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特异性血清中白介素1β放射免疫分析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工重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多次免疫兔和逐鼠,获取高效价的兔抗IL-1β抗体。用氯氨T法制备^125I标记IL1β,经SephadexG-25纯化。该法测定范围0.06-4ng/ml,批内和批间误差分别小于5%和10%。正常人血清含量为0.24±0.08ng/ml(n=138),人粒细胞系HL60(10^6)细胞体外培养24小时,不能检出上清液中IL-1β,钙离子载体A23187和磷脂酶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对大鼠离体垂体前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采用大鼠垂体前叶(AP)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以3HTdR掺入率反映细胞增殖水平,研究了IL1和IL6对AP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IL1(1-100ng/ml)促进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AP细胞的增殖。(2)低浓度的IL6(0.1ng/ml)抑制雄性大鼠的AP细胞的增殖,而较高浓度的IL6(1-10ng/ml)则表现为刺激作用。(3)IL6(0.1-10ng/ml)促进雌性大鼠AP细胞的增殖。上述结果说明IL1和IL6除直接调控AP细胞的分泌外,也参与调节AP细胞增殖活动。  相似文献   

3.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基因(SERCA2a)转录调节的影响,评价DMP811对此效应的干预作用.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生理盐水输注;组2:AngⅡ输注+DMP811管饲(3mg·d-1·kg-1);组3:AngⅡ输注(200ng·min-1·kg-1.1周后称其体重,取心脏并称重,提取心脏总RNA后采用Northernblot的方法检测SER-CA2a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mRNA水平.实验后,组3心重(CW)、心重/体重(C/B)、AT1受体转录水平均高于组1(分别增加4.7±0.4%,4.9±0.9%和24.7±3.5%;P<0.01),而SERCA2a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组1(降低20.1±3.0%,P<0.01),并且SERCA2amRNA水平与AT1受体mRNA水平呈负相关(r=-0.74,P<0.01).AngⅡ导致的上述改变能被DMP811完全阻断.AngⅡ通过其Ⅰ型受体的介导,诱导了SERCA2a的转录下调  相似文献   

4.
杏仁核内注射CCK—8抑制胃运动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明  苏海灵 《生理学报》1997,49(5):569-574
应用脑核团内微量注射和核团电刺激方法,观察杏仁基底内侧(BMA)对胃运动的影响,分析BMA与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的机能联系。结果如下:(1)双侧BMA内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50ng/lμl),出现胃内压(IGP)和胃运动频率(GMF)显著下降(P〈0.01)。(2)BMA内注射CCK-A受体阻断剂[L364,718](100ng/lμl)或CCK-B受体阻断剂[L365,260]  相似文献   

5.
应用细胞培养、3H-TdR和3H-Leucine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BB)对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PDGF-BB浓度为10ng/ml时,3H-TdR掺入值已较对照组显著增高(6262.5±412.9vs833.5±124.0,P<0.05);当PDGF-BB浓度为20ng/ml时,3H-Leucine掺入值亦较对照线显著增高(10212.8±638.3vs7340.3±1197.9,P<0.05)。(2)PDGF-BB浓度在5-25ng/ml范围内,3H-TdR,3H-Leucine掺入值与剂量直线相关(rDNA=0.97,rprot=0.90P<0.05)。说明PDGF-BB刺激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6.
应用细胞培养、^3H-TdR和^3H-Leucine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生长因子BB对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PDGF-BB浓度为10ng/ml时,^3H-TdR掺入值已较对照组显著提高(6262.5±412.9vs833.5±124.0,P〈0.05);当PDGF-BB浓度为20ng/ml时,^3H-Leucine掺入值亦较对照线显著增高(10212  相似文献   

7.
P物质对大鼠DRG神经元胞体膜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大鼠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细胞内记录,以确定SP对DRG细胞的膜反应及其可能的离子机制。实验所测DRG细胞静息膜电位为-58.9±8.2mV(X±SE,n=81)。传导速度:A_(α/β)细胞为20.4±4.8m/s(X±SE),范围14.1-28.7m/s(47/60);Aδ及C类细胞为9.8±5.2m/s,范围1.2-13.7m/s(13/60)。浴槽滴加SP(10 ̄(-7)-3×10 ̄(-4)mol/L)在大多数细胞可引起明显的膜去极化反应(56/60)。少数细胞对SP无反应(4/60)。在SP去极化期间膜电导值有所增加,从平均值2.72×10 ̄(-8)mho增加24.6%(n=3)。所测逆转电位值在+40-+50mV之间(n=3)。浊流平衡液(BSS)中NaCl以氯化胆碱置代,或用含TTX(10 ̄(-5)mol/L)的BSS灌流,可使SP-去极化幅值大大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而高(20mmol/L)和低(0mmol/L)Ca ̄(2+)的BSS灌流时,使SP-去极化幅值相应的增加和降低。用含10 ̄(-4)mol/LCd ̄(2+)及10 ̄(-2)mol/LTEA的BSS灌流,均使SP-去极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
外源激素诱导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L.)同一发育时期花被外植体不同部位细胞再生花芽的实验表明∶1. 诱导花被外植体细胞再生花芽,外源激素是必需的;2. 仅有细胞分裂素就可以诱导花芽再生,生长素并不是必需的;3. 花被外植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细胞再生花芽时,需要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 单独加6-BAP或玉米素2 m g/L可以诱导花被下部的细胞再生花芽;6-BAP或玉米素2 m g/L和2,4-D 0.1 m g/L的组合有利于花被中部的细胞再生花芽;6-BAP或玉米素2 m g/L和2,4-D 1.0 m g/L的组合能促进花被上部的细胞分化花芽  相似文献   

