用隔流墙来改善不对称入流条件,可减小冲刷深度,并使冲刷坑大致呈对称分布,改善了冲刷坑较深,且偏向较大的对工程不利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