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性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确立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某大学1~3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体检女生46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经前期的症状及行经期间的一般症状。结果进行问卷调查460份问卷,有效455份,有效率为98.9%。结果表明61%以上的青春期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症状出现。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发生改变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加重原因,大多与情绪波动、环境变化、生活习惯改变、经期体育活动、学习紧张等有关,52%的青春期女性对月经的改变及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加重有思想顾虑。结论青春期女性尤其是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性心理是预防治疗月经失调及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有效处方。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影响女生正常月经调节因素的顺位依次为环境因素、生物因素、气质特征及负性生活事件;不同专业、考试的心理压力以及体育运动对正常月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由于女性存在特殊的生理周期变化,约31%~60%的女性癫痫患者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通常把女性癫痫患者中,癫痫发作频率在月经周期的某个时期显著增加,称为月经性癫痫(catamenial epilepsy)。并且根据癫痫发作所集中的时期不同,将月经性癫痫分为月经型、排卵型和黄体功能不全型[1]。本文就月经性癫痫的概况、影响因素及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失眠、体重增加和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是较少引发失眠、体重增加和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适合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4.
李欣 《首都医药》2005,12(15):48-49
女性在月经周期的性反应随着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女性性欲最强的时期是在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或者刚刚结束。  相似文献   

5.
孙黔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07-2508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病患者月经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3例住院且生活自理性差的女性精神病患者的月经护理进行分析,主要是探讨女性患者月经期容易出现的精神症状和生理、心理变化等特点,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23例患者均达到了护理要求.结论 加强女性精神病患者的月经护理,对改善病房整体管理、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医药保健杂志》2004,(8B):55-55
很多女性。尤其是经常唱卡拉OK的女性和从事演艺、教师等职业的女性。在经前一周或月经期间,会发现声音没有平时那么好听,变得沉闷、干涩、沙哑,音调变得低沉。音量变小,唱歌和说话时也特别容易累,月经期一过又恢复常态。据统计,这种现象在成年女性中占6成以上。以月经来潮前1—2天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素文  田金华  吴月芳  王少英 《河北医药》2011,33(23):3664-366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疾病,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由于排卵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月经、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性改变,不孕、痤疮、肥胖、多毛及脱发,是导致生育期女性月经紊乱与不孕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由于患者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体征及肥胖、  相似文献   

8.
血属阴。女性生理特点有月经和怀孕、哺乳,均以血为用。故《黄帝内经》指出:“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因此,“秋冬养阴”对于女性而言更为重要。然而,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质、未病或已病状态也有不同情况,养阴之法,又应因人而异。12~20岁的青春期女性肾气旺盛,阴血未伤。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减少,易发生潮热出汗、月经紊乱、生殖道感染等症状,给广大女性带来痛苦。我院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保定地区1998名已婚女性(包括998名围绝经期女性和1000名非围绝经期女性)进行女性病体检,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月经周期变化与吸毒方式、吸毒时间、吸毒剂量的关系及躯体脱毒后月经恢复情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既往月经情况及吸毒后月经变化等,选取了425例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月经紊乱以闭经及月经周期延长多见;月经紊乱发生率随吸毒剂量增加、吸毒时间延长而递增;注射毒品比其他吸毒方式更易引起月经紊乱;戒断毒品6个月内97.8%的吸毒者月经可恢复正常.结论:海洛因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能存在显著影响,但为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34例女性不孕症病人进行了233个月经周期的实时超声显像监测,主要观察子宫、卵巢的形态、大小、卵泡生长发育及排卵情况,依据卵泡生长发育和排卵情况的不同分成6种类型,对于在1个月经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性激素治疗女性不孕症,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和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毒品流行的新趋势。甲基苯丙胺有强大的神经兴奋能力,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均有明显的影响。它不仅导致强烈心瘾、类精神分裂样反应、控制和认知能力的下降、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也可以引起月经紊乱、胎儿功能窘迫等,危害女性的生殖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引起甲基苯丙胺滥用女性月经紊乱的原因及其潜在影响。研究招募了113名目前正在强戒所强制隔离戒毒的育龄期女性,平均年龄为23岁(17~45岁),强制隔离时间为1~23个月不等,强戒前甲基苯丙胺的平均使用量为0.5 g.d-1,4 d/周。在采集详细妇科病史后,隔日空腹抽血,并测定血液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泌乳素、孕酮、雌激素和睾酮的水平。结果显示,55%的患者在使用甲基苯丙胺后出现月经改变,其中37%的使用者表现出明显的月经紊乱。在成功抽取血样的86名病患中,有59(69%)名的女性宣称目前有周期在21~40 d内的规律月经来潮,但仅23(27%)名女性激素水平无明确异常。在激素水平异常者中,以下丘脑调节紊乱(表现为单纯性无排卵月经)最多见,也可见垂体抑制和卵巢功能低下者,有4人存在明显的泌乳素水平低下。多因素回归分析未发现激素紊乱类型与患者年龄、甲基苯丙胺用药史和强戒隔离时间等存在明确联系。本研究显示,甲基苯丙胺所导致的女性性激素紊乱最有可能是通过其对中枢的调节实现的。推测长期使用甲级苯丙胺可能通过兴奋多巴胺系统,导致泌乳素水平的相对降低,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抑制垂体功能,引起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的低下,从而进一步引起卵巢功能低下。但这种假设仍需进一步动物实验加以证实。女性甲基苯丙胺等神经兴奋剂的敏感性较男性更高,且更易发生抑郁、焦虑等心境障碍,性激素调节的改变是否造成女性对甲基苯丙胺易感性增高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3.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而出现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多发生于45岁左右女性,症状轻重不一。除月经异常外,尚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心烦易怒、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腰酸肢体乏力及水肿等。上述症状多参差出现,时间可迁延1-3年之久。  相似文献   

