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农民外出务工以后的土地抛荒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的办法,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肯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巨大成绩,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新的矛盾进行分析,提出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农业用地实行商品化经营,按宪法规定依法转让;并论述农村土地依法转让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实现条件;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探讨农业用地价格的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地使用权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 ,权利人自主转让之应是该项权利的当然权能。然而在《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二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中 ,法学家却明令禁止农地使用权的转让。笔者认为 ,这种作法不利于消灭我国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以及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同时造成了《建议稿》体系的混乱。因此 ,笔者认为应对这一规定进行修改 ,允许农地使用权的自主转让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农地使用权的流转越来越快,但是流转还不规范,缺乏秩序。本文分析了当前农地流转的特征、动因以及流转中出现的问题和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试图探讨如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已不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大的法律缺陷.有条件地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自由转让具有重要的法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一定的法律规则构建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条件转让是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社会保障性与物权性的功能平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接的最好桥梁.  相似文献   

6.
试论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目标模式和基本方式,并阐述了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变迁的趋势和基本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制农地所有权,强化农地使用权是现代农地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建立家庭农场制是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转让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转让是产权流动的重要标志。产权不完整及法规缺陷导致使用权转让期限划定不合理、再转让困难、收益分配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健全海岛法律体系、海岛价值评估机制及管理部门合作机制是实现资源保值增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探析农地使用权的物权法律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农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学术界有物权说和债权说。依据传统民法理论 ,物权与债权是互动的 ,物权既是债权的前提 ,又是债权的归宿 ,并且二者可以相容于同一物之上。农地承包合同是一种合同之债 ,由此产生债权 ,即农户依合同享有请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交付土地与自己占有的债权。然而 ,当这一债权实现之后 ,农户又享有了对该农地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一定处分的用益物权 ,产生了一种新物权 ,这便是农地使用权。在农地上 ,物权和债权互动的结果使二者相容于这一特定物之上 ,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也自然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把宅基地使用权确立为物权,但在现行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私权.本文首先梳理了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历史,然后从分析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入手,结合实践和现行立法分析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障碍,进而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男女间真正的平等,公共政策应当具有社会性别视角。在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中不乏体现性别平等的规定,但实际的执行中却仍然存在分配承包地时歧视妇女、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我国传统的婚嫁文化有很大关系,此外,政策规定中的性别盲点、各地的“村规民约”违反法律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性别问题的产生。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角度对相应的政策和法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农地产权结构从“权能合一”到“两权分离”,再到“三权分离”的变动过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内部动力来源于宏观层面上的原有农地产权制度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微观层面上的农地矛盾、农民的主观创造性、原有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对各项权能的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的较高交易费用;外部动力来自于变迁主体的动机及变迁环境。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需要规范政府力量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促进经济性因素在制度变迁中的推动作用,并有效发挥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规范流转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文章在阐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涵义,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客体、分类以及方式,借鉴马克思地租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厘清了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变革与创新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闲置了大量农地,而农地的流转机制具有一定缺陷,造成了“有人无地耕,有地无人种”的尴尬局面。因此,建立农地借用权法律制度,不仅是对用地实践的理论回应,也是现行制度完善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自主性的增加,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的现象频繁发生,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转让合同纠纷却不断增多,由于法律对合同效力问题没有做出明晰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土地转让合同的效力成为实践中的难题。本文从相关法律的立法本意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进行论证,以期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初始分配中,大多数妇女得到了公平的土地权利;但是女性在因婚嫁等原因而迁移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地权利流失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相关法律出于保护和稳定农户承包权的需要而做出的30年不变的规定与我国农村"从夫居"习俗的冲突;土地政策的不稳定和不统一影响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连续性;因男女地位不平等导致的离婚妇女无法获得土地承包权,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问题,必须确认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加强法律保障,确保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长期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以资本下乡为主的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迅速发展。学界对土地流转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数量大、多学科、多视角、多主题的特点。文章对当前国内外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和规模、对大规模土地流转的态度,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以及土地流转对乡村社会结构、农户权益保障和农户生计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对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和当前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未来研究可从性别视角、底层视角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地抵押融资试点已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典型模式。两种模式在抵押实质、流转市场、政府财力、金融机构交易成本、风险化解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市场、抵押操作规范做出了相应要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抵押仍然存在试点推广的可行性;鲜明的农业主导产业、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的流转市场、严密的操作规程是推广农地抵押融资的必备条件;抵押物价值、政府行政能力及财力、土地流转市场及群体信用差异是模式差异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问题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对农民具有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0%以上,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对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诸多的原因致使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受到严重侵犯,农村妇女丧失土地的现象极其严重.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隐患。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既是男女平等原则的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