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食品》2021,(2):80-81
近期,为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五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释放汽车消费潜力,鼓励有关城市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  相似文献   

2.
<正>嘉善县四举措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嘉善县食药监局决定今年9-12月在全县内范围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与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全力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一是立足排查风险,全面掌握农村食品市场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各所(分局)要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经营、  相似文献   

3.
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对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服装消费特征作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教育程度、收入、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城镇、农村老年人在服装消费特征上既有相同点,又存在一定差异。提出了开发城镇和农村老年服装市场的建议,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统计,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用于酒和饮料的人均消费支出为91.57元,比上年增加0.53元,占人均食品支出的4.8%。城镇居民对饮料酒的需求日益多元化。199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饮料酒6.98公斤,比1997年减少0.15公斤,降幅2.1%,与城镇不同的是,农村居民饮料酒消费的构成仍以白酒为主城镇多元消费农村白酒当家@庞晓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和分析2016—2017年中国中学生饮料消费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研究对象为中国275个监测点29584名中学生。通过食物频率法的膳食调查问卷收集中学生的饮料消费情况。结果:2016—2017年中国中学生不同类型饮料总的消费率为72.8%,男生(75.3%)高于女生(70.3%),城市(76.9%)高于农村(69.1%),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不同类型的饮料消费率依次降低。消费率最高的三类饮料依次是碳酸饮料(39.8%)、茶饮料(31.2%)和非100%果蔬汁饮料(26.0%)。消费饮料的中学生不同类型饮料总的消费频次的百分比依次为≥1次/天占29.9%、4~6次/周占18.5%、1~3次/周占40.0%、<1次/周占11.6%,1~3次/周百分比最高;消费饮料的中学生不同类型饮料总的日均消费量为267.6 g,男生(300 g/d)高于女生(233 g/d),城市(286.4 g/d)高于农村(248.5 g/d)。结论:2016—2017年中国中学生饮料消费水平较高,尤其是男生和城市中学生,需加强中学生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干预,科学地引导其饮料消费。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人口较多,农村地区的食盐放心消费对于促进整个食品行业和谐是至关重要。本文对如何加强农村食盐消费安全提出了相关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成年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的数据,对25556户,共50425名18岁及以上居民食用油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成年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费食用油40g(城市居民58g,农村居民42g;二类农村最高44g,中小城市最低37g),其中植物油32g(城市居民325g,农村居民31g;大城市最高39g,四类农村最低20g),动物油8g(城市居民3g,农村居民11g;四类农村最高20g);男性为44g,高于女性的38g.我国成年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费色拉油9g,菜籽油8g、豆油8g、花生油5g、猪油3g、其他食用油5g,我国居民家庭中消费菜籽油、猪油(炼)、花生油,色拉油、豆油、芝麻油、胡麻油的比例依次为33.5%、29.0%、16.8%、13.8%、13.5%、10.5%、3.8%,菜籽油和猪油是我国成年居民消费量高并且经常消费的食用油种类.我国成年居民食用油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比例达65.2%;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67.4%和65.2%;城市和农村接近,分别为65.5%和65.1%;二类农村最高,为72.8%,四类农村最低,为59.3%.总体看来,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消费量偏高,食用油种类比较单一;农村居民动物油消费偏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环渤海地区常见贝类消费量及消费习惯等状况,为贝类毒素暴露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烟台市、辽宁省大连市等3个环渤海城市开展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消费量最高的季节平均1个月内常见贝类的消费种类、频率、消费量,消费的季节特征,购买、清洗和烹调习惯等内容。贝类的食用量以可食部生重计。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850人,其中男性466人(54.8%)。消费品种以蛤蜊(92.5%)、扇贝(84.1%)、牡蛎(76.9%)、贻贝(50.2%)为主。烟台市调查对象贻贝的消费比例在3个地区中最高(P 0.05);烟台和大连扇贝、牡蛎、毛蛤蜊和蛏子的消费比例高于青岛(P 0.05),而烟台和大连之间没有差异(P0.05);蛤蜊的消费比例在3个城市中没有差别(P0.05)。消费量方面,贻贝合计人均消费量最高,为1 370 g/月,其次是蛤蜊,为1 122 g/月。青岛蛤蜊的人均消费量最高,为1 198 g/月;烟台和大连均以贻贝人均消费量为最高,分别为1 963 g/月、826 g/月。贝类消费的卫生习惯方面,55.6%的人吃扇贝会去除内脏,95.2%的人处理完贝类会洗手。在所有调查对象中,贝类毒素的知晓率仅为17.6%(150/850)。结论:3个城市调查对象贝类海产品消费比例和消费量均较高,是贝类毒素和其他贝类相关危害因子的高风险人群,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
李艳  卢君  随子华 《酿酒科技》2007,(11):111-113
对葡萄酒产区河北省昌黎县农村和非葡萄酒产区河北省清河县农村对葡萄酒消费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葡萄酒在农村的消费较低,葡萄酒产业在农村发展缓慢,葡萄酒的农村消费市场并未真正建立;产区的农村葡萄酒消费要好于非产区农村。发展葡萄酒的农村消费市场应:①做好葡萄酒在农村的宣传和葡萄酒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②规范葡萄酒中低端市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③企业需做好农村市场调研,针对性开发农村消费产品;④用低价打开农村大市场。  相似文献   

