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开菲尔奶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强抑菌活性的乳酸菌KF1,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的干扰试验,通过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水解试验,证明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该细菌素在pH值2~4范围内抑菌效果稳定,当pH值达到8时,抑菌活性完全丧失;在121℃处理60 min后,仍保留约68%的活性,稳定性较好。抑菌谱试验表明,KF1细菌素对13株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无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直径大于18 mm,抑制效果优于G―菌。通过研究KF1细菌素对菌体细胞壁、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揭示其抑菌机制为膜孔道渗漏机制。另外,本文还发现KF1细菌素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其在奶牛乳房炎预防、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从风干肠中筛选的戊糖片球菌所产细茵素L5-6的理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为开发安全高效的食品生物防腐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管碟法做抑菌试验,利用N-羟甲基甲基甘氨酸-SDS-PAGE电泳确定细茵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抑菌物质L5-6时胰蛋白酶、蛋白酶K、链霉蛋白酶E敏感,证明此押菌物质为细菌素;细菌素L5-6在100℃30 min,pH 2~10的条件下具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当戊糖片球菌生长到稳定期且pH为4.2时,达到最大抑菌活性2 560AU,确定其最佳收获时期为18 h;细菌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作用方式为杀死细菌,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N-羟甲基甲基甘氨酸-SDS-PAGE电泳确定细菌素L5-6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 kDa.结论:细菌素L5-6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抑菌谱广,可被人体内蛋白酶降解.细菌素L5-6在食品防腐保鲜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广西巴马村天然发酵米粉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筛选出一株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M44,并研究了其所产乳酸菌素的基本性质。采用微生物形态学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鉴定菌株M44为植物乳杆菌,其发酵上清液具有抑菌活性,抑菌物质确定为蛋白类。采用盐析法粗提所产乳酸菌素,确定最佳硫酸铵沉淀浓度为60%。由乳酸菌素产量与菌株生长的关系实验得出乳酸菌素的最佳收获时间为发酵培养12 h。管碟法抑菌实验表明,该乳酸菌素在p H范围2~8时有良好的抑菌活性;121℃处理15 min后仍具有抑菌活性;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性消失;对单核增生李斯特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该乳酸菌素为天然生物防腐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株乳酸乳球菌所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乳酸乳球菌KLDS4.0326所产类细菌素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细菌素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在排除酸性产物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菌株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降低,表明抑菌成分为蛋白类物质;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稳定,并且具有较广的抑菌谱,能够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相似文献   

5.
植物乳杆菌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乳杆菌素是植物乳杆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肽类,可以抑制许多革兰氏阳性菌。作者简述了细菌素的分类、植物乳杆菌素的抑菌范围和抑菌机制,并简要介绍了几种植物乳杆菌素的性质。尽管目前植物乳杆菌素还未被批准作为防腐剂在食品中使用,但植物乳杆菌已被广泛地应用到食品工业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植物乳杆菌素作为一类理想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筛选对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有特异性抑制作用的产细菌素乳酸菌菌株,并研究细菌素的特性,为其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从分离自泡菜的112 株乳酸菌中反复筛选得到1 株产细菌素(BacH32)菌株(Hlh32),经鉴定菌株Hlh3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在35 ℃ MRS培养基中发酵至稳定期即18~24 h达到最大BacH32产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达到1 850 AU/mL)。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5凝胶过滤层析、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纯化。Trinic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显示BacH32分子质量为6.7 kDa,与文献报道的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分子质量有显著差异。细菌素BacH32对蛋白酶敏感,而脂肪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对其无影响,表明BacH32为蛋白质。BacH32在pH 2~9的环境下孵育4 h,在37、60、80、100 ℃保持30 min或121 ℃保持15 min仍能保持较好抑菌活性。细菌素BacH32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真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向培养至对数初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添加BacH32,菌体生长完全受到抑制。以上特性表明植物乳杆菌Hlh32合成的细菌素BacH32有潜力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研究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发酵食品中的5株乳杆菌对病原菌及其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株乳杆菌对单一菌和混合菌生物被膜及AI-2分子相对活性均有抑制作用;ALAC-1和ALAC-5代谢产物抑菌效果较好,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好,ALAC-5抑菌率高达78.95%,ALAC-1可达69.47%;混合菌生物被膜对5株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敏感性较弱,乳杆菌对其生物被膜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单一菌生物被膜。  相似文献   

8.
