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 年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不仅为中国市场投资者引入卖空机制,同时也为投机性交易者提供杠杆放大机制. 不同于以往主要从制度变迁视角研究卖空机制, 本文从微观行为视角,系统研究信用账户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可预测性. 基于 2011 年 12 月 ~ 2015年 8 月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信用账户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涨后增加融资买入, 而在股票价格下跌后提高融券卖出,即采取“追涨杀跌”的投资策略. 进一步研究表明, 融资交易能预测正的未来收益,而融券交易能预测负的未来收益. 此外,融资交易提高了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融券交易则可以降低未来股价崩盘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市场投资者融资融券微观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并为进一步规范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不仅为中国市场投资者引入卖空机制,同时也为投机性交易者提供杠杆放大机制.不同于以往主要从制度变迁视角研究卖空机制,本文从微观行为视角,系统研究信用账户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可预测性.基于2011年12月~2015年8月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信用账户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涨后增加融资买入,而在股票价格下跌后提高融券卖出,即采取"追涨杀跌"的投资策略.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交易能预测正的未来收益,而融券交易能预测负的未来收益.此外,融资交易提高了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融券交易则可以降低未来股价崩盘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市场投资者融资融券微观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并为进一步规范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是市场的灵魂,金融创新的目的和结果是提高资产的流动性。2010年3月31日,证监会以促进市场流动性为目的,正式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并在2011年至2013年先后3次扩大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范围。因此,研究中国融资融券是否促进流动性并探究其内在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排除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等卖空机制的影响,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和适合政策评估的双重差分法,分别检验2011年至2013年3次融资融券扩容对标的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并从融资和融券交易者的短期交易策略和标的股票股东结构变化两个方面探讨买空卖空机制与流动性因果关系的内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融资和融券交易的双重引入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价格影响,提高了标的股票的流动性。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深入开展和发展,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扩容对价格影响方面的流动性的影响越来越强。融资交易者的短期动量交易策略降低了价格影响和交易成本,融券交易者的短期动量交易策略降低了价格影响,而对交易成本影响不显著。由于部分机构投资者退场,偏好短线投机炒作的中大型个体投资者入场,换手率高、流通市值低和特质波动率低等类型的标的股票组合的流动性提高更为明显。         融资融券交易提高标的股票流动性的研究结论补充了已有研究关于买空卖空机制对市场质量影响方面的实证证据,也为中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基于手工收集的基金交易数据,考察了基金持股和交易对股价中公司特有信息(以股价联动作为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基金持股对股价联动的作用受其持股比例大小的影响,只有当基金持股比例较高时,基金持股能够增加股价信息含量,降低股价联动性;其次,与基金持股相比,基金交易能够直接将公司特有信息融入到股价中,降低股价联动性,且相对于卖出行为,基金的买入行为能够传递更多的公司信息,对股价联动性的影响更大;最后,公司的规模越大,公司信息透明度越好,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能传递更多的公司特有信息,对股价联动性的影响也越大.总之,基金的交易行为,推动了股票价格对公司特有信息的吸收,降低了股价联动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6.
7.
8.
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建立一个高频交易强度模型,分析随市场流动性特征的改变,知情与非知情交易强度的变化. 选取上证流动性高和低两组股票数据作为对照样本,检验知情、非知情交易在不同流动性股票中的表现. 结果发现: 两组股票中,随着交易量的增加知情交易强度增大,非知情交易强度减少; 高流动股票中,随价差增大知情交易强度增加,非知情交易强度减少; 低流动股票中,随价差增大知情交易强度减少,非知情交易强度增加. 同时发现,两组股票, 知情交易间正相关; 高流动股中,知情交易与非知情交易间负相关; 而低流动股票中,知情交易与非知情交易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融资融券交易运行现状的分析,提出该业务面临融资融券标的范围过窄、转融通机制缺乏、投资者资金利用率低、保证金制度设计存在缺陷、让与担保于法无据、民事责任的缺失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陆瑶  彭章  冯佳琪 《管理科学》2018,21(11):92-111
以融资融券机制推出为背景, 运用我国内地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 成为融资融券标的后,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与高管薪酬对于公司绩效的黏性均有提高, 表明融资融券可以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机制检验显示融资融券是通过促进公司信息释放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进一步分析显示, 当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压力较小或面临财务约束时, 融资融券对于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 将融资和融券分开分析, 发现融资机制和融券机制均对公司治理有提升作用.证明了融资融券机制可以提高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监督, 促进企业信息释放, 从而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潘宁宁  朱宏泉 《管理科学》2015,18(3):90-103
