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合谷、内关穴揿针防治直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直肠癌术后选择FOLFOX6方案进行静脉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化疗当天静脉输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预防性止吐,观察组同时予合谷、内关穴揿针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合谷、内关穴揿针治疗配合止吐药物能较好地防治直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
内关穴皮内针埋针对乳腺癌病人化疗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蔚 《山西护理杂志》2012,(10):2641-2642
[目的]探讨内关穴皮内针埋针对乳腺癌病人化疗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选择CEF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化疗当天静脉输注格雷司琼3mg,观察组同时实施内关穴皮内针埋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控制恶心、呕吐程度的效果。[结果]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内关穴皮内针埋针配合止吐药物能较好地缓解乳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3.
郑蔚 《护理研究》2012,26(28):2641-2642
[目的]探讨内关穴皮内针埋针对乳腺癌病人化疗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选择CEF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化疗当天静脉输注格雷司琼3 mg,观察组同时实施内关穴皮内针埋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控制恶心、呕吐程度的效果.[结果]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内关穴皮内针埋针配合止吐药物能较好地缓解乳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缓解肝癌介入术后病人疼痛、恶心呕吐不良症状体验的效果。[方法]选择首次行肝癌介入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太冲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依次进行按摩。无效样本剔除后,在术后6h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对两组病人疼痛、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病人疼痛、恶心呕吐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人疼痛、恶心呕吐不良症状体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皮内针埋针内关穴对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VN)的作用,同时分析埋针时间与临床护理收益的关系,比较不同埋针时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POVN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配为24h内关穴皮内针埋针护理组、48 h内关穴皮内针埋针护理组和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每8 h统计1次POVN事件次数,并对患者恶心呕吐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果 各护理组术后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0~24 h内24 h皮内针组和48 h皮内针组较一般护理对照组均显著降低Ⅱ度及以上恶心程度(P=0.020、0.038),其中8~16 h、16~24 h内各皮内针组均较一般护理对照组恶心程度减低。术后8~16 h、16~24 h内皮内针护理组术后呕吐患者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术后24~48 h各护理组POVN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48 h皮内针组揿针按压疼痛较24 h组增多(P=0.045)。结论 内关穴皮内针埋针护理不能改善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但与常规护理相比,皮内针护理显著改善恶心程度,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按压内关穴对妊娠剧吐病人恶心呕吐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妊娠剧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双侧内关穴位按压,每天早中晚各1次,每次每穴按压10min,连续按压7d。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当天和干预后第8天采用妊娠专用恶心呕吐量化表(PUQE)和妊娠恶心呕吐生活质量量表(NVPQOL)评估病人恶心呕吐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PUQE评分和NVPQOL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按压内关穴能减轻妊娠剧吐病人恶心呕吐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揿针埋针预防骨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经验。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完成关节镜清理术的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90例参与研究,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45例/组)。对照组在术后开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揿针埋针护理,两组均护理观察2周,对比疼痛评分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护理第1周、护理第2周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尤其研究组的这两周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减轻;护理期间研究组的恶心、呕吐发生分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均存在差异。结论揿针埋针能有效预防骨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也可有效发挥镇痛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杨玲  夏超  杨丽萍  费超男 《天津护理》2022,30(1):98-101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揿针埋针联合托烷司琼在预防铂类化疗药物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每次化疗前给予托烷司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次化疗前给予揿针埋针合谷、内关、足三里.比较两组化疗第1~7...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揿针减轻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内关穴、足三里穴揿针干预。比较2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 结果 研究组恶心、呕吐程度均轻于对照组(Z=2.364,P=0.018;Z=2.112,P=0.035)。 结论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内关穴、足三里穴揿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对术后化疗病人顽固性呕吐的影响。[方法]对选择46例术后化疗顽固性呕吐病人在疗程开始的第4天给予穴位按压干预,观察干预后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病人恶心程度降低,头晕不良反应减少,第5天~第7天发生呕吐控制效果明显。[结论]穴位按压可改善术后化疗病人顽固性呕吐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陈芬荣  汪敏 《护理研究》2015,(8):990-992
