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共102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积极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排尿、排便以及排便所用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及排便耗时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痔疮术后患者排尿排便困难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术后患者排尿、排便,降低患者疼痛感知,降低抑郁水平,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本院接收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择期于非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围手术期舒适度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50.03±4.76)、(48.68±4.73)分,(42.62±4.23)、(39.18±4.39)分]均较干预前[(55.57±5.16)、(56.71±5.17)分,(55.63±5.14)、(56.59±5.22)分]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23.32±3.24)、(34.31±2.50)、(35.33±4.21)、(15.31±2.21)、(107.35±6.2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82±3.11)、(26.31±2.77)、(28.03±4.60)、(11.31±2.50)、(85.33±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55.38±6.96)、(62.78±7.11)分]均较干预前[(41.74±6.64)、(41.69±6.58)分]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对改善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12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共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共70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45.36±5.58,46.25±6.25,研究组患者分别为35.16±4.25,33.74±4.85,2组患者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5%;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北票市某医院接受腹外疝修补术治疗的83例老年腹外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51±1.61)d,短于对照组的(8.39±2.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痔疮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特定时段内治疗的60例痔疮手术患者展开研究,按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2组,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术后疼痛情况、昂福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VAS(4.12±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尿等各指标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为96.6%,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痔疮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痔疮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行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排便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为100.0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首次排尿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8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的差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11.21±2.34)、(6.82±1.7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59、21.482,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F-36[(89.63±7.35)、(94.76±5.68)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9.12±2.82)、(6.71±2.2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PSQI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01、-15.389、8.175、11.855,均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抗抑郁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喉癌手术围术期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行喉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对照组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并发症、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可降低喉癌手术围术期患者疼痛、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风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咸宁市某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8例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周及护理5周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及护理5周时,2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风湿病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360名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名,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和12 h出血量,焦虑与抑郁状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为(7.68±2.34)min,对照组为(9.56±3.1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11%(29/180),对照组为49.44%(89/1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12 h出血量[(176.58±23.69)、(335.81±63.78)ml,(287.74±35.83)、(456.26±97.63)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SAS、SDS评分[(32.64±3.22)、(33.08±3.10)分,(46.52±3.98)、(45.25±3.6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82.58±14.52)、(8.21±2.05)分,(96.15±17.68)、(9.33±2.6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情况,有助于产妇早期恢复,改善产妇焦虑和抑郁状态,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