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CG-PSN通过抑制哮喘小鼠NF-κB影响BALF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因子NF κB (NuclearfactorkappaB)是一个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核转录因子 ,可参与许多炎症的表达调控 ,是与支气管哮喘及气道炎症密切相关的因子之一。将 2 8只 6周龄BALB c小鼠 (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室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7只。对照组 :隔日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NS) 0 .0 3ml,第 14天、2 8天、35天腹腔内注射 1.5mgAl(OH) 3;BCG PSN(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 ,BCG Polysac charidenucleicacid) 6周龄组 :隔日腹部皮下注射BCG PSN(商品名斯奇康 1ml 安瓿 ,长沙九芝堂公司产品 ) 0 .0 3ml,在第14、2 8和 35天腹腔内注射 1.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脂联素和瘦素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BALB/c小鼠26只随机分为4组:刀豆蛋白A(ConA)组8只:静脉注射ConA;脂联素组5只:在静脉注射ConA前腹腔内注射脂联素;瘦素组5只:在静脉注射ConA前腹腔内注射瘦素;对照组8只: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ConA8h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炎症程度,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onA组比较,脂联素组肝组织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血清ALT水平和肝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1),瘦素组肝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而肝组织炎症变化及血清ALT水平两组无差异。结论 脂联素可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急性肝损伤,而瘦素则促进肝细胞凋亡,对炎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背景:天麻素具有抗炎作用,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目前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天麻素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天麻素高剂量组和天麻素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大鼠中脑动脉闭塞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各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给药,阳性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6 mg/kg),天麻素高剂量组和天麻素低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50,1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NLRP3炎症小体阳性表达及炎症反应相关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大;脑组织结构疏松,可见不规则空洞,神经元数量减少并排列不规则;NLRP3炎症小体阳性表达上升(P<0.01);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上升(P <0.01);(2)与模型组相比,天麻素高剂量组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细胞免疫学角度探讨母牛菌苗的免疫调节机理。方法:根据母牛菌苗的注射剂量不同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以下四组。22.5μg/只组(6只,A),45μg/只组(6只,B),90μg/只组(6只,C),正常对照组(6只,N)。A、B、C三组小鼠分别以上述剂量腹腔内注射母牛菌苗,7天后重复注射一次。四组小鼠于第二次免疫后全部脱颈处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分泌蛋白(hUMSCs-S)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模型大鼠的可能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8周龄Lewis大鼠72只,用随机数字表分方法均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CTRL)组、EAU模型组及hUMSCs-S治疗组,每组24只。EAU组与hUMSCs-S组大鼠采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结合蛋白(IRBP)联合弗氏完全佐剂建立EAU模型,hUMSCs-S组大鼠在建模的同时予以腹腔注射hUMSCs-S,EAU组及CTRL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等量PBS。裂隙灯显微镜拍摄记录各组大鼠眼前段情况,根据Caspi评分标准评价眼前段炎症程度;于免疫后第7天(初发期)、14天(高峰期)、21天(恢复期)取眼球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分别用于眼球组织病理学评分、前房浸润细胞情况评估,观察眼球组织中CD3+T细胞及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无菌操作下采腹主动脉血,制备血清,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7的浓度。结果:(1)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和比较,EAU组大鼠出现明显眼前段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苹果多酚(AP)调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25 mg/kg)AP组(AP-L组)、高剂量(100 mg/kg)AP组(AP-H组)、地塞米松(DEX)组和AP-H+ML385(Nrf2抑制剂)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根据分组给药,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持续给药14天,control组、model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1 h后,除control组外,其它组大鼠均向气管内注射LPS以构建ALI模型,control组大鼠的气管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24 h后,收集大鼠肺泡灌洗液、血清及双侧肺组织用于实验。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检测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比;试剂盒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普兰林肽对5×FAD小鼠和WT小鼠认知行为及脑和视网膜的β淀粉样蛋白(Aβ)6E10、炎症因子和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取5×FAD小鼠32只、WT小鼠16只,均为雌性。随机将5×FAD小鼠分为空白组、治疗组;WT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空白组腹腔注射PBS溶液;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1次普兰林肽[200μg/(μ·d)],治疗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其认知行为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细胞、视网膜中Aβ6E10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的含量。HE染色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的排列和形态。结果 治疗组的潜伏时间短于5×F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百分比高于5×F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AD组脑内和视网膜内的Aβ6E10面积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和脑内的Aβ6E10具有正相关(P<0.05)。治疗组与5×FAD组脑中和视网膜中的TNF-α和IL-1β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9.
