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如何在旧细纱机上改造国产集聚赛络纺纺好粘胶纱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阐述了从原料选配、各工序工艺参数优化、技术措施及专件器材的配置与周期维护、改造车间工艺排风,严格控制各工序温湿度,加强日常设备维护保养和基础管理工作,使集聚赛络纺纺粘胶纱质量达到较好水平,且投资改造成本回收期较短。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用粘胶集聚纺细号纱织造稀薄织物时织前断头多的问题,对比集聚纺R 9.8 tex纱与同规格普通环锭纱的性能差异,分析其整经及浆纱工序存在问题及原因;以织造R 9.8×R 9.8 354.0×330.5 165.0产品为例,详述整经工序参数设置、注意事项,以及浆纱工序的浆料选择、浆纱工序工艺设置和浆纱要点等。指出:粘胶紧密纱强力低、易伸长,浆纱难度大,整经工序要确保张力均匀,浆纱工序需选用低粘浆料,不用或少用PVA,在上浆率适宜、回潮率偏大、适当加大退绕张力工艺下,可减小分绞阻力和毛羽增量,防止纱线脆断,大幅减少断头;优化工艺后,生产R 9.8×R 9.8 354.0×330.5 165.0的织机效率大于94%,台时断经降至0.9根,坯布质量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环锭赛络纺纱工艺,通过不同色纤维的混纺比例优选达到不同花灰效果与色泽效应,纺制细特赛络纺粘胶精品纱线。通过工艺优化、器材选型、设备调整和生产管理等措施,解决清花工序的粘卷、纤维损伤、短绒和棉结等问题,纺出的纱光泽好、悬垂滑爽、吸湿性优、不产生静电和风格新颖。  相似文献   

4.
纯棉特细号纱的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纯棉特细号纱的档次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纯棉特细号纱成纱截面的纤维根数较少,影响纯棉特细号纱质量的因素较多,通过合理选配原料,优选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和纺纱器材,使得纯棉特细号纱的成纱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优等纱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了竹纤维和棉纤维的性能,介绍了利用新型集聚赛络纺技术开发18.2tex竹/棉(50/50)混纺紧密赛络针织纱的工艺流程,重点阐述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的主要生产工艺与技术措施;指出:开发18.2tex竹/棉(50/50)混纺紧密赛络针织纱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双喇叭口间距和吸风负压的大小,通过合理配置工艺参数,能够充分发挥集聚赛络纺的优点,该纱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等品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特细号纱单位截面内纤维根数极少、强力低、断头剧增,不能顺利纺纱的问题,以集聚纺纺制CF 2.9tex特细号纱为例,通过细纱集聚纺优化配置主要专件、器材和使用,采取必要的整车措施,集聚纺特细号纱质量水平和千锭时断头率达到了预期效果;指出:细纱工序是纺制特细号纱的难点,要加强对纤维的控制,集中力量优化配置专件器材,并合理使用、加强维护。  相似文献   

7.
腈纶粘胶赛络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腈纶粘胶赛络纺针织纱的纺纱工艺.针对H616抗起球腈纶和粘胶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选择适宜的工艺流程及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配置,重点解决了棉卷黏卷、梳棉难分梳、纤维混和、赛络纺工艺配置等问题,最终保证了腈纶粘胶赛络纺针织纱的顺利生产,其成纱质量也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顺利开发Parster粘胶赛络纺针织用纱,针对Parster和粘胶两种纤维的特性,采取一预并三混并混和工艺和赛络纺纺纱方法,重点解决了Parster纤维黏卷、梳棉棉网飘浮断头、并条易绕罗拉及胶辊等问题;优选前纺工序各部速度与隔距、梳棉机针布型号、粗纱定量、粗纱捻系数、细纱双孔喇叭口间距、细纱捻系数、络筒清纱参数,同时加强各工序温湿度管理,最终确保了赛络纺Parster粘胶混纺纱的顺利生产,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纺特细号纱胶辊胶圈的优化组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倪士敏 《棉纺织技术》2001,29(7):394-397
论述了不同性能胶辊,胶圈的纺纱特性,工艺配置及纺纱效果,以CJ4.0tex纱为例,通过纺纱试验,探讨了纺制优质特细号纱的纺纱专件器材的优选组合及工艺的合理配置,提出了降低特细号纱细纱断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纯棉精梳特细号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新疆长绒棉搭配20%细绒棉配棉方案,在全流程中无凝棉器的国产与进口单机配套的清梳联流程及精梳后单并,细纱采用气动加压装置的纺纱系统中,采用轻定量,低速度,紧隔距,强分梳和软弹性皮辊等工艺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CJ7.3tex等特细号纱质量的工艺实践。  相似文献   

