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丹参、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与脑心通治疗,其余基本治疗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显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率为22.6%。结论脑梗死应用丹红注射液与脑心通疗效肯定,基层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与步长脑心通治疗,其余基本治疗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为68.6%,对照组显效率为23.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丹红注射液与步长脑心通治疗效果肯定,基层医院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贯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前、治疗后7、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治疗1年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复发率低。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贯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且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加用丹红注射液,14d为1个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ET-1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生理盐水250 mL 加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治疗15 d ;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川芎嗪注射液2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15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的促进临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生理盐水250mL加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1次/日,共15d;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250mL加川芎嗪注射液2mL静脉输注,1次/日,共15d。两组予治疗前和治疗后15d取静脉血4mL测定血浆LPA水平,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5d血浆L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向芳  王立忠 《山东医药》2008,48(23):45-46
将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拜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依达拉奉等抗凝及抗自由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静滴,1次/d,共14 d.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53(CD63)表达.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CD62p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认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性;此可能为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照组4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内皮功能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hrnmbomodulin,TM)、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factor,v WF)、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M、v WF、D-D、PT、APTT、TT及TBG分别为(3.2±0.4)μg/L、(114.4±5.2)U/L、(0.3±0.1)mg/L、(12.3±0.7)s、(32.1±2.2)s、(17.3±1.1)s、(3.3±1.0)g/L,对照组分别为(2.6±0.4)μg/L、(128.9±6.3)U/L、(0.5±0.2)mg/L、(14.2±0.6)s、(28.9±3.3)s、(19.0±0.7)s、(4.7±0.8)g/L,观察组患者TM显著增高,v WF、D-D、PT、APTT、TT、及TBG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AECOPD患者,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降脂、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 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5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急性脑梗死继发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均治疗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MDA、SOD水平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并与46例健康者(C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A、B组)ET、MDA、SOD水平与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治疗后ET、MDA、SOD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及增强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纠正抗氧化酶的失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4例患者均为2006年10月-2007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除外脑出血,无明显意识障碍,排除全身严重并发症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50岁~80岁(63.8岁±5.5岁);按病情分型,轻型19例,中型26例,重型7例.对照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52岁~80岁(58.6岁±6.5岁);轻型20例,中型24例,重型8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8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开放随机对照研究,70例患者按1∶1∶1方法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三组均采用基础治疗,两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外合并应用丹红注射液40 ml溶解于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A治疗3 d(d0~d2),治疗组B治疗6 w+1 d(d0~w6).采集血样即入院后即刻(d0),次日(d1),d2,d3,d4,d6,d9,d12及入院后第4周,第5周和第6周各抽空腹静脉血2 ml检测IL-8水平的变化.结果 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清IL-8的水平(P<0.05),但早期应用丹红注射液3 d,80 ml/d和持续应用到第6周,40 ml/d对IL-8的变化曲线无影响(P>0.05),对大梗死灶(最大直径> 2 cm 者)受益更加明显(P<0.05).结论 大梗死灶早期应用大剂量(80 ml/d)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清IL-8水平,对小梗死灶(最大直径≤2 cm 者)或持续应用至6 w均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5.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并与丹参组64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糖、血脂及必要时脱水,减轻脑水肿,0.9%氯化钠溶液加胞二磷胆碱0.75g等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 l加0.9%氯化钠溶液250m l静脉滴注。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是丹参,红花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提取的复合制剂.在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外周微循环障碍病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近年来我科对90例急性脑梗死急性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将8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丹参注射液,10d为1个疗程;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用法同对照组),同时口服脑心通,3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ST段压低程度及持续时间、HRV变化。结果治疗组缺血性ST段压低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T段压低幅度改善、缺血性ST段持续时间及HRV各项参数(除SDANN外)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肯定,作用缓和持久,对改善HRV各项指标、减轻缺血性ST段压低程度、减少缺血性ST段持续时间作用显著,使用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银杏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运用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丁苯酞注射液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治疗。两组治疗疗程2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量表和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SS-QOL)评分,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I评分和SS-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和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和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高于治疗前,而波动指数(PI)...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探讨季节变化对脑梗死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进行TCD检测,冬季检测一次,夏季复检一次,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的变化特征,对两组在不同季节的TCD血流指标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PI值冬夏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梗死组PI值均高于对照组;②两组冬夏季血流指标自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脑梗死组中进展组的Vs在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冬季Vs明显比夏季慢;④脑梗死组各危险因素分组中,MCA狭窄组的Vs、Vm在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冬季Vs、Vm均高于夏季;高血压组、血脂异常组、NIHSS评分分组在冬夏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季节变化与脑梗死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有相关性,有MCA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更易受寒冷刺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