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掌握广安市城区蚊类孳生地的类型和现状,开展针对性治理并探索城区蚊虫控制的长效机制。方法制定统一的城区蚊类孳生地调查方案,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按照小区、居委、街道逐步开展全覆盖调查。结果广安市城区蚊类孳生地数量众多,特别是居民院落和公共区域中各类积水最多,分别占调查孳生地总数的58. 40%和25. 40%。积水类型以塑料容器、泡沫箱、废旧轮胎、低洼积水为主,分别占调查孳生地总数的37. 45%、22. 95%、11. 91%、7. 39%。孳生环境中蚊虫阳性率较高,为11. 62%;其中废旧轮胎中积水蚊虫阳性率最高,为42. 64%。结论蚊类防治应以环境治理为基础,开展综合防治,建立长效机制,减少蚊传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掌握绵阳市城区地震后蚊密度与季节消长规律,为蚊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绵阳市2010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2010年4月至11月,选取大西门片区、火车站片区、游仙片区和高水片区设置监测点,以诱蚊灯法调查蚊类的种群和密度。结果 2010年绵阳市城区成蚊平均密度为1.85只/h,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主,占83.33%。各种环境中牲畜棚的蚊密度较高,各片区中游仙片区的蚊密度较高。7月份蚊类密度达到峰值。结论初步了解地震后绵阳市城区蚊类和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今后蚊类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云南省临沧城区蚊类种群组成及特征,为预防虫媒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8月,采用诱蚊灯法,在临沧城区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布放4盏诱蚊灯连续7夜诱捕蚊虫。结果捕获蚊类共5属22种1 327只,其中库蚊属11种1 210只,占捕获总数的91.18%;阿蚊属4种83只,占6.26%;按蚊属5种30只,占2.26%;伊蚊属和轲蚊属各1种2只,各占0.15%。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57.72%和32.40%,其他蚊种均<3.69%。结论临沧市城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蚊虫生长,致倦库蚊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数量多且分布广泛,主要影响临沧城区蚊密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宝鸡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所采蚊虫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宝鸡市区采获蚊虫4属7种,按蚊属2种、伊蚊属1种、库蚊属3种、阿蚊属1种;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7~9月调查期间,蚊幼平均容器指数为49.92,成蚊帐诱密度为11.5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01只/h,诱蚊诱卵器诱蚊指数为11.52%,白纹伊蚊密度高峰在8月,诱蚊指数为17.16%。成蚊密度山地林地最高,其次为特殊场所,养殖耕种区高于休闲活动区;城市居民区白纹伊蚊居多,农村居民区淡色库蚊居多。结论初步摸清了宝鸡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和生态分布,为开展蚊虫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通化市蚊类的种群分布及消长规律,为防制蚊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2010年采用诱蚊灯法对成蚊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时间及地点2006-2010年每年的5-10月,城区选择居民区、公园、医院各3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和猪圈等)各3处,每月监测2次,相邻两次监测间隔15d。1.2调查方法每处使用诱蚊灯1只,监测从日落后20min开始,连续诱集12h。翌日将集蚊网取出,带回实验室鉴定种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榆林市城区蚊、蝇、蜚蠊3种病媒昆虫种类、数量及分布,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类调查采用人帐诱法和诱蚊灯法,蝇类采用笼诱法,蜚蠊采用粘捕法。结果捕获蚊类4属5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帐诱法总密度为19.11只/(顶.h),诱蚊灯法总密度为1.61只/(灯.h),蚊密度城区高于周边农村。捕获蝇类5科19属23种,常见蝇种有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和铜绿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6.49%、20.41%、14.78%、10.61%、8.65%和2.61%,总密度为4.42只/笼,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捕获蜚蠊全部为德国小蠊,总密度为16.28只/张,以宾馆密度最高。蚊类活动高峰在7月,蝇类和蜚蠊的活动高峰均在8月。结论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榆林市城区蚊、蝇、蜚蠊3种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重点防制区域为宾馆餐饮场所、农贸市场、居民区等。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蚊类的地理区划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掌握云南省蚊类的地理区划及其组成,为蚊类生态、分类、防治以及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重点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在进行蚊类标本采集的同时,调查收集所查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水系、森林植被等资料,并参考前人的经验和其他昆虫区系划分资料,综合分析,划分出云南省蚊类的地理区划。