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有把国有制当作社会主义的必然形式来看待,而斯大林则认为,国有制是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是高级的公有制,这是错误的。总规模偏大和内生的制度缺陷是国有经济的根本问题。根据国有经济改革的实践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通过部分国有企业的非国有化,适度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从所有权入手,改目前的“一级所有,分级管理“模式为“分级所有,一级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利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是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出发,把农业生产资料限定在农药、兽药、化肥和种子的狭义范围内,研究了该罪的犯罪构成,尤其是把主观构成要件具体界定为间接故意,并针对这一严重现象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过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过一些误解。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生产资料的量和质的方面要体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要联系生产力状况,联系市场经济体制和人们的思想素质,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6.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分离,科学成为一种在生产中独立地发挥作用的力量并转换为生产资料,是知识性生产资料产生的前提条件。知识性生产资料,是指知识性劳动者通过创造性劳动,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科学、知识和“一般智能”等知识性因素和条件。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产品和知识资本是其基本的表现形式。与实体性生产资料相比,它具有无形性、不确定性、价值的特异性和产出、效用范围的扩展性等特点。提升、发展知识性生产资料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生产资料分销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加入WTO后,我国的分销领域将进一步向外国企业开放。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生产资料分销体制来进一步改革我国的生产资料分销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生产资料分销体制的比较,说明了美国的分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趋势,同时,对我国生产资料分销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成为通货膨胀的早期预警指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发挥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文章首先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率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率的相互作用;然后运用SPA:SS软件对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通货膨胀率具有先行指示作用.最后提出,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形成以市场为主体的价格机制,建立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制度,优化农业生产资料直接补贴机制,规范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9.
刘导波 《全国商情》2006,(5):90-92,7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测量农业生产形势的关键尺度。2004年初的农资涨价严重“吞噬”了粮农利益。时隔一年多的今天,各界人士纷纷担忧农资涨价“卷土重来”。如何不让粮农政策打“折扣”,把“真金白银”交给农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农资涨价的原因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稳定农资价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法学视角的讨论,认为赋予地方政权所有权地位的制度创新,有利于以下问题的根本解决:地方政权无所有权地位;国有制内部不同利益主体难以确立;因“所有者缺位”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地方政府融资的困难和权利义务不对称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等等。  相似文献   

11.
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所有制改革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最终建立起来。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现实生活中,可对公有经济以生产资料选择多种占有、支配、使用方式,这就决定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国有经济市场化的实质是国有制的实现形式,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陈茹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23(6):36-38,64
我国票据市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格局,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应扩大市场交易主体,丰富市场交易客体,建立交易中介机构,改善市场外部环境,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我国《物权法》第二条进行研究,对我国物权概念进行解读。在物权主体上指出物权概念的最大意义在于肯定了个人可以作为物权主体,个人所有权与国家和集体所有权具有相同的效力,受法律同等的保护。在物权客体上打破物必有体的认识,对作为物权客体的物进行广义解释,既包括有体物也包括可以支配管理的无体物,但不包括知识产品。文章明确支配与排他是物权的本质特征,构成物权的两翼,必须在物权定义中加以明确,否则物权定义必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6.
“数量主体、成份多元”的所有制结构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但它不是所有制结构的具体实现形式,“多元均衡、功能主导”模式应成为“数量主体、成份多元”模式的现实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由哪一国家权力系统作为营利性国有资产经济主体仍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将这个问题放在怎样使营利性国有资产获得能够进行高效率运作所要求的最大自由度这一目标约束下来考察,主要包括营利性国有资产经济主体的内在规定性、营利性国有资产终极所有权定位,营利性国有资产经济宁体的内部学系。所谓营利性国有资产,是指被国家用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规则,获取经济利益(利润、物质财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生产性资产。它明显地区别于被国家用来按照公共经济准则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非生产性资产,更不同于其…  相似文献   

18.
章对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涵义,必要性、对象及培养目标,主要内容及形式、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证分析,提出开展会计继续教育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认为我国会计继续教育是一个宏伟工程,需要有关方面协调运作,作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实施会计继续教育之初衷。  相似文献   

19.
崔金勋  许强 《新智慧》2006,(12):3-4
本文认为现行会计主体与会计客体两个概念的含义混淆不清,因此建议将会计主体的含义界定为会计人和组织。与会计客体相对应的会计主体概念在会计学科中也尽可能不使用,而使用会计人和组织这一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讨论马克思所提出的公有制和我们对于公有制的认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的讨论认为。生产资料的全面国有化不符合我国的实际要求。特别讨论了当代国家的经济控制力问题,提出了相对于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资料的有形控制而言。国家的经济控制力已转变为一种对于“无形资产”的控制的全新的观点。正因为这样,公有制不应拘泥于国有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而应该是在土地的国有化和对于纳税权和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权等“无形资产”的全面占有的基础上,以此为指导,完成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