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报告慢性进行性放射性脊髓病4例,1例为鼻咽癌放疗后,3例为食管癌放疗后。其临床特征是:疼痛,上下肢感觉障碍于运动障碍,进而至截瘫;其发病与病人存活时间、脊髓受照长度、脊髓受照节段、受照剂量,以及射线的个体敏感度等因素相关;MRI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预后的评价。其预后差,死亡率高;治疗应以综合措施为主,本病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1964—2003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426例骨肉瘤患者,其中15例诊断为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描述其发生率,发生时间,好发部位,影像学特征,病理亚型以及治疗情况。随访并应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2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中1例局部残留,6例术后局部复发。复发间隔时间5—19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生存时间介于7~41个月,平均18个月。1年和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和24%。影像学上有大量骨形成的女性患者较仅有少量或无骨形成男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增高。预后分析显示年龄、放疗剂量、放疗后骨肉瘤发生时间、肿瘤大小和治疗情况可能不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是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差。手术联合术前术后化疗有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报告4例原发性鼻咽部脊索瘤。由于本病临床很少见,4例均误诊,3例误诊为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误诊为鼻咽癌。总结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体会;同时认为,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术后加以放疗,可降低本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探索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1975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接受首治的舌癌患者共1263例,从中筛选此前有鼻咽癌放疗史者共53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3例中40例患者死亡,接受治疗的51例患者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1.64%、35.69%;舌癌发生在舌尖、侧缘、舌腹和舌背分别为0例、26例(49.06%)、8例(15.09%)和19例(35.85%);舌癌临床检查颈淋巴转移6例(11.32%)后经病理证实为3例(5.66%);第二原发舌癌治疗后18例复发(33.96%)。单因素分析提示原发灶大小(P=0.0005)、临床TNM分期(P=0.0017)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与病理综合分期(P=0.000)、两癌发生的时间间隔(P=0.003)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发生在舌背的比例较高,其淋巴转移率较低;临床和病理综合分期以及两癌发生的时间间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对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进行早期诊断,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侵犯气管的治疗方式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995年间45例PTC侵犯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侵犯气管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分为气管局限性受侵组(A组)行肿瘤切除术28例,肿瘤侵及气管腔内组(B组)行根治性切除术10例和肿瘤区域广泛受侵组(C组)行姑息性切除术7例。39例行颈淋巴清扫术。术后切缘病理检查有肿瘤细胞或术中肉眼观察肿瘤切除不干净的部分患者给予术后放疗,共17例。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组问差异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①A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0%和62.6%。7例术后放疗,21例术后未放疗。术后放疗与术后未放疗比较,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B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0%和58.3%。术后放疗6例,未放疗4例。术后放疗与否,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C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28.6%。4例术后放疗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50.0%。3例术后未放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33.3%,无10年生存。术后放疗与否,其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TC气管受侵尚未侵及腔内黏膜层者可采用肿瘤切除术得以根治,穿透气管腔内黏膜层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术后放疗有可能提高姑息性切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咽癌放疗后肿瘤残留或复发患者实施挽救性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并进行挽救性手术的26例下咽癌放疗后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83岁。再发方式包括局部单纯放疗后残留8例,局部术后放疗后复发8例,颈部淋巴结放疗后残留...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放疗后继发头颈肿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放射肿瘤学的发展,鼻咽癌的放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但随着生存期的延长,放射线自身的致癌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放疗后继发癌瘤的问题也渐受重视。本科近年收治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至一般资料合例巨,男,60岁,1959年11月确诊为鼻咽左侧鳞癌,即行60C0连续放疗,总剂量jJ50(;山周,放疗后随访34年,原发部位肿瘤无复发。