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新型酰胺萃取剂N-辛酰-2-甲基哌啶烷(OMPPD)在硝酸介质中萃取铀(VI)的辐照性能,考察了γ射线剂量以及在不同的酸度和稀释剂中γ射线对萃取铀(Ⅵ)分配比的影响,发现OMPPD比磷酸三丁酯(TBP)具有较好的耐辐照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型酰胺萃取剂N-辛酰-2-甲基哌啶烷(OMPPD)在硝酸介质中萃取铀(VI)的辐照性能,考察了γ射线剂量以及在不同的酸度和稀释剂中γ射线对萃取铀(VI)分配比的影响,发现OMPPD比磷酸三丁酯(TBP)具有较好的耐辐照性能。  相似文献   

3.
γ辐照对磷酸三异戊酯(TiAP)萃取铀(VI)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γ辐照纯磷酸三异戊酯(TiAP)和用不同稀释剂稀释后的TiAP对萃取铀(VI)的性能的影响以及酸洗和碱洗γ辐照纯TiAP有机相对萃U(VI)性能的恢复。实验主要考察了辐照情况下吸收剂量、酸度、稀释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TBP相比,该萃取剂有较好的辐照稳定性,纯萃取剂在吸收剂量达到50kGy时,对U(VI)的萃取分配比才有所上升。而TBP的辐照分解剂量为1kGy。为了探讨稀释剂的影响,考察了γ射线对用不同稀释剂稀释后的TiAP进行辐照后对萃取U(VI)的影响,发现在煤油中辐照对TiAP萃U(VI)性能的影响较小;在l,2-二氯乙烷中影响最大。试验表明,用10%Na2CO3洗涤辐照有机相可以降低辐照对萃U(VI)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酰胺化合物对U(Ⅵ),Eu(Ⅲ),Sr(Ⅱ)和Fe(Ⅲ)的萃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酰胺荚醚(PAⅡ)和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N-503)有硝酸溶液中对U(Ⅵ),Eu(Ⅲ),Sr(Ⅱ)和Fe(Ⅲ)的萃取。结果表明,PAⅡ对U(Ⅵ),Eu(Ⅲ),Sr(Ⅱ)均有良好的萃取性能,N-503只萃取U(Ⅵ),两种萃取剂对Fe(Ⅲ)均不萃取。  相似文献   

5.
新萃取剂N-癸酰基吗啡啉萃取HNO3和U(Ⅵ)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兴存  包伯荣  曹卫国 《核技术》2002,25(8):615-618
本文首次研究了新型酰胺萃取剂N -癸酰基吗啡啉 (DMPHL) /苯体系在硝酸介质中对U(Ⅵ )的萃取性能 ,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U(Ⅵ )萃取性能的影响 ,初步研究了标题萃取剂对硝酸及U(Ⅵ )的萃取机理。认为标题萃取剂与硝酸形成单分子配合物 ,与U(Ⅵ )配合物的组成为UO2 (NO3) 2 ·2DMPHL。同时发现 ,萃取U(Ⅵ )时最大分配比所对应的酸度高于一般的单酰胺 ,说明该萃取剂适合于高酸度下操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溶剂萃取Am、Ce和Sr的影响。证实HDEHP的主要辐射解产物H_2MEHP对HDEHP萃取Am和Ce具有协同作用,而对Sr的萃取表现为反协同作用。发现TBP的存在可抑制辐解产物H_2MEHP的上述作用,从而稳定HDEHP的萃取性能。经γ射线辐照过的溶剂,随辐照剂量增加Am、Ce的反萃系数下降,但在辐照溶剂中没有发现能永久性保留Am的辐解产物。TBP的存在有利于Am、Ce反萃且能防止碱洗时发生乳化。同时,还发现TBP的辐解产物HDBP对HDEHP萃取Sr有反协同作用,且其作用比H_2MEHP更强。  相似文献   