米酒乳杆菌素C2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酵酸菜中筛选到一株产新型广谱细菌素的米酒乳杆菌C2,为了促进这种新型广谱米酒乳杆菌素C2在食品中的应用,本文对其生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研究了温度、pH、无机盐、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米酒乳杆菌素C2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米酒乳杆菌素C2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在121℃处理15min后抑菌活性仅降低了19.1%。在pH3.0~8.0,米酒乳杆菌素C2的抑菌活性很稳定,抑菌活性损失小于20%。当无机盐浓度低时,抑菌活性损失较小,而当无机盐浓度较高时,抑菌活性损失较大,最大可达46%。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对米酒乳杆菌素C2的抑菌活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传统发酵蔬菜中筛选鉴定对食源性致病菌有广谱抗性的细菌素(命名为BLF52)产生菌株并对细菌素分离纯化和抑菌特性分析。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纯化细菌素并用Tricine-SDS-PAGE法测定其分子量。筛选得到产细菌素的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 CH-16。MRS培养基中34℃发酵至稳定期前期即24~30 h对S.aureus抑制活性最大(875 AU/mL)。BLF52纯化至单一组分,分子量5.6 kDa,40~80℃(30 min)、pH2.0~7.0(2 h)有良好稳定性。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完全丧失,α-淀粉酶对其无影响,表明BLF52有典型的细菌素特性。BLF52对食源性腐败菌和致病菌如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均有抑制活性,通过杀菌模式抑制培养中的S.aureus生长。细菌素BLF52有潜力开发为适合酸性或中性食品使用的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10.
牛乳房炎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通过6株嗜酸乳杆菌对4株导致牛乳房炎的致病菌进行细菌素、H202等各种因素的抑菌实验,阐述了各个乳酸菌的抑菌能力以及影响其抑菌能力的主要抑菌物质,结果发现:6株乳酸菌普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其中嗜酸乳杆菌NCFM(H7)上清液对4株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好,KLDSAD3(H6)细菌素对无乳链球菌抑制效果最好,KLDS L6(H3)细菌素对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抑菌能力最强,且其H2O2对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强,KLDS AD2(H5)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其中L6(H3)抑菌活性物质耐热能力较强,AD2(H5)抑菌活性物质热敏性很强,而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更强的抑菌活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choshinensis)原核表达系统对灵杆菌胞外核酸酶(Serratia marcescens non-specific nuclease,SMNE)进行重组表达,以期获得高产量重组SMNE。利用大肠杆菌-芽孢杆菌穿梭载体构建SMNE重组质粒,实现其在B. choshinensis HD31-SP3菌株中的表达。通过粗酶活检测验证其活性后,首先对温度、甘油和发酵时长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随后将获得的重组SMNE经亲和层析、凝胶阻滞层析分离纯化后进行酶活性质表征检测。经B. choshinensis HD31-SP3菌株重组表达的SMNE,初测胞外酶活为4.07×106 U/L。经发酵条件的优化测试,最终在培养基中加入终体积分数5%甘油,于30 ℃下摇瓶培养56 h,获得的发酵上清胞外酶活可达2.6×107 U/L,是未优化条件的6倍;经蛋白质纯化条件筛选,最终经一步亲和纯化后SMNE回收产量即达30~40 mg/dL,比活力为1.3×107 U/mg,为商业化对照的2~3倍。通过对该酶的酶学性质鉴定后发现:该酶最适反应条件为37~45 ℃,pH 8~9;在不存在Mg2+/Mn2+的情况下仍保持47%的活性,且在300 mmol/L Na+/K+条件下可保持35%~45%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是玉米贮存过程中主要的污染之一,直接影响食品以及饲料的品质和安全.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作者以前期筛选获得的SG17菌株为材料,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为链霉菌;平板对峙实验显示该菌株能够显著抑制黄曲霉等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广谱性;...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讨玛咖、黄精和桔梗3种原料的水提物复方,在细胞水平对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用超声波辅助法分别提取玛咖、黄精和桔梗的水溶性成分,得到玛咖(maca)水提物,将黄精(HJ)水提物和桔梗(JG)水提物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得到黄精-桔梗(HJJG)水提物。采用游离脂肪酸、果糖和葡萄糖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建立糖脂代谢紊乱模型。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组,分别评价质量浓度为0.25、0.5、1 mg/mL的maca水提物、HJJG水提物以及两者复配物对模型细胞的影响。测定的指标包括模型细胞的葡萄糖吸收量、细胞内糖原、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以及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结果表明,玛咖和黄精-桔梗复配后能够通过促进糖吸收和细胞内糖原合成,以及降低细胞内TC含量和ROS水平P<0.05),调节模型组HepG2细胞糖脂代谢,其中质量浓度为1 mg/mL的玛咖和1 mg/mL HJJG(1∶1,体积比)复配后改善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4.
