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风电接入电网的规模不断增加,在某些时段风电给电网调峰带来负面影响,接纳的风电能力必须在电网调峰承受范围以内.结合风电场输出功率集群效应,通过对常规电源调峰能力分析并求取尖峰和低谷时刻网供电力,建立了以调峰能力为约束下低谷时刻风电接纳容量的计算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参照阿勒泰地区电源规划,对2015年阿勒泰地区电网风电接纳容量进行计算,为阿勒泰地区风电接纳问题和输电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力平衡的辽宁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确定电网允许接入的风电场最大装机容量是在风电规划阶段电网公司最关心的问题.文中基于辽宁电网的电源负荷特性及峰谷差情况分析,预测了风电机组运行后电网调峰可能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充分考虑尖峰电源备用、低谷火电机组出力减到非常规调峰定额等情况后,提出了基于电力平衡确定最大接纳风电能力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出计算用公式,给出了辽宁电网2010年、2012年、2015年、2020年4个水平年的接纳风电能力情况,指出可接纳容量小于规划容量,最后提出了提高辽宁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区域配网P-V曲线,分析系统电压稳定的临界指标,结合电压限值提出具有不同优先等级的电网最大可接纳风电并网容量三层判据,定量的分析其与区域电网最大接入风电能力的关联关系,确定电网最大可接入风电容量及相应满足判据的情况。在遵循电压三层判据的优先级之下,计算储能系统对提高区域电网接纳风电能力下的大致接入容量,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特定的电压裕度需求,细化储能系统容量计算,得到所需的最小储能系统接入容量,充分利用其最大可用容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考虑最小弃风的风电场接入电网的位置和容量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风电场出力波动特性,建立风电场出力多状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风电场弃风概率及风电场期望弃风容量指标计算方法,最终提出考虑最小弃风的风电场接入电网的位置和容量的优化方法。本方法从可靠性角度出发,可充分考虑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以风电场最小弃风为目标对风电场接入电网的位置和容量进行优化,得到的风电场接入方案可以使电网更大限度接纳风电,有效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计及电网调峰约束的风电接纳调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风电接纳能力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实际电网的调度运行方式,缺乏普遍的实用性。在考虑电网调峰约束的前提下,对影响风电接纳能力的重要边界条件进行敏感性分析,依托D5000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读取电网短时开机方式的运行数据。提出省级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的计算原理与算法,求解出接纳能力指标值,进而构建协调电网调度计划制定与接纳风电能力的优化调度模型,实现了常规电源与风电的协调运行,降低风电功率对电网运行的冲击,使计算得出的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电网实际接纳风电能力。现场运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风电接纳能力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电网调峰能力与风电消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中提出一套基于电源结构、负荷特性和调峰能力的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评估体系.基于该评估体系,首先考虑了风电接入后对系统备用需求容量的影响,并基于发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出对应的备用容量;然后根据低谷常规机组调峰能力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通过对2010年京津唐电...  相似文献   

7.
匹配风电接纳可行域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及其经济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能系统被认为是提高电网风电接入规模的有效手段.然而,针对不同目标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所达到的调控效果、储能容量配置将有所差异.为提高系统接纳风电能力,避免储能系统过度调控,研究了提高电网风电接纳的储能系统控制问题,分析了制约风电接纳的源网瓶颈,提出了匹配风电接纳可行域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考虑储能系统成本与运行收益,对提高风电接纳规模的储能系统运行综合效益进行评估.针对某地区实测数据,计算储能系统不同额定功率下的容量需求,对其进行经济性评估.算例结果表明,匹配风电接纳可行域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能够较准确的改善风电功率对系统影响,同时,储能系统高昂成本是制约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电力》2011,(3):F0004-F0004
1.该项目进行了风电机组建模、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局部电网可接纳风能力等方面研究,解决了黑龙江电网大容量风电机组接入后的计算分析及安全稳定运行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纯风电接纳容量计算无法对各个电网间的接纳能力进行评价的问题,研究了区域电网对风电消纳适应性评价方法.考虑了调峰因素和联络线功率输送极限因素影响下的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评价指标,最终形成完整的电网对风电消纳适应性评价体系,以提升电网接纳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影响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因素中,调峰限制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从调峰角度看,考虑风电特性系数修正后的系统最大调峰裕度就是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限值。