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水合氯醛两种给药途径用于婴幼儿检查前镇静的效果。方法将176例检查前需要水合氯醛镇静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口服组88例和肛门注入组88例,分析镇静效果与镇静起效时间。结果水合氯醛肛门注入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效果,水合氯醛肛门注入镇静起效时间优于口服给药。结论水合氯醛肛门注入镇静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佳,值得在临床检查前需要镇静的婴幼儿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水合氯醛给药配合新生儿彩超检查前镇静的效果。方法把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做心脏彩超的49例新生儿按随机分组的原则,按水合氯醛的给药方式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灌肠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口服组,由于药物刺激口服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的例数远远高于灌肠组。结论水合氯醛经灌肠途径给药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水合氯醛不同的给药方法在小儿门诊检查中起效时间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在门诊需10%水合氯醛镇静辅助行听力检查、心脏彩超和CT检查的患儿,辅助镇静方法有口服法、口服+灌肠法及灌肠法;观察在10 min内能达到效果的比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对比。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起效时间灌肠法优于口服法及口服+灌肠法;发生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灌肠法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给药方法。结论灌肠法用于小儿镇静明显优于口服法和口服+灌肠法方法,不良反应少,吸收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选择合适的药物、合适的用药途径用于儿童辅助检查前的镇静提供参考。方法 需行辅助检查的42 0例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1 05例,地西泮组1 08例,水合氯醛组1 10例,苯巴比妥组9 7例。辅助检查前咪达唑仑、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地西泮静脉注射、苯巴比妥肌内注射镇静,观察患儿镇静程度、患儿配合程度、家长满意率及接受程度。结果 从镇静程度、镇静时间及家长接受程度综合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咪达唑仑组、地西泮组、水合氯醛组、苯巴比妥组。结论 咪达唑仑灌肠用于辅助检查前镇静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儿科门诊应用水合氯醛和咪达唑仑镇静的给药途径。方法:选择需镇静的门诊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水合氯醛口服组、水合氯醛灌肠组、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咪达唑仑滴鼻组各30例并以相应方法进行镇静,记录并比较镇静深度、起效时间、持续时间、Ramsay评分、一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滴鼻组与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比较,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持续时间较长(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与水合氯醛口服组比较,起效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较长、Ramsay评分<3分的患儿较少(P均<0.05)。四组患儿镇静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在镇静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出现低氧合和呼吸抑制,咪达唑仑滴鼻组均未出现,且心血管抑制发生率较低(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水合氯醛口服组(P<0.05)。结论:儿科门诊应用水合氯醛灌肠、咪达唑仑滴鼻进行镇静,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婴幼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通常需要在镇静状态下进行。10%水合氯醛是临床上常用的镇静止惊药之一,也是辅助检查前常用的镇静药[1]。水合氯醛可口服或保留灌肠,易吸收,起效快,但由于婴幼儿自控能力及合作性差,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影响镇静效果。为此,笔者设计了随机、对照的方法,以比较不同给药方法的镇静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脏外科住院的患者300例,其中男13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医学检查前最佳的镇静方法。方法184例小儿外科住院或门诊看病且需做CT、核磁等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143例)。对照组采用检查前30 min用10%的水合氯醛溶液灌肠;观察组采用先进行睡眠剥夺,再用10%水合氯醛溶液灌肠,患儿入睡后,用棉球塞住患儿的双耳孔进行干预,对比两组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检查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检查前,在睡眠剥夺的基础上进行10%水合氯醛溶液灌肠,再辅以人为听力干预,可以提高镇静效果,确保检查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8.
CT检查前,根据不合作儿童的年龄或有无恐惧感,选择给予咪唑安定或水合氯醛,能减少患儿的用份量及重复用药,缩短候诊时间。作后对252例不合作的儿童按年龄分为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三组,遵医嘱灌肠水合氯醛118例,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34例,并对镇静效果进行观察,经X2检查,说明咪唑安定和水合氯醛对婴儿具有相似效果(,P>0.05),咪唑安定对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镇静效果优于水合氯醛(P<0.05,P<0.01)。  相似文献   

9.