11.
细特赛络纱结构上呈现双股特征,成纱较紧密、光洁,适宜制作衬衣、春夏服装面料及装饰布等,深受市场青睐.与中粗特赛络纱相比,目前生产较少且尚存在一定技术难度.我公司生产的CJ 9.7 tex赛络纱采用新疆137长绒棉24%,229细绒棉76%,棉条混和.在改造后的A512型细纱机上生产,气加压摇架,V形牵伸.  相似文献   

12.
本篇介绍采用新疆长绒棉纺制CJ3.6Tex特细号纺纱各工序工艺特点及关键技术难点。通过大量的试验,在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保证了特细号纱的顺利生产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用细特粘胶纤维纺制细号纱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斌 《棉纺织技术》1993,21(1):39-42
为了适应服装面料开发的需要,进一步体现人棉纱条干光洁均匀、染色性能稳定、颜色鲜艳、光泽似绸的风格,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发了1.22dtex、1.33dtex等多种细特粘胶纤维。我厂自1992年初用1.33dtex38mm粘纤试纺9.8、11.8tex粘胶纱以来,经过一系列的工艺试验及分析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批量生产的9.8tex细特粘胶纱质量稳定在:乌斯特条干CV值17%左右,品质指标2000左右;单  相似文献   

14.
探讨采用双精梳工艺纺制特细号纱的技术措施和纺纱效果.分析了双精梳工艺的技术特点,阐述了纺纱工艺流程、精梳准备及精梳工序工艺路线、各项工艺参数以及配套并粗牵伸工艺的正确选择和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CJ 7.3 tex、CJ 2.9 tex特细号纱纺纱对比试验,对半成品AFIS测试指标以及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双精梳工艺可获得更好的纺纱质量,对2.9 tex以上的特细号纱较为适用.其对半制品的管理要求比普通工艺更高,在生产中应尽量避免磨擦、碰撞棉条,以降低纱疵.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了我国中细特转杯纱的生产现状,对中细特转杯纱质量影响最大的关键元件转杯、分梳辊、假捻盘进行优选,对分梳辊、捻系数、纺纱负压3个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介绍了18.2 tex转杯纱的纺纱试验,利用数学工具进行了分析,选择了最佳的转杯纺工艺。  相似文献   

16.
探讨用高含杂印度棉纺制集聚纺JC 9.7 tex纱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印度棉的性能指标和纺纱工艺流程。通过改进清梳工艺和精梳工艺,对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工序优化工艺参数,最终使高含杂印度棉所纺细特集聚纺JC 9.7 tex纱的质量达到了用户要求。认为:在使用高含杂印度棉纺纱中,去除杂质和异性纤维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络筒机需配备清除异纤功能的电子清纱器,同时需进一步采取减少粗节和棉结疵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特细号集聚纱品种浆纱工艺要点。整经工序控制好经纱张力,防止纱线产生扭结现象;浆纱工序以"中浓低黏、中压力、小上浆、适当提高回潮率"为工艺路线,以达到保被覆、求渗透,确保集聚纱伸长满足织造要求。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织机效率达87%以上,入库一等品率达99.8%以上。认为:特细号集聚纱上浆关键在于合理控制整经和浆纱工序的纱线张力,保证纱线不发生扭结现象和维持一定的伸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集聚纺装置效能,提高细号紧密纱质量,从原料选配及清花、梳棉、精梳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制定纺CJ 7.29tex纱工艺优化方案。指出:选配原料前应充分了解成纱品质要求及其与原料性能的关系,并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确保正常稳定地生产;合理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操作管理,是提升集聚纺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工艺流程中对半成品、成品纱的条干、棉结和短绒严格控制,可使纺纱质量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学成 《纺织器材》2009,36(6):42-43,46
为赢得市场,棉纺企业寻求纺特细号纱方法,从粗纱喂入、牵伸罗拉、牵伸传动轮系、锭子卷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纺特细号纱对细纱设备及专件、器材的要求,指出纺制特细号纱,除原料选用、工艺配置、运转操作外,细纱设备状态至关重要,罗拉、摇架、锭子、钢领等,必须安装到位,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其它器材也必须状态完好,纱条通道光滑无毛刺,用小直径头部的专用纱管,使钢领板升降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0.
纺细号纱和超细特纤维针布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费青 《棉纺织技术》2003,31(4):5-10
介绍了梳棉机金属针布设计和选用的基本要素,通过弹性针布与金属针布纺细号纱的对比试验,说明金属针布比弹性针布更适于纺细号纱。详细介绍了超细特纤维的梳理特性和对梳理针布的要求;并介绍了国内外各种纺细号纱、超细特纤维金属针布的规格;讨论了提高道夫针布转移能力的有效措施和高性能时磨锡林针布的研制与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