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是反映青年劳动者就业现状的重要指标。对十个城市1795名青年的调查显示,目前青年劳动者仍在一定范围内面临着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签约意愿不足等问题。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劳动纠纷经历、劳动合同认知、行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青年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签订意愿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受教育程度和合同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劳动合同的认知越积极,青年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签订意愿也越强烈。  相似文献   

2.
大众媒介的使用对个人的认知和行为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基于西北4省农村调查发现,对于西北农村青年而言,相对于其他节目,新闻类节目接触能够显著促进他们总的公共事务参与意愿;传统媒介接触强度和信任程度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农村青年总的公共事务参与意愿,而新媒介接触强度和信任程度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程度。因此,相关媒体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扩大新闻类节目的影响力;政府要利用不同媒介类型提高青年公共事务参与兴趣;媒介的管理者要关注媒介所传播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环境状况越来越得到重视,而青年参与对环保意义重大。对3 483名青年的调查发现,青年群体环保行动参与意愿偏低。学生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好于青年白领与青年农民工;郑州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好于北京青年与上海青年。性别、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人口特征因素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具有重要影响。环境责任感、环境关注、政治兴趣、社会认知水平、政府工作满意度、有过不公经历等社会心理因素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网络渠道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年人才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且因其具有高成长性和流动性,成为各城市竞相争夺的重要资源。基于2018年4—6月对杭州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影响青年人才城市根植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性别、收入等个人特征因素对青年人才城市根植意愿影响显著,男性青年人才和高收入水平青年人才倾向具有更高水平的城市根植意愿。城市认同因素中城市市容环境、城市文化认同度,城市归属因素人脉圈子、感知的尊重,发展预期因素中就业机会、职业预期对青年人才的根植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市认同因素中排外倾向、发展预期因素中生活成本等对青年人才城市根植意愿产生负向影响。此外,不同收入层级的青年人才城市根植意愿影响因素表现出异质性,高收入青年人才群体根植意愿受生活成本的影响不显著,但是相较于较低收入的青年人才群体,他们受城市文化底蕴、社区文化参与、职业预期等因素影响更为显著。结合研究,本文就着力破解制约青年人才根植意愿的障碍,增强人才与城市的黏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垃圾分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本文基于广州市529份样本数据,借鉴TPB理论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与结果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受到对垃圾分类知晓率、政府宣传力度、对政府工作满意度和设施等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居民的分类行为受到意愿、设施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同时交互效应表明:设施配备对知晓率呈正向调节效应,宣传推广对知晓率呈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打破了城中村生态系统平衡,亟须进行生态修复活动。在广州城中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Logit模型,从个体感知与环境约束两个方面对居民参与城中村生态修复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个体感知因素中的三个变量都显著负向影响居民的生态修复参与意愿。环境约束的四个变量中有三个显著影响居民参与生态修复的意愿,研究结论基本与假设吻合。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改善居民的个体感知和环境约束因素,从维护居民自身利益和生活环境需要出发,通过利益引导,构建居民全过程参与生态修复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展现了网民的惊人力量,也使得网络对集体行动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北京、上海和郑州三地青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网络集体效能和现实集体效能对青年群体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意愿都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青年群体对于集体行动可能实现目标的感知,例如监督、反腐、维权,甚至解决社会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其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意愿。  相似文献   

8.
择业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大学生就业有较大影响,对715名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择业自我效能感与择业归因方式的关系及择业自我效能感在择业归因方式和择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择业归因方式对择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素质类归因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支持类归因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择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人素质和社会支持类归因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机会运气、求职知识、个人努力和积极情绪类归因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流动青年初入城市,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群隔离现象会严重阻碍群体融入城市。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尝试对当前流动青年面临的社群隔离及身份认同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湖北省流动青年定居意愿的影响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剖析发现,流动青年的城镇定居意愿和城镇落户意愿不一致,虽然事实性定居意愿强烈,但是制度性定居意愿却偏低;青年群体流入城市后产生社群隔离(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会对其身份认同和城市定居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距离对定居意愿影响显著,心理距离对身份认同影响显著;当流动青年产生社群隔离时,其身份认同对于定居意愿的影响将会变得不显著。由此,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设计应注重完善流动青年户籍制度的保障,并积极鼓舞青年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入,减轻社群隔离现象,从而形成流动青年的城镇定居意愿。  相似文献   

