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病人嗓音声学参数的变化,评价嗓音声学参数对喉良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Dr.Speech软件对85例喉良性病变病人进行嗓音声学检测,并与正常嗓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声带小结声门嗓声能量(NNE)值与慢性喉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10,q=3.72,P<0.05)。声带息肉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NNE声学参数值与慢性喉炎参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96~13.10,q=4.48~7.13,P<0.05)。声带息肉shimmer、NNE的声学参数值与声带小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85、3.68,P<0.05)。结论嗓音声学分析对诊断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单纯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的声学参数,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对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嗓音声学测试系统(Dr.Speech Science for Windows软件)对50例嗓音正常人(对照组)及80例良性喉疾病患者(患者组)进行嗓音声学检测,对其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单纯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三类喉疾病患者的各参数平均值均较对照组平均值不同程度升高,各参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小结jitter、shimmer值与慢性单纯性喉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N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7,P<0.01)。声带息肉的jitter、shimmer、NNE参数值与慢性单纯性喉炎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shimmer、NNE值与声带小结参数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jitte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3,P>0.05)。结论嗓音声学分析对诊断慢性单纯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和电声门图(ECG)在声带息肉患者手术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r.Speech软件,对30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2周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电声门图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声带息肉组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声能量(NNE)和较低的谐噪比(HNR)、信噪比(SNR),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声带息肉术后1周、2周和术前比较,jitter、shim-mer和NNE均下降,HNR和SNR升高,其中术后第2周与术前比较,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嗓音声学分析与电声门图检测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嗓音质量,评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嗓音声学分析在电子喉镜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手术前后声学参数的变化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Dr,Speech 3.0软件,对329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于电子喉镜手术术前及术后10 d、20 d、30 d分别发稳态元音[ ]、[i:]、[a:],并进行声学测试,与已建立的正常嗓音和病理嗓音数据库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电子喉镜手术的疗效。结果 在329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中,其主要的声学参数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噪音能量(NNE)手术以后均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尤以NNE的敏感性最高。结论jitter、shimmer、NNE值的变化对手术疗效的观察与评判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波照射对声带息肉术后伤口肿胀的影响,让术后患者尽早进行嗓音训练以巩固手术效果。方法:将条件相同的行显微喉镜手术的88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声带息肉术后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微波照射护理。并于手术前、手术后2周分别收集嗓音障碍指数(VHI-10),MDVP软件收集声学信号并分析声学参数: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等,以及术后2周频闪喉镜检查收集图像参数分析伤口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后2周患者的VHI-10及jitter、shimmer参数分别小于术前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术前、术后VHI-10、jitter、shimmer的变化差值均大于对照组,jitter、shimmer的变化差值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VHI-10的变化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也有VHI-10更大下降的趋势;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的VHI-10、jitter及shimmer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临床愈合好的例数多余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照射对声带息肉术后伤口肿胀有一定效果,可以作为声带息肉显微喉镜术后的重要护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嗓音声学分析的意义.方法:对35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2周进行嗓音声学检查,与30例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声带息肉手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相比较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及嗓音障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对照组Jitter、Shimmer、D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T无差异.结论:声带息肉手术后进行嗓音声学分析能客观地反映术后嗓音功能,术后2周声带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仍需继续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嗓音学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德国艾克松(XION)嗓音学分析软件,对30例声带息肉手术前后进行嗓音学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声带息肉组术前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基频,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术后和术前比较,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均下降,基频升高,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压级改变不明显,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嗓音学分析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声带息肉嗓音质量,并评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喉部良性病变术后发声功能及嗓音质量的疗效。