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非嗜性、抗生性两个方面的研究,初步明确了禾谷缢管蚜对不同小麦品种的选择性主要通过味觉刺激;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脯氨酸含量对蚜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重要作用,脯氨酸含量与蚜虫的生长量,蚜虫的内禀增长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若蚜历期呈负相关,较低的脯氨酸含量是小麦抗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可溶性糖含量对蚜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棉株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低与棉花蚜景或蚜害指数成显著负相关。游离脯氨酸是棉花重要的抗蚜性物质之一,对棉蚜的寄主选择性、生长、发育及繁殖均有较强的制约作用。棉株受蚜虫刺吸胁迫后产生生理应激反应,可使游离脯氨酸含量大幅度升高,从而诱导提高棉花的总体抗蚜性强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9 个品种小麦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分析及其对禾谷缢管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在一定范围内,小麦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与蚜虫内禀增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若蚜历期呈负相关。蚜虫的排蜜露量与小麦维管束膨压呈正相关,蜜露中含糖量则与食料中含糖量呈显著正相关。初步认为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与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青花菜对桃蚜生长发育与繁殖及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福绿、早青二号和日本旺绿青花菜对桃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作用因子组建了不同品种青花菜上桃蚜试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青花菜叶片营养成分与桃蚜产仔量、发育历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福绿、日本旺绿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大,其值分别为22.490和22.328,较适合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早青二号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小,值为4.543,对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桃蚜产仔量与青花莱叶中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桃蚜发育历期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代锦  娄鹏  相建业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1):165-168
在室内20℃条件下研究了大麦黄矮病抗性不同的3个小麦品种对介体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蚜寿命和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以张春20号对介体蚜虫的影响最大,小偃22号次之,小偃6号抗性最弱。通过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在供试的3个小麦品种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参数比较,小麦品种对介体蚜虫影响大小与小麦品种对大麦黄矮病抗性强弱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
黄瓜叶片营养物质与抗蚜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营养物质与黄瓜抗蚜性的关系,为黄瓜抗蚜性鉴定以及抗虫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感蚜黄瓜为对照,分别测定高抗材料118号、中抗材料227号和311号以及低抗材料321号接种蚜虫前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总量、脯氨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与黄瓜抗蚜性呈正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抗蚜性呈负相关;黄瓜接种蚜虫后可溶性蛋白的增长量与抗蚜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小麦麦株内可溶性糖与抗禾谷缢管蚜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9个品种小麦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分析及其对禾谷缢管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在一定范围内,小麦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与蚜虫内禀增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蚜虫的排蜜露量与小麦维管束膨压呈正相关,蜜露中含粮量则与食料中含粮量呈显著正相关,初步认为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与麦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品种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其与抗麦长管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经多年筛选抗感程度较稳定的10个小麦品种,于小麦拔节期对其旗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全面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多处游离氨基酸中影响品种抗蚜性的主要氨基酸种类,并对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品种抗蚜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麦品种中谷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的含量与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呈正相关;而亮是亮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的含量与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呈负相关。说明小麦品种中前4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9个小麦品种的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叶角、叶片刺密度、芒长、叶色和穗密度等形态特征与对抗禾谷缢管蚜关系的研究,发现在禾谷缢管蚜整个发生期小麦株高与抗蚜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叶片刺密度和穗密度与小麦抗蚜性呈显著正相关;蚜虫高峰期旗叶的宽度和长×宽与抗蚜性呈显著正相关;蚜虫始盛和高峰期的叶角与抗蚜性呈显著正相关;旗叶长、叶色和芒长与抗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若干生化指标与山羊草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报道小麦野生物种 9种山羊草 (Aegilopsbiuncialis,A .juvenalis,A .ovata ,A .kotschyivar.varianilis,A .tri aristata ,A .tauschii,A .vavilovii,A .crassa和A .ventricosa)对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padi)的生化抗性机制。苗期山羊草总酚含量与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无关 ,丁布 (DIMBOA)含量与抗蚜性密切相关 ,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同丁布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 .76 0 ) ;成株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与抗性无关 ,游离脯氨酸和丝氨酸含量与蚜虫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rm=- 0 .0 6 36 +0 .2 3xpro +1.982xser ) ,丁布含量与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819 ) ,低含量的游离脯氨酸和丝氨酸和高含量的丁布是野生山羊草物种抗禾谷缢管蚜的重要生化因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6种冬小麦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比较了越冬期和返青期冬小麦叶片中代谢物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几种冬小麦在低温胁迫下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更显著.抗寒性较强的小偃6号和西农383积累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主要代谢物的能力较强,西农580和小偃22次之,84加97和陕农981较弱,该结果与冬小麦耐寒性强弱一致.