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新的最优极点配置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LQ逆问题着眼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极点配置方法,推导了加权矩阵Q和R与开环特征多项式、最优闭环特征多项式之间的关系。只要给定一组期望的闭环极点,即可确定与之对应的加权矩阵Q和R,从而得到一个具有指定极点的最优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离散系统LQ逆问题解的存在性问题,给出了逆问题解的参考化公式,了加权矩阵与开环,最优闭环特征多项式系数之间的关系,只要给定一组期望的闭环极点,即可确定与之对应的加权矩阵,并且不必求解复杂的Riccati方程也可直接得到满足极点配置的要求的记反馈增益矩阵。  相似文献   

3.
LQ最优控制之逆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适当地选取LQ性能指标函数中的加权矩阵R,给出了该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中的另一个加权矩阵Q与系统的开环特征多项式、闭环特征多项式的系数以及系数的系数矩阵A、B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给定一个系统以及该系统的一组最优闭环极点,就可以求得矩阵Q。同时,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还可以直接确定系统的最优状态反馈系数矩阵。  相似文献   

4.
具有给定闭环极点的最优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文中给出了线性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中的加权系数矩阵 Q 和 R 与控制系统的闭环极点之间的关系.只要给定系统的最优闭环极点,就能方便地求得矩阵 Q 和 R.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LQ逆问题解的存在条件,以便合理选择期望的闭环极点,使之成为一组最优极点.提 出了一种以离散系统LQ逆问题分析为基础的新的最优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得到了开环、闭环 特征多项式系数与加权矩阵之间的解析关系,只要给定一组期望闭环极点,即可确定与 之对应的加权矩阵Q和R,从而得到一个具有指定极点的最优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LQ逆问题方法得到了一种新的最优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推导了线性二次型性能指标中的加权矩功Q与开环特征多项式,最优闭环特征多项式之间的关系。并研究LQ逆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只要给定期望的闭环极点,即可确定与之对应的加权矩阵Q,从而获得一个具有指定闭环极点的最优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关于确定加权矩阵的两个定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定一线性连续或离散时间系统以及与其对应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文中证明了在系统的开、闭环特征多项式,系统的系数矩阵以及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中的加权矩阵之间存在一组确定的显式关系.根据这组关系,满足期望闭环特征值要求的加权矩阵的确定问题变为求解一组具有二次变量的非线性方程组.对于高阶系统,用数值方法求解该方程组也是十分方便的.  相似文献   

8.
LQ最优控制系统加权矩阵Q的一种数值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耀青 《控制与决策》2000,15(5):513-517
利用LQ最优控制逆问题的参数化解,将求解对称、非负定加权矩阵Q的问题变为一类F-范数优化问题,给出一种求解LQ最优控制指标函数中的加权矩阵Q的简便而系统的方法。算法的优点在于任意给定一组自变量,通过解这类优化问题就可求得满足闭环特征要求的加权矩阵Q,而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9.
连续系统线性二次型期望极点配置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线性二次型性能指标中的加权矩阵和最 优闭环系统在频域内的解析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期望极点配置方法.该方法的主要 优点是不必求解复杂的矩阵Riccati方程也可很容易地确定满足指定闭环极点配置要求的状 态反馈矩阵.本文还讨论了指定闭环极点的选择方法,并用例子说明这种极点配置方法的有 效性和简便性.  相似文献   

10.
LQ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线性定常系统LQ逆问题解的存在性问题,给出了逆问题解的参数化公式,得 到了加权矩阵Q与开环、闭环特征多项式系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只要给定一组稳定的闭环极 点,即可确定与之对应的Q阵.  相似文献   

11.
最优控制系统设计中,由于二次型评价函数和闭环系统的关系不明,往往采用试探法选取加权矩阵Q及R.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使得工作量大为增加,也给控制系统现场调试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方法-零点追加法,来选定加权矩阵Q,R。  相似文献   

12.
LQ最优控制系统中加权阵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耀青 《自动化学报》1992,18(2):213-217
本文研究了LQ最优调节器的逆问题.在控制变量加权矩阵R给定的条件下,通过引入 一组自由变量,给出了满足闭环系统特征值要求的状态加权矩阵Q的一种参数化表示结果.基 于这种结果,研究了LQ逆问题的矩阵变换解法和一类系统的LQ逆问题的解法.此外,文中 还给出了不求解代数矩阵Riccati方程确定系统的最优状态反馈系数矩阵K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指定闭环特征值的最优控制系统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推导了线性二次型指标中状态加权阵Q的参数化计算公式,使得相应的最优控制系统具有希望的闭环极点,并给出了对给定的希望极点,加权阵Q存在的充要条件及计算矩阵Q的构造算法。  相似文献   

14.
对一类多变量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状态空间实现的GPP自校正控制算法,建立了预测状态与模型结构参数和输入输出信息之间的直接关系,给出了含有多个加权矩阵的多变量二次型性能指标。增加了系统设计的自由度。由于加权因子可以根据闭环系统稳定性要求以及系统动态特性、前馈零点增补、输出滤波和跟踪要求分别加以选取,可以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并改善了系统动态特性增强了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GPP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具有指定闭环特征值的离散时间最优调节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LQ最优调节器的逆问题。在控制变量加权矩阵R给定的条件下,通过引入一组自由变量,给出了满足闭环系统特征值要求的状态加权矩阵Q的一种参数化表示结果。基于这一结果,文中研究了一类系统的LQ最优调节器之逆问题的解析解法。通过所求得的自由变量解,就可以直接确定系统的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线性二次最优控制中加权矩阵难以确定的问题,引入一种系统瞬态响应这一具有直接工程意义的品质指标,提出基于logistic混沌变量的LQR权矩阵优化设计方法,为改善混沌变量大范围寻优效果不明显的不足,引入了混沌局部细搜索,找出全局最优值.根据该方法确定加权阵设计的最优控制器,可实现闭环系统具有所期望的动态特性,能保证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且具有较大的稳定裕度.最后,通过一个SISO三阶系统的仿真实列,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对一类多变量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状态空间实现的GPP自校正控制算法,建立了预测状态与模型结构参数和输入输出信息之间的直接关系。给出了含有多个加权矩阵的多变量二次型性能指标,增加了系统设计的自由度。由于加权因子可以根据闭环系统稳定性要求以及系统动态特性、前馈零点增补、输出滤波和中上要求分别加以选取,可以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并改善了系统动态特性增强了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GPP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一种前馈校正极点配置自适应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指标函数中引入加权项,把前馈校正和极点配置技术结合起来,推导出一种即能无偏跟踪设定信号、又能配置闭环极点的自适应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并给出了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19.
加权函数阵与闭环零极点@张本勇@裘聿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H_∞控制,混合灵敏度问题,加权函数阵加权函数阵与闭环零极点张本勇裘聿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H∞控制,混合灵敏度问题,加权函数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收稿日期...  相似文献   

20.
动态WNMF及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鹏  郝群  宋勇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9):1266-1271
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全局特征提取能力有限,造成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不高,视觉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对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思想并将之应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通过加权系数的设计指定重要特征,并在迭代过程中根据各区域相对重要程度的变化对加权系数进行动态调整,与标准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相比较,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比实验表明,相对于目前常见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采用区域突变度作为目标函数的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平均梯度提高了36%以上,标准差提高了1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