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非政府组织参与,大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连续2年对3所驻泰安高校大一新生共计2090名,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资料宣传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大一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低(55.93%),干预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总知晓率明显提高(83.12%,P<0.01);知识竞赛组、专题教育组、资料宣传组健康教育前知晓率分别为55.43%、56.13%和56.23%,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4.99%、82.38%和71.98%,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289.69、892.73和294.47,P<0.01),不同健康教育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00,P=0.00)。结论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对高校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发放宣传单等是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泰安市部分在校大学生结核病健康干预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符合驻泰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驻泰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活动,并在健康促进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促进干预前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为52.06%,健康促进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知晓率为73.67%(P<0.01);农业大学、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干预前知晓率分别为51.91%、52.06%、52.22%,干预后知晓率分别为94.94%、82.84%、70.7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各学校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龙岩市城乡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岩市城乡居民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48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5.7%,城市居民为58.5%,农村为52.0%,城市高于农村。单项知识知晓率差距较大。[结论]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提高了,但与国家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应加强结核病防治宣传力度,力争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方式,为结核病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后全部掌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人群特点综合分析评价单纯发放平面材料及面对面宣教与发放平面材料相结合(复合式宣教方式)两种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结果]8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从1.8%上升到8.1%,其中复合式宣教干预组全部知晓率从3.3%上升至20.7%。全部知晓人群的经济收入及所在的调查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0),听人说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占89.6%。[结论]复合式宣教方式在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具有实效性。同时,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受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珠海市大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校园网络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4所大学在校生进行调查。试验组进行校园网络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均进行结核病知晓率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对照组无干预,3个月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效果。结果未干预前两组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类似,干预后试验组的知晓率由35.6%升至80.3%,对照组由32.0%升至38.3%,试验组结核病知晓率较高。结论及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富有创意、有效的模式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宣武区一般人群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一般人群对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采用更加有效的结核病宣传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282名企业员工、服务行业人员和建筑民工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知晓率较高的有肺结核可以预防(82.27%)、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68.79%)、肺结核的主要症状的(64.89%)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62.76%)等;知晓率较低分别为免费治疗(13.47%)、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26.95%)、免费检查项目(43.26%)等,部分人对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不足. 结论应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结核病健康教育促进活动,提高各类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符合高校大学生易于接受和提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泰安市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共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52.07%;健康教育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总知晓率为83.11%,知晓率明显提高(χ2=1 994.21,P<0.01);知识竞赛组、健康教育组和资料宣传组总知晓率干预前分别为51.91%、52.06%和52.22%,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5.14%、83.01%和71.07%,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5.14,321.01,110.44,P均<0.01),各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61,311.91,224.95,P均<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2007年重庆市某中专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以便为学校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校学生以班为单位,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共抽取2 5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中普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总知晓率仅为42.37%. 三年级学生中"哪些结核病病人可以免费治疗"知晓率仅为25.03%,非医学专业学生为18.65%.[结论]应该继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结核病防治政策和法规.  相似文献   

9.
