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加强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临床上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外伤性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是骨科中常见而严重的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劳动者,如处理不当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我科收治此患者53例,根据不同的部位的骨折脱位合并截瘫,采用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175-177
目的探讨脊柱胸椎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的临床合理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25例脊柱胸椎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立即行CT或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分析临床特点、决定治疗方案、近期随访结果,总结临床治疗体会。结果所有患者中,合并肋骨骨折19例(76%)、合并血气胸16例(64%)、合并严重脊髓伤17例(68%);19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后路椎管减压加经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6例患者行非手术内科保守治疗;胸外科处理包括气管切开1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膈肌修补4例、胸腔闭式引流11例;截瘫治疗情况中,痊愈6例、好转7例、无变化8例、死亡4例。结论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胸腰段骨折和严重胸外伤两者的关系,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早期手术解决截瘫和脊柱骨折,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增强,改善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多由脊柱骨折脱位引起 ,胸腰段是脊柱活动度最大的区域 ,易骨折脱位并发截瘫。我科自 1996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应用Dick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 2 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2 4~ 42岁。受伤机制 :直接砸伤 9例 ,高处坠落伤 8例 ,车祸 6例。脊柱损伤部位T11~L4 。骨折类型 :屈曲压缩脱位 12例 ,屈曲分离11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双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及大小便障碍 ,其中完全瘫痪 18例。1 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 ,Dick钉内固定 …  相似文献   

4.
周锦年 《江苏医药》1996,22(3):197-197
我院自1987年4月~1993年4月.采用Harrington撑开律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脊柱骨折脱位病人32例,经2年以上的随访,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用例,女11例。年龄24~57岁,平均38.4岁。T(12)椎体压缩性骨折5例;T(12)椎体压缩性骨折L1椎体粉碎性骨折8例,其中伴脱位3例;L1椎体压缩性骨折10例.其中伴脱位4例;L2椎体爆裂骨折9例。完全瘫痪7例;不完全截瘫19例,其中毛例合并颅脑损伤及腹腔内脏损伤;无截瘫6例,截瘫者均作脊柱CT检查,其中12例骨折片压迫脊髓。伤后至手术时间l~12天。二、手术方式:患…  相似文献   

5.
唐山、丰南一带地震后,我们12个医院共收治震伤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伤员439名。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同时,先后对219名截瘫伤员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率为49.9%。现将手术治疗情况和有些问题的探讨意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Kaneda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报告9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病人,行前路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器固定的手术适应症,主要技术关键及注意事项,比较前后路手术在解除神经压迫、恢复神经通道、脊柱稳定重建等方面的优点及不足。结果:8例获得3-12月随访,X线片显示脊柱序列正常,椎间植骨位置良好,3例已骨性融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2例进步1-2个等级,1例无变化;B级进步3个等级4例,4个等级1例;C级1例恢复正常。结论:前路减压植骨Kaneda固定椎管减压彻底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脊柱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次研究中,13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2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共计2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5.6%。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截瘫合并膈肌损伤患者,应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膈肌损伤进行及早诊断,并尽早实施膈肌修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伴截瘫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完全高位截瘫椎骨骨折或骨折脱位病人用电针和推拿按摩治疗,在骨折椎体上、下间隙减压,去除骨折压迫。结果完全高位截瘫术后6例恢复正常;3例恢复部分功能,能在床上自主活动;1例无效。结论经电针和推拿按摩,颈前路减压治疗颈椎骨折伴截瘫,可直接解除骨折块对脊髓前角细胞的压迫,更有利于截瘫的恢复。治疗保持了脊柱的完整性、稳定性,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颈椎骨折并截瘫是脊柱骨科临床常见多发病,车祸、建筑坠落伤是颈椎骨折脱位的主要原因[1].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利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并截瘫35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无截瘫的压缩1/2以上的脊柱压缩性骨折、脱位,在脊柱损伤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除极少数病人得到植骨融合外,对极大多数病人一律进行保守治疗,其中部份病人脊柱稳定性已遭到破坏,未得到合理的治疗,以致病人长期腰痛,甚至终生不愈。1987年以来我们对脊柱压缩1/2以上的骨折病人和少数压缩不足1/2的病人计18例20椎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1993年2月到1995年12月,采用手术内固定结合神经生长因子、654-2等药物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12例,取得了一定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22~64岁,平均35岁。T11骨折2例,T12骨折5例,L1骨折4例,L3骨折1例。Ⅰ°脱位5例,Ⅱ°脱位3例,Ⅲ°脱位1例。完全截瘫5例,不全截瘫7例。对照组8例,骨折部位和程度与治疗组相似,具有可比性。2方法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彻底减压复位后,用Luque氏棒、Dick或棘突钢板内固定。术后1~3…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3年—1989年以来收治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共118例,其中男113例,女5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8岁;本组病例手术治疗112例,非手术治疗6例,在截瘫指数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手术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也不相同。我们的体会是,手术尽量采用椎板减压+复位及椎管内异物清除+钢板内固定术,现就11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手术疗效分析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截瘫是脊柱损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几年来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已被公认为有效的方法 ,其特点是短节段固定 ,固定了脊柱的前、中、后三柱 ,所以固定坚强 ,复位满意 ,并发症少。我院从 1999年 2月开展此项手术至今 ,临床治疗 2 1例患者 ,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年龄最大 4 5岁 ,最小 2 0岁 ,平均 2 9岁。致伤原因 ,高处坠下 11例 ,交通事故 3例 ,直接砸伤 7例。损伤类型 :骨折脱位 12例 ,爆裂骨折 8例 ,Chance氏骨折 1例。全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损伤部位…  相似文献   

