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反义寡核苷酸(ANR2B)对海马CA1区NR2B mRNA表达的影响,筛选有效的ANR2B,探讨改变NR2B mRNA表达的新方法.方法:正常SD大鼠,海马CA1区立体定位注射ANR2B,灌注取脑,连续冰冻切片,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镜下观察NR2B mRNA在ANB2B作用下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海马CA1区立体定位注射ANR2B后,注射点及其周围NR2B mRNA原位杂交染色强度明显下降,仅有少量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散在分布;而在注射NR2B正义寡核苷酸(SNR2B)、生理盐水(NS)及NS插针不注射(NSNO)的海马切片上,海马CA1区的染色特征与注射ANR2B有明显差别,其作用区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及顶树突的NR2B原位杂交染色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ANR2B能够降低NR2B mRNA在正常大鼠海马CA1区的基础性高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脑缺血后NR2B反义寡核苷酸(ANR2B)对海马CA1区NR2B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研制特异性新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正常SD大鼠,脑缺血手术48h前海马CA1区分别立体定位预注射ANR2B、NR2B正义寡核苷酸(SNR2B)。后行四动脉阻断全脑缺血手术,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观察NR2B蛋白质在ANR2B的作用下的表达变化。结果:海马CA1区立体定位注射ANR2B后,注射区及其周围NR2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明显下降,仅有少量锥体细胞散在分布。结论:ANR2B可以在体局部抑制缺血早期NR2B亚单位蛋白表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现出一种相对一致的表达。在海马 CA1 区 ,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分别在缺血再灌 6h和 12 h降至低谷 (P<0 .0 5 ) ,然后表达开始回升 ,在缺血再灌 48h都升至高峰 (P<0 .0 5 ) ,之后表达再次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 ;在海马 CA3区 ,二者的表达变化规律与 CA1 区相似 ,不同的是表达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在齿状回 ,缺血后 0 .5 h~ 72 h,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 ,72 h后表达开始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大鼠海马各区表达变化的模式不同 ,这种不同可能与海马的选择性易损现象和迟发性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ithium-pilocarpine seizures rats model of epilepsy,LPS),研究NMDA受体亚基NR2A、BDNF mRNA的表达,探讨NR2A、BDNF在LPS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致痫后各组不同时间点海马CA1、CA3及DG区NR2A与BDNF mRNA的表达.结果 LPS海马NR2A、BDNF mRNA在各观察时间点及部位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上调,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NR2A mRNA的表达上调7 d达峰值(P<0.05);而BDNF mRNA表达上调14 d达峰值.VPA干预组NR2A mRNA在大鼠海马不同时间及部位(除1 d的CA3区)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BDNF mRNA在大鼠海马不同时间及部位(除28 d的DG区)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 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可诱导大鼠海马NR2A和BDNF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NR2A mRNA表达的增强可能是诱导调控BDNF mRNA表达增强的重要机制之一,说明NMDA受体亚基NR2A可能成为抑制癫痫发作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在大鼠海马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观察N 甲基 D 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 1 (N methyl D aspartatereceptorsubunit 1 ,NR1 )、亚单位 2A(NR2A)和亚单位 2B(NR2B)在成年大鼠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特点 ,为研究三者在海马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大鼠脑 2 0 μm厚冰冻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色 ,图像分析。结果 :NR1、NR2A和NR2B在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以及齿状回颗粒细胞普遍表达 ,三者中以NR1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最强 ,NR2A最弱 ,NR2B居中。NR1与NR2A在海马各区间的表达水平都无显著差异 ;NR2B在海马CA1区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CA3区及齿状回的表达 ,尤其是CA1区锥体细胞的顶树突在贯穿辐射层及腔隙分子层的全长中都呈高表达。结论 :NR1、NR2A和NR2B在正常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强度和形式存在差异 ,提示各区间天然N 甲基 D 门冬氨酸(N methyl D aspartate ,NMDA)受体的亚单位构成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NR1 mRNA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TUNEL染色和图像分析等技术。结果:(1)在CA1区和CA3区,NR1 mRNA的表达于缺血后2h上升,24h达高峰,然后下降,但CA3区幅度明显较小;在齿状回,缺血后0.5~72h,表达无显著性变化,缺血后7d才显著降低。(2)TUNEL阳性细胞主要位于CAl区,于缺血后24h出现,至72h达高峰,然后有所减少。结论:大鼠短暂性前脑缺血后,NR1 mRN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在海马各区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缺血后NR1 mRNA的表达与海马的选择性易损性和缺血性细胞凋亡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LYX-13通过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2B(NR2B)-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改善氯胺酮麻醉后幼鼠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将60只幼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S组)、氯胺酮麻醉组(Ket组)、氯胺酮麻醉+GLYX-13组(Ket+GLYX-13组),每组20只。