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尿管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尿管疾病采用输尿管镜技术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技术诊治了59例输尿管疾病患者。结果: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42例中39例成功,输尿管镜下取双J管3例,均成功,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和镜下置双J管14例中11例成功,发生并发症5例,占8.4%,其中输尿管穿孔3例,泌尿系感染2例,6例失败,腔内治疗总成功率为89.8%。结论:输尿管镜下取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疗法,其成功率与操作经验。技术熟练程度及对适应证的掌握等因素有关,在输尿管镜下取输尿管异物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112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2例,输尿管中段结石5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27例。结果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完全排净。结论激光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中通过输尿管扭曲的经验。方法 对157例输尿管结石合并明显输尿管扭曲的患者,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结果 经采用多种操作方法和技巧,149例输尿管镜通过扭曲的输尿管段并且手术获得成功,8例失败,改开放手术或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治疗。结论 输尿管扭曲是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取石常遇到的问题,应用一定的操作技巧,能使硬输尿管镜通过绝大多数扭曲的部位达到取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输尿管结石原发于肾脏,在通过输尿管时受阻停留下来。绝大多数进入输尿管的肾结石因足够小能顺利通过并进入膀胱。但是,一些结石因为较大无法通过,在输尿管某个部位停留下来。输尿管的3个生理狭窄常为结石停留之处,分别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连接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超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由彩超诊断输尿管梗阻原因并经手术、病理及体外震波碎石术等方法证实的12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尿管结石101例,输尿管狭窄5例,输尿管囊肿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2例,输尿管周围肿瘤压迫4例,宫颈癌、膀胱癌浸润输尿管口共6例,输尿管息肉1例,诊断正确率92.18%。结论彩超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肾盂积水均为输尿管狭窄、梗阻所致。产生输尿管狭窄、梗阻原因大致为两方面:先天性输尿管畸形或后天性机械性梗阻。先天性输尿管畸形包括输尿管囊肿,瓣膜,腔静脉后输尿管、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等。后天性机械梗阻包括肾盂、输尿管结石、炎症、肿瘤、创伤原因产生的输尿管狭窄、梗阻。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常见部位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上输尿管狭窄)以及输尿管膀胱交界处,两者发病率约为2:1。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上输尿管狭窄四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成人输尿管囊肿合并囊内结石一例报告渤海石油医院外科吴克卫,周茂森输尿管囊肿系指输尿管口梗阻所致的输尿管下端囊性扩张。因凸入膀胱内,又称膀胱内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开口囊肿。囊肿外覆膀胱粘膜,内衬输尿管上皮,其间为肌纤维及结缔组织。本病多属先天性,常发生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腔内分期治疗疗效。方法对21例输尿管结石,一次腔内碎石难以成功的患者采用分期治疗。结果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因输尿管狭细,改开放手术,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过程中部分结石上移,均行ESWL治疗,无>0.4cm结石残留,随访12个月未见结石复发,均无输尿管穿孔、撕裂。腔内分期手术发现输尿管内径均有明显增宽,8.0-9.8F输尿管硬镜能到达结石部位或肾盂;输尿管被拉直,扭曲明显改善。结论输尿管结石腔内分期治疗减少强行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治。方法报告17例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左侧11例,右侧4例,双侧2例,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等检查。17例中行肾输尿管切除术2例,肾造瘘2例,1例一个月后行肾输尿管切除术,1例三个月后行输尿管裁剪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工期行输尿管裁剪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3例,间断性双J管置入1例。结果14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患侧肾输尿管积水均减轻,肾功能好转或正常。结论B超、IVP等检查是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主要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是及早手术、去除病因、解除梗阻、保留和恢复肾功能。理想的手术方式是输尿管裁剪修整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995年间收治成人型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15例。其中合并输尿管结石5例.其他畸形2例。术前确诊9例,术中及再入院确诊6例。治疗方法:行输尿管再植6例,输尿管裁剪3例,膀胱壁瓣输尿管吻合3例,单纯输尿管取石3例(其中2例以后再入院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患肾切除2例。随访复查:输尿管再植6例,输尿管均明显缩小.肾功能改善。膀胱壁瓣输尿管吻合3例,2例接近正常,1例失访。输尿管裁剪3例,2例有改善,1例失访。该文就成人型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及术式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结石原发于输尿管甚少,一般肾结石向下移动进入输尿管而成为输尿管结石,结石下降过程中可引起输尿管痉挛,诱发肾绞痛,因此,患往往因急腹症入院。