为了对电网接纳风电能力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分析了影响调峰的各因素,特别是考虑了接入风电的特性对调峰的影响,推导出了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计算算式,并将算式应用于计算一个典型系统的风电接纳能力,对影响风电接纳能力的重要边界条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能力大小实际上是经济问题,考虑风电接纳能力不能忽视风电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风电在西北地区难以大规模消纳带来的挑战以及当前跨区域电力外送方式存在的问题,考虑直流联络线功率调整以促进跨区域风电消纳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首先以受端电网的直流接入量为目标,优化得到了其直流功率安全接纳限值;然后结合该值以送端电网内火电成本、弃风成本以及直流联络线功率偏差惩罚成本之和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直流联络线功率的优化以及送端电网内的安全运行约束条件,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二次规划(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ming,M IQP)模型;最后以具有高压直流外送通道的西北某电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促进风电的跨区域消纳,提高互联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集群风电场分别接入电网不同外送断面的特点,提出了调峰约束下考虑发电优先级的风电有功控制策略。所提控制策略按照弃风的严重程度,为各风电场设定不同发电优先级,结合电网消纳能力、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发电能力等因素计算各风电场的有功指令。指令控制周期内调峰约束与断面约束的配合、调峰目标值校验和强制触发策略的设计既保证了充分利用电网消纳能力和外送断面容量,又确保了调峰约束和断面约束的安全极限;高优先级风电场的钳位控制策略有效避免了电网消纳能力快速变化时低优先级风电场的有功大幅波动。冀北电网的实际运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稳定分析的风电场集群并网接纳功率极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单风电场并网的接纳功率极限和对应的指标IVQ、IθP,,以此为判定依据求取多风电场集群并网的接纳功率极限.将该方法应用到我国某地区电网,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智能电网的特征之一是充分吸纳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随机性强,给电网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最大程度吸纳风电能量,同时兼顾电网安全性,必须舍弃传统的基于N?0或N?1考量的调度计划制定方法,而应在计及输电元件故障概率的基础上构建含风电的电网调度模型。该模型追求电网静态安全与风电吸纳能力的协同优化。算例以不同风况为背景,计算了小风、中风、大风情形下的风电最大容许上网功率。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调度优化,能够让风电起到对电网的支撑作用,同时避免风电随机性对电网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考虑约束的风电调度模式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大规模风电机组的快速接入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和风电的接纳能力,在电网结构未有大的改善之前,只有依靠科学合理的调度模式和原则才能保障风电的稳定多发.文中以甘肃电网实际运行情况为例,分析风电送出受限原因,利用具体调度管理实施细则提高上网风电质量,采取最大负荷模式安排日发电计划,通过超短期滚动计划和实时调整,确保了电网安全、节能和"三公"调度.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模式和原则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风电场大量、快速和成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有功调度与控制带来新的挑战。针对新疆电网风电发展现状,开展了风电有功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讨论,通过对国内类似控制系统分析,结合新疆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应新疆电网的风电控制系统的建设方案思路,同时通过实践也在风电场有功功率快速、精确控制方面验证了此技术方案。为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接纳风电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类似系统建设提供了借鉴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风电集群功率外送通道能力及电网向下调峰能力不足引起的弃风限电问题,首先从提高弃风消纳能力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风-储系统优化模型,考虑风电外送通道容量、电网风电接纳可行域的限制,提出了计及风电接纳可行域的电池储能提高风电外送及其消纳的控制策略。计及风电场群汇聚效应与风电外送通道容量的影响,提出了两种储能配置方案。最后基于三个风电场群的实际数据,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优劣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在满足风电功率外送通道容量,在电网风电接纳可行域极限值要求下,能够进一步改善弃风率,提高风电消纳水平。  相似文献   

18.
风电的快速发展对风电地区电网电压稳定性威胁越来越大,为此,对国内外大规模风电地区电网电压稳定问题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风力发电模型以及风电并网的电压变化计算以及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和我国对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分析影响风电地区电压稳定的因素和风电地区电网电压稳定的方法,并探讨解决大规模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的措施。建议应从风力预测、故障时对风电并网点的电压暂态波形研究、风机脱网后的对应策略研究和火电与风电的配合控制电压策略,加强对大规模风电地区电网电压稳定性研究,保障风电地区的电网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小敏 《电力建设》2011,32(9):11-13
风电的间歇性、远距离、大规模、难预测等特性使其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规划建设、生产运行、安全稳定造成重大影响。针对电力系统实时调度模式下大规模风电场并网调度难题,提出了虚拟发电厂的设想,通过把某区域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常规水、火电机组及其他储能设备进行等效实现电网功率有效控制。以某千万kW风电基地为例,建立了虚拟发电厂数据模型并采用实际电网运行数据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区电网风储电站并网问题,计及对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其选址定容模型。模型以风储电站并网位置和配置容量为控制变量,以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最大化为子目标一,以系统综合规划运行成本最小化为子目标二,采用加权系数法将多目标转化成单目标函数,模型考虑了系统运行功率平衡约束、配置容量约束、弃风功率约束等约束条件。基于两阶段优化采用二进制粒子群和混沌粒子群算法设计模型求解流程。最后对河北省某地区电网采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风储电站选址定容规划,仿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