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完善通脉灵胶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通脉灵胶囊处方中丹参、乳香、没药、降香、川芎进行鉴别;对通脉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建立了操作简便,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易分辨的薄层定性方法。结论:通脉灵胶囊具有可控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潘馨 《中成药》2002,24(7):516-518
目的:建立葆春长寿灵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葆春长寿灵胶囊中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制剂中其他主要药味甘草,干姜进行薄层鉴别;对蚂蚁,地龙,牡蛎进行显微鉴别。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益肺灵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心痛的疗效。方法:167例慢阻肺及肺心痛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益肺灵胶囊观察组和固本咳喘片对照组,进行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并对62例患者进行1年以上远期随访。还进行镇咳、祛痰、平喘、抗炎及增强免疫试验。结果:临床观察益肺灵胶囊对患者气短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控显率59.8%,总有效率97.4%。并能改善肺通气功能和低氧血症;远期随访有预防感冒、减少急性发作和住院次数作用。药效试验表明该药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疲劳、耐缺氧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结论:益肺灵胶囊是治疗慢阻肺及肺心病缓解期的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4.
喉疾灵胶囊处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双鹏  谢琳  郭钟慧  钟华林 《中药材》2007,30(10):1317-1319
本文对喉疾灵胶囊中诃子药材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革,并从胶囊填充物的流动性和吸潮性以及主要有效成分没食子酸和苦参碱含量测定以及工艺改革后临床疗效试验等方面对工艺改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的处方及工艺方法能够制成更适宜大生产、质量稳定的喉疾灵胶囊,并且能保证产品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心痛宁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心痛宁冲剂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并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其中熊果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质量标准可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灵芝益寿胶囊大黄素薄层扫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军  罗碧梅 《中成药》1994,16(9):13-14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灵益寿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对实验条件进行优选,排除了干扰,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喉疾灵胶囊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喉疾灵胶囊中的牛黄、冰片进行鉴别。方法简单 ,结果准确 ,专属性高 ,完善了喉疾灵胶囊的质量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8.
申桂霞 《中医药导报》2006,12(12):76-76
目的:建立双金胃疡灵质量补充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双金胃疡灵胶囊中的土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方法稳定,能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用于双金胃疡灵胶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痢必灵胶囊中苦参的鉴别与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痢必灵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3.66~15.25μg,r=0.9960,平均回收率为98.80%。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痢必灵胶囊中的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及制定成品含量限度,可作为该品的初步质控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仲灵降脂胶囊的干燥工艺.方法:以出粉量、水分、薄层色谱、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考察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带式干燥等工艺,筛选最佳干燥方法并进行工艺优选.结果:喷雾干燥为仲灵降脂胶囊最佳干燥方法.结论:优选的干燥工艺合理、稳定,适合连续大生产,且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利鼻软胶囊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水煎煮提取并同时收集挥发油的新工艺、克服了利鼻片剂工艺中挥发性成分不能完全得到的缺点,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研究,提高了工艺技术,完善了质量标准,胶丸内容物中干膏含量达50%,大大超过了现资料报道的中成药软胶囊干膏粉占内容物比例为30%以下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金雀根及其混淆品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中药金雀根药材的定性质量标准,并用于混淆品的鉴别。方法制备金雀根及其混淆品白鲜皮的提取物,选择这二种药材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的比较。结果摸索并确定3个展开剂系统和2种显色方法,获得了清晰的薄层色谱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法能有效鉴别金雀根及其混淆品,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强生胶囊的薄层色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强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鉴别强生胶囊党参、白术、陈皮、枳壳等有效成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出斑点清晰。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强生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小儿清肺栓剂的药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喻伟华  胡志方 《中成药》1992,14(10):5-6
介绍了小儿清肺栓剂的工艺及质量控制。制备的栓剂,经检查符合《中国药典》(1985版)的要求;对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 TLC 鉴别;并以麻黄碱和甘草酸为代表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心痛灵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劲云  陈彤  王行宽 《中医杂志》2007,48(4):317-319
目的观察心痛灵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和心痛灵治疗组(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63%、87.50%和75.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心痛灵片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痛灵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从而起到抗凝、防栓:促进纤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金蟾膏中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蟾膏处方主要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热失重分析检测金蟾膏中化学成分。结果薄层色谱检出金蟾膏中有巴豆、乳香、蓖麻子药材;金蟾膏中初步检出蛋白、油脂、维生素、抗氧剂300、角鲨烯、双氢可待因、二氧化硅、铅粉、氢氧化铝等。结论薄层色谱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斑点清晰;不同分析方法可表征金蟾膏中化学成分,为该制剂的剂型改革奠定应用基础,为外用膏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环心丹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环心丹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鉴别环心丹中延胡索、苦参、冰片、蟾酥、人参、三七、人工牛黄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出斑点清晰。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环心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肺炎微型灌肠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就小儿肺炎微型灌肠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其中主要成分进行了薄层确认试验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刘星  王玲  姚帅  张建青  果德安 《中草药》2023,54(21):7166-7175
目的 建立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不同部位的高效薄层色谱(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高效薄层质谱鉴别方法(T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比较杜仲皮、叶、雄花、种子的差异,寻找差异性成分,并互相验证,用于杜仲的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优化供试品制备、展开剂和显色剂等条件,建立杜仲皮的HPTLC,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杜仲皮、叶、雄花、种子的区分,寻找差异性斑点;利用QTOF/MS对4个部位的HPTLC斑点进行鉴定,明确差异性成分;采用HPLC建立杜仲皮、叶、雄花、种子的指纹图谱,采集多批次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对4个部位区分贡献较大的差异性成分,与薄层色谱和薄层质谱鉴定结果互相验证。结果 自建HPTLC鉴别方法优于各国药典,可清晰地实现4个部位的区分;利用QTOF/MS对主要斑点进行分析,共鉴定27个成分,其中10个成分通过对照品确认;基于HPLC的PLS-DA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14个差异性成分(VIP>1)。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HPTLC、TLC/MS和HPLC检测技术下均鉴定为杜仲皮的特异性成分;ulmoidoside A、ulmoidoside B、ulmoidoside C、ulmoidoside D是种子中稳定的差异性标志物;对于叶和花的鉴别,3种鉴别方式所得到的差异性标志物差别较大,叶中共找到7个标志物,花中共找到9个标志物。结论 建立的高效薄层色谱、薄层质谱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均可实现杜仲皮、叶、雄花、种子的区分,联用技术寻找到的差异性成分为杜仲及其中成药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锁阳药材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锁阳5种成分(+)-儿茶素、熊果酸、乙酰熊果酸、柑桔素、柑桔素-4'-O-吡喃葡萄糖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ELSD-HPLC方法对其醇溶物进行指纹图谱探索。结果 样品的TLC图谱斑点清晰,重复性好;样品指纹图谱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小于0.5%。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为锁阳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