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44.68%和9.09%,P<0.05;在癌细胞中主要为胞质内表达,染色深,而在正常涎腺组织则主要为细胞膜表达,染色浅或阴性。Ezrin的表达强度与有无神经受侵、有无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Ezrin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70%和100.00%,10年累及生存率分别为27.83%和95.00%,阳性组较阴性组预后差,P<0.05。结论:Ezrin的表达强度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侵袭性、复发和转移性有关,且Ezrin阳性表达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谭向荣  葛明华 《中国肿瘤》2011,20(11):847-849
腺样囊性癌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于腺样囊性癌的标准治疗是手术为主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对于腺样囊性癌治疗效果尚未肯定,文章主要介绍有关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之一.腮腺腺样囊性癌(parotid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具有嗜神经侵袭和远处转移的特点,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不佳.现结合文献,对目前腮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腺样囊性癌可发生在多个器官,如涎腺、泪腺、汗腺、鼻腔、支气管、乳腺等[1]。Billroth[2]在1856年将其命名为圆柱瘤。Geschickter[3]在1945年首次将其命名为腺样囊性癌。这种特殊亚型乳腺癌一般不表达ER、PR及HER-2,但是与非特殊型乳腺癌相比,其预后更好,因此,正确的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1腺样囊性癌发病率及临床特征腺样囊性癌发生于涎腺者较常见,但发生在乳腺却很少见。据文献报道,乳腺腺样囊性癌约  相似文献   

5.
晚期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目前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各个指南现在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规范较少,关于晚期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化疗方案多采用以蒽环类和环磷酰胺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紫杉类和吉西他滨治疗无效,部分靶向药物治疗有效,但是有效率均不超过20%.我们总结现有的数据,为晚期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  相似文献   

6.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多发生于颌面部大、小涎腺,其中腭部最为常见,现有文献中腮腺ACC双侧发病率极低,仅有1973年法国报道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5岁,2013年7月因左耳后肿物8年余,发现右咽旁肿物半月入本院.无进食肿胀,无耳鸣、听力下降,无闭眼不全、口角歪斜.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家族性疾病史及肿瘤性疾病史.查体见左乳突前下缘可及大小分别为1.0 cm ×1.0 cm、1.5 cm×1.7cm、2.0 cm ×2.0 cm的3个肿物,轻压痛、活动度尚可、界尚清、质地中等.右腮腺区未及明显肿块,咽腔右侧略饱满,软腭活动可,扁桃体无肿大.无面瘫症状,无声嘶.  相似文献   

7.
张涛  张保宁 《肿瘤学杂志》2003,9(3):182-182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发现左乳肿物20余天于2002年10月23日入院,无疼痛、发热、乳头溢液等不适,肿物位于左乳外上象限,直径约2.5cm,质硬,界不清,腋窝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直径约0.5cm~0.8cm,活动,未融合。X线表现为分叶状肿物,边缘毛糙,符合乳腺癌特点;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肿物,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探及动脉血流;穿刺发现癌细胞。2002年10月28日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肿瘤大体表现为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无包膜,切面灰白色,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直径约0.1cm~0.5cm,内含清亮的黏液。镜下见2种细胞,一种为小而着色深的肌上皮细胞,另一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VE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 ACC病理亚型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为临床提供减少复发和转移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ABC法 ,对 32例 ACC及癌周正常涎腺组织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 .肿瘤组织中 VEGF表达为80 % ( 2 6/32 ) ,癌周组织表达率 1 8.9% ( 6/32 )。 2 .实性型及复发转移中 VEGF表达大于筛状型。结论 VEGF在 ACC的亚型 ,侵袭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表达强阳性 ,可以作为临床预防复发、转移的一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984年2月 ̄1992年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腺样囊性癌76例,部位分别为上腭、颌下腺、肋腺、鼻腔、上颌窦、舌下腺、舌、唇。73例采用手术治疗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3例有用单纯放疗或化疗,44例术后复发,21例出现肺、骨等部闰远处转移,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5%,60.3%、27.1%。作者认为预后与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治疗方法有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其次为远处  相似文献   

10.
<正>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常发生于涎腺的恶性肿瘤,较少发生在乳腺、前列腺、呼吸道、消化道等处~[1]。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乳腺癌中十分罕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不足乳腺癌的0.1%~[2]。文献报道其多为三阴性乳腺癌,但与其他类型乳腺癌及唾液腺的腺样囊性癌不同,乳腺腺样囊性癌预后良好~[3]。笔者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右乳肿物伴疼痛2年,2013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肿瘤》1997,6(4):32-32
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完成的“诞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特性研究”课题,于1996年10月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研究由何荣根、邱蔚六等教授针对涎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实践中提出的和当前国内外争论的热点课题,以腺样囊性癌(ACC)为代表,从其生物学特性认识入手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分别建立了来自腭部小涎腺和腮腺的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和ACC-3细胞系,完成了各种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和鉴定。首次证实ACC细胞在试管内能分泌基底膜成份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肝硫酸乙酰糖蛋白、内粘蛋白(En…  相似文献   

