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减少中厚煤层矿井预留煤柱,研发了沿空留巷开采技术。在此基础上,阳煤集团新元公司3413综采工作面辅助进风巷采用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开采技术,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生产率,缩短了准备时间,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元煤矿巷道布置、优化突出煤层工作面通风系统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从而实现Y型通风系统、减少巷道掘进量及防突压力的目的。现场实践证明,通过对高水材料巷旁充填工艺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留巷和瓦斯治理效果。是单一突出煤层较好的通风系统,可在类似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沿空留巷是一类特殊的回采巷道,它的形成过程是随本工作面推进,在一条回采巷道内沿采空区边缘采用一定的材料构筑巷旁支护体,不断切断采空区侧顶板,并与巷内支护体共同维护该巷道的稳定,作为邻近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巍山煤业使用高水充填材料巷旁充填的方式,成功地进行了无煤柱开采试验,为类似条件下的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阳煤集团新元公司3413综采工作面辅助进风巷采用的高水材料巷旁填充技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取得了良好的填充效果。  相似文献   

5.
煤矿沿空留巷具有提高煤炭回采率、减少掘进巷道工程量和利于采掘接替等优势。常村煤矿为减少巷道成本,缓解采掘压力,采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技术替代小煤柱护巷,根据现场条件,高水材料水灰比为2∶1,巷旁充填宽度为1 m,并辅以巷道补强支护、超前加固技术保证沿空留巷效果,实施后,工作面实现无煤柱开采,减少巷道掘进量,一条沿空留巷就为矿井节约成本700余万元,为矿井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寨崖底煤业3#煤120308薄煤层工作面轨道顺槽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高水速凝材料构筑巷旁充填体,开展了沿空留巷"Y型"通风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达到了生产需求,实现了无煤柱开采,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安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屯兰矿22301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力学性质等生产地质条件,开展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对于解决工作面通风、降低开采成本、减员增效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车集煤矿深井孤岛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探究深井高应力孤岛煤柱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体—围岩变形机理;构建沿空留巷围岩力学结构模型,计算出沿空留巷支护所需充填体的宽度及强度,并通过FLAC3D软件模拟、现场监测验证了充填体宽度和强度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孤岛煤柱工作面沿空留巷采用高水充填材料巷旁充填技术,以充填袋成形方式进行充填,可使充填体有效接顶;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巷旁充填体”方式进行煤柱中巷支护时,合理的充填体宽度为4.0 m,应力达到8.0 MPa时巷道变形趋于稳定。现场监测结果表明:23下工作面开采30 d内,煤柱中巷最大顶板下沉量不超过50 mm,充填体帮部变形不超过40 mm;回采结束后30 d内,顶板下沉量不超过20 mm,充填体帮部变形量最大为348 mm,煤帮变形量较小,最大处为150 mm,沿空留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中国的煤炭大省,在执行国家煤炭绿色开采相关政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无煤柱开采技术是国家推广的绿色开采技术之一,为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的号召,同时达到解决矿井采掘接替紧张、避免煤炭资源浪费等目的,新庄煤矿采用高水充填材料沿空留巷技术实施无煤柱开采。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多回收了煤炭资源,降低了巷道掘进率,优化了工作面通风系统,降低了隅角瓦斯浓度等,为其它矿井类似条件下煤层沿空留巷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巷旁充填是无煤柱开采围岩控制的关键,在充填体力学性能和巷道高度确定的情况下,巷旁充填体的宽度就成了主要考虑因素。以云驾岭矿2802工作面运输巷采用巷旁预充填无煤柱开采技术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巷旁充填体的合理宽度。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巷旁充填体宽度能够满足要求,巷道围岩及充填体稳定、变形量小,说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充填体宽度科学合理。该研究为高水材料巷旁支护沿空掘巷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雨  李刚 《山西煤炭》2012,32(6):49-51
