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肉毒硷是将线粒体内膜外侧的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基质进行β-氧化的主要媒介.它广泛分布于肾脏、肝脏、心脏、骨骼肌、尿液和精液中.最近Borum等报道,大鼠和人的全血中的肉毒硷大约20~30%存在于红细胞中.此结果引起了本文作者在多形核白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C)  相似文献   

2.
肉碱在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内以及随后的氧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很好的确定。新近的证据提示,肉碱可能在中链脂肪酸代谢及利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研究对危重病人静脉内使用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溶液作为热能来源。这些溶液可能具有如下优点:a)不需要肉碱作为载体将其转运进入线粒体内;b)在肝脏以高于长链脂肪酸的速率被氧化;c)似乎不影响免疫系统,而长链脂肪酸则可能受影响。Rossle 等人的研究发现肉碱在中链脂肪酸的利用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选择4名健康男性成人进行实验,每一个体接受4种单独的脂质输注,每种间隔一周。其中两种输注溶液只含有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LCT),另两种则含有50%的LCT 和50%的MCT。输注的顺序是随机的。禁食一夜,实验对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处于静卧状态。为了使底物和激素浓度稳定,在研究开  相似文献   

3.
<正>脂肪酸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脂肪酸根据碳链的长短可分为短链、中链、长链脂肪酸;根据饱和度的不同可分为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人和动物体内脂肪酸主要是长链脂肪酸,其来源一是机体自身合成,二是食物供给。脂肪酸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诸如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胰岛素抵抗、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都与脂肪酸代谢异常有关[1-4],因而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  相似文献   

4.
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卡尼汀(carnitine)又名肉毒碱、维生素BT,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氨基酸和维生素的特性,基本功能是运载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内质网,参与β-氧化,清除线粒体中有潜在毒性的脂肪酸代谢产物。1985年卡尼汀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原发性卡尼汀缺乏症。通过与活性脂肪酸反应,  相似文献   

5.
肉毒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其引起的肉毒中毒时有发生,甚至会致死.肉毒抗毒素是目前唯一的肉毒中毒特异性治疗手段,尽早使用肉毒抗毒素对提高肉毒中毒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批准上市的肉毒抗毒素基本都是马源性制剂,存在引起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本文对肉毒抗毒素的国内外现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等现...  相似文献   

6.
左旋卡尼汀对缺血心肌代谢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孙彩霞  高春霖 《临床荟萃》2004,19(13):774-776
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又名肉碱,是一种氨基酸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式为L-β羟-γ三钾氨基丁酸,存在于需求高能量的组织中(骨骼肌、心肌、肝脏、肾上腺)。成熟心肌的能量主要由脂肪酸、糖、乳酸等底物氧化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提供,其中脂肪酸占心肌供能的60%~80%。但长链脂肪酸不能自由地通过线粒体膜,必须借助卡尼汀的转运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卡尼汀的这一作用已得到公认。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卡尼汀在促进碳氢化合物的氧化、调节糖与脂肪酸氧化的平衡等方面也有作用,这些有利作用具有保护缺血心肌的功能。笔者就左旋卡尼汀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脂肪酸是心脏主要供能物质,占心脏能源的40—80%。安静情况下,脂肪酸氧化占心脏总氧耗量的80%。但是过多的脂肪酸在心脏堆积会抑制心肌收缩力,诱发心率失常和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ATP—Pi 转换,可损伤心肌细胞完整性使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从细胞释出造成心脏损害。正常和疾病时心脏脂肪酸代谢的复杂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986年第一届正常和缺血心脏脂质代谢国际研讨会在鹿特丹召开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紧接着1988年又在荷兰Maas-tricht 举行第二次研讨会。本文就这次会议有关问题及近年来心脏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是长链脂肪酸氧化障碍的代谢性疾病。1969年Bradley等首次肌肉活检诊断LSM。近年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均表现LSM,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一起进食被生香肠污染的生姜、葱而引起肉毒中毒,经动物实验、血清中和、细菌培养证实为A型肉毒中毒。这是本省首次对肉毒中毒定型报告。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DCM)是一组以弥漫性心肌损害、纤维组织增生而引起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心脏进行性扩大为特征的疾病。DCM患者常需反复住院治疗,且治疗效果不明显。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是一种新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其通过直接抑制线粒体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3-KAT),使心肌能量代谢由脂肪酸代谢转移为葡萄糖氧化,从而对心肌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杀虫脒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综述如下:理化特性杀虫脒(Chlordimeform)又名氯苯脒,或 N-二甲基脒.杀虫脒是一种新型有机氮农药,有胃毒、触毒及吸入毒作用.属于中等毒性农药.杀虫脒在强酸中稳定,在弱酸弱硷中易水解破坏,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如个人防护不当,可经口、呼吸道及皮肤吸收而引起急性中毒.中毒机理有人提出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4-氯-邻甲苯胺能使机体内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  相似文献   