12.
12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 总结头颈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效果,评价影响局部复发和生存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 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的局部复发率为35 % 。放射治疗有效率为80 % 。总的5,10 及20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7% ,63 .8% 及37 .0% ;无局部复发者5,10 及20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 .6% ,77 .0% 及73 .1% ;总的5,10 及20 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7% ,60.1% 及29.4 % 。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10 % ,肺转移率为24 % 。分析结果表明: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及外科切缘与局部复发有着明显的关系,病理类型、外科切缘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对生存有明显的影响,而肿瘤部位和临床分期对局部复发和累积生存均无影响。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发展病程较慢,外科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变的发展,对局部病变较晚和外科切缘阳性的患者需手术加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左鼻塞、嗅觉减退、偶有溢泪6个月,于2010-03-11收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桓台分院耳鼻咽喉科。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鼻塞,持续加重,伴有嗅觉减退,感冒时症状明显,有时左眼溢泪,无脓血涕,无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曾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和呋麻滴鼻液等治疗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4.
鼻腔及鼻窦腺样囊性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elcarilnoma,ACC)常见于头颈部的大小唾液腺以及上消化道,而发生鼻腔鼻窦者则较少。我科于1981~1989年期间共收治13例鼻腔鼻窦ACC。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治和复发等问题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3例鼻腔鼻窦ACC中,男毛例,女9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51.8岁,以反复持续性鼻堵为首发症状的11例,占7O%,其次表现为浓血涕者8例,偏头痛者8例,面部麻木感、肿胀疼痛5例,嗅觉丧失4例,眼痛、视物不清、眼球外交4例,口齿不清、张口困难1例。就诊前病史~般在1个月至5年不等。病变部位:一般多发生于单侧鼻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腺样囊性癌中P16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6.6%,P16蛋白阳性率在腺样囊性癌的腺样型,管状型,混合型,实体型中分别为90%,100%,42.9%,显示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随恶性程度的上升而,降低,P16阳性与阴性之间的5年生存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抑癌基因P16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而腺样囊性癌预后好于其它肿瘤可能与P16缺失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原发腺样囊性癌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支气管腺样囊性癌临床较为少见,曾有文献报道其占肺癌总数的0.3%~0.5%,我院曾治疗3例患者。 例1,男性,67岁。主因咳嗽伴发热2个月,间断性胸痛1个月于1993年6月就诊。经胸CT检查示左肺上叶占位病变,支气管镜检查病理为腺样囊性癌,后行左全肺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物位于左上叶支气管开口处,且侵至主支气管,肿物约为2cm×2.5cm×3cm大小,全肺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腺样囊性癌、支气管断端阴性、支气管旁淋巴结无癌转移,术后随访7年健在。 例2,男性,39岁。主因咳嗽伴咳痰带血20天而就诊,…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治疗原则,总结12例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治疗经验,3年生存率100%(12/12),5年生存率75%(9/12),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宏男  周正炎  顾云峰 《肿瘤》2001,21(2):106-108,F003
目的 为了探讨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吕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抑制基因p16表达产物在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在ACC中有较高表达,阳性率为58.3%(21/36);其中有肺转移者阳性率为36.6%(4/11),临床元肺转移者阳性率76%(19/25),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p16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高,阳性率越低,早期100%(17/17)和Ⅲ、Ⅳ期47.3%(9/19)相比则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病理分型本组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p16基因在人ACC肺转移过程中起到抑制转移的作用,可作为临床预测ACC患者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巴氏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巴氏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5岁(30~54岁).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其中单纯外阴肿物剥除术1例,外阴根治性切除术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或活检术4例,外阴局部扩大切除术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1例.有2例患者术后补充放疗.6例患者均随访至2009年4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124.5个月(8~241个月).结果 6例巴氏腺腺样囊性癌均经病理确诊,肿瘤细胞呈筛状排列及侵犯神经是其典型的病理特点.术后病理显示,切缘阳性2例,阴性1例,邻近肿瘤1例,不详2例.腹股沟淋巴结阴性5例,不详1例.有4例患者复发,其中3例局部复发,后出现肺转移;1例仅出现肺转移.在复发患者中,死亡1例,生存时间为135个月;另3例患者分别带瘤生存120、30和36个月,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41、128和103个月.2例无复发患者无瘤生存8个月和121个月.结论 巴氏腺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患者长期预后较好,但容易局部复发和肺转移.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对于术后切缘阳性、局部浸润较深或侵犯神经者以及复发无法手术者可行辅助放疗或姑息性放疗.  相似文献   

20.
男性,60岁。进食梗阻感1个月余,于1999年9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6.50C,脉搏76次/分,血压13.010.0kPa。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食管下段约3.0cm长狭窄,其上段扩张。胃镜检查,距贲门40cm处食管的右侧壁见一肿物,直径约3.0cm,其表面糜烂。取活检病理报告为中分化鳞癌。于10月9日手术切除下段食管。病理检查切除食管一段,长8cm,直径约4.0cm。距远切端1.0cm处有一肿物,向食管外膜突起,灰白色质地较硬。切面见肿物由粘膜面向腔内突出,颜色灰红与灰白相间,大小3.0cm×2.5c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