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翠琴  雷金妹  李韵灵  王韵靓  陈迪云  龚剑 《色谱》2014,32(12):1362-1367
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IL-DLLME-HPLC-FL)对8种磺胺类药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的分析。实验考察了萃取参数对磺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及衍生产物的稳定性。最佳实验条件:以40 μL [C6MIM]PF6]为萃取剂,0.1 mL丙酮为分散剂,对pH=4且不含NaCl的水溶液进行不超声的分散液液微萃取,并衍生化反应6 h。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法在0.2~10 μg/L和10~500 μg/L两个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 ≥0.9989;检出限为0.08~0.5 μg/L (S/N=3)。对实验室自来水、湖水、珠江水、池塘水分别加标5、50、200 μg/L的回收率为87.2%~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3.7%~6.2%。该法环保、简便,可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孙建芝  贺晖  刘书慧 《色谱》2014,32(3):256-262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反相液液微萃取(RP-LLME)-扫集-胶束电动色谱富集模型,并用于红酒中五氯酚(PCP)、2,4,6-三氯酚(TCP)和2,4-二氯酚(DCP)3种氯酚的测定。实验考察了两步微萃取的萃取参数对氯酚萃取率的影响和样品分离富集的电泳条件。最佳萃取条件DLLME为:3.5 mL红酒(pH 3.0,120 g/L NaCl),300 μL正己烷(萃取剂);RP-LLME为:25 μL 0.16 mol/L NaOH(萃取剂)。最佳电泳条件:25 mmol/L NaH2PO4,10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0%(v/v)乙腈,pH 2.3;分离电压-15 kV;样品基质为80 mmol/L NaH2PO4;压力进样20 s×20.67 kPa(3 psi)。PCP和TCP的线性范围为0.5~100 μg/L(r≥0.9910),DCP的线性范围为1.5~80 μg/L(r=0.9851)。3种分析物的检出限(S/N=3)为0.035~0.114 μg/L,加标回收率为75.2%~104.7%,相对标准偏差≤6.17%。该方法富集倍数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可为不同样品基质中痕量氯酚污染物及某些弱酸性有机污染物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爱英  杨晶 《色谱》2018,36(8):803-808
建立了电场促进下的单滴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尿中6种苯丙胺类兴奋剂(ATS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效率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二氯甲烷萃取溶剂2 μL、萃取时间3 min、样品溶液pH 7和电压-2.5 V。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进行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6种ATSs在20~10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89~0.997,检出限(S/N=3)为3.2~7.6 μg/L;对尿样进行加标回收试验(50、100和500 μg/L),6种ATSs的回收率为91.6%~111.2%,相对标准偏差为2.9%~6.2%(n=3)。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可用于尿样中6种ATSs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4.
张吉苹  蒋新娣  黄薇  秦倩  周乔 《色谱》2018,36(5):458-463
建立了基于分子络合的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方法,以磷酸三丁酯为萃取剂,以甲醇为分散剂,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了环境水样中麦草畏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酸)2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对影响前处理效果的因素(包括水样的pH值、萃取剂的种类和体积、分散剂的种类和体积、反萃液的pH值、反萃液的体积和盐浓度等)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水样体积10 mL,水样的pH值为0~1.0、100 μL磷酸三丁酯萃取剂、1000 μL甲醇分散剂、0.01 mol/L的氢氧化钾反萃液的体积为80 μL),2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0.50~10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85,麦草畏和2,4-D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44 μg/L和0.49 μg/L,富集倍数分别为85和90,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5.7%~104.0%。该方法基于分子络合反应机理,将新型萃取剂磷酸三丁酯应用于分散液液微萃取,与HPLC联用实现了麦草畏和2,4-D酸的富集与检测,为环境水样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检测提供了新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程  陈蕾  叶子雯  黄晓佳 《色谱》2019,37(8):918-923
采用自制的聚离子液体功能化磁性材料有效富集有机紫外防晒剂,并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联用,建立了环境水样中痕量有机紫外防晒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系统考察了解吸溶剂、吸附和解吸时间、样品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水杨酸辛酯的线性范围为0.5~200.0 μg/L,其他有机紫外防晒剂的线性范围为0.2~200.0 μg/L;6种目标物的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009~0.13 μg/L和0.031~0.43 μg/L。所建方法成功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有机紫外防晒剂的测定,不同加标水平下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1.4%~120%,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研究表明,所建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萃取速度快、灵敏度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可用于环境水样中有机紫外防晒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朱婧  李明昕  王倩  任琳  郑波  雍莉  邹晓莉 《色谱》2016,34(11):1120-1125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水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以十二醇为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对水样进行分离提取,并结合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测定。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分离、检测水中残留的微量苯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各待测物在10.