Ket组和Ket+GLYX-13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30 mg/kg氯胺酮,间隔30 min重复一次,每天3次;Ket+GLYX-13组小鼠每天首次注射氯胺酮前2 h尾静脉注射1 mg/kg GLYX-13;NS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5 d。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测定小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组织NR2B、ERK、磷酸化ERK(p-ERK)、CREB、p-CREB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CA1区NR2B、p-ERK、p-CRE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NS组比较,Ket组和Ket+GLYX-13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和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降低(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均缩短(P0.05),海马组织NR2B、p-ERK、p-CREB蛋白水平降低(P0.05),海马CA1区NR2B、p-ERK、p-CREB荧光阳性信号强度降低(P0.05)。与Ket组比较,Ket+GLYX-13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和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升高(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均延长(P0.05),海马组织NR2B、p-ERK、p-CREB蛋白水平升高(P0.05),海马CA1区NR2B、p-ERK、p-CREB荧光阳性信号强度升高(P0.05)。结论:GLYX-13通过激活NR2B-ERK-CREB信号通路改善氯胺酮麻醉后幼鼠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小鼠在跳台实验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及其海马组织中NR2B 1472位点的酪氨酸磷酸化(p-Y1472 NR2B)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5-Aza-CdR处理组(5-Aza-CdR)。侧脑室内注射10μmol/L 5-Aza-CdR,通过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2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NR2B和磷酸化NR2B-Y1472(p-Y1472 NR2B)的表达水平。结果 5-Aza-CdR组小鼠在跳台实验中潜伏期增加,错误次数减少,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同时,小鼠海马组织中NR2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NR2B-Y147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CDK5活性降低(P0.05)。CA1区和CA3区NR2B荧光强度无差异,而CA1区p-Y1472 NR2B显著升高(P0.05)。结论 5-Aza-CdR对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可能与海马中p-Y1472 NR2B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区的表达于再灌早期表现为小幅度下降 ( P<0 .0 5 ) ,此趋势在 CA3 区可以逆转 ;但在 CA1 区逐渐加剧 ,第 7d时降至 2 1% ,NR2 A在齿状回的表达几无改变 ;( 2 )与 NR2 A不同 ,再灌后 2 h,NR2 B在 CA1 区的表达即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并持续到再灌后 2 4h,之后转而急剧下降 ,至第 7d仅余 11% ;在 CA3 区及齿状回 ,再灌后 6~ 48h,NR2 B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在再灌后 72 h则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损伤后 NR2 A和 NR2 B表达变化的不同可能是造成 CA1 区、CA3区及齿状回缺血敏感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各区域NMDA受体亚单位NR1表达的变化和差异 ,探讨NR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技术。 结果  1 在前脑缺血再灌流后早期 ,海马各区域NR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CA1区 ,下降趋势持续存在且不可逆 ,直至再灌流后第 7d ,NR1在该区域的染色强度降至对照组的 17% (P <0 0 5 )。CA3区及齿状回 ,NR1的表达下降是可逆的 ,再灌流后 72h ,齿状回的表达恢复正常 ,再灌后第 7d ,CA3区的表达也恢复到对照组的 96 % ,两组间染色强度无显著差异。 2 在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出现前的缺血再灌流的早期 ,NR1在CA1区、CA3区及齿状回表达下降的幅度不一致 ,再灌后 6h以前 ,CA1区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CA3区及齿状回 (P <0 0 5 ) ,再灌后 12h ,CA1区的下降幅度仍低于CA3区 (P <0 0 5 )。结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NR1在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表达下降的幅度和可逆性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是造成CA1区缺血敏感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图象分析处理技术研究生后 1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 SD大鼠海马结构中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NR2 B三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中均有 NR1、NR2 A、NR2 B的表达 ,NR2 B还在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中有较强表达。 NR1与 NR2 B的生后表达变化模式相似 ,在生后 1d和 4d,两者在 CA3区的表达均高于 CA1 区 ;生后 1周后两者在 CA1 区的表达则高于 CA3区 ;到生后 2~ 3周其表达达到峰值。而 NR2 A却与此不同 ,生后 1d、4d时其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较高 ,随发育时间延长表达逐渐下降 ,大约在生后 4周降至谷底。