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主要靠粪检虫卵。但在感染度较轻的情况下,常因粪便内虫卵少,加以虫卵很小,粪样镜检易致漏诊。近年来,随着酶、同位素、胶体金等标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华支睾吸虫病的免疫诊断获得较大进展,几种检测华支睾吸虫抗体或抗原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将这几种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华支睾吸虫病金标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现场初步实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制华支睾吸虫病金标快速免疫诊断试剂盒,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现场试用效果。方法 以华支睾吸虫成虫水溶性抗原、分泌排泄抗原和重组抗原磷酸甘油酸激酶(PGK)作为诊断试剂,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Immunochromatography test,ICT)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和唾液中抗华支睾吸虫IgG,并与常规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和粪便虫卵检查法相比较。结果 实验室检测临床确诊的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特异的IgG,3种抗原的敏感性均为100%。天然抗原除与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外,与囊虫、包虫、弓形虫病人血清没有交叉反应。重组PGK抗原同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也没有交叉反应。用分泌排泄抗原制备的ICT检测试剂盒在流行区现场检测被调查者的血清和唾液,总符合率为92.31%;ICT与ELISA血清检测的总符合率为81.54%。现场获取了9人的粪便样本,其中4人检出华支睾吸虫卵,其血清ICT和ELISA检测均呈强阳性,另外未检出虫卵的5人中,1人血清ICT和ELISA均呈阳性,另1人仅血清ELISA呈弱阳性。结论 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ICT抗体检测技术,尤其是无创性唾液检测技术,简便、快速、准确、安全,优于血清ELISA检测和粪便虫卵检测,适用于临床检验和现场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华支睾吸虫病金标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现场初步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华支睾吸虫病金标快速免疫诊断试剂盒 ,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现场试用效果。 方法 以华支睾吸虫成虫水溶性抗原、分泌排泄抗原和重组抗原磷酸甘油酸激酶 (PGK)作为诊断试剂 ,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 (Im-munochromatography test,ICT)试剂盒 ,检测患者血清和唾液中抗华支睾吸虫 Ig G,并与常规 EL ISA血清学检测方法和粪便虫卵检查法相比较。 结果 实验室检测临床确诊的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特异的 Ig G,3种抗原的敏感性均为10 0 %。天然抗原除与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外 ,与囊虫、包虫、弓形虫病人血清没有交叉反应。重组PGK抗原同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也没有交叉反应。用分泌排泄抗原制备的 ICT检测试剂盒在流行区现场检测被调查者的血清和唾液 ,总符合率为 92 .31% ;ICT与 EL ISA血清检测的总符合率为 81.5 4 %。现场获取了 9人的粪便样本 ,其中 4人检出华支睾吸虫卵 ,其血清 ICT和 EL ISA检测均呈强阳性 ,另外未检出虫卵的 5人中 ,1人血清 ICT和 EL ISA均呈阳性 ,另 1人仅血清 EL ISA呈弱阳性。 结论 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 ICT抗体检测技术 ,尤其是无创性唾液检测技术 ,简便、快速、准确、安全 ,优于血清 EL ISA检测和粪便虫卵检测 ,适用于临床检验和现场大规模流行病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用电转移印斑结合免疫金技术,进行了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抗体的研究,以寻找一个敏感、特异的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一、材料和方法 (一)抗原的制备自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的猫肝中取华支睾吸虫成虫100条,以生理盐水洗涤数次.超声粉碎100w,10min,4℃冰箱冷浸72h,5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 (二)实验血清1.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采自山东金乡县及宁阳县,经粪便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  相似文献   

5.
