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故事的交流与交流的民间故事李增林,张鸿才本文对印度民间故事集《五卷书》、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藏族文学《说不完的故事》、蒙文版《说不完的故事》四部书中的若干典范作品做了比较研究,初步探讨四部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近现象。印度是个文明古...  相似文献   

2.
民间故事的文化人类学考察刘锡诚一任何一个人,不论他的民族、肤色、性别和年龄如何,一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到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并从中得到认识世界和处世生存的知识,受到道德、理想、艺术和审美的薰染。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既是人类生...  相似文献   

3.
谈谈民间故事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故事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以前,中外许多民间文艺研究家们都对它进行过探讨。如西欧学者中有人把民间故事分为三类:动物故事、本格故事、笑话。这种分类缺乏民间故事的普遍意义,因为本格故事这种并列状态的作品在民间故事中并不多见。有人则按照人物来分类,他们只着眼于研究人物的性格,这种分类同样不能展现民间故事广阔的多方面、多导向的领域,甚至会割裂民间故事的多维空间。有些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把民间故事以事件为主体进行分类,以达到从民间故事识别原始民族的礼仪、风俗和信仰的目的。他们仅仅把  相似文献   

4.
何绵山 《文史哲》2007,(5):100-111
闽台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表现的大量相同内容,说明了福建民间故事对台湾民间故事的巨大影响,展示了台湾民间故事对福建民间故事的传承,从中可清晰地看出台湾民间故事大都或从福建完整移植而来,或是福建流传故事的改编,或以福建有关人物为故事主人公,再与台湾历史事象、山川风物相结合而产生,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民间故事的著作权法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问故事作为在中华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承载民族精神价值的作品,将其纳入著作权法的范畴能使其获得良好的保护.用著作权法来保护民间故事首先须明确权利主体,即系统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人、表演民间故事的人和对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的人可以成为主体,应排除国家、传承人等作为主体的资格.同时还须确定其权利客体,由于民间故事确有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和生命力,因此并非所有包含民间故事的作品都属于该客体,只有符合民间故事内涵和形式的作品才能作为客体独立地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一 我国达斡尔族是历史和文化都很悠久的民族之一。在漫长而曲折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达斡尔族劳动群众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可谓相当雄厚多彩。 达斡尔族的民间文学遗产,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得以搜集整理的。近几年来,特别是达斡尔族的民间故事,陆续得到了出版发行。例如,一九七九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一九八一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集》。去年末,内蒙古民间文艺研究会编印的《民间文学资料丛书(二)》,也包括有数万字的达斡尔族民间故事和传说。达斡尔族民间故事,由过去在某些报刊上零星发表进而成书问世,始为中外读者所知,这表明我国少  相似文献   

7.
民间故事是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普遍存在着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有着极为久远的传统。多少世代以来,劳动人民之中从未曾间断地创造和流传着各种优美动听、令人神往的故事。无论是讲述故事的人,抑或是听故事的人,都是故事的创造者,也都从故事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受到道德的教育,得到精神的娱乐。民间故事里常常出现一些乍看起来荒诞不经的事物与形象、似乎与现实无缘的情节、或不能实现的事件,而这些事物、形象、情节、事件又往往受到劳动人民的喜爱,在劳动人民中间产生着看不见摸不着的潜移默化的美学作用。其原因何在呢?民间故事何以具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呢?几乎每个听过或读过一些民间故事的人都会发出类似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一个侧面的民间故事史,同样以它的辉煌成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由于民间文学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本世纪从民众口头采录的民间故事,大都为世代传承之作,同时在这个故事、民歌的海洋里,又不断有活水汇流其中,使之波翻浪涌,蔚为壮观。从六十年代开始持续多年的新故事活动以及不断涌现的新故事,就是一朵朵怒放的新花。早在1958年新民歌运动普及全国时,就有一些地方开始兴起编讲新故事的活动。1963年前后为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上海郊区农村兴起编讲新故事的热潮。它们的内容和主题为歌颂新人新事,艺术形式上吸取…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其民间故事的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本文从多角度剖析赫哲族民间故事的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侧重于黎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活故事、幻想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内容及其特色加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阅读阿拉伯古代文学作品时,曾为阿拉伯的一些民间故事与藏族的一些民间故事有着十分相似之处而深感惊异,并就此一文化现象作过一些思考。本文先从阿拉伯不朽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与广泛流传于藏区的某些民间故事之间存在的相似性说起,然后进一步谈谈笔者的几点基本看法,以求得同仁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2.
神话、传说、故事纯属民间口头叙事性作品,三者构成了散文作品的庞大体系,从广度上说均可称之为民间故事。但从狭义性而言,它们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故多数学者在有关民;司文学的论著中均分别予以介述,只是在产生的时代上略有分歧。从蒙古族文学发展轨迹来看,神话自然是散文形式(也是蒙古族文学)发展的源头,无论传说还是幻想性较强的魔法故事均萌芽于神话,由神话衍化而来,也就是说它们是从神话胚胎里孕育成长起来的一种口头创作,与英雄史诗堪称为英雄时代的姊妹艺术。当反映自然崇拜特质的神话进入表现英雄创立伟业的神话时…  相似文献   

