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的临床现状.方法 检索并分析本院2009年含PPI的三联和四联HP根除治疗方案和根除率等资料.结果 共有416例患者入选,总根除率为76.0%;男女根除率分别为77.8%和74.7%(P>0.05);三联和四联方案根除率分别为72.1%和78.9%(P>0.05).对10d疗程中阿莫西林(A)、克拉霉素(C)、左氧氟沙星(L)和铋剂(B)分别为同一品牌的52例PAC、61例PACB、72例PLC和46例PLCB分析显示:PAC根除率(73.1%)与PLC(75.0%)相当(P>0.05);PACB根除率(86.9%)比PLCB(73.9%)和PAC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CB根除率与年龄相关(R=0.336,P<0.05),PLCB中年龄小于平均年龄54.2岁的19例患者根除率为89.5%.结论 目前临床HP根除率并不十分理想;PAC与PLC方案根除率相当;PACB根除率比PAC稍高;年龄<54.2岁的患者用PLCB方案可能能获得较高的根除率;四联疗法应作为HP根除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法将10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一般性抑制胃酸和胃黏膜保护治疗,观察组53例联合应用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和溃疡消失时间明显提前,用药周期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临床复发率,值得继续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胃癌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位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前列。早期根除H.pylori可以预防胃癌前病变的发展,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我国H.pylori感染率高,但由于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导致H.pylori根除率下降。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是探索H.pylori感染最佳根除方案。对H.pylori感染根除治疗方法研究新进展的系统介绍,对于临床诊治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儿童再发性腹痛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儿童再发性腹痛(RAP)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183例Hp阳性的RAP儿童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根治组(91例):给予抗Hp三联法治疗2周,对照组(92例):给予中药调理,随访1年,观察2组RAP儿童腹痛复发率以及胃黏膜炎症程度、Hp根除率对RAP复发的影响.结果 根治组与对照组RAP复发率分别为32%和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黏膜中-重度炎症者复发率为73%,胃黏膜轻度炎症者复发率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治组中Hp已根除与Hp根除失败或再感染的腹痛复发率分别为12%、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与RAP发生有关,根除Hp可显著降低RAP复发率,改善RAP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15例,所有患者均行Hp根除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因素对Hp根除率的影响.结果 115例患者中79例患者Hp根除成功,Hp根除率为68.7% (79/115).年龄、吸烟习惯、CYP2C19基因多态性、治疗依从性、阿莫西林药敏、克拉霉素药敏与Hp根除率密切相关(P<0.05),而性别、病变类型、饮酒习惯与Hp根除率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习惯、CYP2C19基因多态性、治疗依从性、克拉霉素药敏是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Hp根除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吸烟习惯、CYP2C19基因多态性、治疗依从性、克拉霉素药敏是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Hp根除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对萎缩性胃炎黏膜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均经胃镜和临床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并确定有Hp感染的状态;其中Hp根治组45例和Hp感染组38例,分别于入选时和随后1、4年行胃镜随访,在同一部位取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判断是否逆转.结果 根治Hp 1年后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均无明显逆转,4年后Hp根治组较Hp感染组肠上皮化生逆转率显著提高[42.22%(19/45)比7.89%(3/38),x2=17.28,P<0.01],4年后Hp根治组肠上皮化生逆转率较1年后[15.56%(7/45)]显著提高(x2=7.78,P<0.01),萎缩性胃炎病变无明显改变.结论 根除Hp后随时间推移对肠上皮化生有逆转作用,对萎缩性胃炎无逆转作用,有Hp感染的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应及早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胃溃疡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8例胃溃疡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与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0.26%,低于对照组的46.15%(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溃疡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胃溃疡的治愈率显著提高,还可以使胃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张美 《现代保健》2013,(12):125-12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用药时间明显缩短,但平均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停药后临床复发率,值得临床继续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191例胃镜检查Hp阳性的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抗Hp三联(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治疗1周及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治疗2周;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治疗1周及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治疗2周。停药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同时观察Hp根除与否对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79.0%,Hp阳性的FD患者在根除Hp后症状积分改善显效率达38.7%,明显高于Hp根除失败亚组的15.0%(P<0.01),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P<0.01),但各类型的FD症状积分改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Hp阳性的FD患者根除Hp后症状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临床中应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方案主要有三联疗法、以铋剂为基础四联疗法、非铋剂四联疗法,同时一些新兴方案也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包括高剂量二联疗法、中药或中成药辅助治疗、益生菌辅助治疗等.近些年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不断提高,导致根除率逐渐下降,探索一种根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H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up(+)组和Hp(-)组,予以常规治疗,抗Hp组加用抗Hp治疗,检测Hey,并测定左心室形态结构,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前Hp(+)组中血清Hcy水平较Hp(-)组高;抗Hp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较对照组低;治疗后两组的LVEDD、LVESD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Hp(+)组的LVEDD、LVESD水平较Hp(-)组低,LVEF水平较Hp(-)组高;治疗12个月后,LVEDD、LVESD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LVEF水平与血清Hey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抗邯治疗叮能通过下调血清Hey水平而影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许显军  郑军  李娟 《药物与人》2014,(12):371-371
