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查漳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设置及安全用血情况,提高全市用血安全水平。方法对全市35家用血医疗机构在制度保障、基本硬件设施建设、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质量控制、日常工作记录执行情况、输血病历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结果 35家医院在输血科(血库)基本设置及安全用血情况方面,三级医院较规范,二级医院次之,民营医院不容乐观。结论多数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及民营医院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的培养,保证临床用血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刘丽  郭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143-3145
目的评价内蒙古自治区34家申报二级、三级蒙医和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工作,了解西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近年来的发展建设现状,旨在提高全区基层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的管理水平,为该区政府职能部门制订有关蒙医、中医医院输血安全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34家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的评审评价主要以《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院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院评价标准考核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里输血科的内容:落实《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评价医院是否具备为临床提供24h供血服务的能力、医院输血管理组织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范、掌握输血适应症和开展成份输血、临床用血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控制输血感染方案执行情况等6个方面考核检查。结果上述6个方面的考核达标率分别为85.8%、100.0%、69.5%、60.1%、75.1%、47.0%。结论通过评审评价加强西部边远地区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发展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保证输血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1]和2000年10月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第四条[2]中都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但相关法规颁布近10年来,据调研:二级以上医院几乎未设置独立的输血科,有的医院就算成立也苦于应付上级检查,挂牌成立逃避追究之举,都依托检验科负责管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输血工作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3].为了贯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我院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据卫生部拟定的<2009年县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督导检查方案>内容,于2009年8月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由于近几年本院各科室的医疗业务发展迅速,临床用血量增长快速,为适应发展,本院正在准备创建三级医院,输血科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但经过几年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临床安全、科学、合理用血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规范,贯彻落实了临床输血管理法规,保障了我院的医疗用血安全.总结本院输血科成立以来的管理经验,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现对大足区人民医院输血科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效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泉州地区1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促进医院输血科的建设。方法本次临床用血督导检查,主要从医院输血组织管理、输血科建设及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包括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输血规范和科学合理用血、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等方面。结果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用血、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三者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6.6%、68.1%、89.2%。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进一步重视医院输血科,加强科室建设;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自身输血,强化临床医护人员的输血安全意识,合理控制用血,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的现状,以加强对其建设的指导和临床用血管理。方法通过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本市10家医疗机构输血科的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房屋面积和仪器设备、临床输血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 10家医疗机构中有9家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7%(4/60);中级职称占41.7%(25/60);初级职称占51.7%(31/60);10个输血科(供血库)的房屋面积有7家达标,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者6家;输血科基本设备齐全,均未配置血小板恒温震荡箱;临床输血管理和合理输血合格率80%(8/10)。结论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但房屋建设相对薄弱,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估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依据,对2004年成都市8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现场审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所医院一次性审核达到基本标准2所,不合格6所,不合格率高达75%;经二次审核合格共6所,仍有2所医院未复审.结论建立对新申请用血的医院,实施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监督管理制度,对进一步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督查黔南地区医疗机构输血科的设置及建设情况,规范临床用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根据《贵州省输血科(血库)、储血室基本标准》对黔南地区12个县市33家医院输血科设置、制度建设、硬件配置、人员配置、质量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现场督查。结果 33家医疗机构输血科室设置、基本配置、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管理方面,三级医院较为规范3家,二级医院及民营医院输血科的建设及临床用血管理不容乐观33家[1]。结论本地区医院管理层的思想观念陈旧、对"输血医学"专业的认识不够。须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输血安全的认识,加强对输血科人才培养及加大对输血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院输血科(血库)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输血科的发展建设与管理,输血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危[1].输血科的工作模式,已由过去的单纯采血、发血,转化为现今指导临床治疗用血、推广成分输血及科研用血的工作新模式[2].输血科/血库,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3].但输血科/血库建设与发展缓慢,与卫生部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临床医学和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输血科的现状有待改善,发展有待加快,管理有待加强.现谈谈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北京市大兴区临床用血现状,探讨区域临床用血的管理模式,以及区域医疗中心在血液管理方面的作用。方法组织大兴区临床用血质控中心专家,按照京卫医字[2008]189号《北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中相关规定,对辖区内有临床用血需求的18家医疗机构血液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对2014年1~12月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显示,18家医疗机构中仅区域医疗中心设立输血科,其他医疗机构均设立血库;输血科(血库)从业人员,在专职人员数量、具有岗位资格人数及学历结构方面,区域医疗中心与其他类别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职称结构方面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在生物安全及持续质量改进方面,能够按照PDCA循环进行,与其他一、二级医院相比优势明显。结论 15家医疗机构血库不具备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条件,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需由区域医疗中心输血科集中检测。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58家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安全输血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是安全输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医院输血科的建设发展、规范管理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受血者的安全。为此,我们对兰州地区的58家用血医院的血库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市级血液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以及各医疗机构的三级联控、分层推进,不断促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各医疗机构医务科和输血科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监控并对输血病历进行自查;血液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定病历考评标准,对全市9家医疗机构2 865份病历逐一进行考评并每月通报,市卫计委每年组织2次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输血科建设和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督导检查。结果临床输血病历的合格率从2013年1月的47.33%上升到2014年12月的92.94%;输血病历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红细胞使用量同比下降6.2%;血浆使用量同比下降35.9%;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同比分别上升12.1%、15.7%,增长在合理范围内,临床用血趋于合理。结论通过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三级管理,提升了医务人员规范输血执行制度的能力,规范了医疗机构输血流程,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了输血病历的质量,确保了临床输血安全,减少了输血有关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各级医院机构(以下简称医院)的输血科/血库历史上统称为血库,血库的建立与发展亦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卫生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在本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1].但输血科/血库建设与发展缓慢,与卫生部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临床医学和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输血科的现状有待改善,发展有待加快,管理有待加强.笔者就输血科/血库建设的一孔之见与同仁共商,为推动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现状,并提出做好临床用血的合理化建议.方法 对河北省42家三级医院进行调查.按照评分标准,通过听取汇报、查看文件、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查阅病历、考核等方式,从临床用血管理、输血科(血库)建设、输血病历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评估.结果 根据总分将医院分为4个等级,一级~四级的医院数量分...  相似文献   

14.
