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叶女士问: 我的孩子两岁半,很顽皮,带他出门的时候,他常常不愿意让大人牵着手好好走路,老是喜欢自己乱跑.每次带他出去,我都感到很吃力,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2.
张经理的儿子上初中了。可是夫妇俩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说话,有时周末两天都呆在家里不出门,和他说话也不爱搭理。有时母亲想抚摸他一下,他会受惊似地躲开,这让母亲非常难过、自责。孩子小时候也曾出现过这种现象。由于夫妇俩工作忙,在孩子一岁半时让其爷爷、奶奶照看了近一年。其间他们很少与孩子见面。当孩子被接回来时,不和父母亲近。更不让他们抱。  相似文献   

3.
很多老年人不喜欢拄手杖,觉得拄根手杖一看就是老头老太太走不动路了。还有一些老人不服老,即便走路不稳也不承认,也不愿意用拐杖。有的老人还认为,拄手杖容易产生依赖性,本来腿脚还算硬朗,一拄上手杖就扔不掉了,好腿也会越来越没劲。手杖,对老人来说,究竟该拄还是不该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骨科王安庆主任说,不要小看一根小小的手杖,它会给年迈的老人出门以很大的安全感。不管老人心里有多么不服老,但对于一部分脑血管病人、脑萎缩病人、老年痴呆症患者和骨关节炎患者来说,或者是那些平衡功能差、肌力不好和反应较慢的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好出门拄个手杖;还有,如果你想迈腿迈不开,比如明明感觉路中的一个小坑能够迈过去却不行;走很短  相似文献   

4.
陈爷爷祖辈三代单传,所以他把自己9岁的小孙子视为掌上明珠,格外喜爱。一天下午,陈爷爷正在电视机前看评书,小孙子放学回来了。他一进门就把电视节目换成了动画片。陈爷爷瞥了他一眼,拿起遥控器又把动画片换回评书。没想到小孙子哼了一声,又把评书换成了动画片。就这样,爷孙俩互不相让,较起了劲。不料,小孙子一气之下竟开口骂了爷爷。陈爷爷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他望了望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生》2011,(23):39-39
柯大夫:爷爷是退休教师,刚退休的时候思维还很活跃,爱学习爱运动。但现在他反应很迟钝,交流都有点难,很健忘,也不愿意外出,喜欢躺在床上,,我们以为他是老年痴呆症,但后来我看到杂志上说的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和爷爷的情况也很吻合。请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6.
正下半身无力助行器助复健助行器与拐杖的差别在哪里?拐杖就算底部设计有多个支撑点,但仍只有单侧支撑,也就是只能支撑单侧身体,适用于体力、脚力较好的长者或单侧无力(例如单侧中风或外伤)的病人。助行器则是"N"字型的支撑架,适用于下半身较无力,例如进行过关节置换术等大型手术的长者或病人。尽管助行器支撑力比拐杖好,但并不代表一定适合所有人,要看老年人需求。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66岁。前几天,吃完晚饭,我带着6岁的小孙子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天真的他突然仰起脸对我说:“爷爷,你怎么从来都不笑啊?”孩子的一句话不禁让我怔在当场。是啊,我似乎已经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了。退休前,我在一家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因为工作能力强、成绩出色,一直深受下属尊敬。  相似文献   

8.
正您好!我母亲今年70岁,身体硬朗,正是该悠闲享受的时候,想给她报个旅行团,季节好的时候出去玩玩,但她总是拒绝,怕出门走丢了。也确实是这样,刚走过的路,再往回走时她就有可能走错。来我家小住时,我们带她出去,她才愿意一起去,她总怕辨不清方向,记不住路线。这是老年痴呆了吗?我们应该怎么办?厦门侯女士  相似文献   

9.
三个旅行者     
《中国卫生人才》2008,(3):79-79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相似文献   

10.
长者饭堂,已在全国"遍地开花" 长者饭堂,是近几年新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旨在让长者免于做饭、洗碗的操劳,只要出门走几步,就可以解决吃饭大事. 广州市是先行者. 2011年,广州就探索开设长者饭堂;2020年,全市长者饭堂超过1000家. 只要是居住在相关街道/社区、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申请"搭伙".  相似文献   