60例婴幼儿水合氯醛溶液直肠灌注深度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溶液直肠灌注后 ,在婴幼儿体内的起效时间及给药部位。方法 :选择 6 0例 90d~ 3岁的患儿 ,分为两组 ,在直肠距肛门 2cm和 5cm处灌注 5 %水合氯醛溶液 ,观察起效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造成水合氯醛吸收速度快慢差异的原因与直肠血液循环的解剖特点及神经支配有关。婴幼儿直肠灌注水合氯醛溶液采用 5cm深度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核磁检查时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10至2017-10在该院磁共振科进行核磁扫描的3岁以下的应用水合氯醛灌肠的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两组婴幼儿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镇静优良率(90%)明显优于传统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检查完成率(97.5%)明显高于传统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灌肠药液外溢(0.5%)明显少于传统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时患儿取头低脚高位,即臀部垫高20cm,家属用双手夹紧小儿的左、右侧臀,压迫肛门10--15min,能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明显减少,减轻便意感,镇静效果良好,能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11.
耳鼻喉科及听力学医生对婴儿进行各项听力检查时,必须保持安静.但大部分婴儿难以做到,常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制动.以往对小儿制动均采取水合氯醛灌肠法,但婴儿制动效果不如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了对比研究水合氯醛灌肠法和口服法两种给药途径在婴儿听力检查中的镇静效果,为临床应用水合氯醛提供依据.2005年7月-2006年6月,我科对300例婴儿随机给予水合氯醛灌肠法和口服法镇静制动的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一次性使用采血针在儿科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和口服水合氯醛镇静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门诊92例需行MRI、脑CT、脑电图、心脏超彩超等检查的不合作患儿,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使用采血针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对照组采用10%水合氯醛口服镇静,用药后观察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8%,对照组为82.6%。结论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在儿科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无副作用,能顺利完成各种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4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其中男120例,女120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2.53岁。其中颅内疾患80例,高热惊厥70例,其他检查前准备90例。结果留灌肠之后的4~10 min共催眠成功70例,11~16 min共催眠成功85例,16~22 min共催眠成功65例,无效20例,其中婴幼儿20例、新生儿0例。达到了91.67%的成功率。结论水合氯醛最大的作用就是催眠、镇静、抗惊厥,并且效果快速,持续时间长,保留灌肠给药没有通过,简单,容易被家属及其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上对0~3岁小儿进行影像检查[磁共振成像(MRI)CT]前常应用5%小儿水合氯醛进行保留灌肠以起镇静催眠作用而达到检查目的。水合氯醛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通常用药后10~20 min婴幼儿即可入眠,持续6~8 h,醒后无不适感,不易产生蓄积中毒[1]。但是有部分婴幼儿灌肠后,不能达到催眠效果,不能及时完成MRI、CT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产生影响。并且第2次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盐酸硫必利、地西泮、苯巴比妥术前给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9例行手术麻醉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甲组(33例)、乙组(33例)和丙组(33例),分别给予盐酸硫必利、地西泮及苯巴比妥进行麻醉,分析其麻醉效果。结果甲组镇静效果优于乙组和丙组(P<0.01),疼痛指数、焦虑程度及并发症均少于乙组和丙组(P<0.05),乙组和丙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硫必利在术前作为麻醉给药,可取得较为显著的麻醉效果,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轻微,可在手术麻醉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南药学》2019,(4):630-632
药师对婴儿使用过量苯巴比妥和水合氯醛镇静的毒性进行分析。报道1例31日龄的男性婴儿,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MRI)前口服10%水合氯醛5 mL,继以静脉注射苯巴比妥(20 mg·kg-1)一次后出现颜面苍白,伴口周发绀及四肢抖动等中毒症状。药师查阅资料,建议监测苯巴比妥药物浓度和CYP2C19代谢酶基因型,对两种镇静剂过量的毒性进行分析。支持治疗3 d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予以出院。药师通过对该病例的用药分析,为婴幼儿急性中毒事件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儿科有创操作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行有创操作的155例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7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麻醉方案,76例研究组患儿采用水合氯醛灌肠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后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穿刺配合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合氯醛灌肠麻醉方案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时的疗效。方法将住院76例重症肺炎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氧疗、强心、镇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起效快,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肺炎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口服给药组、静脉注射组和雾化吸入组,每组40例,比较三种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的治疗效果。结果雾化吸入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组和静脉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口服给药组和静脉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见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卢尚亭  李爱荣 《河北医药》2006,28(10):929-930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给药方法在胃镜检查术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Ⅱ组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 丙泊酚1 mg/kg,Ⅲ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 丙泊酚1 mg/kg.观察术中镇静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BP、SpO2下降Ⅰ组比Ⅱ、Ⅲ组显著(P<0.05).Ⅱ、Ⅲ组镇静程度和苏醒时间相仿,镇静程度优于I组,苏醒时间和Ⅰ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Ⅱ、Ⅲ组给药方法辅助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