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虫体活力、产卵、幼虫孵化、形态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芬苯达唑、氟苯达唑和阿苯达唑对隐藏管状线虫的杀虫机理。实验结果表明3种药物的作用机理相同,均能使排卵减弱、停止,幼虫不能孵化,虫体结构破坏、消失,对糖代谢有明显干扰作用,对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应用形态学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对微小膜壳绦虫的杀虫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苯达唑与氟苯达唑作用机理相同,均使虫体破坏,对糖代谢有明显干扰作用,对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变化,甲苯达唑无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形态学、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对旋毛虫幼虫的杀虫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药物作用机制同,均使旋毛虫囊包破坏,虫体破损,囊包炎性细胞浸润,终至虫体被完全机化;对糖代谢有明显干扰作用,对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变化。  相似文献   

4.
应用形态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对微小膜壳绦虫的杀虫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苯达唑与氟苯达唑作用机理相同,均使虫体破坏,对糖代谢有明显干扰作用,对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变化,甲苯达唑无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形态学、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对旋毛虫幼虫的杀虫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药物作用机制相同,均使旋毛虫囊包破坏,虫体破损,囊包炎性细胞浸润,终至虫体被完全机化;对糖代谢有明显干扰作用,对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阿苯达唑治疗兔旋毛虫病,疗程结束后逐周解剖旋毛虫幼虫观察在药物作用下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于停药1wk后幼虫开始死亡,虫体结构破坏,轮廓模糊不清,虫休缩小、断裂、钙化。至第5wk后虫体基本被吸收,偶见残留部分虫体,最终被完全机化,肌肉组织逐步修复。对照组囊包完整,虫体光滑。结果表明阿苯达唑用于治疗旋毛虫病幼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以阿苯达唑治疗兔旋毛虫病,疗程结束后逐周解剖旋毛虫幼虫观察在药物作用下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于停药1wk后幼虫开始死亡,虫体结构破坏,轮廓模糊不清,虫休缩小、断裂、钙化。至第5wk后虫体基本被吸收,偶见残留部分虫体,最终被完全机化,肌肉组织逐步修复。对照组囊包完整,虫体光滑。结果表明阿苯达唑用于治疗旋毛虫病幼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和吡喹酮对犬钩蚴的作用。方法将药物与标本充分混匀,置于固体培养基滤纸上,均匀按压后,盖上平皿盖。置35℃培养(孵化)箱培养24h,分别将药物与培养物钩蚴混匀,用水洗沉淀法镜下分别观察药物作用24、48h的沉淀物中钩蚴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药物作用24、48h后,与对照组相比,阿苯达唑效果明显,钩蚴发育停止、轮廓模糊、内部结构不清消失。氟苯达唑几乎无作用。吡喹酮结果与对照组相同,可见钩蚴明显长大,体态自然、虫体透明、轮廓明显、结构清晰。结论阿苯达唑对犬钩蚴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氟苯达唑和吡喹酮对犬钩蚴发育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苯达唑对小鼠旋毛虫囊包幼虫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形态学、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阿苯达唑治疗后囊包幼虫的形态学、组织学及酶的活性变化。结果:阿苯达唑治疗组,囊包幼虫的结构明显破坏,虫体缩小与断裂,部分虫体被吸收,囊包内伴有炎细胞浸润。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治疗组虫体糖原减少, R N A、 S D H、 A T Pase、 A C P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而 L D H 活性高于对照组。结论:阿苯达唑对旋毛虫的生理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芬苯达唑对犬钩蚴的杀伤作用。方法将染虫犬粪置于固体培养基滤纸上,用竹签轻轻均匀按压,使之与滤纸充分接触,盖上平皿盖,放35℃培养(孵化)箱培养24h后加入药物与犬粪混匀,继续培养,分别与药物作用24、48h后用水洗沉淀法收集虫体,镜下观察钩蚴生长发育情况。实验设不加药对照组。结果培养24h~72h,对照组钩蚴明显长大,虫体自然弯曲、透明、轮廓明显、结构清晰;药物作用24h、48h后虫体僵直、轮廓模糊不清、内部结构消失。结论芬苯达唑对钩蚴有明显杀伤作用,妨碍虫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氧苯达唑 (Oxibendazole ,简称OBZ) ,又称奥苯达唑 ,为苯并咪唑衍生物。近 3 0年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氧苯达唑具有较广的抗寄生虫谱。现就氧苯达唑抗寄生虫作用机理、体内外代谢、分布、毒理学、耐药性、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及应用新进展等进行论述。1 氧苯达唑抗虫作用机理及体内代谢氧苯达唑分子式为C12 H15N3 O3 S( 5 丙氧基 苯并咪唑 2 氨基甲酸甲酯 ) ,为白色结晶 ,熔点 2 3 0~ 2 3 0 .5 0C[1] 。氧苯达唑抗虫作用与其化学结构有关。研究表明氧苯达唑 (OBZ)抗膜壳虫绦虫强度与其杂环第 5碳原子上丙基定向及分子偶极力矩的…  相似文献   