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2,方法检出限为2.40~7.50 μg/L,方法精密度为6.55%~13.9%。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加标回收率为82.0%~104%。该方法简便快速,适合水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采用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UA-DLLME-HPLC)对4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进行富集、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分析。实验中采用富集因子来评价萃取效率,考察并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萃取剂类型和用量、分散剂类型和用量、超声时间、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和pH值等。结果表明: 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法对4种PAEs(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富集因子分别为71、144、169和159;检出限分别为3.78、1.77、3.07和3.30 μg/L。对实验室自来水、某品牌矿泉水以及湖水分别加标50、200及500 μg/L的回收率为82.99%~114.47%,相对标准偏差为1.93%~8.31%。该法简便、快速、环保,可以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的PAEs类增塑剂。  相似文献   

8.
王宇  朱成华  邹晓莉  黄黎志  严冬 《色谱》2013,31(11):1076-1080
建立了溶剂去乳化-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水样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方法。以正十六烷作为萃取剂,将其与分散剂丙酮混合后,快速注入水样,获得乳化体系并完成萃取;然后加入丙酮作为去乳化剂破坏乳化体系,不需要经过离心即能使两相分层;经冰浴冷冻使其固化后,取出上层凝固的有机相(正十六烷)在室温下融化,取上清液进行GC-MS分析。考察了萃取剂、分散剂、去乳化剂的种类和体积,水样盐浓度和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有机氯农药在0.025~2.00 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0.9999), 8种有机氯农药的检出限为0.012~0.024 μg/L,精密度为3.15%~4.53%,富集倍数为96~101。将该方法应用于农田池塘水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77%~102.93%,精密度为2.68%~4.86%。方法快速灵敏,有机溶剂消耗少,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适用于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批量分析,并为实现其样品前处理的自动化提供了技术和方法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王雪梅  王娟  杜彤彤  马晓敏  卢小泉 《色谱》2018,36(3):190-194
以石墨烯海绵(GS)为固相萃取材料,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同时测定化妆品中6种紫外吸收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用自制的石墨烯海绵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丙酮洗脱。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甲醇-水(95∶5,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表明,6种紫外吸收剂均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的相关系数(r) > 0.997,其他5种r > 0.99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08~1.82 μg/L和0.26~6.07 μg/L。在20、50和100 μg/L 3个加标水平下,6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61.1%~119.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n=6)。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不同类型化妆品中紫外吸收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氨苯磺胺、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3种磺胺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对萃取剂、分散剂的种类和体积、pH、盐浓度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萃取条件下,3种抗菌药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1000μg/L,r≥0.9997,检出限为0.07~0.25μg/L(S/N=3)。应用于5种不同水样中磺胺类抗菌药残留的分析,目标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在82.0%~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9%。  相似文献   

11.
袁继委  王金成  徐威力  徐方曦  卢宪波 《色谱》2020,38(11):1308-1315
多环芳烃和酞酸酯是国际公认的优控污染物,因此准确快速地测定水中多环芳烃和酞酸酯非常重要。凝固漂浮有机液滴-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SFO)是一种简便、快速、环境友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采用DLLME-SFO同时测定地表水中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分析方法鲜有报道。该文采用凝固漂浮有机液滴-分散液液微萃取富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6种多环芳烃和6种酞酸酯的分析方法。考察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萃取剂的种类和用量、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和离子强度等。优化后的萃取实验条件为:5.0 mL水样,10 μL十二醇为萃取溶剂,500 μL甲醇为分散溶剂,涡旋振荡时间2 min,氯化钠用量0.2 g。目标化合物经多环芳烃专用色谱柱(SUPELCOSILTM LC-PAH,150 mm×4.6 mm,5 μm)结合乙腈-水梯度洗脱分离,16种多环芳烃除苊烯外采用荧光检测,苊烯和6种酞酸酯采用紫外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2种目标化合物的基质加标回收率为60.2%~113.5%,相对标准偏差为1.9%~14.3%;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检出限分别为0.002~0.07 μg/L和0.2~2.2 μg/L;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定量限分别为0.006~0.23 μg/L和0.8~7.4 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环境友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地表水中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快速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2.