13.
壮族民间故事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一种崇高美。这种崇高美主要体现在故事主人公与其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冲突上。此外 ,故事还通过塑造形体巨大、力量威猛的形象以及通过夸大、渲染对立面来突显、反衬崇高美  相似文献   

14.
回族民间文学与阿拉伯文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至今,在回族民众中广为流传的一些民间故事都可以在阿拉伯故事集<凯里来与迪木奈>和<一千零一夜>里找到相同或类似的情节.本文试图通过对回族民间故事与阿拉伯故事的比较研究,揭示回族在中阿文化交流史上的桥梁作用,以及回族民众对阿拉伯故事的本土化、回族化的改造,不是一味地"重复"叙述阿拉伯故事,而是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思维表达方式为着眼点,逐步地使回族民间故事具备了本民族特有的民族特性和独立话语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民间故事宝库.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民间故事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即反映了各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民间风俗和原始信仰,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哲学价值和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凤玲 《江汉论坛》2006,(6):125-128
在中外民间故事中反映家庭成员关系的故事很多,而最多的是关于“两兄弟”型和“两姐妹”型。在这些民间故事中,哥哥、姐姐总是表现出阴险狡诈、傲慢无理,而弟弟、妹妹处处受到哥哥、姐姐的欺凌、迫害。民间故事所反映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况,在解读这一现象的原因时,传统的看法多认为是家庭财产分配的不公和妻妇的挑拨离间,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出现这一现象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也就是父母爱的转移对长子、长女乖戾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进而导致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7.
从比较故事学角度看,变异学重在研究跨民族交流中文学文本在接受民族中的变异情况,这种变异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结合民间故事的生发史,笔者将从传播过程、语言媒介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分析和探寻民间故事在跨民族传播过程中的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8.
民间故事研究的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史上对民间故事研究在方法上经历过几次重大范式的更迭 ,它们都不自觉地触及了文学批评和传承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文献比较和进化论立场上的推断足以概括民间故事始为学术对象时的研究特征。历史 /地理学派重视文本的历史和地理因素 ,是第一个主张对故事全面考察并加以分类的学派 ;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并未从根本上超越以往的分类法 ,只是要求分类更加精细有效 ;列维 -斯特劳斯认为普罗普的研究是形式主义的 ,并从结构人类学立场出发展开对形式主义的批评。对在研究中“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的问题做出实践回应的 ,是以表演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学术尝试。表演理论意识到准确分析故事含义并非是单纯面对文本的问题 ,这一理论事实上暴露了故事研究中文本研究与传承 (表演 )研究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民间信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神庙、祠堂,泛神崇拜下的诸神灵,保留在百姓中间的日常生活行为和禁忌外,最能反映其特色的就属于民间信俗相关的民间故事和民谣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民间故事和民谣是百姓中最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大多反映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在顺德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和民谣里,最能够反映民间信俗的是神鬼故事、风俗传说和民谣三大类,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顺德民间信俗的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20.
元代是蒙古族佛教文学发展的开端。由于元世祖忽必烈推行了政教并行的政策,使得蒙古族佛教文学迅速发展起来,在当时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本文仅就元代佛教文学的一个种类—蒙古族佛教箴言诗进行浅显的探讨和介绍。 佛教箴言诗阐释人生的真谛,催人上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印度是孕育佛教的摇篮,在古印度箴言诗特别发达。随着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