粪检法是华支睾吸虫病的标准诊断方法 ,但由于依从性较差 ,应用起来有困难。为有效控制华支睾吸虫病 ,需要进行高效的群体检测。血清学诊断已快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粪检法。虽然皮试法简单快速 ,但特异性较差 ,目前广为应用的是ELISA法。传统ELISA法用华支睾吸虫的粗抗原进行检测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 ,但存在交叉反应 ,因此需要更加敏感和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以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本研究对华支睾吸虫的排泄分泌抗原 (ESA)检测抗体的ELISA法和粗抗原 (CA)检测抗体的ELISA法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比较和评估。收集流行区的华支睾吸虫…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取免疫学方法筛选华支睾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寻找新的抗原基因。方法使用华支睾吸虫病人混合血清以及华支睾吸虫排泄分泌抗原的免疫小鼠血清,分别免疫学筛选华支睾吸虫成虫λ ZAP cDNA表达文库;将阳性噬菌体克隆、测序以及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将目的基因的编码区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采用制备不带N端融合标签的天然蛋白的策略表达融合蛋白,使用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Ni NTA树脂)纯化融合蛋白;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共检测35例华支睾吸虫虫卵粪检阳性血清,36例正常人血清,15例日本血吸虫、15例卫氏并殖吸虫和13例猪囊尾蚴病人血清,评价重组蛋白的免疫学诊断价值。结果发现华支睾吸虫特异性富甘氨酸2a(GRA2a)类抗原基因家族,将其中的Cs4抗原基因植入重组表达质粒pET28a(+)的NcoI位点,成功实现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纯化得到可溶性重组蛋白。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该ELISA法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7.2%,总符合率为88.7%;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猪囊尾蚴病人血清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7%、6.7%和7.7%。经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华支睾吸虫GRA2a类抗原是迄今为止尚未进行功能研究的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原。结论发现华支睾吸虫GRA2a类抗原基因家族;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出可溶性重组蛋白;该抗原具有较高的免疫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检测广西华支睾吸虫疑似感染者粪样华支睾吸虫/扇棘单睾吸虫虫卵和血清华支睾吸虫IgG抗体,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监测和诊断提供参考。收集2017年3-9月于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性健康体检科就诊的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检查华支睾吸虫/扇棘单睾吸虫虫卵并计算每克粪样虫卵数(EPG)。同步收集粪检阳性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华支睾吸虫IgG抗体。分析EPG值与IgG抗体A_(450)值的相关性,并根据华支睾吸虫感染度分类标准,分析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者EPG值与血清IgG抗体阳性率以及IgG抗体定性结果与EPG值的关系。在146份华支睾吸虫/扇棘单睾吸虫虫卵阳性粪样中,EPG最大值为21 502,最小值为8。血清华支睾吸虫IgG抗体阳性率为84.9%(124/146),男、女性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0%(111/129)和1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者EPG值和IgG抗体A_(450)值呈正相关性(r_s=0.436, P 0.01)。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4%(69/88)、 96.0%(48/50)和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华支睾吸虫血清IgG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粪样几何均数(GM EPG)值分别为736和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提示在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共感染的广西,粪样虫卵镜检和血清华支睾吸虫IgG抗体检测结果呈正相关;但单独粪便虫卵检查用于华支睾吸虫监测和诊断会存在误判,应辅助IgG抗体等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8.
抗华支睾吸虫代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分泌抗华支睾吸虫代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方法用华支睾吸虫成虫代谢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分泌高滴度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和单抗效价,检测单抗与日本血吸虫全虫可溶性抗原、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和猪囊尾蚴抗原的交叉反应。结果获得3株分泌高滴度抗华支睾吸虫代谢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的抗体与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猪囊尾蚴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3株单抗均属IgG。结论制备的抗华支睾吸虫代谢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和高特异性的单抗,为制备免疫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已从华支睾吸虫粗抗原中纯化获得多种纯化抗原,其中部分纯化抗原已初步应用于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诊断。本文就华支睾吸虫纯化抗原的纯化方法、免疫诊断效果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华支睾吸虫重组半胱氨酸蛋白酶(CsCp)为ELISA包被抗原检测流行人群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成虫粗抗原比较,评价其用于华支睾吸虫病血清学调查的价值. 方法 以佛山市南海区的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华支睾吸虫虫卵.同时采集血清,分别以rCsCP与成虫粗抗原(CsCAA)的ELISA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对粪检及两种抗原的ELISA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接受血清检测的97人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率60.8%,CsCAA-ELISA阳性率75.3%,rCsCP-ELISA阳性率76.3%,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虫卵阳性率(P<0.05),不同抗原ELIS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CAA-ELISA、rCsCP- ELISA结果与粪检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56.7%和55.7%,两种抗原ELISA结果的符合率为82.5%.59例粪检阳性者CsCAA-ELISA和rCsCP-ELISA阳性率均为76.3%,38例粪检阴性者CsCAA-ELISA和rCsCP-ELISA阳性率分别为73.7%和76.3%. 结论 以rCsCP为包被抗原,用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清特异性IgG抗体与使用CsCAA的检测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但同样不能区分现症与既往感染.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金银染色技术(IGSS)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和卫氏肺吸虫进行抗原定位的研究。证明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特异性抗原定位在虫体肠管壁,华支睾吸虫和卫氏肺吸虫主要抗原定位也在肠管壁。IGSS观察华支睾吸虫的贮精囊部位以及卫氏肺吸虫皮层也存在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醛醚法检查粪便虫卵、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对经B超检查疑为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就诊者进行调查测定。结果实验室检测B超怀疑者269例,检获虫卵和(或)检出抗体146例,阳性率为54.3%。男性检测阳性率60.2%(130/216),女性30.2%(16/53)。有食鱼生史者(58.5%)捡出率高于无食鱼生史者(33.3%),但无统计学意义。对164例进行虫卵及抗体两项检测,虫卵及抗体均未检获(双阴性)者61例(37.2%)。认为,当前B超检查华支睾吸虫感染仍存在较高假阳性率。结论B超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假阳性率很高,作为一项诊断技术有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重组抗原用于SPG-ELISA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价值。方法分别使用重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s-CysB)与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CAA),以SPG-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G,比较两种抗原包被SPG-ELISA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检测50份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重组Cs-CysB与CAA包被的SPG-ELISA阳性率均为94.00%,健康人血清50例均为阴性;检测日本血吸虫病血清20份、并殖吸虫病血清20份、囊虫病血清10份,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00%、10.00%、20.00%和5.00%、0、20.00%。结论以重组Cs-CysB为包被抗原用SPG-ELISA检测血清华支睾吸虫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检测效果与CAA包被的SPG-ELISA相当。  相似文献   

14.