14.
自1984年7月以来,我们先后收治了在外院或我院已治疗过的11例脊髓损伤晚期患者,进行了手术减压治疗。其中2例为伤后保守治疗,直至晚期才进行第一次减压手术。9例为推扳切除减压后疗效不满意又进行二次手术减压治疗。9例中4例为椎体后缘切骨减压,5例行第二次推扳切除减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1例中男9例,女2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33岁9个月。损伤原因及部位:11例中,10例为外伤性截瘫,其中C_6损伤高位瘫1例,T_6损伤脱位截瘫1例,T_(11)骨折脱位截瘫2例,T_(12)骨折脱位2例,L_1骨折脱位截1例,L_2骨折脱位截瘫3例,另1例为T_6结转并发截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受的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评定标准分为A-E级,其中A级21例,B-E级47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所有患者脊髓损伤术后恢复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术后脊髓完全损伤21例中优良率28.57%,脊髓不完全损伤47例中优良率61.70%,总优良率达到51.74%。结论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早期采用大量激素对脊髓减压治疗效果显著,适合早期手速治疗,及时解除患者脊髓压迫和进行脊柱内固定能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脊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脊柱骨折并创伤性膈疝1例云南省人民医院骨科(650022)赵毅脊柱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临床上较少见,多因脊柱骨折并截瘫易诊断,而使膈疝漏诊而延误治疗。我院近10年来,收治脊柱骨折截瘫并膈疝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7岁。腰背部被钢管打伤,伤后即双...  相似文献   

17.
符峰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25-1125
胸腰椎骨折伴随脊髓损害的不稳定型脊柱损伤早期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临床上对脊柱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及解除脊髓压迫的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脊髓的进一步损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早期复位固定使当时未受损伤的脊髓避免了由于不稳定骨折造成的迟发性损害。我院从1989~2003年共收治胸腰椎骨折移位伴截瘫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颈椎损伤患者多,合并不全瘫或截瘫,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手术麻醉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患者的愈后,为此,我们总结了2001-01-2005-12 108例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的麻醉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13例股骨头骨折患者,均合并髋关节后脱位.其中,10例在24 h内行髋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3例在24 h后闭合复位;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股骨头骨折8例,钛螺钉固定2例,1例骨片较小无法固定给予摘除,2例行保守治疗(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应用重建钢板固定髋臼骨折2例.结果 随访1~5年,采用Epstei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76.9%.结论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应尽早行闭合复位和骨牵引;根据骨折分型、复位后X线片和CT片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术中注意手术操作要点;可吸收螺钉是股骨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20.
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方法 对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实施一系列麻醉处理措施①头颈部严格制动,避免颈髓继发性损伤;②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中心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③麻醉诱导要求平稳,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避免应用损害或抑制心肌的药物,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21例的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85.7%患者康复。结论 对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在围术期麻醉处理得当,可大大降低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