宁波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输血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输血治疗的安全与效果,与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密切相关,而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决定输血质量的关键因素[1],为更好地加强对医院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落实血液质量管理责任制,保证临床输血安全,2008年2月我们对本市86家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医院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督导评价,进一步规范检测程序,提高检测水平。方法以现场检查和发放自制室间质评样本检测方式对大连市62家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能力进行评价。现场检查包括设备、试剂、开展项目、操作规程和记录5个方面;室间质评项目包括ABO正、反定型,Rh(D)血型,受血者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5项。结果督导评价合格医院42家,不合格20家;仅1家医院因未开展抗体筛查项目检测而判为现场检查不合格;二级医院室间质评结果不合格率最高(42.3%);正、反定型和 Rh (D )定型试验符合率为100.0%,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不符合率分别为82.0%、77.4%。结论在保证相对固定人员配置同时加强培训提升检测人员鉴别分析能力是目前提高大连市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现状。方法调研在杭州的14家三甲医院、5家三乙医院、5家二甲医院、4家二乙医院、7家未分类医院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情况,采用现场填写《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建立、输血科软硬件建设、输血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接和使用等;现场考核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临床用血知识,并对反馈的《调查表》数据汇总和做统计分析。结果调研组专家现场填写《医疗机构输血工作相关基本情况调查表》100%(35/35)回收;在输血文书管理执行情况方面,各类(级)医疗机构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患者输血前临床表现评估以三甲医院得分最高,输血后临床疗效评估以二甲医院得分最高,医生输血记录完整性以三乙医院得分最高;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血知识考核情况得分,三甲医院、三乙医院以及二甲医院明显优于二乙医院和未评级医院(P0.05);抽查的350份输血病历,考虑分析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病历有效率70.57%(247/350);各类医疗机构的内科、外科在输血指征(Hb指标)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浙江省各级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及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尚需加强。尽快出台全省临床用血管理与输血科(血库)建设基本标准及考核细则,通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及输血专业知识的上岗培训,有助于实现临床用血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研本地区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情况,建立本地区临床输血管理模式。方法 2012年对本地区64家医院从输血科(血库)基本建设、临床输血质量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测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评价。结果输血科(血库)基本建设、临床输血质量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测三方面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46.88%、61.95%、92.20%。结论医院应加大输血科(血库)建设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临床输血行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二三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种治疗手段,随着输血事业快速发展,输血科(血库)对保证临床血液安全作用极为显著.目前,医院用血管理相对薄弱,基层医院输血事故时有发生.输血科(血库)具有"血液收发、交叉配血"等职能,而且还是"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实施"功能的临床科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某区有用血计划的19家医疗机构两年间临床用血全覆盖督察,以期发现各级医疗机构在输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分级整改,从而推动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方法 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上海市医疗质量督查评分统计表》,对19家医疗机构进行实地督察,督察内容包括硬件设施、管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现场血型定型检测,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各医疗机构基本能较规范地开展临床输血工作,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级医疗机构总体较好,但需要加强医疗输血文书管理;二级医疗机构有待提升,主要问题在输血科(血库)建设欠缺、关键设备管理及维护不到位、医疗输血文书书写不规范;而民营医疗机构(因大部分是挂靠医院)各督察内容均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结论 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输血文书规范化书写,加大二级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而民营医疗机构尤其是挂靠医院则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建议拟出与之用血流程相适应的考核细则进行督察与约束,并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而整体提高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  相似文献   

20.
二级以下医院是覆盖广大城乡不可缺少的基层医院,规模庞大,承担着最基层患者的医疗救助任务,多数医院开展了外科、妇产科、骨科等手术项目,手术用血和急救用血不可避免,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骤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各地对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和县级供血库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经验[1,2].卫生主管部门对二级以下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没有具体规定.为确保输血安全,针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状况加强管理,制定相适易的管理办法,我们调查了驻马店市128所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