本就近期因急腹症来我院的66例输尿管结石患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28~53岁,平均37.2岁。临床表现为泌尿系症状,无特异性。6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4例行输尿管CT检查,1例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术前均获明确诊断。手术方法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后随访10个月~5年,临床症状消失,吻合口无狭窄,肾脏积水减轻。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输尿管发育畸形,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并CT检查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较为准确可靠,手术方法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和疗效,方法:我院自2002年-2003年,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46例,在硬脊膜外麻醉下,直接经尿道插入F7.5/9.5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达结石位置,插入光纤,激发激光粉碎结石达1mm以下,术毕留置双J管2~4周。结果:51侧输尿管结石,44侧碎石成功,2例输尿管穿孔改开放手术,2例术后高热。结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我们对46例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镜及钬激光碎石治疗疗效满意,同时具有安全,组织损伤小、碎石功率高、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350例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采用斑马导丝引导下进镜法对3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350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276例,3例进镜失败,成功率为78.9%;2例患者出现术中输尿管穿孔,术后并发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手术并发症为1.1%。结论输尿管镜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采用在斑马导丝引导下进镜,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可提高取石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肾积水患者术前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尿路造影或肾穿刺造影,计算机断层X线扫描(CT)确诊后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切除异位血管或切除受压部分输尿管后行肾盂剪裁,肾盂输尿吻合术(成形术),腔静脉后输尿管则切断静脉后输尿管,输尿管断端吻合术。结果手术证实异位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10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梗阻2例。术后半年-2年随访,肾脏、输尿管积水明显改善,肾功能改善良好。结论血管压迫是输尿管和肾积水的常见原因之一;B超、IVP,逆行肾盂造影或肾穿刺造影并结合CT为诊断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常用方法:手术仍是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总结23例小儿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全部病例经B超、CT、TVU及膀胱镜等检查确诊,其中19例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或囊肿切除加膀胱输尿管再植术,2例经尿道内窥镜囊肿切开术,2例下肾段发育不良或没有功能而行全肾输尿管切除术。结果14例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术,5例囊肿切除加膀胱输尿管再植术,除1例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术后反复泌尿系感染而再行输尿管残端及囊肿切除术外,均一次手术治愈。结论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或囊肿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是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对膀胱内囊肿、新生儿输尿管囊肿及输尿管囊肿合并严重泌尿系感染者,可先行经尿道内窥镜囊肿切开术。  相似文献   

17.
膀胱结石     
输尿管结石原发于肾脏,在通过输尿管时受阻停留下来。绝大多数进入输尿管的肾结石因足够小能顺利通过并进入膀胱。但是,一些结石因为较大无法通过,在输尿管某个部位停留下来。输尿管内有三个结石易停留的狭窄,分别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在等待观察患者结石自行排出或采取ESWL、URS、PCNL或开放手术治疗之前,必须先明确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以及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诊处理。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输尿管囊肿或囊肿样扩张,为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囊肿为膀胱粘膜所覆盖,内层为输尿管粘膜,其间有肌纤维及结缔组织。在婴儿中发病率较高,多为双侧性。常伴有其它发育异常,如输尿管重复、异位输尿管开口、输尿管先天性狭窄等。临床症状多是由于输尿管囊肿引起阻塞所致,可有感染,产生膀胱刺激征,有时可发生囊肿向尿道脱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行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IVU)明确诊断后,11例行上肾段和输尿管切除,4例行囊肿切除,膀胱输尿管抗反流输尿管再植术。结果 术后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无尿路感染。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无输尿管反流;IVU显示输尿管,肾盂无扩张。结论 上肾段输尿管切除及囊肿切除加膀胱输尿管抗反流再植术是治疗小儿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32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中段结石8例,下段结石19例.[结果]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的排净例数分别为4,7,18例.[结论]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