结果初步划分出2个亚区7个小区,即热带雨林季雨林亚区,包括西双版纳小区、瑞丽小区、河口小区;亚热带森林山地亚区,包括无量山小区、元江小区、金沙江小区和横断山脉小区。结论云南省蚊类属、种众多,地形地貌、自然气候复杂,蚊类区系组成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流域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种类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黑龙江流域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蠓、虻的种类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吸血昆虫。结果在黑龙江流域5个市县采获吸血昆虫174842只,计3科9属84种,其中蚊科3属27种,蠓科1属22种,虻科5属35种。大兴安岭业区(2县)分布75种,其中蚊类25种,蠓类19种,虻类31种;长白山亚区(3县)分布72种,其中蚊类21种,蠓类19种,虻类32种。结论为黑龙江流域吸血蚊、蠓、虻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蚊类的种群构成和不同生境的蚊密度情况,为做好蚊媒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指导开展汶川地震灾区蚊类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诱捕成蚊,并对捕获蚊虫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蚊虫总密度为1.64只(/灯.h),蚊种构成以致倦库蚊数量最多,占捕获总数的64.53%,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占15.69%和10.77%;各类生境密度以安置区和中心城区较高,地震遗址较低;季节消长显示,6-8月是灾区蚊虫的高峰期。结论蚊虫总密度较低,其中安置区和中心城区应作为开展综合防治的重点区域;通过开展系统的蚊密度监测工作,科学指导汶川地震灾区蚊类的综合防治,防止了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宜春市城区蚊类的种群组成、密度和消长规律,为制定防蚊、灭蚊措施和创建卫生城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动吸蚊器法捕捉居民住宅和牲畜棚内成蚊。结果宜春市城区蚊类年平均密度为20.82只/人工小时,城区成蚊一年四季均有分布,1-2月密度最低,3月下旬逐渐增高,5-6月为密度高峰期,9-11月又出现一个小高峰,之后逐渐减少。结论宜春市蚊虫季节消长变化明显,需加强蚊虫孳生地的治理、灭蚊防蚊和疫苗接种工作,防治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勒泰地区蚊种组成及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勒泰地区蚊种组成及生态调查马德新,安继尧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动物地理区划属西北区大兴安岭亚区和西部荒漠亚区,每年适宜季节,蚊虫对人畜刺叮骚扰相当严重。既往对该区蚊类系统调查研究甚少。为进行有效防制,于1977、1978、198...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衢州市城区蚊、蝇种群和密度监测,分析衢州市蚊、蝇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结果衢州市城区蚊类有3属4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96.82%,年平均成蚊密度为5.28只/(灯·h),6—8月为高峰期。城区蝇类有4科6属,绿蝇属和家蝇属为优势种群,分别占68.22%和23.82%,年平均蝇密度39.74只/笼,蝇密度高峰在6—8月。结论2005--2010年衢州市城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蚊、蝇孳生地,密度指数明显下降,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史,通过掌握同期蚊媒监测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遵义市新蒲新区2019年蚊媒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病例为1例从缅甸入境的输入性确诊病例,为贵州省遵义市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未造成本土继发流行。2019年蚊媒人诱停落法监测显示成蚊密度为0.19只/h(其中白纹伊蚊构成比为12.68%)。布雷图指数为0~34.55,10月废旧物品处布雷图指数最高,为34.55,5月建筑工地蚊幼路径指数最高,为2.35。结论遵义市新蒲新区存在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因素,应加强监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可能出现的本土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内江市城区范围内不同生境蚊虫的发生密度和种类,掌握其发生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诱蚊灯法对内江城区不同生境各监测点的蚊类进行监测,对收集的蚊虫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捕获成蚊23 212只,2011-2013年蚊密度分别为36.83、35.33、72.92只/(灯·夜);牲畜棚密度最高,其次为农户(χ2=245.11,P<0.05);蚊密度季节变化趋势呈双峰状或单峰状;居民区、公园、医院均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牲畜棚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农户2011和2012年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2013年以嗜人按蚊为优势蚊种(χ2=2 790.22,P<0.05)。结论内江市成蚊呈双峰状或单峰状消长,主要存在于牲畜棚,且不同生境优势蚊种不同。  相似文献   

15.