11.
心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1,(3):46-47
老人辨别方向的能力差了,该怎么办?您好!我母亲今年70岁,身体硬朗,正是该悠闲享受的时候,想给她报个旅行团,季节好的时候出去玩玩,但她总是拒绝,怕出门走丢了。也确实是这样,刚走过的路,再往回走时她就有可能走错。来我家小住时,我们带她出去,她才愿意一起去,她总怕辨不清方向,记不住路线。这是老年痴呆了吗?我们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一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都没有好朋友.虽然我的成绩一向很好,也有同学愿意接近我,但我固执地拒绝了,我害怕那些友善仅是因为同情. 妈妈病逝时,我刚上小学,爸爸没有固定工作,他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有几年,他出门打工,连春节都没回来.爷爷为了补贴家用,长期在外县的一家工厂当门卫,家里只留下有腿疾的奶奶照顾我.困顿的家境让我自卑,小小的年纪里就喜欢独处.  相似文献   

13.
吕洋 《家庭育儿》2016,(8):44-47
[冬宝拾零] 早晨出门,一路赶赶赶,偏冬宝守在大门口死死地拽着门,就是不走. 佯怒:“再不走妈妈自己走啦!” “妈妈等等我!” “来不及啦,我真走啦!(一步三回头地往前走)” “妈妈……” (太不懂事了,心中小火)“5、4、3……” (火气上扬,却忍不住回头,结果) …… 一位拄着拐杖的奶奶刚刚从门里出来,正笑眯眯地看着冬宝,弯着腰对小小的他说:“谢谢!” 霎时温暖,谢谢宝贝!谢谢你让妈妈懂得了“等一等”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济南市高新区小陈家村的楚俊锡老人,出生于1916年,如今已经是102岁的高龄了。像她这个年纪的老人,大多只能在屋内活动一下,或在家人的搀扶下出门走走。楚俊锡老人则不然。她虽然是小脚,但不仅能拄着拐杖行走自如,还能独自步行到几百米外的邻村去赶集,买点自己喜欢吃的东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年迈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拐杖十分重要。为了让老年人行动更加方便,为老年人选择好用的拐杖便成了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大家都知道,拐杖多用于辅助老年人或外伤腿脚不便的人走路,使用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实际上人们未必真的了解拐杖。拐杖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手杖、腋下支撑型拐杖、前臂支撑型拐杖、肘支撑型拐杖、上臂支撑型拐杖等,每一种拐杖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陈教授: 我爷爷今年65岁。半年来,他已经有过3次血尿了,昨天又有血尿,尿色像洗肉水一样,还有小血块。爷爷总是不愿意到医院看病,我们全家都劝他到医院看医生,他总是说:“不碍事,没啥关系,不痛不痒的,哪儿都不难受,也不影响吃喝,每次尿血不用治也会好,顶多吃几片消炎片,服几包云南白药,一两天也就止住血啦。”教授您说,爷爷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17.
大便经验谈     
人生行事什么都有经验,大便也不例外。 出门三带:钥匙、钞票、手纸。前者不表,这钞票手纸与大便密切相关,尤其是手纸。不少人有此习惯:在家久无反应,出门一走动就要拉屎。这是因为行走能加强肚肠蠕动,促进排便。城里好办,多数公厕收费给纸。但郊野陋厕可不行,总不能拿钞票摘树叶用吧?相传少年张献忠在四川野便,误扯火叶擦屁股,直疼得呼天叫地。据说他后来“杀四川”有此一因。可见出门带手纸,有时比带钱还重要。 找厕所,俗话说:尿胀可行千里,屎胀寸步难行。顺口溜道:“屎胀如救火,急忙上厕所,走进去一看,客满!”那急、那难受,恐怕谁都有过体验。这出门找厕所能说不是一件大事?然而厕所在任何城市都是罕  相似文献   

18.
张呈富 《现代养生》2013,(15):40-41
每天上午,在上海图书馆二楼社科阅览室里,总能见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坐在书桌前伏案而读,神情专注。他就是沪上著名的"百岁读书郎"陈同年。陈老生于1911年,期颐上寿的他,身子硬朗,步履稳健,行走不拄拐杖,爬楼不用扶手,而且思维敏捷,谈吐清晰,毫无龙钟老态。当好奇的人们问起他的养生诀窍时,他总是笑嘻嘻地说:"我没有什  相似文献   

19.
曾颖 《家庭健康》2014,(12):10-10
朱爷爷是我身边不多的长寿老人,今年满90岁,至今耳不聋眼不花.能自由出门去喝茶。早年,他是骑自行车出去玩的,75岁那年,儿女们将他的车没收了,他于是就开始拎着茶瓶踱着方步出行,所过之处皆有笑语声。  相似文献   

20.
林国珍 《大众医学》2012,(11):27-27
生活实例 老李今年75岁,自从3年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后,他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整天闷闷不乐,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与家人交流,遇到一点小事就烦躁不安,大发脾气,甚至哭泣。起初,家里人都小心翼翼地让着他。久而久之,家里人也烦了,觉得老李无理取闹,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患了老年痴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