1993年6月始出现左颈部、面颊、眼睑肿胀,曾考虑为放射线引起的皮肤蜂窝织炎,给予一般的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无好转且病情加重。1994年7月住院,体检:左颈部、颌面皮肤、眼睑弥漫性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喉部乳头状鳞状细胞癌即疣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1例喉部乳头状鳞状细胞癌,就本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经手术及放疗后半年复查,肿瘤未复发。结论 喉部乳头状鳞状细胞癌是低度恶性肿瘤,临床因其病理特征而较难确诊,要求深部取材活检和HPV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为主,术后可追加放疗。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1982~1994年间共收治嗅神经母细胞瘤8例。其主要症状为血涕(7/8)和鼻堵(5/8),无颈部淋巴结或其他远处转移,按照Kadish分期:A期1例,B期4例,C期3例。1例(C期)单纯放疗,3个月后死于颅内广泛受浸;7例行鼻侧切开径路种物切除术加术后放疗,现生存1~12年,继续随访。本文就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喉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5例喉软骨肉瘤 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术后放疗。随访3~9年。1例患者术后2年局部复发,7年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8年发现肺部类圆形结节,术后9年死亡。其余4例患者全喉术后随访至今,均无瘤生存。结论 成人喉部软骨肉瘤发病率低,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本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甲状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L回顾分析1984至1999年22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22例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60%。年龄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可能与预后相关,而手术方式不影响治疗结果及预后,但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结论:甲状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治疗应采取化疗辅助甲状腺及颈部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治疗性的外科手术应避免,而仅作为病理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扁桃体癌的治疗疗效,并探讨影响扁桃体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1997年4月至2008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收治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扁桃体癌61例,其中末分化癌2例,低分化鳞癌26例,中高分化鳞癌33例.根据AJCC2002年第6版分期标准,Ⅰ期9例,Ⅱ期7例,Ⅲ期23例,Ⅳ期22例.27例患者行单纯放疗,23例行放疗联合化疗,6例行手术联合术后放疗,诱导化疗加手术联合术后放疗3例,放疗后外科挽救加化疗2例.结果 随访率为96.7%.Kaplan-Metier方法 计算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50.2%.16例Ⅰ-Ⅱ期患者中,8例行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为50.0%,6例行手术联合术后放疗,5年生存率为83.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8).45例Ⅲ-Ⅳ期患者,单纯放疗19例,5年生存率为51.5%,放疗联合化疗21例,5年生存率为36.4%,手术联合放疗为主的治疗5例,5年生存率为75.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T1-T4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46.8%、29.1%、0%(χ~2=30.168,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治疗结束时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疗效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局部早期(Ⅰ-Ⅱ期)扁桃体癌的治疗,基于器官功能保全原则,倾向于选择单纯放疗,局部晚期(Ⅲ-Ⅳ期)扁桃体癌的治疗模式与疗效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T分期、治疗结束时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疗效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鼻腔鼻窦神经内分泌癌11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1998-2010年收治的11例鼻腔鼻窦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0例,非典型类癌1例.参照Kadish分期本组患者A期2例,B期6例,C期3例.治疗方法采取单纯手术1例,单纯放疗1例,单纯化疗1例,放疗+化疗2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6例.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2个月至12年,综合治疗的6例中1例3年后死亡,1例4年后死亡,1例无瘤生存12年,另2例无瘤生存8年,1例仍在治疗随访中.其他治疗方案的5例中4例1年内死亡,1例1年半后死亡.结论 本病治疗并无统一方案,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是较合适的治疗方案.神经内分泌癌易复发,预后较差,早期的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上颌窦癌2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3年5月至198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癌282例。男179例,女103例。年龄40~59岁,平均49岁。Ⅲ期199例,Ⅳ期83例,无Ⅰ、Ⅱ期病例。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占65.3%。全组单纯放疗160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16.1%。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122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42.2%,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显著(P<0.01)。