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胸腺和骨髓为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称为一级淋巴器官.淋巴祖始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细胞.这些分化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管进行循环,到达淋巴结和脾脏,遇抗原后而增殖并进一步分化成为效应淋巴细胞,执行特异免疫功能.淋巴结和脾脏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称为二级淋巴器官.  相似文献   

2.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4.抗原、病原体和过敏原;5.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6.外毒素、抗生素、抗毒素和干扰素;7.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相似文献   

3.
在人教版选修生物全一册中,对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的描述:T细胞将抗原递呈给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而现行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则删去了这一描述,修改为: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这一变化给师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惑:T细胞究竟有无递呈抗原的功能呢?什么样的细胞才具有递呈抗原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1型糖尿病是把自身免疫系统对胰岛β细胞进行特异性损伤作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其中β细胞自身抗原,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免疫"的内容涉及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对只掌握简单生物知识的中学生来讲,学习这部分内容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学生有许多疑问和困惑,比如B细胞都一样吗?白细胞有各种免疫功能,被称作机体的"白色卫士",那么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之间是什么关系?免疫系统怎样识别"自己"与"非己"呢?1.抗原种类非常多,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种类非常多人体淋巴细胞很多,活动于血液、淋巴、组织液中。淋巴细  相似文献   

6.
参考答案 1.A【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膜上。吞噬细胞摄入抗原,经处理后最终呈递给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并合成相应的抗体。人的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所有细胞器都消失,细胞内充满血红蛋白,不再继续合成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正> 1 抗原及其特点1.1 抗原抗原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免疫调节"一节中有关淋巴因子的叙述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在高中阶段师生普遍认为淋巴因子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9.
<正> 1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吗? 该问题在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且在不同的教参书上说法不一,引起普遍争议,在K12生物论坛上持两种观点:(1) 能!抗原进入机体后,吞噬细胞首先进行非特异性免疫,不能识别如何吞噬?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既能吞噬抗原,又能识别抗原、处理抗原。(2) 不能!识别应该指带有特异性的识别,抗原与抗原的不同在于它的特异  相似文献   

10.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识别自身和非己,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精确地认识和区分自身的还是外来的抗原成分。对外来的抗原则发生免疫反应,即把它们局限起来、抑制住、排除掉或消灭之。对自身抗原则不会产生这类免疫应答。机体何以能够识别自身和非己呢?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不攻击自身组织抗原呢?本文就谈谈自身免疫耐受性问题。什么是自身免疫耐受性呢?我们知道,抗原刺激机体,通常可以引起免疫应答,表现为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形成。但是,在某些条件下,机体接受抗原(自身的或外来  相似文献   

11.
李喆  刘晓菊 《教学考试》2023,(51):31-35
<正>免疫调节专题涉及知识复杂,学生在学习和做题过程中存在很多疑问,本文通过相关例题的解读来解决疑问,旨在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去除错误认知。1.免疫细胞的起源及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考试题目中涉及的免疫细胞名称多样: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NK细胞等。其中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是用细胞形态结构或分子标志来区分的;吞噬细胞指的是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都属于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简称APC)是具有摄取、加工抗原并呈递给其他细胞功能的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上述细胞从起源与分化角度来系统归类如图1。  相似文献   

12.
1问题陶勇[广东省封开县江口中学(526500)]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124"技能训练"中表1中显示白细胞不能分裂;而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P.37又说B细胞和记忆细胞能分裂增殖和分化,B细胞和记忆细胞都是淋巴细胞,而  相似文献   

13.
吴子强 《生物学教学》2010,35(11):71-72
1淋巴细胞如何识别抗原? 人体所有的有核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就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即MHC。MHC代表了个体的特异性,除了同卵双胞胎外,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MHC。免疫系统都能认识这种自身身份的标签,不会攻击带有这种标签的细胞,以此区分和识别自身的和外来的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新生SD大鼠脑室下区分离并培养神经干细胞.观察其生长、增殖及分化.方法:采取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采用原代贴壁及传代悬浮方法.培养获得细胞克隆.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结果:从新生SD大鼠脑室下区分离的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且具有增殖能力.原代和传代细胞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抗原呈阳性.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以及很强的增殖能力.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周初霞 《生物学教学》2005,30(10):70-71
1抗原与过敏原抗原是能与机体中相应克隆的淋巴细胞上的独特抗原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诱导该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反应物质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一类物质。抗原一般应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个特性。前者指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能力的特性,习惯上又称抗原性;后者则指具有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如相应的抗体)发生相互反应的特性。凡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抗原称完全抗原,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细胞、细菌外毒素、病毒和动物血清等。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有些分子量小于4000…  相似文献   

16.
<正> 1 教材修订前后的变化1.1 一道题目引起的思考[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421200) 常正良](2008年某市调研题)在免疫反应中,下面有关 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胸腺内才能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B.能识别呈递抗原C.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消灭抗原  相似文献   

17.
曾吉 《生物学教学》2009,34(3):72-72
本文对与免疫应答过程相关的三个典型问题进行探讨式解答。 1抗原如何激活B细胞B细胞的活化应该是有两条不同的途径,这与抗原种类及相应B细胞种类有关。TI抗原(主要为脂多糖、多糖)由B1细胞直接识别,不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和T细胞的辅助,不产生记忆细胞,无再次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一个B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具有唯一的由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形成的抗原结合域,可以和细胞外液中的抗原结合,中和抗原,形成沉淀,以便巨噬细胞等消灭抗原。而同一个B细胞的膜型免疫球蛋白具有相同的抗原结合域,可识别抗原,激活B细胞。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不同的恒定区。B2细胞免疫依赖胸腺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而B1细胞免疫则不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解释特异性免疫的"双开关"机制、抗体和抗原的本质、MHC的专一性和淋巴细胞的多样性等问题,既渗透生物进化思想,又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B淋巴细胞通过培养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的抗体,一般通过杂交瘤细胞筛选分离出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由于其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故可用于疾病的治疗及检测。图2、图3是癌症治疗和检测,图4是妊娠检测。图1:将分离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很多不同的杂交瘤细胞,通过抗原和染料的独立检测,可获得产生指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一旦确定了杂交瘤细胞,通过细胞培养即可生产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再将其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