背景:胶原与丝素蛋白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支架,在皮肤、神经、血管、骨、软骨等组织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富血小板血浆是血液经过2次离心获得的血小板浓缩物,含有多种组织修复需要的生长因子,可促进组织再生与创面愈合。目的:观察丝素胶原蛋白支架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制备丝素胶原蛋白支架、SD大鼠富血小板血浆。取8周龄SD大鼠48只,每只背部制作2个直径2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4组处理:空白组缺损处注射生理盐水,单纯支架组缺损处植入丝素胶原蛋白复合支架,富血小板血浆组创缘注射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组缺损处植入丝素胶原蛋白复合支架+创缘注射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每组12只。造模后检测创面愈合率、创面炎症因子水平、创面组织学观察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联合组造模后第7,14天的创面愈合率大于空白组、单纯支架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 <0.05)。(2)联合组造模后第7,14天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单纯支架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 <0.05)。(3)造模后第14天的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显示,空白组缺损处仅见少量的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草酸铂腹腔化疗所致腹膜炎样症状的原因。方法:本实验以小鼠草酸铂腹腔灌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16只,分别接受:A组(对照组):每只小鼠腹腔内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1 mL。B组(低浓度组):每只小鼠腹腔内注射浓度为250μg/mL的奥沙力铂葡萄糖溶液1 mL。C组(高浓度组):每只小鼠腹腔内注射浓度为500μg/mL的奥沙力铂葡萄糖溶液1 mL。处理后24小时用颈椎脱臼法处死三组各8只小鼠,解剖并观察腹膜急性炎症反应:一、腹水:按量及外观分别记为1(无)、2(中等量或外观混浊)、3(大量或外观血性);二、腹膜充血和渗出:观察脏层及壁层腹膜充血和渗出记为1(无明显充血和渗出)、2(明显充血但无渗出)、3(明显充血伴非血性渗出)、4(局部出血)。三、组织病理学指标:取局部充血较明显的脏层或壁层腹膜标本,经10%甲醛溶液浸泡固定,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炎症反应程度并记为1(每高倍镜视野内少于10个炎细胞侵润)、2(每高倍镜视野内多于10个炎细胞侵润或伴纤维素渗出)、3(炎症伴出血)。三组剩余的小鼠于处理后一月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解剖并观察腹膜慢性炎症反应:一、大体观:按腹膜有无增厚、肠系膜有无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WI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并探讨其通过糖酵解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创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trol)组、LPS组(腹腔注射10 mg/kg LPS)、LPS+WIN组(注射LPS前30 min腹腔注射1mg/kg WIN)和LPS+WIN+MHY148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化剂]组(LPS造模前1 d腹腔注射10 mg/kg MHY1485,并在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1 mg/kg WIN和10 mg/kg MHY1485),每组6只。造模24 h后取材,计算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乳酸和乳酸脱氢酶A(LDH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3(PFKFB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control组,LPS组小鼠...  相似文献   

12.
两种脂肪因子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两种脂肪因子--脂联素和瘦素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BALB/c小鼠26只随机分为4组:刀豆蛋白A(ConA)组8只:静脉注射ConA;脂联素组5只:在静脉注射ConA前腹腔内注射脂联素;瘦素组5只:在静脉注射ConA前腹腔内注射瘦素;对照组8只: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ConA 8 h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炎症程度,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onA组比较,脂联素组肝组织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血清ALT水平和肝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1),瘦素组肝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而肝组织炎症变化及血清ALT水平两组无差异.结论 脂联素可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急性肝损伤;而瘦素则促进肝细胞凋亡,对炎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黄素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宫内炎症致早产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孕鼠后腹腔内注射脂多糖建立宫内炎症致早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低剂量(25 mg/kg)组、大黄素高剂量(50 mg/kg)组、空载质粒组、大黄素高剂量(50 mg/kg)+HMGB1过表达组,每组10只,另制备10只孕鼠腹腔内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组,每组孕鼠所产的仔鼠随机选出10只,采用大黄素和质粒分组处理各组孕鼠和仔鼠后,检测各组孕鼠所生仔鼠活产数及出生体质量;H-E染色检测各组孕鼠子宫及胎盘病理形态变化;斜坡实验及圆筒实验检测各组仔鼠神经行为学能力;TUNEL染色检测各组仔鼠海马及脑皮质神经元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仔鼠脑组织与血清促炎因子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仔鼠脑组织HMGB1/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子宫及胎盘病理评分、转头所用时间、海马及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率、脑组织与血清COX-2、IL-6水平、脑组织HMGB1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治疗肝纤维化的免疫学新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ontrol,Ctrl)、模型组(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二甲双胍组(metformin,Met)。纯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小鼠制备对照组;CCl_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小鼠制备模型组;在CCl_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第5周,对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二甲双胍溶液7 d,制备二甲双胍组。在造模第8周时取材,采用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小鼠肝脏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KC)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KC转录因子蛋白水平与磷酸化程度。