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废旧混凝土得到高质量的再生集料,通过建立破碎模型分析再生集料破碎性能;采用符合要求的废旧混凝土和天然石材进行破碎试验,研究颚式破碎机和锤式破碎机破碎后的集料粒径、破碎面数量和特征、破碎比以及石屑比;并根据再生集料的破碎性能提出包括预处理、预筛分、颚式破碎机破碎、杂物分选、锤式破碎机破碎、风力分级等再生集料破碎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碎生产再生集料,再用沥青对再生集料进行稳定,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从而实现旧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试验证明,沥青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与沥青稳定新集料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相差不大,再生集料可以用于沥青稳定集料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破碎而得的旧集料通过再生用于沥青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是合适的,能够胜任道路基层的一系列要求。  相似文献   

3.
集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启宏 《国外公路》1998,18(1):39-47
从形成车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收集路面钻件还到两年的时间,实验室试验揭示了形成车辙的普遍原因,如沥青含量过高,细颗粒集料以及天然的,圆状集料颗粒的百分率高等,设计开始一项试验计划以量化增加天然(未破碎)集料颗粒的数量取代破碎颗粒,对实验室内制备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塑性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基层的新成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明  刘冰 《交通科技》2007,(1):111-113
通过对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的加工和性质的检测.以水泥做结合料,在试验室利用击实成型方法确定再生集料基层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检验其力学性能,发现试验结果离散性大。通过室内试验.证实了击实和静压试验使再生集料发生不同程度的破碎,使再生集料内部存在缺陷;而振动压实成型在选择合理参数情况下能避免缺陷的产生。利用振动压实成型的再生集料基层的力学性能符合规范要求,是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亭  于涛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3):44-46,49
对水泥稳定旧混凝土破碎集料进行研究,通过击实、强度试验以及水稳定性、回弹模量、收缩性等试验满足路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球磨方法,对破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再生集料的表面薄弱层进行处理,获得抗破碎能力强、吸水率低的加工再生粗集料和大量的球磨粉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不同浸水时间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及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全球磨加工再生集料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抗水稳定性及抗冻性能,并且在试验路段的基层中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水泥稳定旧混凝土破碎集料进行研究,通过击实、强度试验以及水稳定性、回弹模量、收缩性等试验满足路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冲击压实技术在旧混凝土路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IMPACTOR 2000机破碎并击实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试验,探讨了其破碎击实的施工工艺和效果。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打碎并夯实旧混凝土路面,利用击碎的旧混凝土碎块作底基层,使当量模量得到提高,弯沉趋于均匀,可进一步防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同时解决了旧混凝土废弃物的堆放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冲击压实技术在旧混凝土路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IMPACTOR2000机破碎并击实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试验,探讨其破碎击实的施工工艺和效果。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打碎并夯实旧混凝土路面,利用击碎的旧混凝土碎块作底基层,其当量模量得到提高,弯沉趋于均匀,可进一步防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同时解决了旧混凝土废弃物的堆放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目前国内外缺乏量化评价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集料散失病害程度的方法,根据其表面层剥落掉粒的病害特点,该文采用肯塔堡标准飞散试验,对浙江省黄衢南高速公路(G3)集料散失病害路段混凝土进行取样试验,分析不同病害严重程度部位的混合料飞散冲击破坏模式,以质量损失率及吸水率指标评价混凝土的抗飞散性能。结果表明,集料散失病害会降低表面层混凝土结构密实性,病害路段抗飞散性能低于正常路面,外观散失程度越严重,吸水率也越高,混凝土抗飞散性能越低,飞散冲击产生的破碎试件也越多。最后,基于试验结论,对集料散失病害处理方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逄锦伟 《隧道建设》2015,35(Z2):32-36
将渗透结晶型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通过预留裂缝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和混凝土抗渗压力试验对其自修复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能提高预留裂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大大提高混凝土的二次抗渗压力,养护28 d的抗压强度提高11.7%,二次抗渗压力提高100%;56 d的抗压强度提高21.9%,二次抗渗压力提高150%,同时能有效修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最后,结合XRD和SEM分析手段对渗透结晶型裂缝自修复材料的机制进行分析和讨论,该材料的拥有络合、渗透及结晶自修复制机。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螺旋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性能,开展了42根螺旋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圆柱的轴压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58.0~90.6 MPa)、箍筋屈服强度(480~1 219 MPa)、体积配箍率(1.00%~1.60%)与箍筋间距(45~80 mm)对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受压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箍筋约束混凝土在达到峰值压应力时,约束箍筋可能达不到屈服;约束箍筋的强度和体积配箍率相同时,随着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约束混凝土达到峰值压应力时箍筋的拉应变减小;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箍筋屈服强度相同时,随着体积配箍率的提高,约束混凝土峰值压应变增大,相应的横向应变也随之增大,箍筋拉应变也增大。基于试验结果,考察了峰值压应力下箍筋拉应变与体积配箍率、混凝土强度、箍筋屈服强度和箍筋间距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峰值压应力下约束箍筋拉应变计算公式。拟合得到了约束混凝土峰值压应力fcc、峰值压应变εcc、下降段曲线的特征参数(峰值压应力后85%峰值应力下的轴向压应变εc85、50%峰值压应力的轴向压应变εc50)的计算公式。给出了考虑体积配箍率、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箍筋间距和箍筋屈服强度影响的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的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3.
