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桂  杜少雄 《光明中医》2009,24(3):517-517
"火郁发之"是一种鼓动正气、因势利导、驱邪外出的治则,务使邪透而不伏、邪去而不伤正为"发"之宗旨,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宾学森 《中医杂志》1996,37(5):275-276
1 发腠理而除“燔炭”李某某,女性,20岁,1986年盛夏诊。患者因持续高热1周不退,在内科住院诊治,查血象不高,肥达氏反应阴性,血培养(-),虽经摄X线胸片、B超肝胆等多项检查,均未见异常,诊断不明确。治疗先后用过热可平肌注,氨基比林注射,又用过多种抗生素肌注与静脉点滴无效,再用酒精擦浴、冰块外敷等。结果体温非但不降,反而从40℃上升至41.5℃。乃延中医会诊。患者面赤,身火热而无汗,皮肤灼热如燔炭,四  相似文献   

3.
薛伯寿  薛燕星 《中医杂志》2004,45(11):862-864
中医认为,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又曰:"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在生理状况下,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升清降浊,营卫通行,气煦血濡,经脉和畅,以保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一旦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造成气机失常,壅滞不通,郁结不舒而导致诸郁证.正如戴思恭所说:"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者而不得变化也.""火郁"一证,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此后,<丹溪心法>所论"六郁"中又有"热郁"之说.  相似文献   

4.
温阳理论早在《伤寒论》中就有记载,儿科温阳学派源于南宋陈文中,力倡固养小儿元阳,以擅用温补扶正治疗见长。清代后期随着温阳学派的发展,温阳法在儿科临床得到重视。近代儿科名医徐小圃注重阳气,善用温阳,常以大剂辛热之姜附治疗小儿疾病。  相似文献   

5.
浅谈“火郁发之”罗珍春(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景德镇333000)关键词火郁发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导意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本论原是阐述五运之郁的治疗,张景岳说:“天地有五运之郁,...  相似文献   

6.
郁病常见于内科疾病,亦可见于皮肤科疾病;可单发,也常见于其他多种疾病中。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郁滞不得发越,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1]的五气之郁(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丹溪心法》[2]的气、血、痰、火、湿、食等的六郁,《赤水玄珠》[3]的五脏平气自郁以及《景岳全书》[4]的怒、思、忧、惊、恐等情志之郁。狭义是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气机郁滞,日久必然化火,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而"火郁"即当"发之",其深意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7.
“火郁”及“火郁发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火郁”的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遏郁停结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运用这一机理,对金元医家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关于火热病的论述进行剖析。并在“火郁发之”的启发,针对火郁的原因,提出了发散、疏通、消导、疏肝、祛瘀、化湿、升阳等火郁证的治法。  相似文献   

8.
<正>"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涵盖了火郁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对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且此治法临床应用广泛,内、外科疾病均可,经历代医家实践使得其理论内容逐渐发展完善,现对其简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火郁发之”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论述六气变异,五郁之治,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之谓。王冰注“达,发,夺,泄,折”五法,为“吐,汗,下,解表、利小便,抑冲逆”,引起后世医家争论,使五郁之治法愈辨愈明,愈争愈详,得到不断发挥。笔者仅就“火郁发之”对火热病证的治疗指导试作论述。纵观中医的发展,概由《内经》提出治疗原则和大法,尔后经过历代医家深化为具体治法。联系“火郁发之”原文,郁者,结滞不通也,本指自然气候变化反常,如夏应热而反寒致火热之气被郁,治疗时应本着升发疏散的原则,以恢复心气的正常功能,意在强调…  相似文献   

10.
11.
12.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论述六气变异,五郁之治,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之谓。王冰注“达,发,夺,泄,折”五法,为“吐,汗,下,解表,利小便,抑冲逆”,引起后世医家争论,使五郁之治法愈辨愈明,愈争愈详,得到不断发挥。...  相似文献   

