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但因含有较高的木质纤维素,限制了其作为饲料资源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秸秆中的营养物质通过科学的加工进行有效利用已成为可能,但能够实现秸秆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处理方法还较少。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情况、营养结构、饲料化加工技术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论述,分析了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被规模化应用还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华 《农村百事通》2006,(13):49-49
近年来,秸秆氨化、碱化、青贮等秸秆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合理开发饲料资源,充分解决饲草、饲料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青贮对秸秆的要求较高,季节性较强,而且氨化的液氨和氨水运输又很不方便,还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微贮技术则能弥补以上的不足。秸秆微贮技术通过加入木质素纤维素发酵剂秸秆微贮宝,在密闭的厌氧条件下,能促进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率,并增加营养。秸秆微贮宝处理农作物秸秆,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增重快、无毒害等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处理秸秆…  相似文献   

3.
甘蔗、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秸秆部分,富含丰富的磷、钾、钙等有机物质,采用作物秸秆氨化饲料处理方式,将其变成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运用到养牛中,不仅能极大地缓解粮食供给压力,还能降低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压力。加强对秸秆资源氨化处理重要性的认识,结合秸秆饲料利用状况,通过秸秆氨化饲料制作技术来提高作物秸秆作为动物饲料的营养性和适口性,从而为肉牛饲养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秸秆饲料的加工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秸秆饲料的营养特点,阐述了采用现代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后,使秸秆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转化,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成为畜禽利用的潜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5.
全盛 《现代种业》2006,(2):51-51
农作物秸秆经加工青贮后,作为畜牧业的饲养料基础,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商品化率高的特点,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第二草场,从根本上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养畜缺草及秸秆不易保存的难题,是我国广泛开发利用的粗饲料来源,也是牲畜喜食用易消化的优质饲料。目前,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技术已日渐完善,许多农村正在积极扩广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就有以农作物秸秆作为食草性家畜饲料的习俗。在有机物质中,纤维性和无氨浸出物(只含微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达80%~90%,精蛋白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低,由此造成饲料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但农作物秸秆的干物质热量与禾本科饲料持平。因此,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的青贮和氨化,可以提高作物秸秆的经济价值。现将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秸秆青贮和氨化技术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秸秆资源调查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全面调查以及对这些地区草食家畜饲养情况、秸秆利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同时结合反刍家畜的营养特点 ,认为北京市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反刍家畜饲料将有着非常广泛、光明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秸秆还没有被充分、有效的利用 ,原因在于秸秆的深加工技术。因此探索先进、实用的秸秆处理技术 ,提升秸秆的利用价值 ,使它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粗饲料原料 ,对北京市农业及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将有着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农作物秸秆饲养草食动物,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意义。试验表明:秸秆饲料(氨化、微贮处理)饲喂农区山羊,较物理方法处理(切短)适口性好,采食量和增重效果均显著增加,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韩天文 《甘肃农业》2002,(11):30-31
农作物秸秆是反刍家畜的重要粗饲料源,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要真正利用好农作物秸秆来饲养反刍家畜,还要下功夫.首先要充分认识秸秆类饲料营养价值及营养限制因素;然后对秸秆类饲料进行加工处理,提高其营养价值或改善其适口性;第三,在秸秆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在饲喂家畜时,必须对某必须的营养物质进行添补.  相似文献   

10.
伊利 《农村科技》2011,(9):51-51
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机械化技术是指农作物秸秆经机械加工和微生物菌剂发酵处理,并贮存在一定设施内的技术。秸秆微贮饲料色正味香,牲畜适口性好,在自然环境中可保存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农作物秸秆饲养草食动物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意义。试验表明 :秸秆饲料 (氨化、微贮处理 )饲喂农区山羊 ,较物理方法处理 (切短 )适口性好 ,采食量和增重效果均显著增加 ,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的研究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几种主要农作物秸秆处理的技术路线(秸秆还田、饲料化、热解和厌氧发酵、工业生产原料及其他秸秆加工)的研究发展,以期为寻找适合我国各地方的秸秆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文华 《河南农业》2002,(11):18-18
多年来,我国采取青贮、氨化等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但由于适用范围不广、成本较高等原因,未能被广泛应用。武汉市华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成功的高科技生物新产品—秸秆微贮宝能把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生物发酵处理变为牛、羊、猪等牲畜喜食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4.
任大明  刘江 《新农业》2001,(1):22-23
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麦秸、稻草、豆秸等)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达6亿吨以上,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秸秆的再利用问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研究有效利用秸秆的方法,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动物饲料,为养殖业开辟新的饲料来源。但由于农作物秸秆纤维物质含量高,营养成分低,  相似文献   

15.
青贮技术能有效保持青绿秸秆的营养成分,改善牲畜对农作物秸秆的适口性,是解决牲畜冬春季青饲料缺乏的问题。自2003年,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在平安、刚察、民和等县相继开展了袋式青贮秸秆的加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袋式青贮秸秆加工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氨化秸秆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进尿素,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利用秸秆中存有的尿素酶,作用于尿素,从尿素中分解出氨,对秸秆进行氨化。每年粮食作物收获后,都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用来饲喂牛羊,不仅适口性、消化率和营养价值明显提高,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秸秆饲料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5亿多吨,而用于氨化、青贮和未经处理而直接饲喂草食家畜的仅有2亿吨左右.广大农区约有5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被用作生活燃料或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仅造成秸秆资源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因此,大力开发秸秆饲料资源,发展以秸秆为主要饲料的农区畜牧业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但秸秆的适口性差,消化利用率低,要把劣质秸秆变成家畜的优质饲草,必须进行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8.
胡伟 《饲料博览》1995,(2):25-27
我国农作物秸秆饲料处理机械设备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天津市农业机械局(300074)胡伟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发展农村畜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年产粮食4亿多吨.同时产生各种农作物秸秆5亿多吨,其数量近乎于我国北方草原每年...  相似文献   

19.
沙文锋  朱娟 《农家致富》2010,(15):48-49
拉伸膜裹包青贮是一种新型的青贮饲料加工方法,它可以实现青贮饲料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商品化、产业化经营,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率。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可作为一项农作物秸秆饲料产业化利用技术而大力推广。本刊特邀请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沙文锋,撰写玉米秸秆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分期刊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年产量约为7亿t,占全世界秸秆总量的30%左右,但是利用率却只有33%,并且其中大部分未经过加工处理,经过技术处理后利用的仅占2.6%。如果运用氯化处理技术将其制成氨化秸秆饲料,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可观的农作物资源,而且还可以工业化生产的无机氮代替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降低精料用量,缓解动物与人类竞争粮食的矛盾,从而积极推动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