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井机是油田常用的作业机械,保有量大,而且大部分以近入报废年限,在没有足够新车更换的情况下,机车故障越来越多。如:AT10通井机长期使用的滚筒离合器摩擦片间隙增大,离合器打滑,皮膜使用寿命缩短,机车维修次数、维修费用增加,小问题却造成大麻烦。为此我们采用改进离合器胶木圈外形尺寸和离合器压盘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经过改进的离合器,满足了作业现场对滚筒离合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油井试油以及小修作业中主要的设备中包括通井机。通井机在油田生产的过程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对其来说最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轮式通井机在我国国内经过对修井装备的市场调研以及用户的信息反馈等综合分析,轮式通井机的越野性较好,作业的效率也比较高并且经济实用。它随外载荷的变化能够自动的变速以及变距的特点,逐渐的取代了履带式的通井机。在对油田的开发过程中起到了作为下油管,抽油杆以及钻杆等井下作业的一些主要的设备。但通井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如果对这些故障不及时的解决就会影响轮式通井机的正常使用,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对通井机的液力变速器以及离合器的保养维护技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简述了通井车在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油井的使用发展状况,对其主要性能原理以及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长庆油田试油作业现场应用情况与通井机进行对比,描述了通井车在现场应用中的优势及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及措施,针对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和HSE要求,以及现场设备应用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履带式通井机是油田井下作业的主要设备,由于传统的履带通井机只能实现管柱的起升,无法满足井场磨、铣工艺的需要。因而,对传动履带通井机设计加装驱动机构,实现通井机对钻台转盘的驱动,使通井机具备独立完成磨、铣等井下作业工艺,提高了油田设备的使用率,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降低了修井作业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郑颖异 《辽宁化工》2013,(9):1078-1080
针对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修井过程中,遇到的油管打捞困难的问题,研制出了液压拉拔增力工具、可退式液压拉拔锚定器和可退式卡瓦打捞筒,并形成了完整的液压增力打捞工艺,旨在于使用小修作业设备利用3-1/2’’或2-7/8’’的油管在7’’的套管中完成油、气、水井的打捞解卡作业。该工艺可使用小修作业通井机来完成大修作业车载钻机的解卡打捞施工增加通井机的作业能力,同时在打捞解卡遇阻时,通过可退式液压拉拔锚定器和可退式卡瓦打捞筒实现丢开落鱼,安全起出油管柱,减小了施工成本,增加了安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各大油田的大力发展,使得石油井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石油井的维修问题。本文主要从石油井维修作业的基本设备、石油井维修的主要技术方法、石油井未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标准以及石油井维修过程中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四个要点简单分析了石油井的维修。  相似文献   

7.
1前言随着经济高度增长,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大型连续滚镀设备得到了普及。从使用的滚锻设备来看,滚筒的结构未有多少改进,普遍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前,电镀行业中按滚镀方式可分为:卧式滚镇机、微型滚镇机、潜浸倾斜式滚镀机等方式。2现行滚筒存在的问题2.1网扎现行使用的滚筒上的网孔是在简体表面均匀开设的o2~o7mm孔,孔距为5~IOm。。由于,滚筒将镜液与镀件分隔成两部分.镀液须通过网扎进入街内再与镀件发生电化学反应。反应后,镀液能否及时流出简外;新的镀液能否快速补充到街内,往往受到网孔尺寸限制。但是,在尽可能增…  相似文献   

8.
软通工艺     
油田开发中后期,井况问题越来越突出,潜在的井况问题严重影响着工艺措施的实施。本文针对作业施工过程通井工序存在的油管磨损和通井会对套管造成无形的伤害、无法精细描述井况等生产技术难题,研制了软通工具,该工具由通径体、便捷球套组合和打捞头三部分组成,通过连接电缆磁定位校深,能准确判断遇阻位置。现场应用28井次,工艺成功率100%,达到了精细检查井况的目的,给井况分析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页岩气开采钻井周期远远低于北美,分析其原因,处理技术、设备、材料上存在巨大差距,国内完井工艺耽误很多时间。国外已做到"去通井"超常工艺,国内目前远不能达到。本文对于国内页岩气完井作业中的通井技术进行全面研究,A-1HF井三开水平段长2 505.4 m,仅用16 d完成三开钻进,但是在完井作业通井耗费19 d,大大增加了完井周期。本文从通井工艺到通井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从井身结构、井眼轨迹到清砂钻杆的使用等情况进行剖析,建议合理使用清砂钻杆以及钻进中计算岩屑量反证井眼清洁程度。  相似文献   