研究分析了针对阳泉煤业集团新元公司高瓦斯煤层工作面瓦斯超限状况,依据UDEC数值模拟确定了工作面采动中最大主应力和铅垂方向应力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理论计算确定了本煤层瓦斯主抽技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开采问题,分析了现有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方法的不足.受关键层理论启迪,基于刀柱采空区上方岩层可形成的结构和上层煤开采对层间岩层的影响,提出了关键层叠合破断距的概念,形成了“5步法”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理论及方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判定白家庄矿8号煤层刀柱采空区上方遗弃的6号煤层可以上行开采,并在生产实际中实施,开采情况正常.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下沟煤矿易自燃煤层下分层ZF1806孤岛综放面尾采撤架防灭火技术研究,采取以胶体防灭火技术为主,其他防灭火技术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及"两进一出""W"型通风方式的创新性技术,保证了ZF1806工作面尾采撤架的顺利进行。表明了胶体防灭火技术的有效性及针对易自然发火特殊煤层采取"W"型通风方式以加快撤架速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柳云龙 《煤炭工程》2011,(12):33-34
 摘 要 本文以残采块段Ⅱ378工作面过联巷为例,通过采取先控制后揭露的方法,解决了联巷顶板破碎、压力大、煤壁片帮等因素给回采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3#煤层的边角煤(不规则块段)与条带煤柱的煤炭资源回收,提出了组合顶梁悬移支架炮采放顶煤施工工艺;通过分析支架的支护强度及其使用效果,验证了在复杂条件下组合顶梁悬移支架炮采放顶煤工艺具有操作安全、工艺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工业革命也催生了一批采煤机制造商,为欧洲煤炭产量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设备。20世纪50年代之前,全球绝大部分采煤机制造商分布在欧洲国家和美国,亚洲仅有日本小松公司涉足采矿设备,而在我国只有1933年设立的鸡宁机械制作所(鸡西煤矿机械厂前身)。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采煤机及相关装备制造厂,使我国采煤机制造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外煤矿煤炭开采量下降以及煤矿井型增大,采煤机需求量逐渐萎缩,迫使采煤机制造商走上了并购重组之路,目前的全球五大采煤机制造集团是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德国艾柯夫、瑞典山特维克、波兰法姆尔。近10年来,我国采煤机制造企业加快了重组步伐,目前采煤机制造能力聚集到七大煤机集团,它们是中煤装备公司、天地科技公司、太重煤机公司、西安重装集团、郑煤机集团、山能重装集团、晋能装备集团。纵观采煤机150多年的发展历程,高截割性、高可靠性、高智能性一直是采煤机技术创新的核心出发点,采煤机产能与其机能、智能紧密相关,机器人化将是未来采煤机的重要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超高水材料分段开放式充填开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水材料充填工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三下”充填开采工艺。通过对超高水材料性能的研究及总结近年来在多个煤矿中的试验和应用所取得的经验,针对新光集团刘东煤矿煤层倾角较大的情况,提出了超高水材料预留煤柱分段开放式充填开采。通过留设煤柱和构筑隔离墙的方法隔离采空区,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对采空区进行充填,超高水材料浆液的高流动性可使其自行流入“采空”空间,并在短时间内凝结,通过固结体与垮矸形成的结构体控制上覆岩层活动,从而达到减缓地面沉降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分段开放式充填工艺为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其具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元煤炭公司综采面生产过程中存在上隅角、回风巷和尾巷瓦斯浓度超限的问题,本文在对试验区域综采面瓦斯涌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空区密闭横贯(超大径管路传输)抽放、尾巷倾斜大直径钻孔抽放和本煤层大直径顺层平行钻孔预抽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现场实践表明,该综合治理技术有效解决了瓦斯浓度超限难题,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并为其它采区和矿井的瓦斯治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煤炭回采工艺的重要革新,采空区的防灭火管理是此新工艺能否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文章对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12201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采空区防灭火管理进行了研究,从新工艺采空区的管理分析、通风系统的分析、工作面风量配置、采空区气体分析、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分析以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的应用,总结了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技术采空区防灭火管理经验,为神东矿区浅埋深近距离煤层中推广应用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6.3m大采高液压支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有进 《中州煤炭》2007,(3):6-7,21
研制6m以上安全、高效、一次采全高综采设备是当今世界采矿业重点攻关难题。介绍了郑州煤机集团与神华集团合作研制的ZY10800/28/63D型高可靠性大采高液压支架的设计、性能特点、工艺研究、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