刘芃岩  高丽  申杰  刘微  蔡立鹏 《色谱》2010,28(5):517-520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法(GC)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方法。选用100 μm聚二甲基硅烷(PDMS)萃取纤维,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对水样中的PAEs萃取富集60 min,然后直接注入GC进样口,在250 ℃温度下解吸4 min后进行分析测定,13种PAEs能得到充分提取和分离。方法的重现性(以相对标准偏差(RSD)计为0.2%~9.7%,检出限为0.02~0.83 μg/L。将本方法应用于白洋淀水样中PAEs的分析检测发现,样品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检出率相对较高。对水样进行两个浓度水平(2.5 μg/L和5.0 μg/L)的加标试验,加标回收率为75.3%~111.0%,RSD为2.1%~8.0%(n=3),能够满足环境水样中痕量PAEs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半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多环芳烃类(PAHs)、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有机氯农药类(OCPs)和硝基苯类(NBs)等化合物,这些物质多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快速准确测定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尚无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标准。该研究从氮吹温度、水样pH值和萃取时间3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旨在建立一种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LLE-GC-MS)同时测定水中46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结果表明:氮吹温度对46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率影响不大,考虑回收率及浓缩效率,将氮吹温度设定为35 ℃;水样在中性环境下萃取效果好于碱性环境下的效果;萃取时间由7 min增加至10 min时,回收率也随之提高,但时间增加至15 min时,17种(占比37%)化合物回收率有所增加,29种(占比63%)化合物回收率则呈降低趋势。因此,将萃取时间设定为每次10 min。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在20.0~20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 2)≥0.9916, 46种SVOCs检出限为0.28~16.55 ng/L,定量限为0.92~55.16 ng/L;在0.02、0.2、0.4 μ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3.6%~125%,相对标准偏差(n=6)为1.03%~17.0%。采用该方法检测了黄河流域济南段的27个地表水样品,检出的物质以PAEs和PAHs为主,2种OCPs在部分点位有检出,NBs均未检出。该方法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检出限低,适用于地表水及地下水中46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4.
徐磊  夏宁 《分析测试学报》2011,30(5):558-561
建立了一种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样中4种痕量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丁酯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的新方法.样品由外加泵注入一根固相萃取小柱上进行富集,再将富集柱切换至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将富集在固相萃取小柱的邻苯二甲酸酯洗脱至分析柱进行分析.在线固相萃取柱为IonPac(...  相似文献   

15.
孙倩  戴浩强  陈佩佩  佘慧  武佳 《色谱》2020,38(8):929-936
将多功能离子液体与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测定尿液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物质代谢产物的高灵敏度新方法。对影响DLLME效率的各单因素进行了优化,包括萃取剂的种类及体积、分散剂的种类及体积、萃取温度、超声时间、冷却时间、离心时间和盐效应等条件,经过严格的优化,最佳的萃取条件分别为:萃取剂[C8MIM]PF6]35 μL,分散剂[BSO3HMIm]OTf]30 μL和[C4MIM]BF6]120 μL,萃取温度为35℃,超声时间5 min,冷却时间5 min,离心时间5 min,盐析剂NH4PF6 0.1 g。在最佳的萃取条件下,5种PAEs代谢物在0.5~10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55,方法检出限为0.16~0.19 μg/L,尿液中添加低中高水平(5、20、100 μg/L)的PAEs代谢物,其回收率为92.9%~105.0%,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96%,方法学验证各指标及稳定性均符合分析要求。对所采集的10份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并对该人群PAEs代谢物的暴露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PAEs代谢物均有检出,其中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的检出率为100%。总之,该方法萃取过程中未添加有毒的有机试剂,均使用多功能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分散剂和盐析剂,萃取过程绿色环保,简单高效;方法的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较好,适用于人体尿液中痕量PAEs代谢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何静  叶曦雯  汤志旭  牛增元  罗忻  邹立 《色谱》2020,38(6):679-686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纺织废水中5种痕量磷系阻燃剂的方法。