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檗碱与稀土硝酸盐二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具有抑菌活性的稀土配合物,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中药成分做有机配体合成稀土配合物.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八种小檗碱与稀土硝酸盐的二元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NO3)3(B)3(RE=La3+,Sm3+,Nd3+,Dy3+,Pr3+,Y3+,Ce3+,Gd3+;B=C20H18NO4).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较单独的稀土硝酸盐和小檗碱好.  相似文献   

2.
用模板法合成了一系列稀土大环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热差和紫外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稀土大环配合物的结构为:[REL(NO3)3]·nH2O(RE=Pr,Dy,Nd,n=3;RE=Sm,Eu,La,n=4;L=2,3:10,11-dibenzo-4,9-tetraoxo-13,15-bis[diene-2(4-hydfoxy-3-methoxypheny)]-1,5,8,12.tetraazacyclomdeca-1,12.dione),配合物的产率约为80%.在DMF溶液中配合物为非电解质.配合物中3个硝酸根均以双齿配位的方式与稀土配位,稀土配位数为10,并且含有3~4个结晶水分子.同时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出相应自由配体的特征发射荧光.  相似文献   

3.
PMB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出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HL)及其8种稀土元素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和摩尔电导值推测出配合物的组成通式为RE(L)2·2H2O[RE=Eu,Tb,Sm,Dy,La,Nd,Pr,Gd],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配体在测试条件下以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共存,配位时酮式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的方式以两分子吡唑啉酮环羟基上的两个O原子和两分子H2O上的两个O原子以及亚胺基和苯并噻唑环上的4个N原子与稀土中心离子成键,配合物的配位数均为8.  相似文献   

4.
以乙酸和乙酸铵为配体,合成了新颖发光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其结构为NH4[RE(Ac)4.H2O](RE=Tb或Eu).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羧基以螯合、双齿和单齿方式与稀土离子配位;并通过荧光光谱分析、荧光寿命研究了其发光性能,配合物能发射强的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且有较长的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氨基酸席夫碱试剂 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及其10个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NO3]·nH2O (RE=La, Pr, Eu, Y, n=2; RE=Nd, Sm, n=1; RE=Tb, Dy, Er, Yb, n=3). 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2-巯基苯并噻唑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巯基苯并噻唑和三环戊二烯基稀土化合物或三(甲基-环戊二基)稀土化合物反应,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5种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MS鉴定,推测它们是配体以S,N与Ln(Ln=La,Eu,Tb,Y,Yb)二齿配位的配合物,并且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
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系列配合物RE(Ⅲ)-ADP(稀土-腺苷二磷酸)和RE(Ⅲ)-AMP(稀土-腺苷-磷酸)(RE=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根据红外、紫外、荧光、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络合滴定等分析结果,研究了[RE(Ⅲ)(ADP)(H_2O)_3]和[RE(Ⅲ)(AMP)_2(H_2O)_4]H两个系列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3个新型开链冠醚Schiff碱-稀土离子三元配合物RE(H2L)(Mq)(NO3)3,其中RE=Nd3 ,Er3 ,Yb3 ,配体H2L=N,N-双(邻羟苯亚甲基)-3,6-二氧杂-1,8-二氨基辛烷,Mq为8-羟基喹哪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热重-差热分析(TG-DTG)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3种新型结构稀土三元配合物在不同温度(77 K和300 K)时的近红外发光光谱.  相似文献   

9.
稀土-姜黄素-菲啰啉配合物荧光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稀土与姜黄素和1,10-菲啰啉的稀土三元配合物和稀土与姜黄素的稀土二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重-差热分析、 IR 、 UV-Vis 和1H NMR方法, 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分别为: REL3L′及REL3 · 2H2O (RE=Sm, Eu, Dy, L=姜黄素, L′=1,10-菲啰啉). 同时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 结果显示稀土三元、 二元配合物都表现出配体(L)的特征发射且发射强度大于配体(L), 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于二元配合物. 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稀土三元、 二元配合物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都表现出很好的抑制作用, 而且稀土三元配合物REL3L′对所选菌种的抑菌性明显强于稀土二元配合物REL3 · 2H2O和配体姜黄素.  相似文献   

10.
稀土高氯酸盐与1,10—二氮杂菲—1—氧化物的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合成出十三种稀土高氯酸盐与phenNO的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henNO)_4(ClO_4)_3·H_2O(RE=La、Pr、Nd,Sm~Lu)。对该系列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谱、摩尔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