抗华支睾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分泌抗华支睾吸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鉴定。方法:用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分泌高滴度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和单抗效价,检测单抗与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原和猪囊尾蚴抗原的交叉反应,用IFAT进行单抗识别的抗原定位。结果:获得5株分泌高滴度抗华支睾吸虫成虫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的抗体与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猪囊尾蚴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5株单抗均属IgM;单抗所识别的抗原定位于华支睾吸虫肠管壁。结论:制备的抗华支睾吸虫成虫的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和高特异性的单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原的纯化方法。方法从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的淡水鱼中分离华支睾吸虫囊蚴,接种动物,收集成虫,制备匀浆液(粗抗原),借助偶联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提取特异性抗原,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G-PAGE)和免疫印迹方法鉴定纯化抗原的纯度和特异性。结果亲和层析法纯化抗原经CG-PAGE显示5条蛋白带,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均有抗原性,强阳性带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31ku,各区带蛋白与并殖吸虫、血吸虫血清抗体无交叉反应。粗抗原有16条蛋白带。结论经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华支睾吸虫抗原特异性高。亲合层析是获取华支睾吸虫诊断用抗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原的纯化方法。方法从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的淡水鱼中分离华支睾吸虫囊蚴,接种动物,收集成虫,制备匀浆液(粗抗原),借助偶联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提取特异性抗原,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G-PAGE)和免疫印迹方法鉴定纯化抗原的纯度和特异性。结果亲和层析法纯化抗原经CGPAGE显示5条蛋白带,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均有抗原性,强阳性带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31ku,各区带蛋白与并殖吸虫、血吸虫血清抗体无交叉反应。粗抗原有16条蛋白带。结论经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华支睾吸虫抗原特异性高。亲合层析是获取华支睾吸虫诊断用抗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抗体(IgG),通常是以华支睾吸虫成虫水溶性抗原(CSA)为诊断抗原。余海昕等(1988)报告以华支睾吸虫代谢抗原(CSMA)作诊断抗原,用ABC-ELISA检测感染华支睾吸虫兔血清,证实CSMA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与正常兔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纯化华支睾吸虫成虫14~33 ku抗原在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DS-PAGE和电洗提法,从可溶性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中分离纯化14~33 ku抗原,用此抗原经ELISA方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姜片虫病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并与粗制可溶性成虫抗原和可溶性成虫脱脂抗原ELISA结果相比较。结果检测63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纯化华支睾吸虫成虫14~33 ku抗原ELISA阳性率为76.2%,可溶性成虫抗原和可溶性成虫脱脂抗原ELISA阳性率均为100%;检测25例卫氏并殖吸虫病、85例日本血吸虫病、27例姜片虫病患者血清,14~33 ku抗原的ELISA交叉反应阳性率分别为8.0%、3.5%、0,而可溶性成虫抗原分别为80.0%、62.4%、14.8%,可溶性成虫脱脂抗原分别为64.0%、55.3%、7.4%;检测127例健康人血清,14~33 ku抗原的ELISA假阳性率为0,可溶性成虫抗原和可溶性成虫脱脂抗原的假阳性率分别为5.5%、3.1%。结论纯化华支睾吸虫成虫14~33 ku抗原用于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诊断的特异性优于粗抗原,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胆B超病理改变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为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武宣县人民医院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的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采用粪检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13例,虫卵阳性率为64.60%(73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37%(75例)。男性虫卵阳性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年龄组虫卵阳性率高于50岁以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54、6.267,P均0.05)。感染者的肝胆B超病理改变程度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度呈正相关(χ2=64.952,P0.01)。结论肝胆B超病理改变可能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B超检查发现肝胆有病理改变者,应进一步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胆B超病理改变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为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武宣县人民医院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的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采用粪检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 共检测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13例,虫卵阳性率为64.60%(73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37%(75例)。男性虫卵阳性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年龄组虫卵阳性率高于50岁以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3.554、6.267,P均< 0.05)。感染者的肝胆B超病理改变程度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度呈正相关([χ2]= 64.952,P < 0.01)。 结论 肝胆B超病理改变可能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B超检查发现肝胆有病理改变者,应进一步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