幽门螺杆(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临床上使用多种抗生素来根除HP,致使HP对一些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常有治疗失败的病例,使病人得不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试用药物方法对3种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法,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3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报道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粘膜中成功培养出缓慢生长、微需氧的幽门螺杆菌(HP)以来,该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现将我院自1996~1998年根除HP治疗的10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的3a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病人200例,均有HP感染,随机分成2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男132例,女68例。年龄20~62岁。病程1~25 a,征得病人同意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茵(Hp)的治疗方案有两大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92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26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患者132例为阴性组,阳性患者选择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165例为试验组,未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95例为对照组。392例患者均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在治疗后1年进行电话随访或来院复诊时随访,观察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表达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转阴性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和黑便症状较试验组患者和阴性组患者重(P<0.05);对照组患者的Hb表达水平为(118.51±4.53)g/L,低于试验组患者(131.75±4.96)g/L和阴性组患者(132.06±5.22)g/L(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年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转阴性患者135例,感染消除率达到了81.8%,而对照组未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转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复发心绞痛和消化道不适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多于试验组和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和贫血情况,减少心脏、消化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农智新 《现代保健》2012,(28):100-101
目的:通过对益生菌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临床研究,探讨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12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抗Hp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进行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为95.0%,而对照组则为80.0%(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抗生素不良反应也小于对照组。结论:三联疗法加用益生菌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降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胃癌高危人群血清胃泌素(G-17)的分泌水平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 在山东省临朐县对胃癌高发现场的242名村民进行13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Hp的感染情况,对血清样品中的胃泌素水平进行定量测试.结果 Hp的总感染率53.72%,其中男性Hp感染率为58.56%,女性Hp感染率为49.6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2,P=0.165).不同年龄段之间的Hp感染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4.185,P=0.123).血清中G-17的平均总水平为(24.43±25.46)pmol/L,其中女性为(29.87±28.18)pmol/L,男性为(18.01±20.11)pmol/L;女性的平均水平高于男性(Z=-3.618,P<0.001).而在年龄分布上并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H=1.948,P=0.378).血清G-17水平在Hp阴性者为(35.50±30.92)pmol/L,阳性者为(14.90±13.79)p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68,P=0.0001).结论 胃癌高发区临朐县的受检人群中,Hp阴性者的G-17分泌水平要高于Hp感染者.不同性别的G-17分泌水平不同,但不同年龄的G-17水平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胃息肉的关系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增生性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胃息肉患者154例,根据胃息肉病理类型分为增生型组、炎性组、胃底腺型组及腺瘤型组,检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类型息肉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ESD法切除胃息肉,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进行四联根除螺旋杆菌治疗。将清菌后的病人按清菌成功与否分为清菌成功组及清菌失败组,对两组病人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间息肉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研究发现154例胃息肉患者中,增生型72例,占46.75%,胃底腺型56例,占36.36%,炎性息肉15例,占9.74%,腺瘤型11例,占7.14%。Hp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炎性>增生型>胃底腺型>腺瘤型。所有患者均完成ESD法息肉切除术,在随访观察中发现增生性息肉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后,明显低于其他病理类型的复发率,且清菌成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清菌失败组。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关系密切,增生性息肉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不易复发,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增生性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幽门螺杆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elicobacter pylori”、“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收集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筛选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按要求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2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加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相比,其总有效率OR值及95% CI为3.44(2.38~ 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复发率OR值及95% CI为0.35(0.1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加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常规治疗,复发率低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