12.
中药合剂和阿苯达唑对犬钩蚴的作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合剂(贯众、槟榔、全蝎)和阿苯达唑对犬钩蚴的作用。方法将感染钩口线虫犬粪便(含钩虫卵)标本置于固体培养基滤纸上,用竹签轻轻均匀按压,使之与滤纸广泛、紧密接触,盖上平皿盖,放35℃培养(孵化)箱培养24h,水洗沉淀法分离钩蚴。将钩蚴沉淀物与不同药物分别置入青霉素瓶中混匀,为实验组,对照组不加药物。然后放35℃培养(孵化)箱继续培养24h,镜下观察实验组、对照组沉淀物中钩蚴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组可见钩蚴明显长大,体态自然、虫体透明、轮廓明显、结构清晰。药物作用24h后,与对照组及全蝎药物组相比,中药合剂组虫体较小、细,且僵直,自然曲线消失,不光滑,无蛋白质的折光性;内部结构不清、粒沙状,可见损伤的虫体与残留的角质层有明显不规则空隙。阿苯达唑组虫体僵直,自然曲线消失,不光滑,无蛋白质的折光性,虫体内部结构不清,团块状,虫体凸凹不一,虫体萎缩。结论贯众、槟榔、全蝎合剂与阿苯达唑对钩蚴发育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和地塞米松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效果,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治疗,并设立地塞米松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小鼠于感染后第22d解剖,计数脑组织中存活虫体,以减虫数统计药物疗效;同时观察脑组织切片病理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阿苯达唑对虫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阿苯达唑为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有效药物,感染早期用药效果显著。杀虫药和地塞米松的合用可有效减轻脑部炎症反应。阿苯达唑主要通过虫体体壁及肠道吸收而发挥作用。结论阿苯达唑和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  相似文献   

14.
阿苯达唑对小鼠肌肉内移行的犬钩虫幼虫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于接种犬钩虫第3期幼虫1000条后1wk,ig阿苯达唑75、150或300mg/kg·d,连给3d时,自各组小鼠肌肉检获的幼虫数为2.7±1.7、2.0±1.5和1.0±1.0条,较对照组的205±68为少。小鼠ig阿苯达唑150mg/kg·d×3,并于末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浆和肌肉的阿苯达唑及其有效代谢物阿苯达唑亚砜的含量。结果,在血浆和肌肉中仅查见少量阿苯达唑。但是较高浓度的阿苯达唑亚砜(5.4—10.5μg/ml)除在血浆中查见外,亦在肌肉中测得(2.2—4.6μg/g)。肌肉中的阿苯达唑亚砜含量较高,有益于杀死在肌肉中移行的钩虫幼虫。  相似文献   