14.
月经来潮是女性性周期的开始,它标志着女性青春期发育进入成熟阶段。为了解和研究青岛市四方区中小学女性月经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青春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我院于1999年5月对四方区部分中小学女生进行了月经状况的回顾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一直居住在四方区的中小学女生,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象为9周岁以上的女性,  相似文献   

15.
李茸茸 《北方药学》2023,(9):194-196
痛经是青年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从中医学角度来讲,痛经是由寒客冲任、气血相搏导致子宫、冲任以及气血失畅,所以女性在月经前与月经时期可能会出现气血瘀塞、冲任等情况。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备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等功能作用,对于痛经有一定治疗作用。本文就针对痛经治疗中少腹逐瘀汤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女性一生中要经历几个特殊时期,自青春期开始,所有女性都要经历生育期、围绝经期(即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生育期是指从第一次正常月经开始直到正常月经终止这一年龄段,一般来说,其起始年龄在15~18岁之间,到45~50岁终止(也有个体差异)。女性在生育期,一旦怀孕,可能会发生女性特有的心血管疾病,如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和子痫;也可能发生围生期心  相似文献   

17.
张石革  刘风林 《中国药房》2002,13(3):189-190
妇科用中成药包括调节月经药、治疗妇女经期疼痛 (小腹、腰部疼痛 )药、妇女更年期用药和止带药。主要通过口服途径给药。1调节月经药女性在一生中要经历从发育、成熟到衰老的过程 ,约自14岁开始月经来潮 ,50岁左右绝经。育龄妇女生殖系统呈现出特征性的周期变化 ,最显著的外在表现就是周期性的阴道出血 ,即月经 (例假 )。成年妇女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 ,子宫内膜在这个周期中发生着3期变化 ,即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异常和月经量异常 ,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不定期、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等。用于月经量过少…  相似文献   

18.
有些女性在月经前常出现一些不适,如头痛、失眠、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周身疼痛、四肢浮肿、腹胀、腹泻等。由于这组症状总是出现在月经前,因而医学上称之为经前期紧张症。出现的症状可以是一种或几种,一般在经前7~14天出现,经前2~3天最明显,月经来潮后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19.
月经血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娜  刘复权 《河北医药》2010,32(21):3068-3070
月经是女性随着卵巢激素的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子宫内膜层血管的出血,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测定月经血量的多少及变化,对月经疾病及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月经血量的研究方法有多种,月经失血图法简捷、准确,可用于临床推广。取月经血进行生化指标和病原体检测的研究并不多,但涉及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住症(endometriosis EMS)的发病状况和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7年9月问哈医大四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41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发病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痛经、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痛、不孕).临床病理类型进行统计.比较EMS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情况,统计各种临床病理类型中不同症状出现的情况.结果:本组资料中418例EMS患者90%集中在25~50岁,其中大于等于46岁女性占20%.有14例绝经后女性发生EMS占3.3%痛经在混合型中发生率最高,内在型次之,外在型最低.结论:EMS的发病年龄随女性绝经年龄的推迟而推后,混合型中痛经发生率最高,内在型次之,外在型最低.内在型最易引起月经改变,外在型引起月经改变最低.不孕几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