探讨品种及季节对云南大叶种茶树生化成分的影响,为茶树种植品种及茶叶加工采摘季节的选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采用云南大叶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雪芽100号、佛香2号和紫娟共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春、夏和秋三季,分别取其新梢的一芽二叶进行蒸青固样,分析不同季节5个茶树品种主要生化成分(水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组分、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枸杞多糖(LBP)对人体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产物的影响,对6名健康人的粪便提取物进行单独样本与混合样本的体外模拟厌氧发酵,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后肠道菌群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发酵液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s)浓度。结果表明,LBP能够明显改变人体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提高肠道菌群中益生菌乳酸杆菌属与双歧杆菌属的丰度,并促进了SCFAs的产生。因此,LBP能够显著影响人体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开发一种可用于保守序列相似度较高的菌群快速鉴定的方法,并用其鉴定一株从土壤采集的芽孢杆菌。从厦门市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施用动物肥的种植区采集土壤,稀释涂布平板,分离纯化菌株后,扩增16S与gyrB基因序列并测序,在Genbank选择序列相似的ATCC菌株进行比对,将16S序列与gyrB序列线性拼接后,利用Paup* 4.0构建进化树,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对鉴定结果进行验证。在16S序列与gyrB基因序列单独建树均无法鉴定到种的情况下,通过16S与gyrB碱基线性拼接序列联合建树,将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HX2016002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该方法所构建的进化树自展值高,鉴定结果与生理生化实验一致。对Genbank中已知的蜡样芽孢杆菌序列建树分析表明,该方法在蜡样芽孢杆菌中具有普适性。利用16S与gyrB基因拼接序列联合建树,在保守序列相似度高的属内菌种鉴定中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枸杞原浆作为添加到酸奶中的功能成分,探索枸杞酸奶的抗氧化活性和保肝功能.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采用了铁氰化钾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水杨酸法.结果表明在枸杞原浆添加一定体积分数范围内,枸杞酸奶总抗氧化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质粒过表达外源基因,会由于质粒分离稳定性低、种子培养基中需添加抗生素等原因,限制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了得到一株可用于工业生产谷氨酰胺酶的菌株,选择食品安全级Bacillus subtilis 168作为宿主,将来源于Micrococcus luteus K-3的编码耐高浓度盐的谷氨酰胺酶基因(Mglu)插入到其染色体上进行整合表达。选择了2个内源性蛋白酶基因作为整合表达位点,通过lox序列的重组消除抗性基因,得到无抗性基因的重组谷氨酰胺酶表达菌株。遗传稳定性研究表明,在不添加抗生素的条件下,通过连续传代重组菌株并测定发酵酶活,发现重组菌株连续传42代时,酶活基本不变。随后,采用5 L发酵罐对重组菌株进行分批补料发酵,最高酶活达到了41.5 U/mL。本研究对提高谷氨酰胺酶重组菌株遗传稳定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D--阿洛酮糖是D--果糖在C-3位的差向异构体,由于较低的热量和与蔗糖相似的甜度,D-阿洛酮糖成为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功能性甜味剂。D--阿洛酮糖 3-差向异构酶(D--psicose 3-epimerase,EC 5.1.3.30,DPEase)能够催化D--果糖生产D--阿洛酮糖,这种生物酶法制备的功能性甜味剂D--阿洛酮糖由于简单的纯化步骤和高产物浓度等优点受到关注。该研究对1株前期构建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A751/pUB-P43dpe-dal产DPEase进行了3 L发酵罐水平培养,通过优化溶解氧(DO)、pH、温度、初始碳源质量浓度确定最适发酵条件为:DO为30%、pH 6.0、温度37 ℃、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15 g/L,最高发酵酶活达78.3 U/mL。在此基础上进行补料发酵优化,得到最适补料条件为:在发酵5 h进行补料,碳源补料速率8.0 g/(L·h),在此条件下,发酵9 h全细胞酶活高达123.0 U/mL。此发酵策略为扩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优化了农杆菌介导转化黑曲霉的方法,优化条件包括共培养材料、农杆菌种类、诱导剂浓度、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以及共培养时农杆菌的菌体浓度。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转化黑曲霉的最适条件为107个/mL不萌发的新鲜孢子与OD_(600)培养至0.9~1.0的农杆菌以1∶1的比例混合后,在乙酰丁香酮浓度为200μmol/L的IM平板上,23℃避光培养48 h后进行转膜,转化子个数可达到(60±5)个转化子/10~6个孢子,且阳性率达到90%以上。并且构建了同源黑曲霉脂肪酶的组成型和诱导型启动子表达载体,通过优化后的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转化至黑曲霉中,利用罗丹明橄榄油平板对产酶转化子进行筛选鉴定,并获得了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