方法  1997~ 2 0 0 2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科应用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各种良性病变 (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Reinke水肿等 ) ,分别采用咬除、切除、显微黏膜瓣法切除病变 ;对其中的 60例声带息肉患者行前瞻性研究 ,将其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采取 3种不同术式 ,于术前、术后 1周、术后 1个月进行喉镜检查及嗓音声学参数检测频率微扰 (jitter ,正常 <0 .5 % )、振幅微扰 (shimmer ,正常 <3 % )和标准化噪声能量 (normalizednoiseenergy ,NNE ,正常 <-10dB) 3种声学参数分析。结果 术后 1个月纤维喉镜检查及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和NNE 3种声学参数检测分析显示 ,显微黏膜瓣法组嗓音恢复优于咬除法组和切除法组。结论 喉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喉部良性病变并且能最大限度保留声带发声功能的重要手术方法 ,尤其以显微黏膜瓣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声带形态及声学参数的变化,评价声学测试在声带息肉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40例嗓音正常成年人及40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在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形态学评估,同时采用上海泰亿格公司生产的Dr.Speech4.0软件行嗓音声学比较分析。结果声带息肉术前可见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可带蒂;术后复查术侧声带表面光滑,声门闭合良好。声带息肉组术前各元音的Jitter、Shimmer及NNE值均高于正常组,HNR及SNR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声带息肉术后各元音的Jitter、Shimmer及NNE值降低,HNR和SNR值上升,与术前各参数值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术后各元音的Jitter、Shimmer及NNE仍高于正常,HNR和SNR值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嗓音声学参数可作为声带息肉术后疗效的客观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声带息肉术后发声功能恢复的时间及规律.方法 对51例声带息肉患者(患者组)分别于支撑喉镜术后1、2周及1、3、6个月进行嗓音声学指标基频(fundamental frequecy,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oise to harmonic ratio,NHR)及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调查,对51例嗓音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嗓音学分析及VHI调查,对比分析术后嗓音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组F0较正常对照组降低,jitter、shimmer、NHR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组F0逐渐升高,其余4个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F0、jitter、shimmer、NHR在第1个月接近正常对照组,且与3、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HI评分在3、6个月时与正常对照组相近,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带息肉患者支撑喉镜术后嗓音质量逐渐恢复,术后1周内禁声休息,1个月内休声,1个月以后可正常、正确用嗓.  相似文献   

11.
女性单纯声带肥厚和声带小结的嗓音参数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和分析单纯声带肥厚和声带小结的嗓音参数的变化,评价这些参数在两种疾病中诊断及疗效。方法:应用Dr.Speech(DSS)软件对成人女性30例单纯声带肥厚和声带小结患者做噪音测试,对其主要声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声带小结的嗓音声学参数、基频微扰、声门噪声能量NEE值均较声厚的各指标高。其中声门噪声能量在声结中异常者占99.6%,声带肥厚占8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频微扰和振幅微扰的异常占有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嗓音参数对诊断和区别声带肥厚和声结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声门噪声能量有更高的敏感性,对诊断和治疗声带疾病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内镜切除术对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6月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支撑喉镜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撑喉镜联合内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嗓音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谐噪比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标准化噪声能量、基频微扰、振幅微扰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内镜切除术治疗声带息肉可以恢复嗓音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显微支撑喉镜与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的疗效,探讨不同声带息肉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这两种方法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共590例,其中显微支撑喉镜组404例,纤维喉镜组186例。术后随访3月,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并对比复杂型及双侧声带息肉患者的疗效。结果显微支撑喉镜组和纤维喉镜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别(P=0.067),复杂型声带息肉患者在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的疗效优于纤维喉镜下手术(P=0.001),双侧声带息肉患者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与纤维喉镜下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别(P=0.096)。结论复杂型声带息肉患者采用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的疗效优于纤维喉镜下手术,而对于双侧息肉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声带振动模式与发声的空气动力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40例正常人及80例病理嗓音患者,按心理听觉评价结果,根据GRBAS分级,分别进行电声门图(EGG)测试、口腔气流率及发声强度的测试,对电声门图参数(jitter、shimmer、CQ、CQP、NNE)与口腔气流率(flow)及声强(intensity,I)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I与EGG参数间呈负相关,flow与shimmer、CQ、CQP、NNE均显著正相关,而与jitter的相关性较差。结论:电声门图是测量声带振动模式的方式,口腔气流率和声强反映了嗓音的生理特性,心理听觉评价则提供了音质的心理印象。三者的综合应用,能更好地评价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15.
声带创伤性瘢痕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声带创伤性瘢痕的临床和病理改变.[方法]对27例创伤性声带瘢痕患者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动态喉镜观察,观察瘢痕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设立对照组检查.[结果]声带瘢痕组的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声门噪声能量、谐噪比、最大发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频闪喉镜下瘢痕声带的黏膜波减弱(n=21)或消失(n=6);声带振动不规则,病变处声带振动消失,影响声门闭合.光镜下观察见瘢痕声带上皮部分缺失,存留的上皮层增厚,复层鳞状上皮的细胞层数增多;固有层增厚,大量胶原纤维增生,且排列紊乱,弹力纤维较少,紊乱散在分布于胶原纤维中,血管明显减少,管壁普遍增厚,腺体减少或消失;肌层中可见较多散在、紊乱的胶原纤维束.[结论]瘢痕形成后声带的各层结构均受到损害,尤以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改变明显,导致嗓音质量、声带振动功能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