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结果:痊愈22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本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温肺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方法 将6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为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牛黄熊胆川贝滴丸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牛黄熊胆川贝滴丸结合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远远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同时不良反应少.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药价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慢性支气管炎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研究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上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笔者运用止嗽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探讨,制定了温阳通络法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法则,并自拟温阳通络止嗽方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芳 《福建中医药》2005,36(5):56-56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特征.严重时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因此,提高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水平,延缓病情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我科护理人员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采取治疗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以老年人多见.本文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情况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6.
986例慢性支气管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根据国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方案,对延长县医院1998~2007年986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是否吸烟、性别、季节气候变化、年龄以及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关.根据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关键是要戒烟、防治感冒.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细菌感染,或物理与化学的刺激所引起的支气管和气管的急性炎症.疲劳、受凉、上呼吸道感染等,是导致本病的诱因.慢性支气管炎多由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转变而成. 支气管炎发病时很像感冒,表现为刺激性咳嗽,1 ~2天咳痰,开始为黏液脓性痰,或痰中带血丝.若久治不愈症状可逐渐加重,咳嗽长年持续,以老年人为多见.患者痰吐入痰缸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黏液,中层为液体,下层为脓痰.有的患者有喘息和哮鸣音,常伴胸骨后痛、疲倦、全身酸痛等症状.本病秋冬季发病率高,春暖花开时缓解,久治不愈可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食疗药膳对慢性支气管炎轻者可以治愈,重者可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防治与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将60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30人开展健康教育,分析两组发病率统计学意义.结果 :98%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渴望掌握有关老慢支自我保健知识.60例病人共发病33例,其中对照组发病24人,发病率为80%,实验组发病9人,发病率为30%,两组统计学检验P<0.01.结论 :过去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收效不佳.开展健康教育,方法必须通俗易懂,使受教育的病人均能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慢性支气管炎自我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9.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和多发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1].该病患病率高,而且反复发作易使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对于降低其患病率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氨溴素、地塞米松混合液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5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阳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3):140-141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长期咳嗽、痰多,或伴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咳嗽"、"痰证"、"痰饮"、"喘证"等范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本病患病率为2.5%~9.0%,病程缓慢,易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动脉高压.在社会日趋老龄化的今天,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较为重视的研究课题.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现将近年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