10.
于沙家  沈静  伊飞  李静 《山东化工》2023,(4):148-150+153
滚筒式传送带在物料搬运机械化和自动化工厂中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在不增加驱动功率的基础上实现滚筒式传送带的平稳运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引入液粘离合器,利用粘性油膜的柔性效应实现滚筒的软起动。然后,利用滚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实现传送带的平稳启动和运行。在考虑液粘离合器摩擦损失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最有状态反馈控制率,优化了液粘离合器的接合过程,获得了良好的驱动性能。最后,对提出的新型滚轮式传送带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油井作业前的洗压井作业,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对储层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污染。尤其是高压油井,在施工过程中井控风险极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制了井下不压井作业装置。该不压井装置通过生产管柱抽油泵底部的自扶正通具在空心桥塞下部的底阀中插入和拔出,来控制滑套进液孔的开关。通具插入底阀,滑套开关打开,油井实现正常生产;上提管柱使通管拔出底阀时,开关强制关闭,不压井装置上下空间隔离,压力互不干扰,实现安全起下作业。井下压井作业装置在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已经成功试验15井次,取得了明显效果,证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钻完井作业非常重要,钻井水平、钻井效率及钻完井质量对油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钻完井作业是由在复杂化生产条件下的一系列相对较为重复的工作组成的,作业时间在实际生产中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有必要在钻完井作业中引入持续改进理论并采用合理的持续改进方法,进而建立并不断完善该方法的正确使用步骤,本文主要从持续改进方法的建立过程及实际应用效果方面进行阐述。"持续改进方法"在钻完井作业中的应用使钻井效率得到提升,使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价值及指导性意义,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水井检泵、压裂、换封等作业过程中,探冲砂和通井是都要下一趟管柱、起一趟管柱,下管柱和上提管柱占去这两个工序的大部分时间的问题,冲砂通井器的研发可以使探冲砂和通井工作通过下一趟管柱来一次完成,节约了作业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葡萄花油田处于中后期开采阶段,含水不断上升、产量不断递减、作业井逐年增加,保修期内作业井有上升的趋势,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式,本文重点对保修期内作业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保修期内作业井制定出治理措施,在技术上一是试验液压钳扭矩控制仪,二是改进抽油泵连杆,三是使用新型防喷脱接器,四是针对葡扶区块作业井使用长塞环封抽油泵,在管理上规范了外委作业队,并制定出返工井确认原则,有效的控制了作业井保修期内作业率,提高了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由于套管存在缩径、结垢严重等问题,使用常规的通井规进行通井时卡钻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处理起来也很繁琐。结合钢缆通井工艺技术,设计了一种滑块式防卡通井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青海油田30余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使用钢缆通井工艺进行通井时配合使用该工具,可以有效的避免卡钻事故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涂装》2009,(3):43-44
机车喷漆库是铁路机车工厂机务段的生产车间之一,在完成机车的制造及大修后,机车表面需进行喷漆。在进行喷漆作业时,漆雾中的有机溶剂及粉尘均散发至车间的空气中。据调查,目前大部分机车喷漆只有简易的通风及个体防护措施,作业时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严重超标。由于机车喷漆库分布很广,漆雾污染对作业工人危害严重,喷漆库的漆雾污染治理已成为尘毒治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套管存在缩径、结垢严重等问题,使用常规的通井规进行通井时卡钻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处理起来也很繁琐。结合钢缆通井工艺技术,设计了一种滑块式防卡通井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青海油田30余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使用钢缆通井工艺进行通井时配合使用该工具,可以有效的避免卡钻事故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南海西部文昌海域由于作业水深较深,平台布局的特殊性,钻井平台无法实施钻完井作业。针对该海域钻完井作业特点,通过对原有钻修机进行升级改造,达到钻完井作业能力,经过多口井尝试,钻修机升级改造已成为南海西部文昌海域调整井主要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田开发后期,井下作业工作量逐年上升,研制了套管通井刮削一体化工具。该工具主要由导管及球座、刮刀片和渐进薄壁管等组成,施工时可将通井、油管试压、刮削三道作业工序压缩成一道工序完成。现场应用表明,每口作业井能缩短作业时间1-2天,有效降低作业成本,为提高井下作业技术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检泵率是衡量抽油机井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几年来,萨北过渡带受地面生产流程以及井筒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抽油机问题井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部分小修井在作业过程中转为检泵,增加了作业维修成本控制难度。本文从管理、井下工具匹配等多角度分析,找准关键治理点项,并制定个性化治理措施控制抽油机小修转检井数,进一步降低抽油机维修成本,为油田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