13.
刘建设  薛燕星 《中医杂志》2011,52(22):1973-1974
"火郁发之"即是对火郁之病,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透邪外出,以达到气机调畅,开合、升降、出入协调,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从而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使此法不仅运用于外感热病,亦适用于内伤杂病。尤其"伏毒"致病说的兴起,对于一些疑难病、重病治疗开辟新思路,"热毒内伏"及时运用"发之"之法有效。  相似文献   

14.
吴深涛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学验俱丰。吴师辨治内伤发热,师宗东垣,治疗多由中焦脾胃着手,调节气机之升降,斡旋中州,兼顾四傍。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良多,现将吴师治疗发热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内伤发热案李某某,女,66岁。2011年7月18日初诊。患者因外感而发热近一周余,体温38℃左右,头稍痛,不咳,无痰,偶觉咽痛,胸闷,时有气短,终日困倦乏力,头目昏沉,数欠伸,嗜眠睡。曾服用解热镇痛西药发汗后,身热稍退,但过后热象又起,且身体困重,头目昏沉不清有日渐加重之势,遂求治于吴师。  相似文献   

15.
"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为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之一,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清酒、熟蜜组成。升降散虽是治疗温病之方,但谨守因郁致火之病机,其用药特点以清、透为主,适用于气机升降失调,郁热外出不畅之证。  相似文献   

16.
吴继廷 《山西中医》2001,17(6):22-22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 ,由于发病机理不同故可产生不同发热证候。笔者在临床诊治中遇老年发热病案 2则 ,介绍如下。例 1:邓某某 ,男 ,70岁 ,农民 ,1999年 10月 30日初诊。3个月前 ,突患恶寒发热 ,体温 39.5℃左右 ,连续数日 ,经西医抗生素、激素输液治疗后热退。一周后发热恶寒又至 ,体温 38℃左右 ,已 2月余 ,虽经多家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屡用西药及中药解表发汗清热攻下之剂均收效不佳 ,故来院医治。刻诊 :恶寒发热往来如疟 ,发无定时 ,热后寒颤 ,日晡益甚 ,头昏沉 ,身困重 ,肢节酸懒乏力 ,脘痞胸闷 ,时有泛恶 ,口苦纳呆 ,食不知味 ,口干…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角度阐释焦虑之症,病机根本在于肝气郁滞,导致气机阻遏,不得宣泄,郁而化火,继而出现一系列"火郁"症状,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所致。"发之"是治疗火郁证的总治则,以升散透达等治疗方法,配合风药轻清上浮之性,使气机畅达,郁火自散,机体气血流畅,恢复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为临床上治疗焦虑症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仅就有关"火郁发之"的意义及临证运用进行探讨。通过案例阐述了"热者寒之"与"火郁发之"的有机结合才是治疗火郁的不易法则。  相似文献   

19.
徐静 《江苏中医药》2010,42(12):48-49
笔者从事呼吸科临床工作多年,观察到湿热郁阻于肺的证型日益增多,且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病情轻重迥异,但多缠绵难以速解,或反复发作。临床疾病除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之外,支气管哮喘、弥漫性肺疾病、肿瘤亦为常见,不久前肆虐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导致的重症肺炎中.湿热证型较多,且湿热型体质者为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20.
“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主要强调了邪气不得外越的病机及其治法。自古以来,热病是否能用灸法治疗一直是各大医家探讨的热点。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提到“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比灸其上百壮”,阐述了因热邪积聚所致的痈疽可用灸法治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到“治心实热,不能食,胸中满,隔上逆气,闷热,灸心俞二七壮”,也说明了灸法可用来治热病,佐证了“灸之所宜”的观点。张仲景则有不同的见解,他提出“病在三阴宜泻,病在三阳宜针”,认为热病禁灸。《伤寒论》里有多种灸法治疗热病导致病情加重的病案,对后世影响颇深,使得部分医家反对灸治热病,认为其与内经所提到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相悖。针对这样的情况,试图围绕“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的运用这一课题,在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热邪伏于体内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以因势利导、开合腠理和引热外出的治疗方法,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探讨了“火郁发之”理论在灸法治疗热证的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证明了灸法治疗热病的功效,可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通过研究,发现“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