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日本落叶松胸径、树高早-晚相关性,以6年生时的胸径作为选择指标依据,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开展了早期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生长明显高于母树林和速生丰产林子代,其胸径、树高生长分别是母树林子代的1.16、1.09倍,是速生丰产林子代的1.71、1.49倍;以所有参试家系的胸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为标准,早期选择的7个优良家系所获得的遗传增益为12.3%。  相似文献   

2.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及结实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辽宁省大孤家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和不同无性系结实习性等有关资料 ,对种子园不同年龄阶段生产率、结实规律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用嫁接苗建立的日本落叶松初级种子园 ,1 6年前种子产量十分有限 ,年最高产种量仅 2 1 0kg/hm2 。园龄 2 2~ 2 6年生时大年种子产量虽可增加到 2 5 0 0kg/hm2 ,但这个年龄阶段的生产率仍然较低 ,仅 5 81kg/hm2 ·a。园龄 2 7~ 31年生时生产率才进一步提高到1 6 4 3kg/hm2 ·a。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大小年间种子产量变幅大 ,周期性明显 ,大年每隔 5~ 6年到来一次。种子产量与园龄、结实母株数量呈显著到极显著正相关 ,种子品质 (空粒率 )与园龄、结实母树数和种子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树高与球果产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但大年球果产量与冠幅、胸径呈显著正相关。无性系间球果产量差异极为明显 ,结实前 3年和前 8年球果累计产量与各平年、大年和总产量间呈显著到极显著的正相关。丰产无性系早期选择可根据前 3年和前 8年球果产量分 2次进行。大小年产量相差悬殊、大年间隔期长和丰产无性系数量少是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利用日本落叶松5个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数据分析了各个子代测定林的遗传变异情况,对各个子代测定林的家系进行了遗传评价。除长岭岗林场种源1991年造林各家系之间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之外,5个子代测定林内各家系之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显著高于单株遗传力,在各子代测定林之间其变化趋势与单株遗传力相同,各生长性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遗传力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种子发芽出土和播种地土壤保墒措施田间试验,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幼苗出土阶段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严格,含水量范围应在18%~25%之间。  相似文献   

6.
系谱重建在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日本落叶松系谱重建前后生长和化学材性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以期为国内以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主的遗传测定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系谱重建技术获取了来自66个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的601个子代的完整系谱信息,并利用单株混合线性模型比较了系谱重建前后生长(树高、胸径、材积)和材性(α-纤维素、木质素、综纤维素)性状的遗传参数(加性遗传方差、遗传力、育种值)、育种值准确度和现实遗传增益的变化。[结果]系谱重建后各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和遗传力均有所下降;胸径和材积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树高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化学性状除了受加性效应控制外,也受显性效应控制;系谱重建后育种值和现实遗传增益的估算准确度高于系谱重建前,现实遗传增益由于加性方差的降低而减少,当以5%的强度进行子代的前向选择时,胸径、材积、α-纤维素、木质素(负选择)及综纤维素的遗传增益较重建前下降了26%、40%、56%、42%和51%,分别为2.72%、5.38%、8.06%、3.48%和8.75%。[结论]系谱重建能够提高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材料遗传参数、育种值和遗传增益估算的准确性,建议以基于系谱重建的单株模型方法取代基于亲本模型的自由授粉家系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59个自由授粉家系多点6年研究结果表明,家系生长性状有明显遗传变异,家系遗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明显。初步选出的优良家系树高遗传增益达7%~27%,可在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分析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5块试验林,119个家系,1 962个单株)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湖北等北亚热带高山区建立第2代种子园提供种质资源。研究结果表明: 各遗传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胸径、树高及材积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8~0.73,0.17~0.59和0.19~0.78,家系遗传力为0.34~0.80,0.42~0.79和0.18~0.81,单株遗传力一般低于家系遗传力。利用最佳线性预测(BLP)估算单株育种值。对比配合选择和家系/家系内选择2种选择方法表明,配合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由家系/家系内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2种方法所得到的预期遗传增益相似。基于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泛遗传基础的原则,认为配合选择方法选出的二代优树更适合用于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最终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出来自49个家系的二代优树137株; 5块子代测定林入选二代优树的材积期望遗传增益分别为26%,98.3%,42.9%,24%和56.4%。  相似文献   