7.
以非活性酿酒酵母菌、耐辐射奇球菌、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溶液初始pH值、U(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三种非活性微生物吸附U(Ⅵ)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强度γ辐照下三种非活性微生物对U(Ⅵ)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显示:三种非活性微生物均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U(Ⅵ),并且是一个快速反应过程。溶液pH=5.0时吸附效果最佳。同等实验条件下,三种非活性微生物吸附U(Ⅵ)达到吸附平衡的顺序为酿酒酵母菌耐辐射奇球菌大肠杆菌。三种非活性微生物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羟基、氨基、羧基、羰基及磷酸基团的配位作用来吸附铀。γ射线辐照后,三种非活性微生物对U(Ⅵ)的吸附率明显低于未受辐照时的吸附率,原因可能是辐照因素改变了菌体表面的活性位点。实验用非活性微生物与U(Ⅵ)作用的激烈程度是细菌真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磷酸三异戊酯(TiAP)、磷酸三仲丁酯(TsBP)的正十二烷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U(Ⅵ)、Th(Ⅳ)的性能及Th(Ⅳ)的萃取容量,并在相同条件下与磷酸三丁酯(TBP)的萃取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iAP对Th(Ⅳ)、U(Ⅵ)的萃取性能与TBP相近,相同酸度情况下,分配比均略高于TBP;TsBP萃取U(Ⅵ)的分配比高于TBP,而萃取Th(Ⅳ)的分配比低于TBP。随着水相硝酸浓度的增大,两种萃取剂对Th(Ⅳ)、U(Ⅵ)的萃取分配比增大,但在较高酸度下则相反;同时比较了TiAP、TsBP、TBP对Th(Ⅳ)的萃取容量。  相似文献   

9.
用箔片活化法测量堆内^235U和^238U裂变率时,由于探测箔内待测核素的富集度不是特别高,铀箔辐照后,测到的某个γ射线能量(如1596keV)的计数来源于这两种核素(^235U和^238U)核裂变产生的相同裂变产物(^140La),即测量中不可能单独测量^235U或^238U裂变产生的^140La的γ射线的计数。  相似文献   

10.
合成并表征了新型萃取剂N,N'-二癸酰基哌嗪,研究了N,N'-二癸酰基哌嗪/四氯化碳体系在硝酸介质中对U(Ⅵ)的萃取性能,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及温度等因素对U(Ⅵ)分配比的影响,并计算了相关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1.
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萃取U(Ⅵ)和Th(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N,N-(1-甲基-庚基)乙酰胺(DMHAA)为萃取剂,煤油作稀释剂,研究了水相硝酸浓度、盐析剂浓度、萃取剂浓度对U(Ⅵ)和Th(Ⅳ)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并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DMHAA可以有效地从硝酸溶液中萃取UO2^2 ,和Th(Ⅳ)。  相似文献   