12.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外界刺激物后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长期接触者可转成亚急性或慢性,除去原因后迅即痊愈。【病因】按引起皮炎物质的性质,接触性皮炎可分成原发性(毒性)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两大类。引起原发性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具有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或粘膜的上皮细胞有毒性甚至有腐蚀性。因此,一旦接触此类物质,所有人都会发病。此种皮炎的发生,多属意外的事故,因而少见。引起这类皮炎的物质有强酸、强硷及其他化工原料中的强刺激性物质。此外,还有动物毒素、昆虫或植物的毒刺或毒毛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产生酮体,血酮升高,尿酮排出增多。酮体中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系酸性产物,消耗体内储备硷,但由于组织的利用及体液缓冲系统和肺、肾对酸硷平衡的调节代偿:早期血pH仍保持正常,属代偿性酮症酸中毒,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浓度继续升高,超过体内调节能力,则血pH下降,发生代偿性酮症酸中毒。此时代谢紊乱加速恶化,病情加重,故需严密观察。一、体温:体温上升,易并发各种急慢性感染,如疖、痈、肺结核、肾盂肾炎、胆道感染等,并容易引起败血症。如感染肺结核,病灶蔓延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临床荟萃》2010,(7):583-583
2009年12月6~9日在美国休斯敦召开的美国癌症研究先行者学会癌症预防研究会议上,报告的新研究结果表明,长链Ω-3脂肪酸,主要见于鱼和海鲜中的物质,可以预防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5.
<正>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神经毒素,对人的致死剂量仅为0.01 mg左右[1-2]。儿科中由肉毒杆菌而导致的食物中毒比较少见[3],且目前对肉毒杆菌中毒尚缺乏高效及时的检测手段,故而易误诊误治,从而导致严重并发症[4]。本院于2014年3月成功救治1例重度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病例,经肉毒抗毒素特效解毒剂对症、呼吸机支持呼吸治疗、抗  相似文献   

16.
周航亮  邓腊明 《新医学》2014,(12):847-848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是由肉毒杆菌释放的肉毒毒素引起严重的神经肌肉中毒症状。该病初期常因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道中毒症状引起误诊而耽误治疗,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及早明确诊断和临床对症治疗是成功救治该病的关键。该文总结分析1例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经过详细询问该患者的发病史和进食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常规检验、影像辅助检查和实验室血浆肉毒毒素检测分析并结合临床症状,该患者确诊为肉毒毒素中毒。在未明确肉毒毒素亚型情况下,对患者大剂量注射A、B型抗肉毒毒素,辅助抗感染和营养恢复神经功能的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发病第7日症状好转,救治26 d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我国首次分离自婴儿肉毒中毒病例粪便样品的1株产E型肉毒毒素的丁酸梭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解析菌株产毒的遗传学特性。  方法  对从婴儿肉毒中毒病例粪便样品中分离的产E型肉毒毒素丁酸梭菌分离株TJ-S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acific Biosciences RSⅡ 平台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TJ-S基因组由一个染色体和一个质粒组成,大小分别为3 949 987 bp和747 151 bp。 GC含量分别为28.8%和28.2%。 染色体上携带产肉毒毒素的bont/e基因,该基因位于典型orfX基因簇内,且在基因簇上游存在3个转座酶编码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菌株TJ-S在亲缘关系上与引起英国婴儿肉毒中毒的2株产E型肉毒毒素的丁酸梭菌分离株最为接近。  结论  丁酸梭菌携带的产E型肉毒毒素基因位于稳定的orfX基因簇内,可引起人类肉毒中毒。 本报道是我国第一次对产E型肉毒毒素丁酸梭菌进行全基因组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于进食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称神经型食物中毒,又称肉毒中毒[1]。临床上以对称性颅神经受损的症状为特征,表现为睁眼困难,咽部肌肉和呼吸肌麻痹的症状,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呼吸肌麻痹时尽早应用呼吸机支持呼吸对预防和抢救呼吸衰竭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2007年8月本院综合ICU收治的2例重度肉毒中毒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亦称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和咽肌瘫痪为主要特征,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各地屡有发生,为引起临床重视,本文就本病的防治作一扼要介绍。流行病学特点一、病原菌肉毒杆菌属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梭状芽胞杆菌。芽胞耐热性极强,加热至100℃时能存活30分钟至22小时,高压灭菌120℃需20分钟才能杀灭。5%苯酚、20%甲醛溶液需经24小时才能使芽胞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ery long-chainacyl-Co 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VLCADD)主要是由于线粒体内脂肪酸β氧化中的关键酶(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基因先天缺陷所致,是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VLCADD最早于1993年由Bertrand等[2]报道,目前诊断VLCADD的主要方法是基因分析,85%~93%的患儿可以被检测出基因突变[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