10.
李玉娟  彭仕兰 《城市观察》2021,73(3):126-142
以长三角2003—2018年为样本观测期,运用相关产业集聚指数分别计算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法测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利用社会经济距离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从空间总体效应看:本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负向影响.就相邻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有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正向影响.②从空间效应分解看: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绝对值各有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负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正向效应)与总效应(负向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正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负向效应)与总效应(正向效应);制造业集聚的总效应(负向效应)小于间接效应(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青年白领移民群体的数量和规模逐年递增,其对迁入地社会结构的变更和城市建设的推进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从当前青年白领移民的成长现状来看,表面光鲜的背后是白领们日益繁重的压力、焦虑与愤懑的社会事实,众多白领身不由己地从白领沦为“白奴”似乎已成常态,由此必会引发青年白领移民群体社会心态的浮动。对1046名白领的研究发现.年龄和收入显著正向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的变化.社会信心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与其拥有社会支持的程度紧密相关;生活压力方面:自购房、自身健康压力及社会信任度显著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社会参与、情感性支持和社交陪伴是显著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的社会支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不仅仅具有正向的功能,同时也会呈现负向的功能,并且教育负向功能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教育的负向功能出发,以逆向的方式考察教育,通过这一方式指出教育的局限性,可深化对教育的认识、从更完整的意义上去把握教育.将教育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同时纳入教育研究者与决策者的视野,有助于我们从多维的视角考察教育,在全力探索实现教育的正向功能途径的同时,正确地评估可能产生的教育负向功能.通过对教育正负功能双重机制的把握去构架教育理论,把教育理论体系构建在教育的本然状态的基础之上,无疑会大大增强教育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度,使人易于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进一步洞见教育的本质内核.体认教育的负向功能,有利于发现教育功能的全域,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为青少年的和谐、健康发展营造安全、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3.
生活质量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的幸福感,对1994名城市青年从社会资本视角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社会资本的普遍化互惠对青年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社会信任中的特殊信任因子、一般信任因子对青年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普通信任因子没有显著影响;社会参与中的协会型社团参与因子对青年幸福感具有正向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与滚雪球抽样,设计家庭资本存量量表并选用林迪奇等设计的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对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有效对象134人,家庭社会资本得分为(60.22±13.11),人际交往能力得分为(76.65±12.70)。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家庭阶层、父母学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小学学历子女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得分最低,本科及以上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得分最高;低保户家庭个体得分明显低于小康与中产之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社会资本对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正向显著影响(β=0.44,P<0.05),具体而言,家庭资源对人际关系建立、冲突控制与自我表露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51,0.300,0.503;P<0.05);家庭内信任对情感支持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83,P<0.05)。结论 :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情感支持、冲突控制等维度有显著影响,要强化对家庭资本的地位认知,完善家庭资本,帮助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素对青少年道德认同产生较大的影响,对4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青少年道德认同的水平整体较高,其中,内在化道德认同最高,外在化道德认同次之,负向道德认同最低。父母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具有影响;同伴关系中的孤独感变量能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道德认同,而追求受欢迎变量既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在化道德认同,又能正向预测其负向道德认同;社区暴力接触一方面对青少年的内在化道德认同产生正向效应,另一方面则对青少年的外在化和负向道德认同产生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6.
抑制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意愿的根本原因是其对于大陆整体环境的认知呈现出一种结构性错位。以冰山模型作为理论分析工具的研究发现,在抑制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意愿的心理动机呈现中,既有对可被直接观察到的显性环境认知作为表象原因,也有对不易被直接观察到的隐性环境认知作为深层原因。正确区分抑制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意愿的环境认知因素并对其作出合理解释,是理解台湾青年心理选择过程、提升其赴大陆就业创业意愿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新特征之辩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政治参与是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中的优先领域。新世纪、新时代,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的主导力量多元化、政治参与的方式多样化、政治参与的能力娴熟化和政治参与的目标具体化。辩证分析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新特征,需要科学认识新社会环境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决定性影响,需要科学把握青年政治参与中的耦合与偏离,需要科学判断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参与中引领作用的弱化。  相似文献   

18.
对中小型创业企业青年员工的调查发现,社会资本正向显著影响青年员工创业能力,各维度指标的作用效应大小不同,创业资源拥有量特别是非正式资源拥有量作用突出。资源运用能力正向调节社会资本对创业能力的驱动过程,并对反映社会资本影响创业能力的过程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了"社会资本—创业能力"这一创业行为驱动过程中的内在作用机理,即青年员工的"资源运用能力"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旅游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主体,大学生环境意识有人类中心环境意识、自然中心环境意识、和谐共处环境意识;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分为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对324名西部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然中心环境意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和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共处环境意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人类中心环境意识对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培养大学生以自然为中心的环境意识,保持伦理约束下的和谐共处环境意识,改变大学生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法,分析网络视频广告本身的形式、投放方式、时长类型等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得出,与产品相关度低的广告、视频的投放、窗口弹出的广告投放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明显。同一视频的广告重复率、静置于页面的广告投放和视频播放前的广告投放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较大。在所有指标中广告相对时长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为负相关关系,且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