通过对萃取过程中萃取剂、分散剂的种类与体积、盐浓度、溶液pH值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优化,确立了最佳萃取条件。采用了密度小于水的十一烷醇(400 μL)为萃取剂,甲醇(300 μL)为分散剂,控制溶液pH值在6~9之间,NaCl添加量为2 g,萃取时间为涡旋2 min。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该方法在2~100 μg/L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5,除二(2,3-二溴丙基)磷酸酯(BIS)的检出限为5 μg/L外,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1,3-二氯-异丙基)磷酸酯(TDCP)、三(1-氮丙啶基)氧化膦(TEPA)和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TRIS)的检出限均为2 μg/L。后整理、染色和印花等实际废水样品加标试验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1.6%~114.5%,RSD为2.7%~11.2%(n=6)。对11个样品进行检测,其中3个废水样品检出TCEP与TDCP化合物,含量为2.6~3.4 μg/L。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好且环保绿色,能够对纺织废水中的5种痕量磷系阻燃剂进行准确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奶中的六种农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健  崔艳梅  刘伟  杨明敏  陈建波 《色谱》2007,25(6):853-856
建立了应用浊点萃取法对牛奶中的残留除草剂进行萃取富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的方法。以60 g/L的表面活性剂Tween 20或Triton X-100为萃取剂,在一定浓度的(NH4)2SO4或NaCl的存在下加热萃取。牛奶中6种不同的除草剂被胶束相富集后被HPLC分离检测。结果表明:肟草酮、嗪草酮和溴苯腈在20~10000 μg/L、苯噻草胺在30~10000 μg/L、苄嘧磺隆和烟嘧磺隆在50~10000 μg/L时其浓度和检测信号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1~0.999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09%~96.74%,相对标准偏差为1.90%~3.98%。6种农药的定量检测限均小于国家规定的农药残留限量(MR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污染少,实际应用性好。  相似文献   

18.
陈静静  张卓然  于剑峰  唐仕明  崔炳文  曾景斌 《色谱》2022,40(11):1031-1038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组成的苯系物(BTEX)是炼油厂和石化厂等工业园区普遍制造和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研究以低成本、绿色且富含木质素和含氧官能团的柚子皮作为植物原料,在有限氧条件下采用程序升温热解法制备了柚子皮生物炭质吸附剂,通过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图对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柚子皮生物炭质吸附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1000 ℃热解温度下制得的柚子皮生物炭质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749.9 m2/g)、更大的孔体积(0.42 cm3/g)、更集中的孔径分布(2~3 nm)。将吸附剂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涂覆在铁丝上制成固相微萃取纤维,与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相结合,对影响萃取和分离BTEX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用于BTEX检测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方法具有检出限低(0.004~0.032 μg/L)、线性范围宽(1~100 μg/L)、线性关系好、萃取效率高(约为商品化涂层聚二甲基硅氧烷(7 μm)的2.9~18.3倍)等优势。此外,应用该方法已成功在河水样本中检测出了乙基苯(4.80 μg/L),邻二甲苯(3.00 μg/L)和对二甲苯、间二甲苯(2.46 μg/L)。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河水样本的加标试验中,得到了满意的回收率(75.7%~117.6%)。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实现对环境水样(河水)中BTEX的低成本、高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19.
张帆  李忠海  张莹  黄志强  王小淞 《色谱》2014,32(7):735-740
建立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茶油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稀释,玻璃SWCNTs SPE小柱净化,GC-MS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正己烷的稀释体积、吸附材料的类型、SWCNTs用量、淋洗液用量、洗脱溶剂类型和体积等影响萃取效率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优萃取条件为:正己烷稀释体积为5 mL,SWCNTs用量为0.6 g,淋洗液为20 mL正己烷,洗脱溶剂为5 mL甲苯。6种PAEs在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9;在0.05~1.0 mg/kg添加范围内,6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6.4%~111.7%,相对标准偏差为4.2%~10.4%。该方法准确、快速,可满足茶油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