[目的]探讨隔姜艾灸疗法对肺癌化疗病人胃肠道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入选的临床一线铂类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肿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隔姜艾灸中脘、足三里穴,采用1990年欧洲临床肿瘤会议推荐的恶心呕吐评价标准及食欲改善程度测定病人化疗前、急性期、化疗后胃肠道毒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胃肠道毒副反应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两组化疗后生理、社会/心理、情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姜艾灸疗法能够改善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症状及食欲情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揿针埋针技术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或肾囊肿且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揿针埋针疗法。比较两组病人腹胀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16.7%,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3.3%,均低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为40.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0.0%);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为(19.6±3.5)h,首次排便时间为(41.2±13.1)h,术后住院时间为(7.5±2.1)d,均短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为(40.4±7.3)h,首次排便时间为(66.7±12.2)h,术后住院时间为(11.5±1.8)d];观察组术后6 h疼痛VAS评分为(3.03±0.72)分,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1.70±0.53)分,均低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揿针在防治骨伤科术后恶心呕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按照骨伤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揿针干预。观察两组术后0~48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0~48 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x~2=12.722,P0.001,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Z=-3.147,P=0.0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干预期间未发生晕针等情况。结论揿针治疗能明显减少骨伤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并减轻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联合按压内关穴治疗术后全身麻醉复苏期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全身麻醉复苏期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病人在托烷司琼治疗恶心呕吐同时给予双侧内关穴按压5min;对照组单独使用托烷司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0min、30min时恶心呕吐程度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10min时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30min时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和治疗有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按压内关穴治疗术后全身麻醉复苏期恶心呕吐即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防治顺铂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50例接受含顺铂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使用常规止吐治疗加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对照组使用常规止吐治疗加安慰剂贴敷涌泉穴。每天1次,每次8h,连续使用7d。比较两组病人化疗开始后第1天~第7天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化疗后第1天~第7天,观察组恶心发生率为7.4%~59.3%,对照组恶心发生率为8.7%~91.3%,第4天~第6天对照组恶心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联合常规止吐方案可降低含顺铂联合化疗后恶心的发生,并将呕吐的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及延伸服务在结直肠癌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寻求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实施临床路径及延伸服务的110例结直肠癌术后病人作为观察组,2013年7月—2014年6月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10例结直肠癌术后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检查费用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病人,对疾病护理、健康教育、院外随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实施院外延伸服务后,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和院外延伸服务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病人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耳穴埋籽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干预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缓解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n=47)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n=49)加以实施耳穴埋籽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干预。比较两组化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治疗7 d后的恶心呕吐分级、发作频率及持续天数。结果:观察组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发作频率及持续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程度及呕吐程度0度比例较对照组更高,而呕吐程度Ⅲ度比例更低(P0.05)。结论:耳穴埋籽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确可明显减少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作频率,并降低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我科100例首次接受大剂量顺铂化疗病人迟发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探讨院外护理方案。[方法]化疗第1天和第2天由护士观察病人恶心、呕吐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填入观察表,化疗第3天~第5天病人自己观察或家属协助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入观察表内。[结果]化疗第3天~第5天,100例病人中发生2级恶心40例、2级呕吐26例,3级恶心19例、3级呕吐9例,较化疗第1天和第2天症状发生率升高。[结论]关注病人院外迟发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对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雪莲 《全科护理》2013,11(10):912-9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妇科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病人化疗第3次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QLQ—C30)量表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EORTCQLQ—C30量表评分中功能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食欲丧失、失眠、便秘、腹泻症状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橙皮对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MVD术后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以常规方法控制症状,研究组加以橙皮蘸取少量新鲜橙汁置于口唇处。持续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h发生恶心、呕吐的人数,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程度评分,总结疗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且严重程度较轻(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第2日食欲恢复良好。[结论]橙皮对MVD术后恶心、呕吐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