12.
用低浓缩铀靶代替高浓缩铀靶辐照进行~(99)Mo的生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采用低浓缩铀靶辐照后裂变体系的组成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99)Mo的分离提取过程。为此,本工作以低浓缩铀辐照后溶解的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在U(Ⅵ)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考察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P_(204))从硝酸体系中萃取Mo(Ⅵ)的行为,重点研究了不同Mo(Ⅵ)浓度下萃取时间、萃取剂浓度、硝酸浓度、温度、其他主要元素(Cs(Ⅰ),Zr(Ⅳ),Y(Ⅲ),Nd(Ⅲ),Al(Ⅲ))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Mo(Ⅵ)浓度下,P_(204)-磺化煤油对硝酸体系中Mo(Ⅵ)的萃取行为相似;在相比为1时,φ=10%P_(204)-磺化煤油对Mo(Ⅵ)即有较好的萃取效果;硝酸浓度不大于2mol/L时分配比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硝酸浓度进一步增大时对萃取无显著影响;萃取反应的ΔH和ΔG均为负值,表明该萃取是一个常温下能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溶液中U(Ⅵ)和本工作考察的其它主要元素存在及其浓度的改变不会显著影响P204对Mo(Ⅵ)的萃取行为,且采用P_(204)可将Mo(Ⅵ)与Y(Ⅲ)、Nd(Ⅲ)、Al(Ⅲ)选择性地分离。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在制备并稳定Pu(Ⅵ)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它在稀TBP/煤油与水相间的分配。考察了28℃下5%TBP/煤油萃取时硝酸浓度、硝酸铝浓度、U(Ⅵ)浓度、TBP浓度对Pu(Ⅵ)萃取行为的影响,确定了TBP萃取Pu(Ⅵ)的反应方程式,并求出了该温度下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即PuO22 2NO3- 2TBP(。)=PuO2(NO3)2·2TBP(。)Kex=2.63mol-4·L4。实验考察了温度对Pu(Ⅵ)分配比的影响,求得 28℃下该萃取反应的△G=-2.39kJ·mol-1,△H=-2.10kJ·mol-1和△S=0.983 J·mol-1·K-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将聚苯胺插入层状V2O5的片层中,制得了聚苯胺/五氧化二钒(PAn/V2O5)纳米复合材料,并借助热失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电导率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手段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对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可使V2O5片层间的低分子量的苯胺齐聚物转化为大分子量的聚苯胺,从而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同时电化学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且辐照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层状结构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进的水浴自组装技术,制备出由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组成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薄膜,对该薄膜进行γ射线辐照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辐照前后的薄膜进行表征,分析辐照对GO薄膜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辐照后GO薄膜的层间距由0.94nm减小到0.80nm,薄膜中GO纳米片的平均厚度从1.69nm减小到0.86nm,证明了γ射线对GO薄膜良好的还原效应,使GO纳米片的层间官能团减少并导致了层间距和厚度减小。本文还探讨了γ射线辐照对GO薄膜的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16.
γ射线辐照对数字型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数字型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的γ射线辐照效应.采用不同γ射线注量进行积累辐照和单次辐照.积累辐照后捕获的图像在1.2 kGy时变得非常差,而单次辐照后图像在1.8 kGy时才变得非常差.积累辐照由于类似加电模式而比单次辐照时性能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17.
在硝酸介质中研究了N-癸酰吗啡啉(DMPHL)与磷酸三丁酯(TBP)对U(Ⅵ)的协同萃取。通过考察萃取剂浓度、二种萃取剂的浓度比、酸度、温度、盐析剂离子强度对萃取U(Ⅵ)的影响,确定了萃取机理,求出了萃取反应平衡常数K5,测定了萃取剂与协萃剂在不同浓度比时的协萃分配比。  相似文献   

18.
N-癸酰吗啡啉与TBP协同萃取铀(Ⅵ)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硝酸介质中研究了N-癸酰吗啡啉(DMPHL)与磷酸三丁酯(TBP)对U(Ⅵ)的协同萃取.通过考察萃取剂浓度、二种萃取剂的浓度比、酸度、温度、盐析剂离子强度对萃取U(Ⅵ)的影响,确定了萃取机理,求出了萃取反应平衡常数Ks,测定了萃取剂与协萃剂在不同浓度比时的协萃分配比.  相似文献   

19.
采用γ射线在室温、空气条件下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辐照,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法、特性牯度测定、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结构、流动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和空气中,通过γ射线辐照可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上引入含氧极性基团;UHMWPE经过γ射线辐照以后分子链发生降解,熔体流动速率增大,流动性得到改善;在一定辐照剂量范围内,γ射线辐照使UHMWPE的拉伸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增加,缺口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中子与γ射线辐照对屏蔽材料性能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了核设施的运行安全性。本研究以B4C/环氧树脂屏蔽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在1 MGy γ射线及叠加1.19×1015cm-2中子辐照两种辐照环境下屏蔽材料力学性能、断口组织形貌、特征化学产物及热稳定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持续约11.6 d的γ射线辐照及叠加持续约3 h的中子辐照后屏蔽材料力学性能持续降低,但均未降低到辐照前的50%以下,屏蔽材料在此条件下产生了辐照降解,但未发生失效。与单独的γ射线辐照相比,叠加中子辐照后屏蔽材料1H-NMR图谱δ=7附近峰的强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未继续发生苯环上C-H键的断裂。屏蔽材料热失重50%质量损失温度T50%由辐照前的526.3℃降低到了γ射线辐照后的453.2℃及γ射线叠加中子辐照后的463.9℃,屏蔽材料辐照后热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