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主要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为17例,死亡率为85.0%,当患者衰竭的器官在四个以上患者的死亡人数为20例,死亡率为100.0%。结论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死亡率较好,且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应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早期的识别,较早的识别方便早期诊断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肾前性因素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2例,甘露醇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3例老年人占26例。经治疗后有21例肾功能恢复,6例基本恢复,13例无效,17例死亡病例中有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脑水肿、脑肿胀、脑疝。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老年人乡见,甘露醇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正>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临床上并非少见,是重型颅脑损伤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我院ICU病房和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中,有26例并发MOF,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1988年至1994年住院的颅脑损伤病例共876例。其中属于重型颅脑损伤的271例,发生MOF26例,发生率9.6%。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17—62岁,平均40.5岁。 1.2 MOF的诊断标准参照Knaus等制定标准。即颅脑损伤后(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衰竭)同时或相继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定为颅脑损  相似文献   

4.
3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的口腔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的口腔护理的方法。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结果:3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口腔护理后有口臭2例,疱疹1例,无溃疡,糜烂等情况发生。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进行认真的口腔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和有满意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高凝状态的护理策略.方法:通过探讨5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凝状态病人的护理策略,总结该类病人的护理体会.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会出现高凝状态,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改善病人的预后.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高凝状态的护理是有章可循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6例中治愈14例,治愈率38.9%,死亡18例,病死率50.0%,长期昏迷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护理过程中积极加强易受影响器官如呼吸、消化各系统的功能保护和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各种诱发因素和器官的受累个数,是降低其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控制不好,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并严重影响预后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出血的预防是治疗的关键。现就我科2001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分析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及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7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并发症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各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5.4%,其中肺部并发症居首位(28.7%),其余依次为水电解质紊乱(23.2%)、应激性溃疡(14.4%)、心功能不全(13.6%)、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并发症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3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3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分析,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方法:对3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系统护理,早期头部冰敷,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若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结果:在300例病例中,有45例病人出现过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医生采取处理。结论:熟悉颅脑损伤护理基本理论,认真观察病情,采用正确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林浩 《海南医学》2008,19(12):41-4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的方法及合理性。方法对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即实施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EN),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的营养支持。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7d、14d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未出现明显异常,肠内营养期间无严重腹泻,腹胀等并发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对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病率为 1 6%~ 47%。早期文献报导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病出血者死亡率高达30 %~ 5 0 % [1 ] ,严重地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 ,如何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有效的救治 ,是提高病人救治率的重要步骤之一。1 992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1 84例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2 7例 ,经过留置鼻胃管、禁食、西米替丁、雷尼替丁预防性静脉推注 ,奥美拉唑、凝血酶、云南白药鼻胃管推注及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灌胃、输血等治疗 ,无 1例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  相似文献   

12.
胡明伟 《中原医刊》2009,(15):61-6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病因素与救治方法。方法对近年收治的4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胃肠道发生率高且常先受累,死于MODS 34例,死亡率79.07%,死亡率随着功能衰竭的器官数量增多而增高,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100%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死亡率高。对MODS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有效降低其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962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死于MOF 36例(死亡率78.26%),死亡率随着功能衰竭的器官数量增多而增高,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100%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死亡率高.强调对MOF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治疗上的统筹兼顾,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3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分析,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方法:对3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系统护理,早期头部冰敷,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若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结果:在300例病例中,有45例病人出现过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医生采取处理。结论:熟悉颅脑损伤护理基本理论,认真观察病情,采用正确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7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52例早期气管切开(时间≤2h),21例未早期切开或延迟切开(>2h).比较两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 52例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死亡17例,病死率32.69%,未经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12例,病死率57.10%. 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及合并胸部外伤者宜早期行气管切开,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陈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43-114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不清,不能主动进食。尤其是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对能量的需要有所增加,使肌肉蛋白的分解代谢加速,多致病人在伤后数日内即有尿氮、肌酸、磷、钾等排出量增多,如果外源营养及能量有欠缺,机体将进入负氮平衡状态。因此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外科2004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及护理附属医院急诊科史爱珍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其它部位的复合伤,其病情严重,来势凶猛,在临床上有突变、多变的特点,死亡率较高。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病人中约70%死于伤后48小时内,如何做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诊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往往因原发病情较重,难以及时发现,且其症状迟发,易误诊为颅内血肿,病死率可高达38%[1].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216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脑梗死患者2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常因脑、脑干损伤而出现长时间昏迷,舌根后坠,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气道分泌物增多。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提高血氧饱和度,常常需要行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做好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手术后病人的护理,对防止或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生存机会和生存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43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对其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统计,以探讨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出现低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总结近5年我科收治的24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23例病人低血钠症状恢复正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发现低钠血症的原因并及时处理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