研究表明冬小麦抗寒性与相关代谢物的积累相关,通过对这些代谢物质的检测可以为冬小麦的引种、育种及抗寒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为推广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木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华南205、华南8号、桂热4号、D346和F50)为试验材料,于朱砂叶螨第1次危害高峰期调查不同木薯品种受朱砂叶螨危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营养成分及叶片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探讨木薯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机制;在木薯收获期对6个木薯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推选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品种.[结果]新选048、D346和F50为MR级别,螨害指数为56.11%~61.41%;华南8号、华南205和桂热4号为S级别,螨害指数为74.26%~84.07%.木薯的螨害指数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水含率、叶片厚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PAD值、叶片蜡质含量、最大裂叶长和最大裂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下同).木薯品种的螨害指数与块根产量及相关性状间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最强、产量相关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可在朱砂叶螨高发区推广种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水含率和叶片厚度等可作为木薯朱砂叶螨抗性的重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土壤条件下,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了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播种期条件下,施用钼肥均极显著提高幼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及基脯氨酸含量,早播冬小麦的游离氨基酸及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期推进而明显下降,施钼使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的幅度有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而脯氨酸含量的增幅随生育期推进而下降;但晚播冬小麦的变化不同。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早,晚播冬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但对苗期植株影响不大;施用钼肥使冬小麦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提高的幅度有随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可溶性糖尤为明显。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必能增强植株的抗寒力和促进生长发育,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比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能更早,更敏感,更显著地反映冬小麦对低温和缺钼胁迫,尤其是游离脯氨酸。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10%和15%两种PEG溶液浓度,比较了三个抗旱性不同品种的小麦幼苗在水分胁迫期间可溶性糖、蔗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和积累差异.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初期可溶性糖及蔗糖含量下降、然后上升、积累,并且同一品种10%PEG胁迫可溶性糖总量积累高于15%PEG胁迫,蔗糖积累情况相反.糖分积累的程度存在着品种间差异.PEG引起的水分胁迫使科拜和祥云爬地麦的有机酸总量有不同程度降低,云麦29则有不同程度增加.氨基酸总量分析揭示,抗性品种比敏感品种积累更多的氨基酸.试验还观察到,15%PEG胁迫能迅速导致三个品种的Leu+Phe的积累,而10%PEG胁迫的积累情况随品种而异.此外,还比较分析了脯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异亮氨酸等个别氨基酸在不同品种,不同胁迫以及不同时间进程中的消长变化.水分胁迫引起的溶质积累,在种类,数量和速率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品种间差异.与干旱敏感品种相比,抗性品种具有更强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和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选用致病力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S_2对55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三次苗期的抗性鉴定,供试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抗性机制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供试抗病品种健叶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却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3天和6天测定抗病品种的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感病品种却有所上升;无论抗、感病品种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上升;感病品种的游离氨基酸下降,而抗病品种到后期才稍有下降。高抗品种杜勒的气孔孔隙比其它所有供试品种都小,但各品种的叶片气孔密度与抗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5种有芒与5种无芒小麦品种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对越冬期和返青期各小麦叶片中代谢物质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明确冬小麦抗寒性是否与芒性状有关。[结果]所有小麦品种在越冬期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均高于返青期,其中有芒品种陇鉴102、西峰27号及无芒品种GB20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代谢能力较强,有芒品种陇育3号及无芒品种中梁30、天00102-2-2-1-1最弱。而有芒小麦和无芒小麦群体间在越冬期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冬小麦的芒性状与其抗寒性没有关系,生产上不能将其作为抗寒品种筛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外源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获前叶面喷施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基本不受氨基酸的影响;而生菜对氨基酸反应敏感,混合氨基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明显促进生菜的生长。叶面喷施氨基酸明显增加2种蔬菜叶片及叶柄硝酸盐含量;外源氨基酸降低2种蔬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片全氮含量。不结球白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达65.82%-84.8l%,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生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葡萄斑叶蝉是威胁新疆葡萄生产的重要害虫.针对其田问为害特点,选用5个葡萄品种,研究了葡萄斑叶蝉为害与葡萄品种营养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之间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叶片被害指数差异明显,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对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叶片被害指数与葡萄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单宁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845,P<0.01),叶片被害指数与单宁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155,P<0.05),与粗蛋白含量也呈负相关关系(r=-0.9261,P<0.05).在17种氨基酸中,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各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叶片被害指数与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389,P<0.05;r=-0.8925,P<0.05;r=-0.8905,P<0.05).  相似文献   

20.
4个葡萄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4个葡萄品种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4个葡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则明显增加;4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中度水分胁迫时,抗旱性依次为:玫瑰香>红提>京秀>巨峰;严重水分胁迫时,抗旱性则为:玫瑰香>京秀>红提>巨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