10.
根据2个产地154个无怀系种子园种播种品质测定、研究、分析认为:(1)各产地单株平均咱子产量的多少主要是由单要平均重和球果数量等因子决定的:(2)各无性系间种子产量和处品质差异极大,这些差异为结实优良无性系的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两主产地均有50%以上的无性系千粒重有随树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4)经相关分析,发芽率与发芽势、单果重两因子均达显著水平,而与千粒重、出种主等因子则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按田间设计要求建立家系对比试验林,林龄10 a生通过鉴定。本次分析认为试验林家系之间、家系与对照之间、林木个体间变化都很大,家系试验林的各种参数是动态的。15 a生时,胸径遗传增益(△G)为3.16%、树高为1.17%、材积是6.11%。根据家系现在的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G))5%以上的标准再筛选家系,可选出4个生长最好的家系,用这4个家系推算1.5世代材积增长率是20.27%。  相似文献   

12.
华北落叶松种子园强度疏伐对结实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园进行强度疏伐,可改善种子园母树光照条件,扩大营养空间,增加母树结实量。对种子园生产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华北落叶松初级种子园物候观测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初级种子园5年的物候观测,编制了年物候周期表。从种子园群体和无性系个体两方面,揭示出华北落叶松年物候周期规律。并分析阐明了物候期与气温和活动积温之间的相关性。还对无性系个体间物候的异同性及雌雄球花的相遇问题作了剖析。本项研究对种子园制订良种生产计划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永吉县西阳林木种子园2010年开始进行长白落叶松1.5代种子园建设工作,采用先定砧、后嫁接方式建园。建园材料为88个优良无性系。其中,从第一代种子园生产区中逆向选择无性系47个,优良种源天然林优良林分选择无性系41个。建设总面积20 hm~2,区划为4个大区、18个小区,以小区为单位利用完全随机法配置无性系,为充分异型交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柳河五道沟林木种子园生产区中选至兰山林场的优树为对象,采集球果和种子,对优树株间有关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选至相同次生种源的优树株间在球果长度与直径、出种率和千粒重性状表现上差异显著;方差分析和F检验证实株间种子重量差异极显著(P<0.01),遗传差异是主要因素。种子重量是辽宁次生种源的1.3倍,有随积温降低而增加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以庭院栽植的沙冷杉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的发芽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发芽处理的各株树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值为27.9%,变动于8.7%~44.0%之间,差值5.1倍;沙藏催芽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值为21.4%,变动于1.9%~38.2%之间,均值21.4%,差值20.1倍,株间遗传差异显著。有4枚子叶的异常幼苗和1粒种子有2株幼苗同时萌发,存在着多胚现象。  相似文献   

17.
肥料三要素与日本落叶松苗木生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肥料三要素与日本落叶松苗木生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氮、磷肥关系密切(rN=0.91^**,rp=0.61^**);混施三要素比单施氮肥能提高苗木根系吸收能力;并且三要素混施比单施氮肥提高苗茎纤维素含量,平均提高10.7%。生产上适宜三要素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6:0.4。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32块样地土壤数据,对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中、幼龄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中龄林的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明显高于幼龄林;(2)混交林的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明显高于纯林;(3)0~80 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72.25 t/hm2。有机碳主要集中在表土层0~20 cm处,此表土层有机碳密度分别是土层20~40 cm、40~80 cm的175.21%、129.52%。在土层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土壤有机碳密度呈下降趋势;(4)与适宜亚热带地区生长的造林树种——杉木相比,日本落叶松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均明显高于20年生杉木人工林,说明日本落叶松林土壤的固碳能力大于杉木人工林,从侧面也反映了同样作为亚热带地区的造林树种,日本落叶松林要优于杉木人工林。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杉木种子园结实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湖南现有杉木初级、1.5代、2代种子园结实量现状入手,分析了不同世代的种子园结实量低的原因.初级种子园主要是林龄大,树体高大,本身结实量少,加上树体大,可采种子非常少;1.5代种子园,都闭度大,树枝枯死,造成结实量少;2代种子园管理粗放,种子产量不高.根据多年对种子园结实量研究,提出了提高种子园结实量的主要技术措...  相似文献   

20.
Abortion of seed cones and production of full seeds have been recorded in an indoor‐potted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seed orchard at Biri nursery in Norway. Seed cone buds aborted their normal development at much higher frequencies (22–45%) inside isolation bags than in an open‐air (4–12%) greenhouse environment. The grafts had been induced to flower the year prior to seed cone development. Treatment with gibberellin A4/7 in conjunction with heat reduced the proportion of aborted, isolated flowers (13%) compared to treatment with heat alone (22%) in a clonally balanced material. The production of full seeds per cone increased from 3 in 1987 to 50 in 1991. The full seed production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methods and timing of pollen forcing. It is anticipated that 1 kg of seeds could be produced annually in a 1250 m2 greenho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