10.
<正>苏宁电器正式对外发布了《2009中国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这也是目前家电下乡流通企业中针对国内农村家电市场基本状况和消费特征的报告。报告显示:在目前收入不断增长,农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提升的情况下,农村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含乳饮料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在我国北京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共9个省(市)中18个城市区(县)选取13 953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过去一个月食物频率法和非连续3 d 24 h回顾询问法收集调查对象含乳饮料消费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含乳饮料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国9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含乳饮料消费率为9.7%(1 350/13 953),消费≥1次/d、4~6次/周和1~3次/周的比例分别为1.6%(217/13 953)、0.7%(94/13 953)和7.4%(1 039/13 953)。男性和女性消费率分别为8.5%(592/6 934)和10.8%(758/7 019);按年龄分层,3~6岁消费率最高(35.5%,165/465),60岁及以上最低(4.5%,123/2 740);城市消费率(7.7%,534/6 954)低于农村(11.7%,816/6 999)。全人群含乳饮料平均消费量为6.2 mL/d(消费人群为134.4 mL/d),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6和6.9 mL/d;按年龄分层,3~6岁消费量最高(35.6 mL/d),60岁及以上最低(2.6 mL/d);城市消费量(3.2 mL/d)低于农村(9.2 mL/d)。性别、年龄、职业、城乡和地域是含乳饮料消费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含乳饮料消费率和平均消费量较低。儿童和青少年(3~17岁)是含乳饮料的主要消费人群,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和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科普宣教。  相似文献   

12.
创建放心消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保障农村地区食盐安全,深化农村地区食盐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盐城市盐务管理局紧紧围绕“三度”目标,在宣传引导上创特色,在整体规范上下功夫,在行业创建上求突破,抢抓主动,真抓实干,务实创新,着力构建农村地区安全和谐食盐消费环境,有力地推动了食盐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构建盐城放心盐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葛建华 《食品科学》2005,26(Z1):204-208
随着农副产品市场向城市转移和购销营运链的延长,商业的前沿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副产品的市场实现程度,降低农民的消费成本则与创新农村商品供给制度紧密相关。因此,城市“商业下乡”是实现城市经济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启动农村消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制约农村乳制品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宣传推广、教育程度等方面,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乳制品提升国内农村乳制品消费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严先溥 《现代家电》2004,(17):88-89
众所周知,影响农村家电销售好坏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农民收入的多少、税费负担的大小、消费环境的好坏及消费观念等。近几年来,制约我国农村家电市场发展的这几大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均向有利于启动家电市场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预计,今后我国农村家电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指导和帮助家电生产、经营企业深入了解和认识当前我国农村家电消费市场的现状和需求,加快农村家电消费市场的启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于1999年2月初共同组成了中国农村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全国14个省(市)的50个县(市)300多个乡(镇)开展了专项调研。调查对象涵盖农村消费者和农村市场流通渠道。调查品种范围涵盖电视机、电冰箱、冷柜、洗衣机、电风扇、空调器、影碟机、家庭影院(组合音响)、微波炉、热水器、电话机、小家电十二类产品。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家庭生活环境、家电流通、消费区域与环境、市场容量、消费心理、需求特点、产品与品牌竞争力、销售渠道、市场竞争状况、信息传播及媒体消费习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丝绸》2014,(2):48-48
<正>3月1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以"潜力巨大,压力犹存"预判2014年中国消费形势。沈丹阳表示,今年1-2月中国消费市场增长比上年同期放缓,为此中国商务部将"以流通促消费",重点推动家庭社区和农村服务消费、新兴热点消费、绿色循环消费等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饿了么发布《2018年本地生活消费升级报告》,报告显示,餐饮、商超便利、医药服务等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都呈现全新升级。高端品牌消费强势增长。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在饿了么上购买国内外高价位瓶装水,例如来自挪威的芙丝(VOSS)天然矿泉水订单同比增幅接近400%,S.Pellegrino(圣培露)、波多(Badoit)和Evian(依云)等高价位瓶装水订单增幅也均超过100%。类似的,高档龙虾、鹅肝等高品质商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呼和浩特市及近郊旗县儿童和青少年饮料消费现状,通过访谈和社交网络对消费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1 503份有效问卷。消费者对饮料的选择倾向为:乳及乳饮料41.7%、饮用水22.3%、果汁饮料14.7%、碳酸饮料8.3%、植物蛋白饮料6.1%、茶饮料4.4%;每周饮用量排序依次为1~3瓶/罐(占42.6%)、4~6瓶/罐次之(占25.9%)、少于1瓶/罐(占15.6%)和大于7瓶/罐(占16.0%);消费和购买最多的地点是大型超市,占63.9%,在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店消费占14.4%,而小超市和小卖店购买仅占14.0%;消费者最常购买正价饮料产品,占68.4%,表示买降价产品的占10.3%,促销等推送措施对饮料购买的影响似乎不大,仅占8.5%,说明大众消费饮料有常态化趋势。消费者对饮料卫生和生产日期的总关注率为37.7%,但直接认为饮料不安全的人则占18.8%;对营养价值和配料表的关注率分别为20.8%和8.8%;而品牌、口感、价格的关注度依次为13.4%、10.6%和7.5%。认为应该制定饮料相关标准的占68.5%,说明消费者对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较高。市区和近郊旗县饮料品种、档次与价格差距不明显。各文化层次人群对饮料普遍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提振农村消费纳入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2020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和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全面促进农村消费的战略部署,为此,商务部等12部门于1月5日印发了《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提振汽车、家电、餐饮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