结果二甲双胍能够显著减少小鼠肝脏纤维蛋白沉积,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肝脏KC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抑制肝脏KC细胞STAT3与NF-κB信号通路,增强STAT6信号通路。结论二甲双胍促进KC细胞向M2型极化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rhBMP-2m对化疗损伤小鼠的修复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m)对环磷酰胺 (CTX)致骨髓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只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即CTX注射组、BMP治疗组和PBS对照组 ,每组 6只小鼠。CTX组和BMP治疗组小鼠 ,一次性腹腔注射 2 0 0mg/kgCTX建立骨髓损伤的模型。注射CTX第 2天 ,BMP治疗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0 .5mg的rhBMP 2m开始治疗。观察 3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分别在第 5天和第 8天 ,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骨髓有核细胞中DNA的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同时进行粒单细胞集落形成 (CFU GM)细胞培养。结果 :注射CTX后第 4天 ,BMP治疗组和CTX注射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均降至最低点 ,然后逐渐回升 ,两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注射CTX后第 5天 ,BMP治疗组骨髓有核细胞中 ,G0 /G1期细胞的比例较CTX组明显提高 ,细胞的坏死及凋亡率明显下降 (P <0 .0 1)。第 8天 ,BMP治疗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较CTX组增加明显 (P <0 .0 1)。结论 :BMP对CTX所致小鼠骨髓的损伤具有修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 AS-IV)是否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降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诱导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模型大鼠炎症反应。方法:动情周期正常的雌性SD大鼠80只,选取12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8只大鼠用CTX腹腔注射诱导建立POI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POI模型组、芬吗通组、低剂量AS-IV组、中剂量AS-IV组和高剂量AS-IV组,干预28 d后取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 17β-E2)、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水平;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富集;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卵泡计数;免疫组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APS组、APS+脂多糖(LPS)组,每组各12只。另外12只大鼠设为对照组。术后6、12、18h APS组灌胃APS(100mg/kg),APS+LPS组灌胃APS (100mg/kg)+腹腔注射LPS(3mg/kg),对照组、脓毒症组分别灌胃、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肺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蛋白,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与脓毒症组比较,APS组血清IL-6、TNF-α水平,肺组织含水量,ESM-1蛋白表达量,肺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P<0.05),H...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白草酮(sauchinone,Sau)对酒精戒断大鼠抑郁样行为可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戒断模型组、低剂量Sau治疗组和高剂量Sau治疗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3组每日1次腹腔注射酒精3 g/kg,连续28 d,然后戒断3 d诱导酒精戒断模型。在戒断期间,Sau低、高剂量治疗组分别每日1次腹腔注射5和25 mg/kg Sau,连续3 d。末次给药30 min后通过蔗糖偏好实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测定海马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  相似文献   

19.
辣椒素受体拮抗剂治疗避水应激引起内脏痛觉过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避水应激引起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变化及特异性辣椒素受体(VR1)拮抗剂辣椒平与非特异性VR1拮抗剂钌红对避水应激引起内脏痛觉过敏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4只分为无应激对照组(Neg组,n=18)、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12)、辣椒平治疗组(CZP组,n=12)、钉红治疗组(RR组,n=12),Neg组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为直肠内注入生理盐水组、直肠内注入辣椒素组、直肠扩张组,NS组、CZP组和RR组只分为直肠内注入辣椒素组和直肠扩张组两小组,每小组均为6只动物。给予避水应激,每天1h连续10d。第11天Neg组与NS组腹腔注射溶媒,CZP组腹腔注射辣椒平,RR组腹腔注射钌红,30min后每小组6只动物直肠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辣椒素,进行疼痛评分,或给予结直肠扩张(CRD)刺激,进行腹直肌肌电记录。结果避水应激引起动物对直肠注射辣椒素敏感性增加,腹腔注射辣椒平与钌红均能抑制注射辣椒素引起的疼痛反应:避水应激也引起动物CRD刺激后腹直肌肌电活动增加。腹腔注射辣椒平与钌红均能降低肌电活动的增加幅度,而钌红则完全抑制肌电活动的增加。结论辣椒素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避水应激引起的内脏痛觉过敏,辣椒素受体参与内脏痛觉过敏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衰老对病毒感染和病毒复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阿霉素(DOX)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衰老(衰老组),常规培养的A549细胞为对照组。利用带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对照组和衰老组A549细胞。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8周龄为年轻组(n=3),15月龄以上为年老组(n=3),腹腔注射VSV病毒1×107PFU/只,24h后采集肝、脾、肺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干扰素-β(IFN-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以及病毒复制;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核因子κB p65蛋白、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p65)蛋白表达量;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VSV病毒和HSV病毒复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衰老组细胞周期阻滞蛋白P16、P21显著升高;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也明显增多;两组细胞同时感染VSV病毒,衰老组细胞IFN-β显著降低,而IL-6、IL-1β显著升高;同时NF-κB通路关键蛋白p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