尹蓉蓉  刘宇  吴庆 《隧道建设》2018,38(2):183-190
为揭示地下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劣化规律,针对地下结构中高性能混凝土所处环境特点,通过试验模拟“渗流-应力场”及硫酸盐、氯盐的共同作用,检测腐蚀后混凝土的承载力并分析腐蚀后混凝土中的腐蚀产物。结果表明: 1)荷载单独变化时,荷载越大混凝土腐蚀越明显; 2)水压单独变化时,水头差越大混凝土腐蚀程度越严重; 3)水头差对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要高于荷载,但荷载和水头差越大,两者差距将逐渐缩小; 4)荷载和水头差同时作用下的混凝土受侵蚀情况更加严重,两者共同作用比单一因素作用后混凝土承载力减少更多。微观测试和分析表明,荷载和水头差作用会加快混凝土内腐蚀产物的生成,水头差对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要略高于荷载,与混凝土强度测试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郭乃胜  赵颖华 《公路》2006,(12):136-140
为了研究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影响,选用5种聚酯纤维掺量沥青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在M 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单轴静压试验,试验温度为20℃。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随纤维掺量变化的规律以及纤维的作用机理,同时对回弹模量取值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纤维的掺量反映敏感,适量地加入纤维会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根据试验分析结果确定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为0.2%~0.25%,纤维掺量为0.3%的回弹模量合理取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粉煤灰、矿粉两种矿物掺合料与液体或固体防腐剂进行组合配置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对其28天和56天抗压强度和电通量的测试,分析混凝土的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结果表明,粉煤灰、矿粉与固体防腐剂复合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是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可为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具有高抗腐蚀性要求的百年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制作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试件,按照规范的方法对每一试件分别进行回弹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对混凝土强度和回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回弹法的专用测强曲线方程。校核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专用测强曲线与全国通用测强曲线基本相同,但精度更高,故可作为本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评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氯离子在水位变动区域混凝土中的扩散特性,研究了干湿交替条件和弯曲荷载共同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规律。试验过程中考虑3个试验因素:混凝土强度等级、弯曲荷载水平、应力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氯离子扩散性能降低;随着荷载水平的提高,受拉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降低,受压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有所提高;受拉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明显低于受压区;无论承受受压荷载还是受拉荷载,随着时间的延长,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膨胀剂与橡胶颗粒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了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种类及不同掺量的膨胀剂和不同比例的橡胶颗粒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弥补了橡胶加入后混凝土强度的部分减少量,其中膨胀剂掺量为10%,橡胶掺量为6%时,两者复掺的性能优于其他掺量的混凝土试件,CSA膨胀剂的掺加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提高要优于CHA膨胀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不同受力区域加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后抗弯承载力的变化情况,设计、制作了3根试验梁[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RC)、受压区UHPC加固梁(UC)和受拉区UHPC加固梁(UT)],采用四点加载法进行抗弯试验,分析加固前后试验梁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及承载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梁UC和UT相较于RC,刚度和承载力大幅提高,其中承载力分别提高61.2%和96.9%;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受压区、受拉区(考虑纤维贡献)加固UHPC后的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计算值和试验值误差小于5%,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