六安城区医学昆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安城区医学昆虫调查吴明生1张家林1韩开林2解少煜2马振华2(1安徽省卫生防疫站2300612六安地区卫生防疫站)1997年9月3—6日,安徽省卫生防疫站和六安地区卫生防疫站对六安城区医学昆虫进行了调查。1材料和方法1.1调查方法蚊类:采用人帐诱蚊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威海口岸的蚊类本底,为蚊虫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0年5月~2001年4月,对威海口岸的蚊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蚊类615只,分2属5种,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蚊虫活动高峰期为7、8、9三个月。〔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威海口岸的蚊类情况,应在蚊虫密度达到高峰前采取措施,可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广州天河口岸蚊类种群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天河口岸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媒介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天河口岸地区设置了48个监测点,采用电击法、吸捕法、人工小时法对蚊类的种群构成、密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温度和湿度与蚊类活动的关系.[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蚊类246只,经鉴定为2属2种,其中自纹伊蚊占蚊类构成的76.83%,为该口岸的优势蚊种.温度在20℃以上,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蚊类活动.[结论]白纹伊蚊在我国为传播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为防止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传入我国,应加强口岸的白纹伊蚊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 ,将除四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总体规划 ,已先后创建了灭鼠、灭蟑、灭蝇先进城区 ,1997年后又开展了创建灭蚊先进城区工作。现仅就灭蚊技术措施报告如下 :1 灭蚊标准与范围1.1 标准 按全国爱卫会规定的灭蚊先进城区标准考评。1.2 范围 以市区 6个街道、1个开发区为灭蚊范围 ,计 16 .84km2 ;周围 10个村为防护区。2 蚊虫本底和季节消长调查2 .1 本底调查 分析近 10年来捕获的 2 376 0只成蚊 ,主要蚊种为 5属 9种 ,即库蚊属的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贪食库蚊 ,伊蚊属的白…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怒江州居民区蚊类的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调查和了解滇西北怒江州居民区蚊类的组成及分布状况。方法应用灯诱法对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泸水、福贡、贡山4个县计16个乡(镇)28个居民区(海拔900--2500m)样点夜间活动的成蚊进行通宵调查取样,对所获蚊类材料全部进行分类计数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捕获蚊类91262只,发现当地居民区蚊类由3亚科5属35种组成。其中,库蚊属(Culex)14种,按蚊属(Anopheles)11种,伊蚊属(Aedes)7种,阿蚊属(Armigeres)2种和蓝带蚊属(Uanotaenia)1种。所获蚊类中,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数量最多,占捕蚊总数的70.60%,遍布28个取样点;其次为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占捕蚊总数的19.26%,分布于27个取样点;其余33种蚊虫的数量均较少(合计仅占捕蚊总数的10.14%)和分布相对较窄。结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当地的优势蚊种,它们不仅数量多且分布广泛。从南到北,前者的数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而后者呈逐步增高的趋势。它们的数量构成比主导了当地蚊类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密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普洱市思茅城区登革热和疟疾等蚊虫传播性疾病媒介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为预防蚊传疾病特别是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和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通宵诱捕法、人工诱捕法和布雷图指数法进行调查。结果思茅城区共捕获成蚊4属11种1 990只,其中捕获致倦库蚊1 144只,占捕获数的57.49%,为优势蚊种;每个调查点均有白纹伊蚊分布,未发现埃及伊蚊。媒介伊蚊幼虫调查,居民区250户、医院2所、公园2个BI均﹤20,废旧物品和轮胎收购站BI为47.83,﹥20,对全部阳性容器中的幼虫进行捕捞和鉴定,共发现3种伊蚊幼虫324条,其中白纹伊蚊幼虫253条,占捕获数的78.09%,为优势蚊种,未发现埃及伊蚊。结论经调查,普洱市思茅城区未发现埃及伊蚊,但各调查点均有白纹伊蚊分布,且废旧物品和轮胎收购站BI(47.83)﹥20,潜在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本地感染暴发的风险,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防止登革热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