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小牧  刘小文 《山西建筑》2012,38(12):95-96
利用Boussinesq解和Mindlin解分析了不同埋深圆形基础产生的地表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的变化规律,指出具有一定埋深基础与放置在地面上的基础相比,有小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并随埋深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
均质土地基上埋深条形基础 极限承载力系数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 Terzaghi提出的叠加公式为基础计算均质地基上埋深条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需要确定承载力系数及相应的埋深修正系数。一般情况是采用极限平衡法、滑移线法及上限分析法进行承载力问题的研究,但受假定破坏模式的影响,不同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差异,而有限元法并不事先假定破坏模式,其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通过在基础与地基土接触面及基础边缘土体内数值奇异点引入接触面单元,建立适用于埋深条形基础的理想弹塑性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利用在ABAQUS平台上开发的计算模块,对饱和不排水黏土地基、砂土地基及土体摩擦角与黏聚力均不为0的地基承载力问题进行系统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各系数随基础侧面粗糙程度、地基土强度参数、超载大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并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所给出的承载力系数及相应埋深修正系数的计算图表,可供基础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埋深基础的5个效应:Gibson效应、壕沟效应、边墙摩擦效应、挡土墙效应以及浮基效应;然后给出了简单实用的考虑埋深的基础沉降计算方法,最后对沉降折减系数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舒亚俐 《特种结构》1997,14(4):49-55
国内历次震害表明,没埋深的构筑物其动力响应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将有埋深的结构示为地面结构来进行动力分析。本文用Baranov-Novak分析方法,对给排水工程中常见的刚度较大的埋置构筑物进行了动力分析,考虑了埋深的影响和土与结构的作用,结果反映了实际震害的情况,并进而提供了与埋深相关的惯性力折减系数及其应用方法可供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埋深基础的5个效应:Gibson效应、壕沟效应、边墙摩擦效应、挡土墙效应以及浮基效应;然后给出了简单实用的考虑埋深的基础沉降计算方法,最后对埋深折减系数进行讨论,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国内历次震害表明,不同埋深的构筑物其动力响应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将有理深的结构示为地面结构来进行动力分析。本文用Baranov-Novak分析方法,对给排水工程中常见的刚度较大的理五构筑物进行了动力分析,考虑了理深的影响和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果反映了实际震害的情况,并进而提供了与埋深相关的惯性力折减系数及其应用方法可供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乌鲁木齐轨道交通浅埋暗挖法施工对管线沉降的影响,系统提出基于刚度修正的简化预测方法,并应用于管线沉降的预测。该方法先从工程经验、数值模拟及实测数据出发得到管线分布范围内地层沉降槽宽度与埋深的近似线性关系,基于地层损失不随埋深变化的假设求解地层最大沉降量与埋深的关系,即可求得无管线条件下地层沉降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再依据管线沉降刚度修正系数与管土相对刚度的关系对地层沉降进行修正,得到管线沉降的表达式和管线内力变形。研究表明,随着管线刚度增加,管线对土体变形的抵抗能力增强,管线实际沉降与原位置处的地层沉降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管线沉降曲线的沉降槽宽度增加,最大沉降量减小。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物桩基的初步设计与优化设计时,通常采用实体深基础法计算沉降,其计算准确性取决于经验系数的选择。《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给出的实体深基础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系根据上海地区69幢建筑实际资料得出,作者根据大量工程实际资料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如果不分条件一概采用该经验系数计算得出的桩基沉降将缺乏足够的保证率,因此在上海以外地区采用该系数需慎重。  相似文献   

9.
周艳坤  朱静  张越 《山西建筑》2014,(33):174-176
运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软件FLAC3D研究了当弹性半空间体内存在隧道时,布辛奈斯克解的适用性,通过布辛奈斯克公式计算得到了弹性半空间表面在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的地表沉降,与FLAC3D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运用FLAC3D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指出在运用布辛奈斯克公式计算含有隧道的土体地表沉降时,应充分考虑隧道埋深及其支护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沙漠地区砂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现有输电塔基础存在的不足,研发出索连板球基础。将室内相似模型上拔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对不同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基础位移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埋深比、球径及柱径对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及土体表面主破裂面半径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与土体变形演化的三阶段相对应,荷载位移曲线呈三段式变化;埋深比对基础极限抗拔力影响最大,且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极限抗拔承载力系数随埋深比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球体直径呈负相关关系,与水泥土柱直径呈正相关关系;土体表面主破裂面半径与埋深比、球径及柱径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