9.
冯康  郭学勤 《生理学报》1997,49(5):491-496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乌拉坦(700mg/kg)和氯醛糖(30mg/kg)腹腔麻醉。在双侧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区)每侧微量注射血管加压素(AVP)(10pmol/0.1μl)可引起平均动脉压(MBP)升高,心率(HR)变化不明显,每侧微量注射AVP的V1受体拮抗剂d(CH2)5[Tyr(Me)^2]AVP(0.1nmol/0.1μl)后MBP和HR无明显变化。若预先在rVL  相似文献   

10.
公雏鸡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于不同剂量(75、50、25、10mg/kg)RU486阻断公雏鸡糖皮质激素受体1天或连续3天免疫指标变化情况。RU48675和50mg/kg阻断GR24h,公雏鸡脾淋巴细胞IL-2、IFN诱生活性和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ANAE+细胞减少(P〈0.01);胸腺、脾脏、法氏囊的体重比减小(P〈0.01)。每日RU48650mg/kg连续3天阻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素对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在经血清调理酵母聚糖激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体外培养4h后,检测其上清液中的PGs含量。消炎痛预处理使激活的AM释放的PGE1、E2、F2a量显著减少,E2/E1和E2/F2a比值降低;而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AM则可使上述PGs的含量增加。以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来反映IL-8的活性,表明消炎痛预处理AM组的IL-8的分泌量显著减少,而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AM组的IL-8分泌量显著增多。AM的  相似文献   