将中国文化下员工“私有”的顾客信任区分为人情信任和交易信任,探讨这两种信任向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过程,分析员工与企业间行为相似和精神相似在转移过程中的调节效用.以保险业的顾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回有效问卷205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员工“私有”信任向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过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顾客与员工间“私有”的人情信任和交易信任对企业“公有”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交易信任部分中介人情信任到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员工与企业间行为上的相似性对交易信任到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有调节作用;员工与企业间精神上的相似性对人情信任到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提高顾客关系管理效率提供了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国内融资融券政策的正式启动,为证券配对交易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环境,使其成为一种新兴有效的投资手段。基于协整配对法和距离配对法,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两阶段配对交易策略。在股票配对选择方面,首先采用协整分析选出具有相似股价走势的候选股票对;其次,采用欧式距离计算各候选配对股票距离,以距离最小为依据选择最佳股票配对,以避免同一股票同时被买入和卖空的风险。在资金分配方面,考虑当前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背景,求解资金有限约束下的最优资金分配方案,以保证模型设计更为接近实际交易情况。以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为实证对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费率情景下,构建的新两阶段方法均能获得超额收益,且其效果明显优于仅考虑协整关系的配对交易策略;同时,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市场中交易者的随机交易行为与羊群行为和均值回归行为相互影响,并改变资产价格波动状态,但已有研究主要分析羊群行为和均值回归行为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对随机交易行为的研究较少。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引入随机交易者,扩展已有的非线性资产价格动态波动模型,研究随机交易行为与羊群行为、均值回归行为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剖析资产价格的形成路径,并构建模型,进而分析金融系统的均衡点特征和稳定性,最终利用MATLAB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数值模拟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中随机交易行为的存在导致资产价格不能收敛到资产的基本价值,只能收敛于偏离资产基本价值的一个均衡价格;当金融系统处于局部稳定状态时,均值回归交易程度与随机交易程度成正比,羊群行为的稳定范围与随机交易程度成正比、与均值回归交易程度成反比,且资产价格会以螺旋阻尼振荡走势收敛于资产的均衡价格;金融系统不处于局部稳定状态的两种状况,一是资产价格处于围绕资产均衡价格上下微幅周期震荡的稳定状态,二是资产价格波动幅度变大而处于的不稳定状态;随着市场中随机交易程度的逐步增大,资产均衡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的幅度越大。 研究结果揭示了3种交易者行为与资产价格波动间的关系机理,完善了行为金融理论体系,并为政府部门稳定金融市场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即培养交易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减少投机行为,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卖空的事前威慑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卖空机制的引入对企业融资行为及其决策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实施融资融券制度所带来的准自然实验研究机会,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卖空机制的引入对我国上市公司新增外部融资以及财务杠杆的影响程度。本文发现,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相比,允许卖空的企业其新增的外部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以及外部融资总额均显著减少了,且新增债务融资的减少程度要比新增外部权益融资的减少程度更大,并引起了财务杠杆的下降。这些结果在那些内部治理水平较差或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企业中得到了进一步地体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我国卖空机制的引入时间不长且实际的卖空交易量也很小,但卖空机制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治理机制正在发挥着事前的威慑作用,并通过弥补内部治理水平的不足而规制着企业的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6.
陈海强  方颖  王方舟 《管理科学》2019,22(5):99-109
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推出能否有效降低个股随市场暴涨暴跌的概率是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利用Patton提出的SJC Copula函数, 估计了个股与大市尾部相关性, 并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推出的政策处置效应, 发现融资融券制度降低了标的个股左尾 (下跌) 极值相关性, 但加剧了右尾 (上涨) 极值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 上述结果来源于融资融券交易对极值相关性的非对称影响.具体而言, 融资交易对左尾极值相关性影响不显著, 但加剧了右尾极值相关性, 融券交易则同时显著降低了左尾和右尾极值相关性.由于融券交易规模远小于融资交易, 融资融券交易对左尾极值相关性的总体影响为负, 对右尾总体影响为正.研究结论认为, 融资交易追涨模式导致个股跟随大盘暴涨, 而融券交易将悲观交易者信息纳入股价, 有利于抑制股价过度上涨, 而逆向平仓也适当降低了个股暴跌概率.因此, 监管者应灵活控制融资交易杠杆, 完善融券交易机制以发挥其股价稳定器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以融资融券机制推出为背景,运用我国内地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成为融资融券标的后,上市公司高管离职与高管薪酬对于公司绩效的黏性均有提高,表明融资融券可以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机制检验显示融资融券是通过促进公司信息释放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压力较小或面临财务约束时,融资融券对于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将融资和融券分开分析,发现融资机制和融券机制均对公司治理有提升作用.证明了融资融券机制可以提高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信息释放,从而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何建 《经营管理者》2009,(23):17-17
阐述了我国市场资金流动性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金流动性充裕对金融机构及企业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企业的融资策略,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融资融券交易与市场稳定性:基于动态视角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外生信息冲击的门限自回归条件密度(TARCD-X)”模型,进而从动态的视角考察了融资融券实施前后,市场涨跌和交易量增减4种重要的信息冲击对下一期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怎样的差异,以及融资融券实施后,融资融券余额变动作为新的信息冲击如何影响下一期市场的稳定性.以波动性、暴涨暴跌的不对称性和暴涨暴跌的频繁性3个指标衡量市场的稳定性,研究发现:(1)12种影响关系中,除交易量减小对市场波动性的冲击作用在融资融券实施后有所放大之外,其他11种影响关系均未出现不利变化;(2)融资融券余额的变动没有显著增加市场的波动性和暴涨暴跌的频繁性,但其与暴涨暴跌的不对称性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后者为构建股市暴涨暴跌的预警指标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