整个发育过程中 ,NR1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始终高于 NR2 A和 NR2 B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结构 NR1、NR2 A、NR2 B的表达具有发育性时空差异和亚单位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与发育早期海马学习功能的特异性以及海马各区对缺血敏感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运用海马脑片培养技术、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观察用 NMDA受体亚单位抗体预处理后再缺氧缺糖的海马脑片 CA1 区 Bcl-2和 Bax蛋白的表达变化 ,以探究其亚单位与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性损伤的关系。结果显示 ,各实验组海马脑片 CA1 区均有不同程度 Bcl-2、Bax蛋白表达和细胞缺失形成的空洞。 Bcl-2蛋白在 NR1+ OGD组、NR2 A+ OGD组和 NR2 A + NR2 B+ OGD组 CA1 区的表达均明显弱于 OGD组 (3组均 P<0 .0 5 ) ;其在 NR2 B+ OGD组和HOTC组的表达则强于 OGD组 (两者 P<0 .0 5 )。 Bax蛋白在 NR1+ OGD组、NR2 A+ OGD组和 NR2 A+ NR2 B+ OGD组的表达均强于 OGD组 (NR2 A+ OGD组 P<0 .0 5 ) ;在 NR2 B+ OGD组和 HOTC组其表达则明显弱于 OGD组 (后者 P<0 .0 5 )。结论 :单纯缺氧缺糖可引起海马脑片 CA1 区锥体细胞的迟发性损伤 ,同时引起 Bcl-2蛋白和 Bax蛋白的表达变化 ;预加 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抗体和 NR2 A+ NR2 B抗体可以加重缺氧缺糖性海马脑片 CA1 区细胞损伤程度 ;预加 NR2 B抗体则可减轻其损伤程度。提示 NMDA受体亚单位成分的变化可以调节 Bcl-2和 Bax蛋白在缺氧缺糖性海马脑片 CA1 区的表达 ,从而调节CA1 区神经元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Hou XY  Liu Y  Zhang GY 《Neuroscience letters》2007,420(3):235-239
It has been indicated that Src family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SrcPTKs) potentiate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 function by phosphorylating NR2A subunits and that 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 (PSD-95) facilitates this regulation. In this paper, we define the role of SrcPTKs in delayed neuronal damage following transient brain ischemia 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is event. Transient global brain ischemia was induced by the four-vessel occlusion method. A specific Src family kinase inhibitor PP2 (4-amino-5-(4-chlorophenyl)-7-(t-butyl)pyrazolo[3,4-d]pyramidine) and a PP2 negative control PP3 (4-amino-7-phenylpyrazolo[3,4-d]pyramidine) were infused into rat cerebroventricule 30 min before occlusion. Hematoxylin and eosin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surviving pyramidal neurons in rat hippocampal CA1 subfield increased markedly in PP2-treated rats comparing to PP3-treated groups after 5 days of reperfusion following ischemia. Additionally,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immunoblo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readministration of PP2, but not PP3, attenuated not only the increase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NR2A but also the enhanced interactions among Src, NR2A and PSD-95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 In conclusion, SrcPTKs promote binding of the kinases and their substrate NR2A attributed to the scaffolding effect of PSD-95 during transient brain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elevation of NR2A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and consequent delayed neuronal cell death.  相似文献   

14.
脑缺血后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一过性全脑缺血。按不同时程,以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氨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再灌流期间海马不同亚区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海马本部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流2~6h即有增高,到12~24h进一步增加至对照水平的3倍左右;3d时已有所减少,7d时在CA1区恢复至对照组的水平。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流2~6h已有明显的增高,约为对照水平的2倍.并在再灌流12h、24h和3d时保持在同一水平。此外,缺血后各亚区内染出的血管数量于再灌流2~6h即有明显增多,并在再灌流7d后仍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文结合文献对缺血性神经元坏死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A、NR2 B表达的变化。本研究将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周 ,用 Morris水迷宫和 Y迷宫作业测试其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 ,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海马 CA1 、CA3、齿状回区的 NR2 A和 NR2 B的表达。结果显示 :( 1) Morris水迷宫测试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Y迷宫测试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学会躲避电击的正确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 2 )慢性复合应激组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NR2 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学习与记忆能力 ,NMDA受体表达变化可能是影响学习与记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