12.
 以人肺癌细胞 P G 和人胃癌细胞 B G C 823 作为研究对象,利用 M T T 测定、3 H Td R 参入、流式细胞术、软琼脂培养、 Northern blot、 W stern blot 等实验方法,观察了稀土化合物氯化亚鈰( Ce Cl3)抑癌作用.结果表明, Ce Cl3 浓度为 005 m m ol/ L,01 m m ol/ L,05 m m ol/ L和 1 m m ol/ L可抑制 P G 细胞的增殖;浓度为 05 m m ol/ L和 1 m m ol/ L可抑制 P G 细胞 D N A 的合成,其 G1 期细胞比例增加而 S期细胞比例减少,在软琼脂中的生长能力降低,原癌基因 c m yc 和 c ras 表达降低,p16 蛋白质表达降低.而同样浓度的 Ce Cl3 对 B G C 823 细胞和正常细胞 2 B S未见影响.提示:稀土化合物抑制肺癌细胞 P G 的增殖以及降低其恶性度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一些增殖相关的原癌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关,其确切的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朴素芬  韩济生 《生理学报》1993,45(5):470-478
大鼠双侧杏仁核内注射CCK-81ng(1μl),能明显降低皮下注射4mg/kg吗啡产生的镇痛作用,并在0.1-1ng范围内呈量效关系。分别向双侧仁核注射CCK-A受体拮抗剂Devazepide50ng能部分翻转,200ng则完全翻转CCK-8的抗吗啡镇痛作用,10ng无效;而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在5-8ng时即可完全番转CCK-8的抗吗啡镇痛作用。杏仁核注射200ng的Devaz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在经血清调理酵母聚糖激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体外培养4h后,检测其上清液中的PGs含量。消炎痛预处理使激活的AM的释放的PGE1、E2、F2a量显著减少,E2/E1和E2/F2a比值降低;而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AM则可使上述PGs的含量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来反映IL-8的活性,表明消炎痛预处理AM组的IL-8的分泌量显著减少,而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AM组的IL-8分泌量显著增多。AM的PGs释放量与其IL-8分泌量呈平行的变化关系,说明内源性PGs在AM的分泌IL-8的活动中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海马内微量注射脑啡肽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及海马内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1)双侧海马内微量注射甲硫-脑啡肽或亮-脑啡肽各1μl(18mmol/L)能明显增强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而双侧海马内微注射脂多糖各1μl(50ng/μl)则起抑制作用。切除双侧肾上腺后,海马内注射脑啡肽仍可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浓度亮-及甲硫-脑啡肽(10 ̄(-10),10 ̄(-11)mol/L)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脾淋巴细胞,也明显增强ConA刺激的细胞增殖活性。(2)双侧海马内微量注射脂多糖各1μl(50ng/μl),于90min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到海马结构内IL-1α基因表达,而海马内甲硫或亮脑啡肽注射30min后再给予脂多糖,则未检测到IL-1αcDNA的扩增条带。上述结果表明,海马结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中脑啡肽起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结构IL-1α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蚯蚓体内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对BAEE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enzoyl-L-arginineethylester,BAEE)为底物,研究了蚯蚓体内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activatorfromEiseniafetida,e-PA)的酶学性质.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8.4,e-PA降解BAEE的Km为1.24±0.16×10-5mol/L,Kcat为13.80±4.02s-1.测定了构成e-PA的大,小亚基分别降解BAEE的Km和Kcat.结果表明,大亚基的Km与全酶的Km相差不多,但比小亚基小约10倍,即对底物的亲和力比小亚基强约一个数量级.大小亚基的Kcat比较接近,分别是全酶的1/6和1/3.研究了8种抑制剂对e-PA降解BAEE活性的影响,其中pepstatin和E-64(一种巯基抑制剂)对酶促反应有激活作用,TPCK,TL-CK,PMSF,chymostatin和leupeptin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DTA对e-PA的活性没有影响.对e-PA的BAEE活性和e-PA的纤溶活性之间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中缝隐核投射至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部的递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在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上进行。双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部(vPAG)微量注射1μg/μl肾上腺素(每侧0.1μl),刺激中缝隐核(NRO)引起的降压反应明显增强,但该效应可被vPAG预先注射心得安所阻断,而注射酚妥拉明对上述效应无明显影响;vPAG内单独微量注射1μg/μl心得安(每侧0.1μl),可部分阻断NRO降压反应,而注射1μg/μl酚妥拉明(每侧0.1μl)无明显影响;双侧vPAG微量注射10μg/μl吗啡或0.1mol/L5-HT(每侧0.1μl),基础血压无明显变化,NKO的降压反应幅度减小(P<0.05)。提示,NKO对vPAG的兴奋作用的可能递质为肾上腺素,通过β受体介导;吗啡或5-HT则可减弱NRO对vPAG的兴奋性投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旨在观察肾动脉内注射ET-1对麻醉大鼠血压(BP)、心率(HR)和肾神经传入放电(ARNA)的影响,以及ETA受体阻断剂BQ-123和硝苯吡啶(Nif)对ET生物学效应的拮抗作用。结果如下:(1)肾动脉注射ET-1(1μg/kg)后,平均动脉压(MAP)先有短暂的降低(由13.77±0.13kPa降至10.2±1.12kPa),随后为较显著的持久增高,增值达3.44±1.60kPaP<0.001),HR无明显变化,ARNA增加108.33±16.67%(P<0.001)。(2)肾动脉内注射ETA受体选择性拮抗剂BQ-123(150μg/kg),ET-1的上述效应即被拮抗。与ET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3)肾动脉内注射二氢吡啶敏感性L-型钙通道阻断剂Nif(0.1mg/kg),也可明显抑制ET-1的上述效应,与ET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01)。以上结果表明:肾动脉内注射ET-1引起的麻醉大鼠MAP增高和ARNA积分增加的作用,可能是由ETA受体介导的,其作用的细胞机制可能在于胞内钙超载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2对大鼠离体垂体前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高峰  朱运龙 《生理学报》1997,49(2):204-210
本工作采用大鼠垂体前叶(AP)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以^3H-TdR掺入率反映细胞增殖水平,研究了IL-2对AP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IL-2(10 ̄500U/ml)明显促进性大鼠包括妊娠大鼠的AP细胞的增殖,而抑制雄性大鼠AP细胞的增殖。(2)雄性大鼠行卵巢切除(OVX)二周后,IL-2对其AP细胞增殖的影响反转为抑制效应;若在卵巢切除二周内,每日给予OVX大鼠皮下注射5μg苯甲酸雌二醇,  相似文献   

20.
运用行为测痛结合蓝斑(LC)灌流液去甲肾上腺素(NE)的高压液相(HPLC)测定;观察 大鼠痛阈(PT)与LC灌流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变化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l)视上核 (SON)内注射 10μmL-谷氨酸(L-glutamicacid, L-Glu)后 30分钟,大鼠PT较注射前增加133. 2± 21.4%,此时LC 灌流液中NE含量从注射前的437.3±20.4ng/ml降到229.2±11.9ng/ml,注射 后60分钟PT仍比注射前高83.9±14.7%,而灌流液中NE的含量为328.6±28.0ng/ml,与人工 脑脊液(ACSF)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别(P<0.05~0.001)。(2) SON注射L-Glu后,电 针足三里30分钟(L-GIU+EA组)增加到注射前的188.2±23.9%,同ACSF电针组(ACSF+ EA)的 94.9±7.1%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此时LC灌流液中NE的含量虽较注射前都明显 降低、分别为137.6±7.5ng/ml和 151,1±11.5ng/ml,但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停针后30分钟L- Glu+EA组的PT仍比注射前高133.8±27.9%,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