黄春丽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330-2331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中学以班为单位,从不同年级抽取2625名学生分别在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两次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总知晓率为35.16%,各年级平均知晓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后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4.78%,各年级平均知晓率问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学生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嘉禾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不同年级共抽取2 278名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为54.74%,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后,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52%,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在四川省开展"千村万户"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提高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近期及远期效果,为更有效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干预前后分别对3万余人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问卷调查,干预活动结束3年后(2015年)又随机抽取2466名居民进行结核病核心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采用Epidata 3.1录入问卷,Excel 2010整理数据,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活动前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4.2%,活动1年后总知晓率上升为63.1%,而活动结束3年后,核心信息知晓水平下降为58.7%,干预前后及干预3年后,居民核心信息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611.606,P0.05)。结论实施"千村万户"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可明显提高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但远期效果不佳。建议健康促进干预活动要持之以恒,长期开展,并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和方法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重庆市沙坪坝区詹家溪和石井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比较基线组和干预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建立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前后,结核病防治信息的总知晓率分别为46.3%、74.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条信息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提高,除"肺结核的检查治疗机构"这条信息外,其余信息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其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武冈市内200名在校初中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健康教育的方法采取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和发放资料。结果健教前,200名在校初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0.0%,健教后知晓率为97.0%,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在校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在校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元江县中、小学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及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当地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元江县中、小学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9.4%,初中生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普遍高于小学生,学生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墙体广告、亲戚等。[结论]元江县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偏低,知晓水平不平衡,获取知识途径有限,需强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肖涛  杨艳  颜觅  明辉  张娟  谢长俊  欧阳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450-1452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现况,探索医学院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新模式,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可行的思路。 方法 分成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现况调查,选取某医学院临床专业全体在校五年级1 20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进行干预调查,随机抽取4个班分为2组进行为期1个月(每周1次)的健康促进干预。实验组(微电影模式组)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班级微信群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传统模式组)则采用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干预结束一周后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不同宣教模式效果。 结果 现况调查显示,仅26.9%医学生认为自身存在结核病患病风险,14.7%接受过结核菌素检测。总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4%,流行病学和预防维度知晓率为52.5%,诊断维度知晓率为35.7%,治疗维度知晓率为47.5%。干预后,实验组的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2.3% vs. 69.8%、82.6% vs. 71.4、81.3% vs. 67.4%、84.1% vs. 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医学生中开展专业性结核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村级医生与结核病人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为改善农村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对济南市长清区农村部分村级医生与结核病人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乡村医生44人,知识得分为(6.6±1.6)分,有关知识知晓率为68.2%~95.5%;调查结核病人59例,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52.5%~83.1%。[结论]乡村医生结防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结核病人相关知识掌握得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促进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方法]选择简阳市两个基本条件近似的乡镇,分别采用大众传播模式和人际传播模式两种不同的健康促进模式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健康促进模式开展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健康促进模式的效果.[结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农村村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35.67%、7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1,P<0.05);两种不同模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后平均知晓率分别为:76.91%、76.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广播电视和宣传画册是农村居民最喜欢的宣传形式.大众传播的费用少于人际传播.[结论]在农村地区,大众传播仍然是一种切实可行、效果良好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模式,该形式简便易行,经济实用,便于在农村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全球基金第四轮结核病项目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效果。[方法]2010年,在龙岩市4个项目县,选择乡、村妇女干部和村医为健康促进人员,开展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交流等健康促进活动;选择项目县上杭县和非项目县永定县的部分居民,调查并比较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项目县健康促进工作人员培训率为97.00%,健康促进材料发放入村率为98.19%、入户率为64.44%。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项目县村民520人为51.32%,非项目县村民541人为42.88%(P<0.01)。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从邻居或朋友那里、电视、传单、村医和妇女干部、招贴画获得的,分别为44.20%、、39.87%、15.08%、14.51%、10.93%。[结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可以提高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但项目县村民知晓率仍不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龙岩市公众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每个县市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各乡镇再随机抽取1个村,对12~6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6个县1 214人,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8.09%,男性69.71%,女性66.45%;12~19岁组68.66%,20~39岁组84.01%,40~54岁组58.87,55~65岁组58.13%。结论龙岩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总体偏低,应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寻找有效的途径进行深入群众的宣教活动。  相似文献   

20.
提高城市流动民工性病艾滋病主动检测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能有效提高城市流动民工性病艾滋病主动检测依从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方法]在南昌市青山湖区选择2个流动民工集聚的大型建筑工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建筑工地随机抽取300名15~49岁男性流动民工(居住3个月以上)为调查对象,完成基线调查.然后对实验组采用"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模式进行为期8个月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通过对实验组的干预,目标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流动民工主动检测STD和HIV的倾向由干预前的13.7%提高到85.7%,性病艾滋病主动检测依从率由2.3%提高至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流动民工中采取"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模式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目标人群STD和HIV的主动检测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