综合治疗中,术前术后放疗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9%的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作者认为要提高上颌窦癌的生存率,首先是要注重早期诊断问题,其次是进行综合治疗,而控制局部复发是影响上颌窦癌预后的根本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喉小涎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59至2005年收治的15例喉小涎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73.3%)病变位于声门上区,4例(26.7%)病变位于声门下区.其中腺样囊性癌10例,腺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基底细胞腺癌各1例.单独手术7例;手术+放疗7例,其中6例患者行术后放疗,1例行术前放疗;1例行放疗+化疗.治疗后4例局部复发患者行手术挽救,其中l例肺转移后行转移灶切除;1例治疗后颈转移患者行放疗.结果 随访时间2~16年,中位数为8年.治疗后局部复发4例次,颈淋巴转移1例次,远处转移5例次,其中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3例.7例患者存活3~16年,其中5例为无瘤生存,1例行单纯手术治疗,4例行手术+放疗;4例远处转移于治疗2~10年后死亡;其余4例随访2~16年后失访.结论 喉小涎腺癌很少见,其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外科手术是喉小涎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结合放疗可望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头颈部肌上皮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肌上皮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1例头颈部肌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的原发部位为腮腺5例,硬腭1例,上颌窦1例,咽隐窝1例,口颊1例,头皮1例,牙龈1例.男女比例为4:7;年龄14~60岁,中位年龄37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免疫组化诊断.结果 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4例,手术+术后放疗2例,手术+术后化疗2例,手术+术后放疗+术后化疗3例.8例术后局部复发,淋巴转移4例,远处转移4例.病理学类型:梭形细胞型5例,透明细胞型、浆样细胞型各2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型各1例.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至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存活.结论 头颈部肌上皮癌侵袭性强,颈部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发生概率高,首次治疗不彻底易复发,预后差,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化、放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耳耵聍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确诊为不同类型耵聍腺肿瘤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结果 随访至2014年12月,其中1例中耳耵聍腺瘤患者术后6年,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中耳耵聍腺癌患者经手术及放疗后(20 Gy)1年复发,再次手术及放疗,2年后出现面瘫怀疑肿瘤复发,因患者放弃治疗,未能明确,但随访6年仍存活;1例腺样囊腺癌患者行2次手术及P53治疗1年后发生颌下转移,再次手术及放疗,随访9个月后,影像学提示肿瘤复发并转移至颅内,未再治疗,至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结论 中耳耵聍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困难,易复发,其确诊有赖于临床特点、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治疗方式及预后与肿瘤类型相关,耵聍腺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耵聍腺癌及腺样囊性癌应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上颌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探讨影响上颌窦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1984年1月—2002年1月36例原发于上颌窦的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单纯放疗与放疗结合手术等治疗方式的疗效。对其治疗与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初次治疗结束后,全组有19例(19/36,52.8%)带瘤生存。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8、3%,其中Ⅲ期患者为75.0%,Ⅳ期患者为42.9%。手术+放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单纯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71.4%和12.5%。肿瘤分期、治疗方式和初次治疗后是否有肿瘤残留是影响上颌窦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47、0.035和0.024)。结论上颌窦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初次治疗后是否有肿瘤残留以及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64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影响淋巴瘤的预后因素。结果:本组64例中,T细胞淋巴瘤29例,NK/T细胞淋巴瘤16例,B细胞淋巴瘤16例,3例未分型。Ann Arbor分期:Ⅰ期31例,Ⅱ期21例,Ⅲ期11例,Ⅳ期1例。25例行化疗,27例行化疗加放疗,5例行放疗。3年总生存率为67.24%,单纯化疗的3年生存率和化疗加放疗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单因素分析表明,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一般状况和乳酸脱氢酶(LDH)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仅IPI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喉非霍奇金淋巴瘤以鼻和鼻窦T细胞淋巴瘤多见,化疗加放疗并未改善疗效,IPI是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院在1982~1994年间共收治嗅神经母细胞瘤8例。其主要症状为血涕(718)和鼻堵(5/8),无颈部淋巴结或其他远处转移,按照Kadish分期:A期1例,B期4例,C期3例。1例(C期)单纯放疗,3个月后死于颅内广泛受侵;7例行鼻侧切开径路肿物切除术加术后放疗,现生存1~12年,继续随访。本文就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