15.
复方阿苯达唑驱除肠道线虫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复方阿苯达唑(每片含阿苯达唑67mg和噻嘧啶83.3mg基质)的驱虫效果。方法:对成人钩虫感染者1864例、蛔虫感染者1568例和鞭虫感染者1785例及儿童蛲虫感染者373例,随机分组,比较服用单剂复方阿苯达唑3片或2片与单剂阿苯达唑400mg或噻嘧啶30mg(含基质10mg)/kg的驱虫效果和副作用。结果:成人复方阿苯达唑3片和2片的虫卵阴转率,钩虫分别为65.0%和52.7%(P<0.01),蛔虫均为100%,鞭虫分别为26.5%和19.2%(P<0.01)。3片的驱钩虫效果显著优于阿苯达唑和噻嘧啶组(P均<0.01)。2片的驱钩虫效果亦优于噻嘧啶(P<0.01),与阿苯达唑无显著性差异,但驱鞭虫效果低于阿苯达唑。2-6岁儿童服复方阿苯达唑1.5片的,蛲虫卵阴转率为100%,显著优于噻嘧啶(P<0.01)。复方阿苯达唑的驱虫作用快速,副作用轻,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显著影响。结论:复方阿苯达唑具有阿苯达唑和噻嘧啶两药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阿苯达唑对实验大鼠体内华支睾吸虫体壁和肠管影响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该药对虫体皮层和肠绒毛,在给药1h即出现皮层突起肿胀、粘连和肠绒毛肿胀,其内的点线模糊不清。给药24h损害已相当严重,皮层突起出现坏死、崩溃,部分肠绒毛溶解、坏死。而且皮层和肠管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同步的。可以认为阿苯达唑是通过对皮层和肠管的双重损害,进而影响其生理机能,使虫体死亡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抗蠕虫药物阿苯达唑(ABZ)、氟苯达唑(FBZ)与三氯苯达唑(TCBZ)等3种药物的脂一水的分配系数(辛醇一水分配系数,PC)的研究,比较其穿透肝片吸虫成虫表皮的能力,并分析培养基的物理化学成分对3种药物扩散过程的影响。人工感染羊,16周后获取成熟的肝片吸虫,并将其置于含有不同比例的小牛胆汁和Krebs’s Ringer Tris缓冲液的培养基中37℃分别孵育60、90min,培养基中含有的ABZ、FBZ或TCBZ的终浓度为5nmol/ml,同时设立空白对照。每种药物在不同的孵育时间的孵育试验重复6次。孵育后,对肝片吸虫样本进行化学处理,并进行高压液相层析测量进入寄生虫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8.
小鼠的继发性细粒棘球蚴囊在含甲苯达唑阿苯达唑或阿苯达唑亚枫1及10μg/ml的培养液中培养l~7d时,囊壁所含各药物的量相近,但生发层的受损以甲苯达唑组较重,次为阿苯达唑亚砜和阿苯达唑组。感染小鼠ig上述3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等效剂量1~14d后24h,囊壁的药物含量甚低,但生发层的损害仍以甲苯达唑组的较重,并认为阿苯达唑亚矾是阿苯达唑的有效代谢物。  相似文献   

19.
在疗程为10~14d时,甲苯达唑对小鼠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的最低有效剂量为25mg/kg/d,阿苯达唑的为100mg/kg/d。在所用的疗程下,甲苯达唑的剂量较阿笨达唑100~300mg/kg/d低3~11倍时,它们的疗效相仿,但甲苯达唑100mg/kg/d的疗效则优于剂量大l~2倍的阿苯达唑。甲苯达唑与阿苯达唑合并治疗未能明显提高疗效,但此2种药物并用吡喹酮治疗则疗效明显提高。实验证明阿苯达 唑亚砜的疗效优于阿苯达唑,而阿苯达唑用则无效。  相似文献   

20.
氧自由基与阿苯达唑对旋毛虫幼虫作用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与阿苯达唑对旋毛虫幼虫作用的关系。方法 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用药组及未用药组旋毛虫幼虫和病鼠肝组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用药组病鼠体内旋毛虫幼虫中SOD和MDA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 ,与未用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病鼠用药后肝组织和血清中SOD和MDA含量略有升高 ,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苯达唑增强氧化损伤作用 ,有助于杀伤旋毛虫幼虫 ,而且对宿主也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